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不婚不育觀」嚇壞父母,低欲望年輕人,為何成趨勢?

2020-12-03 龍寶育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低欲望年輕人這個詞開始出現,可能就是在佛系青年出現之後吧,他們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甚至不想奮鬥,人生的欲望值降到最低,看起來無欲無求。

有人覺得90後是低欲望主力人群,相對於艱難的80後,90後可謂運氣非常好,他們的成長伴隨了中國的騰飛,家庭條件遠勝於前輩,大多數還是獨生子女,備受寵愛,父母也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他們的思想開放,不像70後80後壓力那麼大。

但快樂成長的代價就是不想那麼早結婚,不想那麼早被束縛,比如一位90後大學生,畢業後進入一家企業工作,自己掙錢自己花,父母有養老退休,用不著他養家,所以他是典型的月光族,一分存款也沒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能顧好自己就行了,不想因為壓力太大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有所降低。

90後是低欲望人群嗎?

相對於70後80後,他們的婚姻、生育好像延後了許多,二十七八歲結婚是他們的常態,父母的催婚是日常,但這並不代表90後就是低欲望人群,放眼我們的周邊,90後其實承擔了結婚和生子的主力軍位置,他們儼然已經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悄悄替代了80後。

所以看看吧,當時被稱為垮掉一代的90後,如今並沒有垮掉,他們不想結婚,但順從父母也結了,不想生娃,但也慢慢有了孩子,相對於順從忍耐的80後,90後好像只是小小的反抗了一下,只是稍稍延緩了結婚和生子的年齡,但一切還是按部就班,但反觀成長起來的00後,局勢就一下子變了。

00後是低欲望人群嗎?這源於一篇00後寫的不婚不育聲明,獲得了萬人點讚,十幾萬人的轉發,她寫道「我爸覺得我不婚不育是為了啃老,並且讓我寫個未來規劃給他,好的,我寫完了,每天都在氣死我父母的邊緣試探」。其想法大膽,但父母們看到估計會被嚇到,如今的孩子到底怎麼了?(字數太多不贅述了,感興趣可以去網上搜索)

是什麼讓正在成長起來的00後有了不婚不育的低欲望念頭呢?看看這些逃不掉的因素,可能00後看得更為透徹一些。

結婚不是為了有個伴

女孩的父親說,你不結婚,等你老了就會孤單。

但女孩兒的回答是,我會有貓有狗有蜘蛛有遊戲,有電影有小說,有朋友,窮則獨善其身。

00後其實很坦誠,不那麼傲嬌,喜歡就是喜歡,熱愛就是熱愛,永遠表裡如一,他們沒有80後的叛逆和不羈,你沒有90後的口嫌體正直,其實00後的青少年是非常可愛單純的,他們擅長從生活裡尋找樂趣,愛護小動物,比如網上經常給流浪狗流浪貓搭建房屋的人群,00後就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所以想讓00後因為有個伴才去尋找另一半,步入婚姻,這個理由完全說服不了他們,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走進婚姻,自由自在難道不香嗎?而他們也看多了父母一輩,兩個三觀不一致的人捆綁在一起,整日爭吵,被各種各樣的問題束縛,導致他們並不嚮往婚姻,至少不會因為單純覺得孤單而進入婚姻。

不認為生育是必須的

00後對生孩子這件事不像70後80後,這樣觀念從小就根深蒂固,比如我作為一枚80後,從小跟媽媽對話,就是等我長大結了婚,有了孩子怎麼樣怎麼樣,但00後就不會這樣想,比如你問他,等你老了誰來照顧你?他會告訴你是錢,而不是孩子。

你告訴他別人都結婚生孩子,但他會告訴你,最新的數據表明,一線很多城市的年輕人都選擇不婚不育,其實說白了,這是資訊時代給予孩子們的一種饋贈,讓他們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也會傳達給他們一種思想。

比如,生育對女性的身體摧殘很大,不想讓孩子出生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養不起孩子,給不了她更好的教育,那麼就選擇不生。

再比如,他們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結婚後誰做家務,孩子生下來誰帶,孩子是否影響工作和前途?當然,他們也非常具有包容性,比如丁克和單身主義都是個人選擇,與人品無關,我選擇不婚不育又有什麼錯呢?

單純不喜歡孩子

大部分的00後崇尚自由,特別是心靈上的自由,他們更願意和能夠理解他想法的人進行交流,所以這樣的人就註定了不能被家庭和孩子所束縛,他們本身就是個孩子,他們也會尊重生孩子的人,但是如果讓他們去生孩子,他們可能從心理上就喜歡不起來。

家族影響

00後的父母大多是70後80後,他們從小就看著父母為房貸車貸所憂心,為孩子的教育所焦慮,他們身邊的哥哥姐姐們不少也是90後,所以00後是站在旁觀者角度一直默默觀察著一切的人,他們了解婚姻和生育到底給人們帶來了什麼,也就更能很好地反思自身,他們不像80後90後壓力這麼大,生活條件優越,相對的,選擇性就會更多一些,興趣多元,有充實的生活,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如果結婚生子是一種欲望,無疑,00後對其不太感興趣,但這不代表他們是低欲望人群,因為生活不僅僅是圍繞著婚姻和孩子。 可能,00後不婚不育,是顛覆傳統的表現,也是追求極致個性的一種表達,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優秀,如果有一天他們結婚了生娃了,只是因為喜歡,無關其他。

相關焦點

  • 社會進入「低欲望時代」?90後不婚、不育、不買房,怎麼辦?
    社會進入「低欲望時代」?90後不婚、不育、不買房,怎麼辦?那麼原本應該朝氣蓬勃的90後年輕人,為什麼會有這樣冰涼冰涼的想法?是什麼「閹割」了當代年輕人的欲望?我認為原因有三個。其一:與工資不匹配的房價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工資大多都是七八千一個月,就這還得是在大城市裡才能拿這麼高的薪水。
  • 日本處於低欲望社會,老人存錢年輕人不消費,會是我們的未來嗎?
    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在低欲望社會的背後原因諸多,既有一個社會高速發展趨勢成熟後的一些些共同原因,也有日本在指定稅收政策上的傾斜因素,更有日本社會獨特的傳統文化基因因素。
  • 定居北京18年,54歲「不婚不育」的周海媚:為何是女人標杆?
    更有很多網友對如今已54歲的周海媚「不婚不育」一事發起了熱議,甚至發出了「沒有家庭的女人不幸福」的感慨。但是,富江想說:周海媚才是新時代女人的標杆。讓我們來看一下周海媚背後的辛酸情史、以及她帶給我們的正能量。周海媚,1966年12月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極高期望。
  • 【年輕一代】智慧型手機變「器官」,00後成「賽博電子合成人」?
    後成「賽博電子合成人」?我們的確能在一些有著嚴重「編劇化」痕跡的綜藝節目上見到幾個「00後CEO」或「00後娛樂偶像」,但他們更多是被嵌套在主流價值觀內,實屬被商業利用和吹捧的角色。箇中原因之一,是00後的父母(70後以及一部分80後),大體上對「主流生活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有一個既定答案:接受高等教育、擁有穩定工作、追求儲蓄和固定資產、締結以家庭為元單位的婚姻,成為「負責任的成年人」。
  • 「低欲望」是否將成人類社會威脅?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低欲望社會」這個詞 ,我第一次接觸這個詞,是在一個「老鼠烏託邦」的實驗故事中。實驗時,實驗人員製造了一個空間有限、食物與飲水無限的大箱子,然後將幾隻老鼠放進去,任由他們繁殖,然後觀察它們的行為。在研究的後期,實驗人員發現,隨著老鼠數量不斷地增多,新生代的老鼠由於被老一代的排擠或其它行為,開始變得「低欲望」。
  • 進化心理學:父母為何「逼婚」-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是因為,進入青春期後,女性的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通常情況下快於男性。為了讓結婚的雙方在生理髮育和心理發展上儘量保持一致,於是做了如是規定。    剩男剩女為何出現?大家首先會歸結為社會的發展。而家庭的生育潛力基本在子女身上——父母的生育能力一方面會逐漸衰退,另一方面父母總會死亡。因此,為了延續家族的基因,父母很難選擇不去促進和控制子女的生育,特別是對保留生育能力時間不如男性長久的女兒——因為女性有絕經期,而男性在進入青春期後,理論上一直到死都有生育力。面對適婚但遲遲未婚的子女,父母就本能地想要催促子女儘快結婚,然後合法地生兒育女。
  • 中國90後買房真相,道出的是社會現實的無奈還是年輕人的未來?
    當我們面對90後買房的巨大壓力真相時,當我們吐槽90後買房已經成為自己和父母的巨大壓力時,當我們看到90後仍然在為買房苦苦掙扎時,我們是不是應該以一棵更平常的心態來評價90後的未來,少一點感性的批判,多一點理性的理解,也許我們更能理解90後的現實與未來。第一點,90後買房已經成為自己和父母的巨大經濟負擔,我們不應該迴避這種社會現實90後買房嗎?當然買房。
  • 00後將面臨「結婚難」,為什麼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
    據報導,剛剛集體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批「00後」,將在兩年之後陸續迎來適婚年齡,然而,由於性別比例失衡進一步加劇,就會導致結婚率繼續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00後總人口大概1.46億,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萬。這就會使得男性選擇配偶的競爭日益激烈。
  • 提供戀愛代償體驗,《我們戀愛吧2》幫年輕人突破「低欲望陷阱」
    李林珏嘗試「扭轉」高邦源,不在意對方是否喜歡自己。伊能靜說:「這個女孩很懂事,所以她需要一個很疼她的人。」面對趙嘉祺短暫離開後回歸的表現,伊能靜已經預感到他被「虐死」的結局:「因為他覺得我給你時間了,他回來的時候就會有期待。」果不其然,最後趙嘉祺和張岑岑把觀眾虐成了玻璃渣。
  • 處於猝死恐懼中的年輕人:六成00後擔心猝死,亞健康如何壓倒年輕人
    猝死對於年輕人而言,似乎一下子就變得縈繞在身旁的黑夜,隨時可能裹挾自己。  2020 年丁香醫生發布的《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越年輕,越容易擔心自己猝死。曾經擔心過自己猝死的 00 後佔到 60%,而 70 前這一比例僅為 33% 。
  • 我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跌破警戒線!年輕人為何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從近十年的數據來看,2010年出生人口1588萬人,到2016年的1786萬人,出現了連續上升趨勢。但2016年之後,則繼續呈現下滑態勢。 策劃:騰訊新聞 江波 中國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已經引起官方的高度重視。
  • 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與三浦展《下流社會》出版
    大前研一《低欲望社會》。 /官方供圖 三浦展《下流社會》。  2015年,經濟評論家、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則敏銳捕捉到了日本年輕世代的普遍心理和生活態度,他們不願意再背負風險,晚婚化、少子化,喪失物慾、成功欲,消費意願低迷……針對這樣的社會經濟現狀和特點,大前研一將其概要性地歸結為一個詞,「低欲望社會」。  和其他風靡一時的流行語熱詞不同,這兩位經濟學家通過著作提出的熱詞帶有一定的經濟走向的預見性和對本國未來發展的憂患意識。
  • 「00後」成「地球外星人」
    「現在的年輕人忙於工作無暇戀愛,愛情對很多人來說『就像鬼,聽過沒見過』。」貼吧網友「花生」是80後,重慶人,目前在廣州工作,玩貼吧有十餘年。她告訴商報記者,「愛情吧」翻譯成「您所查找的內容無法顯示」,體現的其實是80後和90後的生活現狀以及無奈。  「PS吧」:「Who are you」,意為「真的看不出來你是誰」。年輕人喜歡在社交網站上傳自拍,而這些自拍照往往都是經過PS的。
  • 95後買老破小?全國超7成年輕人靠父母買房,也不願租房結婚!
    》,報告中表示過去3年的時間,購房者年齡階段中95後的比例大幅上升,大多數城市購房群體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而95後正在逐漸代替90後,成為了樓市中的第二大購房群體。後中超四成都是全款,不過這種人畢竟是少數,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中長大的95後,年齡都在25到21歲之間,步入社會的時間不長,個人財富積累有限,所以超七成的年輕人還是在父母的資助下買的房。
  • 00後大學「小萌新」入校 多元化的人生觀比90後心態更好
    「父母健康,儘自己的努力讓他們過上最好的生活。」西安交大機械類專業王一諾說,父母為她的成長付出很多,所以她的夢想就是回報父母。「想做科學家,這是從小的夢想。」西安交大電類專業周子宣說,這個夢想現在看起來大,短期來看考研讀博出國會離夢想越來越近。「想開一個甜品店,因為我喜歡養老式的生活。」西安交大電類專業加糧糧說。
  • 我們正在迎來「低欲望社會」嗎?
    日本社會安定、互相信任的前提是因為它是高福利社會,而我們是低福利社會。在一個低福利社會,講低欲望是蠻奢侈的。 另外,你說到降低消費欲望,留住財富。但從經濟史的角度看,一旦全社會都消費縮緊,財富也很難留得住。大家都不花錢,那也就都掙不到錢。大家可能會想讓富人多花錢,咱們掙富人的錢。但是,第一,富人一般都不傻;第二,富人的消費欲望比我們低得多。
  • 果凍狀精液會不育?小心精液不液化
    如果射精後30分鐘內未能完全液化就叫液化遲緩,對生育有一些影響;如果超過1小時仍然不液化,才叫做精液不液化,精子被精液困住,就像人在泥漿裡遊泳一樣寸步難行,這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見原因之一。  精液的凝固與液化主要由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的液化因子和凝固因子來平衡調節的。當前列腺出現問題時,例如前列腺的炎症或分泌功能障礙(雄激素水平低下等),就會導致精液不液化。
  • 結婚陪嫁300頭豬:一名95後女大學生被父親霸氣催婚
    引子日前,據媒體報導,一名95後河南美女大學生畢業後一直忙於陪父親在深山養豬,今年24歲的張姓女大學生至今沒有男朋友,遭到父親霸氣催婚。女孩的父親許下承諾:只要女兒早日結婚,至少要陪嫁300頭豬。新聞一出,議論四起。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不婚了
    我國人口的婚育模式已經表現出極晚婚、極晚育、極少育的趨勢,這進一步降低了生育意願和生育水平。初婚初育年齡已經大大推後,這一點在發達城市表現突出。可以說,在大中城市,年輕人「三十而婚」極為普遍,在這種約束下,新組建家庭的「低生育」可想而知。這讓我想起了日本,日本是一個低結婚率,低生育率的國家,它已經連續8年人口負增長。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每年減少幾十萬人,下降的速度仍在加快,有機構預計,到2050年,日本人口可能就只剩下不到一億了。其中超過一半人口都是老人,真正的青壯年只有幾千萬。
  • 大腸癌患者一成是年輕人
    大腸癌患者一成是年輕人 2017-12-25 10:21:00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