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補貼政策大調整!騙補車企末日降臨

2021-01-09 鬼鬥車

前言:在經歷了4個月的政策過渡期之後,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從6月12日開始實施,續航裡程長的系能源汽車將受到更高的補貼,續航裡程在150公裡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策內容為:低於150公裡續航的純電動汽車將不再享有補貼,續航在150-300公裡的車型補貼分別下調約20%-50%不等,續航裡程在300-400公裡及400公裡以上的車型補貼上調2%-14%不等。

新的補貼政策不僅引領了汽車廠商加快產品的升級,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前發展,還沉重的打擊了不少騙補車企。

在過去的兩年裡,很多新能源車主或多或少都對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有些不滿。不少新能源汽車在價格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不僅配置低、續航能力差而且故障率高,氣的很多車主都直呼車企「騙補」。新政策的實施對於「騙補」車企來說就猶如末日一般,隨著國內電動汽車技術的成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生存法則必將淘汰劣質產品,「混日子」的車企也將無利可獲。

其實,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都超過了300公裡,在新政策實施之際,消費者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

北汽系能源EU400

北汽新能源雖然也有幾臺質量比較低的新能源汽車,但是EU400的表現還算優秀。一次充電,60km/h等速續航裡程超過460km,充電80%可跑360公裡,續航能力超越大多數車型。EU400搭載了重量更輕,性能更強,衰減更低的三元鋰電池,行駛60萬公裡後電池仍能保持較高的性能。對於一般家庭來說EU400作為出行工具已經足矣。

吉利帝豪EV450

帝豪EV450獨創「能效金三角」,以強大的三電集成驅動系統,配以軟體優化、整車輕量化、低風阻設計,實現綜合工況續航裡程400km,60km/h等速續航裡程超過450km,充分滿足日常通勤,周末遠遊雙重需求。

比亞迪秦EV450

秦EV450是新能源汽車中的運動員,7.9秒的百公裡加速是秦EV450的標誌。擁有不錯的加速能力的同時秦EV450也擁有很好的續航能力。60km/h等速續航裡程超過450km,秦EV450也達到了國產系能源轎車裡續航能力上等的級別。

鬼扯:續航能力高於300的新能源汽車還有很多,再此鬼哥就不一一舉例了。在電動化這個大趨勢下,希望廣大車企努力造好車,一方面響應國家的政策,一方面造福百姓。不要讓廣大消費者一提起國產新能源就趨而避之。

相關焦點

  • 青年汽車曾因新能源車騙補遭罰 被取消部分生產資質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浙江青年汽車集團在河南南陽承接的 「水變氫」新能源汽車技術,質疑之外,關於其涉嫌 「騙補」的聲音出現。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青年汽車此前曾因新能源車騙補,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騙補罰單,除了被取消騙補產品生產資質,還被責令進行為期2個月的整改。
  • 新能源補貼政策 真的會讓特斯拉一家獨大嗎?
    很難說如果的純電動車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但大家都看在眼裡的是,自從2015年國家開始啟動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以來,除了那一幫騙補的騙子企業(現在大多都倒掉了)之外,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車企在很認真地造車的,比如威馬,比如小鵬,也比如蔚來。
  • 2019補貼新政來了!從業人員怎麼看?
    國家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出臺彰顯黨中央、國務院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信心和決心,隨著產業的發展和成熟度,現金補貼退坡是必然趨勢,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尊重市場規律的必然要求,但是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管是電池還是汽車都還遠未達到國家預期,更沒有達到市場的要求,國家原計劃是五年補貼,但是我們因騙補等一系列問題走了彎路!
  • 2021新能源車補貼再退坡,消費者和車企都有哪些影響?
    2021年新能源車又貴了。去年12月31日,相關部門發文稱2021年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會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並且在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整個過程沒有過渡期。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新能源補貼新政,不僅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還對車企和市場未來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補貼退潮外企入局,囚徒博弈下的新能源汽車會漲價嗎?
    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退坡,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隨之開啟一輪洗牌。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6月26日起開始實施,補貼調整堪稱新能源汽車史上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不僅地方政府補貼取消,國家補貼標準也將降低50%以上,整體補貼退坡幅度超過50%。
  • 行駛3萬公裡才能領補貼 史上最嚴新能源汽車標準出臺
    為堵住「騙補」漏洞,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下發《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裡程要超過3萬公裡才能領取國家補貼,並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認為,短期內達到3萬公裡的要求「很難」。
  • 新補貼清算方式引發意外效應:新能源客車要變「賣方市場」?
    有客車生產企業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已經收到了這份《通知》,並表示,雖然政策並非專門針對客車,比如純電動物流車和計程車等新能源車的行駛裡程也要達到3萬公裡才能領補貼,但由於純電動客車銷量大,導致《通知》對客車領域的影響最大。  設置3萬公裡「門檻」、先清算再撥付補貼,這些要求將使客車生產企業和行業產生什麼變化?
  • 2021年新能源補貼新政解讀:補貼退坡20%,裡程補貼退坡是關鍵
    那麼,此項政策的出臺,帶來了哪些變化和影響?  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內容解讀  2021年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方向    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影響解讀  補貼退坡20%,技術指標門檻不變,裡程補貼退坡是關鍵  此次新能源補貼政策表示2021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會成為新能源車企目前的生存狀況嗎?
    新能源汽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兩年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催生了很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隨著補貼2019年補貼政策的落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新能源車企或將會從百家爭鳴轉為優勝劣汰的時代。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出臺,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續航裡程,電池能量密度等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於有技術的車企來說,可以憑藉車企自身的技術和自身的實力去應對,同時自身的技術和實力能夠符合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補貼要求,在車輛生產和研發上面來說的話,就能夠節省大量的資金,對於沒有自身技術實力的車企來講,或者是說續航裡程沒有達到最基本的是要求的車企業,那麼其實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 氪記2016 | 政策調整後,「痛並快樂著」的動力鋰電池行業,還有哪些...
    為了規範行業發展,政府在2016年出臺了一系列調整政策,希望通過對市面上的企業進行調控、管理和規範,優勝劣汰,從產品技術、售後服務等方面逐漸產生幾家「寡頭」企業,引領這個行業朝健康方向發展。 2016年政府發布調整了動力電池行業的準入和補貼政策,這兩方面的政策與企業利益最相關,因此觸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神經。
  • 產業規劃未提補貼 中國新能源車企急需「強筋壯骨」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產業規劃未提補貼,中國新能源車企急需「強筋壯骨」《規劃》並未提及補貼問題,這些表述引發了業內部分企業關於補貼退坡過急的擔憂。12月3日,工信部開始就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公開徵求意見。
  • 新能源車補貼新政出爐 小型代步車好日子到頭了
    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後,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並沒有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由於競爭激烈,幾乎沒有車商把補貼退坡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自掏腰包補貼消費者的車企不在少數。」業內人士稱。
  • 新的國補政策將比此前的版本出現較大變化
    社會各界翹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今日終被四部委會正式籤定完畢,經歷了騙補風波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何去何從,將於本月中旬正式發布的文件中便可一見分曉。 據報導,2016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有望在12月上旬發布,新的國補政策將比此前的版本出現較大變化。
  • 「鋰電池之父」獲諾貝爾獎 新能源汽車是功是過 未來又在哪裡
    同時,以鋰離子電池為能量儲存介質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也讓無化石燃料的社會成為可能。經過多年發展,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時至今日,新能源汽車到底是功是過還存在巨大的爭議,比如以政策驅動市場,但始終難以培育出核心競爭力,問題重重,同時「騙補」現象屢禁不止,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 新能源混沌時代來臨 補貼退坡或將拉起競爭序幕
    也就是說,在明確2017年相比去年補貼將退坡20%的前提下,此舉也有利於新能源車在新年伊始順利上牌享受補貼,這對於持幣觀望的消費者和急需政策支持的汽車廠商來說無異於吃了一個定心丸。即便如此,中國新能源車企只是暫時鬆了一口氣。補貼減少,成本維持不變的前提下,利潤空間也勢必會被壓縮,雖然部分車企宣稱未來會通過各種方法降低終端消費,但漲價似乎也不可避免。
  • 特斯拉降價 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5日電 (夏賓)中國電動車企2019年經歷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縮水」,2020年又面臨特斯拉下調中國製造Model3價格。2019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毫無疑問是一次「大考」。特斯拉降價或成為中國電動車企的「鯰魚」,激活同行業企業。從市場環境看,去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調整,地方政府補貼取消,同時國家補貼標準降低50%以上。雖符合市場預期,但短期內車企必須熬過「斷奶」後的陣痛期。
  • 潮落潮起:回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激蕩十年
    還有一個數據是,2015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7.4萬輛,對應的上牌量累計僅10.8萬輛,近7萬輛汽車「憑空消失」。幾個月後,央視一則「新能源汽車騙補調查」的報導,首次公開國家相關部門調查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現場,一批鑽新能源補貼空子「發橫財」的企業浮出水面。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合理提高部分車型續駛裡程、能耗等技術門檻,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在有效引導市場淘汰落後產能、資金向優勢企業和知名品牌傾斜的同時確保產品安全。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在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資金清算制度、提高補貼精度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 6月新政匯總 | 32項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5項技術標準
    6月,國家層面出臺10項新能源汽車政策。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國務院明確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中國對美進口車關稅再次調整;工信部和國標委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國標委發布五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標等重要政策。
  • 任澤平:汽車百年大變局——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一邊是通用、福特等巨頭陸續裁員,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緻雪鐵龍合併、傳統車企抱團取暖,另一邊新勢力代表特斯拉國際化加速、年銷量近40萬、同比增長50%。一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量首現負增長,另一邊德國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