考古發現漢代「黃金之墓」,出土冰箱和馬桶,令現代科學無法解釋

2020-12-05 解憂文史

黃金是一種質地柔軟、穩定性強的貴金屬,由於其呈現出閃耀奪目的金黃色,外加其出色的抗腐蝕能力,黃金在古代被多國都當作流通貨幣與儲備能源。雖然中國曾經長期盛放青銅時代,但不能忽略黃金在殉葬史上的光輝歲月,尤其是提倡厚葬的戰漢時期,帝王侯爵紛紛往自己的靈魂安息場所最大化地填充黃金飾品。

今天小解為大家講述的考古故事,是關於漢代梁孝王劉武的。劉武是劉邦之孫、漢文帝次子,深受竇太后喜愛,在七國之亂時立下大功,後來還曾試圖搶襲帝位,可見其在世時的位高權重。他的墓葬裡埋有豐厚的葬品,更有令考古專家都懷疑人生的「穿越之物」。

劉武墓坐落於河南的芒碭山上,是由一次開山作業意外發現的,這一發現驚豔世界,更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一般的山陵都是用巨石修砌而成,而劉武墓卻是「斬山作廓,穿石為藏」,將芒碭山整體掏空而成的一座大型墓葬。墓道全長96米,寬度32米,總面積612平方米,總容積1367立方米。可以想像,在那個沒有炸藥全靠人工挖鑿的年代,這項工程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

梁孝王墓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石室陵墓,可想而知如此大的空間,其中所埋葬的稀世珍寶必定不計取數。但是可能連劉武都不曾想到,漢朝還未完全滅亡,他的陵寢就被盜了,盜墓者正是三國曹操。

陳琳在討伐曹操的檄文中曾控訴道:「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發傷懷。」《水經註疏》一書中更詳細地記載了數目:「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銀數萬斤。」

書中只是粗略說「數萬斤」,而在其他書籍上這一數字具體為40萬斤,整整40萬斤的黃金被曹操盜掘一空!「洞口蒼茫荊棘生,財寶散盡屍骨寒」,曹操此舉是為了填補軍餉,不是為了收藏古董和奇珍異寶,所以他命令軍隊只拿有用的東西,而那些在當時看似不起眼的玩意兒就原樣留在了墓室。等考古專家再次打開梁孝王墓時,驚喜地發現裡面多了幾件現代化家用電器。

眾所周知,陵墓是為已亡人作起居所用的,所以梁孝王墓幾乎囊括了一切能想到的生活設施:客廳、臥室、糧倉、馬廄、廁所、兵器庫等,還有排水系統。咦?這排水系統是幹嘛的?專家打開墓室的廁所一看,才明白原來這排水系統是為抽水馬桶而準備的!

這一座石制坐便器雕刻精美,底部有衝水所用的導水槽,與現代的抽水馬桶原理相同,有異曲同工之妙。它的出現,讓專家無不擊節稱奇:王莽穿越是為了改變世界,劉武穿越是為了享受生活啊!然而這還不是最詭異的,最令人疑惑的是下面的這個大型冰箱。

準確地稱呼應該叫做「冰窖」,和糧倉相對應,是劉武儲放蔬菜水果和冰塊的。陪葬品不可能是憑空想像的,所以在劉武的實際生活裡,冰窖必定也是他的日常配置之一,那麼在漢代是如何保證冰窖始終處於低溫條件的呢?而漢人又是如何製造冰塊的呢?

埋在地下,或藏在水中?或者有更先進的高科技?貌似都不合理。在更多史料被考證之前,這一問題只能是未解之謎了。

相關焦點

  • 【本刊專稿】實驗室考古助力「黃金大墓」現身
    「恰恰是考古遺址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容易被人丟棄的東西,小到植物遺存、動物糞便,拿到實驗室之後,都能夠給我們了解古代社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南昌海昏侯漢墓,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
    陝西有座漢代墓,墓中出土一《山海經》蠱雕,專家:是巧合《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本志怪典籍,大概成書於戰國到漢初這段時間,作者不詳。其中記載了非常多光怪陸離的東西,特別是各種上古異獸,簡直聞所未聞。然而幾千年下來,我們從未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找到過與之對應的生物,因此《山海經》歷來被看作是古人所想像出來的。然而,多年前陝西省的一次考古行動,出土了一件奇特文物,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無法理解。因為這件文物與山海經上記載的異獸「蠱雕」如出一轍,難道真的曾經存在過這種生物嗎?
  • 考古挖掘一座秦墓,出土3把神秘寶劍後,被規定永久禁止進入
    而在考古過程中,那些古董文物都是當時歷史的見證者,它們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著。對於研究歷史的人來,它們代表的就是現場第一手資料。秦朝,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秦朝時期,秦始皇創造了很多的豐功偉績,但是為何在正史之中,對於秦朝的記載只有僅僅千字呢?
  • 四川成都發現西漢大墓,出土4臺提花機,填補了我國紡織考古空白
    眾所周知,成都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在古代成都屬於古蜀文物的發祥地,2001年成都市區發現了著名的金沙遺址,而這也是繼四川三星堆遺址後有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復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現了古代蜀國的輝煌,並與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遺址和戰國船棺墓葬共同構建了古蜀文明的發展演進。
  • 考古隊發現「墓下有墓」,最珍貴的卻不是黃金,專家至今沒搞明白
    當時考古隊還沒有離開現場,「第二次」發現古墓也讓專家深感意外,從數千年的喪葬歷史來看,「墓下有墓」雖然有,但十分罕見;原因其實很好理解,古人喪葬講究堪輿風水,一般來講,墓地佔了「寶穴」後,此處「福氣」就會被吸走,再有亡者葬於此非但沒有「福氣」,反而成了「晦氣」。
  • 漢代竹簡出土,要用「去離子水」浸泡保護,這種水對人有害嗎?
    在考古學界,考古專家們尤為看重一種特殊的文物,它就是漢代竹簡。每逢漢代竹簡出土後,專家們往往都會用去離子水對其進行浸泡。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去離子水與純水還有本質上的區別,甚至貿然喝下它後,很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漢代積沙防盜墓葬 墓主人或為王莽嶽丈
    核心提示國家文物局5月6日在北京舉辦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新進展工作會。公布了4項重要考古成果,其中西安的漢代高等級積沙墓和兩座十六國墓葬項目入選。M1墓葬部分出土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西安發現的西漢晚期高等級積沙墓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儘管這兩座高等級墓葬以積沙墓這種高級防盜形式出現,但遺憾的是考古人員發現這兩座墓葬時,墓葬均遭過盜掘。
  • 成都重大考古發現震驚世人
    蜀錦織機我國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的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機模型成都商報記者 王聖 實習記者 徐劍蕭 攝影記者 鮑泰良 王勤 張士博成都天回鎮,隨著老官山漢墓的發掘,再一次令世人震驚。2012年夏,為配合地鐵3號線建設,施工人員正在遷改一處管線時,發現了文物。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滿城漢墓:點一盞長信宮燈,看不盡金縷玉衣
    這裡有首次發現的兩套完整的「情侶款」金縷玉衣;這裡有體現古人智慧和超前環保意識的長信宮燈,這裡還有漢代成套的行酒具…………這些都出自於2100多年前的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妻子竇綰的墓葬。作為漢諸侯王、後一級的大型崖洞墓,滿城漢墓的發掘創造了數項考古學之最,充分反映出西漢盛世時期的壯麗風貌。自五十多年前考古發掘以來,專家學者對滿城漢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從未間斷。
  •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陝西發現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專家:商朝的圖騰 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即秦朝的開國皇帝嬴政的陵寢,就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的秦始皇陵。當初秦始皇陵被民眾們無意中發現後,成為我國考古學界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的一件重磅級新聞。
  • 廣州發現漢代大墓3:古墓中竟發現古代「長生不老藥」?
    上期說到,考古隊在廣州象崗發現了一座漢代大墓,由於無法打開墓室大門,只能把前室的頂蓋掀開。雖然前室頂蓋上有少見的彩繪,證明這應該是一個王侯級別的人物的墓。但是,對於這是不是趙佗的墓,專家的判斷還是有些遲疑的。
  • 匈奴墓出土「金怪獸」,和《山海經》中的異獸一致,傳說是真的?
    陝西古時曾是13個王朝定都的區域,許多個大大小小的朝代在這片土地上興起又衰落,成為了我國具有文物和古墓資源最豐富的省區。陝西是文物愛好者和專家的天堂,在陝西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堪稱是國寶級文物,所具備的歷史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文物的價值。
  • 出土時一隻無法直立的玉杯,竟然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工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座古代墓室,便立即報告了當地的文物部門。 文物專家趕來後,經過初步確認,建築工地的地基是一座西漢石室古墓,由於挖掘公寓地基時已經動搖了墓室結構,考古隊馬上對其展開搶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漢代文物。
  • 海昏侯墓出土蒸餾器,中國白酒歷史提早千年?
    [摘要]最近,文物考古專家在央視新聞中表示,西漢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蒸餾器,若此蒸餾器用於蒸餾白酒,那麼,中國白酒的歷史或可提早千年。近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備受關注,接連而至的考古新發現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
  • 細心的天文學家,從墓中出土的髹漆衣箱上發現了新的秘密
    就在人們沉浸於編鐘帶來的驚喜之中時,細心的天文學家又從墓中出土的髹漆衣箱上發現了新的秘密。墓中共出土5隻髹漆衣箱,樣式相同,大小相近,箱身和箱蓋分別用整塊木料雕曾而成,其中一件編號為E·66的衣箱蓋呈弧形高高隆起,蓋上竟然繪有一幅彩色的天文星象圖,田面中央以篆書書寫一個「鬥」字,古樸蒼勁,四四周按順時針寫著二十八宿名二十八宿東側繪有一龍,西西側繪有一虎。
  • 秦漢新城大堡子墓出土考古證據 鹹陽曾在漢初更名為「新城」
    11月2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秦漢新城(原涇陽縣)高莊鎮大堡子村西的大堡子墓地考古,在一小型墓葬內出土肩部刻有「新亭」二字的陶缶,證明鹹陽曾在漢初短暫更名為「新城」。這些陶器以鼎、壺、鍅、盒等仿銅禮器為主要器形,色彩絢麗、線條流暢、構圖繁複,極具靈動和神秘之感,折射出2000多年前先民的藝術構思和精神追求。「有些陶器則走向了寫實風格,比如說有一件陶倉,可以看到倉頂上工匠用紅色非常細緻的勾勒出了雲紋瓦當的局部細節。而且非常具有巧思地把倉門做成了一個可以裡外推開的活動門。這件陶倉打開以後,我們非常驚奇地發現,裡面裝滿了炭化的糧食。」朱瑛培說。
  • 央視紀錄片揭秘大墓,歷史上第一個被大臣罷免的皇帝,登基僅27天
    如果陵墓真的屬於海昏侯劉賀,那將屬於漢代王室宗親,對於西漢帝王墓均被盜墓賊光顧的情況下,那海昏侯墓的挖掘,將會給西漢考古帶來很大的突破。而且根據現場情況,陵墓極有可能已經被盜,那搶救性挖掘就迫在眉睫。原來早在公元前318年,南昌地區發生過一次地震,導致墓室變形,盜墓賊難辨方向無法找到主墓室。而且一百多年後鄱陽湖水倒灌,地下水位抬升,墓室變成了一座蓄水池,對盜墓賊來說,潛入墓室變得難上加難。或許是因禍得福,正是這兩次天災,才讓陵墓免遭被盜。經過近4年的考古挖掘,出土了眾多文物,不斷刷新國內的考古發現。
  • 西安發現疑似王莽老丈人積沙墓 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原因是除了其中一座墓主人身份是「宜春侯」外,這兩座古墓均採用了「積沙墓」這種高等級防盜形式。兩座墓均為「甲」字形 出土各類文物200餘件據朱連華介紹,這兩座大型漢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辦北裡王村北側,千林郡小區二期用地範圍內。墓葬所在區域為西安南郊漢代高等級墓葬集中分布區,附近經發掘的有張安世家族墓、財經幹校西漢墓、翠竹園西漢壁畫墓、羊頭鎮漢代積沙墓等大型漢墓十餘座。
  • 西漢打鬼圖壁畫墓:一組打鬼「連環畫」再現漢代喪葬觀(上)
    主室後部發現木棺兩具,墓內隨葬品豐富。墓葬年代約在西漢元帝至成帝之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8年),墓主人不詳。  ■壁畫內容  該墓內繪有6幅壁畫,分別為天象圖、宴饗(xiǎng)圖、打鬼圖、神虎食旱魃(bá)圖、乘龍升仙圖和歷史故事圖。
  • 115公斤黃金,200萬枚五銖錢,驚豔世界的海昏侯墓葬之金器貨幣
    發現墓葬有高大的封土,附近發現木炭、膠泥及槨板,槨板木頭上有朱漆彩繪,做工講究,墓主身份應該非同一般。2011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開始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工作。沒有想到,這一發掘就是五年!一個盜洞,引出了一個完整的漢代列侯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