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存教授:ALK陽性晚期肺癌一線治療有望成新標準

2020-12-04 同濟大學新聞網

周彩存教授:ALK陽性晚期肺癌一線治療有望成新標準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8-10-23  瀏覽:

      慕尼黑時間10月22日,在2018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 2018)上,同濟大學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學系主任周彩存教授剛剛報告的ALESIA研究的最新結果顯示,Alectinib(周彩存團隊成果,一種用於治療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藥物)或將成為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的新標準。

      ALESIA是一項頭對頭比較Alectinib與Crizotinib(克唑替尼,一種靶向治療的藥品)一線治療亞洲ALK陽性晚期NSCLC患者的隨機、III期、開放標籤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是,驗證Alectinib在此類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是否優於Crizotinib。研究主要終點是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終點包括獨立影像學評估委員會(IRC)評估的PFS、客觀緩解率、對腦轉移的緩解率、至腦轉移發生的時間等。

      周彩存表示,此項3期臨床研究全方位評估了Alectinib在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NSCLC中的療效和地位。來自中國、韓國和泰國亞洲3個國家21個中心的專家參與了研究。研究於2016年8月份啟動,2017年5月份提前完成入組,共入組了187例患者。其中,125例進入了Alectinib組,62例進入了Crizotinib組。

      周彩存說,這個臨床研究進展相當順利,這告訴我們只要齊心努力,我們開展臨床研究的速度會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快,研究設計是當有60例事件發生後可進行主要分析,在今年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報告的是這個3期臨床研究的一些主要分析數據。研究結果顯示,此項臨床研究達到甚至超過了我們預期的假設,它與國際多中心的ALEX 3期臨床研究結果高度一致。且Alectinib與Crizotinib相比,疾病進展風險明顯下降,我們不但看到了主要研究終點的明顯改善,PFS(無進展生存期)也出現了明顯改善。周彩存介紹,我們不僅看到了客觀緩解率的明顯提高,Alectinib組的緩解率可以達到92%,Crizotinib組是77%,提高了15%。因此,此項臨床研究也告訴我們緩解率方面Alectinib更勝一籌。

      周彩存說,Alectinib組的腦轉移患者的客觀緩解率可以達到94%,Crizotinib組只有22%,差距非常懸殊。12月時累計腦轉移的發生率Crizotinib組中為35.5%,Alectinib組只有7.3%,相差達5倍,因此,Alectinib一線治療伴有腦轉移的ALK陽性的NSCLC的療效遠遠優於Crizotinib。周彩存說,此項臨床研究的重要意義就是在ALK陽性的患者中應用Alectinib治療的中位PFS可以達到3年,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患者活過5年,活過5年就意味著臨床治癒,也就是說Alectinib的確給很多的患者帶來了生存希望。且安全性方面,Alectinib組也具有很好的優勢。因此,此項臨床研究結果公布後將強烈支持每日兩次,600毫克的Alectinib應成為此類患者一線治療的新標準。

      周彩存在接受當地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未來值得探索的3個研究方向。

      其一是此項臨床研究在晚期患者中已經取得成功,那麼是否可以將Alectinib前移,用於ALK陽性患者的輔助治療,以便增加患者的治癒率?這是我們很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可喜的是我們已經看到這樣的3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Alectinib作為輔助治療的數據值得期待。

      其二,我們還希望了解Alectinib在局部晚期患者中是否也具有應用價值。局部晚期患者現在的標準治療是同步放化療,但是同步放化療療效並不令人滿意,同步放化療的中位PFS僅10個月左右,但是Alectinib在晚期患者中的PFS可達到3年,倘若綜合應用Alectinib和同步放化療這些治療方法,是否能使更多的ALK陽性的局部晚期的患者得到治癒?這也是大家感興趣的課題。

      其三,讓我們感興趣的課題是,Alectinib治療後腫瘤可能出現進展,我們需要了解其進展機制,這將為我們克服其耐藥機制、開創新的靶向藥物指明方向。希望我們能夠儘快開展相關轉化研究,將Alectinib治療後出現耐藥的患者進行再活檢,並結合血清學檢測尋找其耐藥機制,這將有助於克服其耐藥性。他表示,這3個課題是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我們需要開展相應的一些工作。


相關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NVvmwKcs7n3Pl6rLcKLA_Q

相關焦點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腺癌,靶向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肺鱗癌一直沒有找到明確的驅動基因,肺鱗癌患者的治療仍然停滯於化療時代,以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等細胞毒類藥物聯合鉑類的雙藥化療方案為主,有效率較低,僅有30%左右,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僅4-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僅1年左右。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此次《共識》發布會專家雲集,編委會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中華醫學雜誌》編輯部呂相徵主任發表致辭,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儲天晴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胡潔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梁曉華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肺科醫院蘇春霞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臧遠勝教授、上海市胸科醫院鍾華教授
  • 羅氏Alecensa一線治療ALK陽性肺癌顯著降低疾病進展風險...
    這些數據支持了Alecensa作為標準護理藥物,一線治療橫跨多個群體中的新診晚期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迄今為止,Alecensa已獲全球65個國家的快速監管批准,包括中國。
  • 程穎教授:小細胞肺癌迎來新標準治療模式
    冰者小細胞肺癌,標準治療方案一用就是近30年,長期處於「停滯時刻」。這種嚴重的不平衡狀態,因IMpower133試驗被打破,治療模式被改寫,小細胞肺癌診療自此掀開全新的一頁,邁向無盡的未來。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吉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程穎教授,請她介紹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
  • 得肺癌不幸,但如果是這幾種基因突變的肺癌,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本文專家周彩存,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醫學博士、同濟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所長、腫瘤學系主任得了肺癌是不幸的,尤其是臨床上發現的肺癌往往是中晚期。不過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肺癌的治療在不斷提升,除了手術、放療、化療,還有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
  • 國產新一代ALK抑制劑!貝達藥業恩沙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肺癌3期...
    2020年0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貝達藥業(Betta Pharma)控股子公司Xcovery在8月8日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21屆世界肺癌大會(IASLC WCLC)線上主題論壇(Virtual Presidential Symposium)」上公布了ALK抑制劑恩沙替尼(ensartinib)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 蘿拉替尼衝擊ALK陽性肺癌一線治療!
    ALK基因是肺癌中常見的原癌基因,該基因的突變頻率排在EGFR基因之後,常見於年輕非吸菸的女性患者。針對ALK基因的靶向藥物有第一代靶向藥克唑替尼,第二代靶向藥物艾樂替尼、賽瑞替尼、布格替尼;第三代靶向藥物蘿拉替尼等。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隨著二代ALK抑制劑上線,不斷刷新著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生存數據。以阿來替尼為例,作為NCCN指南中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優選方案,阿來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PFS達到空前的34.8個月(將近3年)。一線PFS達到近3年已經算了不起,但在日本有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更讓我們驚嘆。有一群患者使用了克唑替尼序貫阿來替尼的方案,這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超過7年!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克唑替尼作為第一代ALK抑制劑早在2012年時就已獲批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Ⅲ期PROFILE 1014研究顯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0.9個月。隨著二代ALK抑制劑上線,不斷刷新著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生存數據。
  • 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援助計劃正式啟動
    2018年7月, PD-1免疫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在中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在內地定價為17918元(100mg/4ml規格)。2018年9月19日,中國首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患者援助項目「生命之鑰-腫瘤免疫患者援助項目」隨之啟動,旨在為中國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藥品援助。
  • ALK風雲錄丨塞瑞替尼開啟ALK陽性NSCLC長生存之旅
    塞瑞替尼對ALK陽性NSCLC 腦轉移療效非常好。在ASCEND-4研究中,塞瑞替尼750mg組PFS為16.6個月,對比化療顯著提高,對可測量腦轉移人群ORR可達70%,而化療的有效率僅30%。因此,泛亞ESMO晚期NSCLC指南推薦塞瑞替尼為ALK陽性腦/腦膜轉移一線治療方案。
  • 晚期肺癌一線治療 武田Alunbrig成功擊敗輝瑞克唑替尼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其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一線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ALTA-1L在首個預先指定的中期分析時已達到了主要終點。
  • 吳一龍:免疫治療可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治療效果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接受採訪 唐貴江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4日電 (記者 唐貴江)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24日在廣州表示,根據其團隊的臨床治療結果,使用免疫藥物可有效改善相關非小細胞肺癌
  • 1分鐘看完中國ALK、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基於近年來出現的循證醫學證據,CSCO專家委員會對2015年版指南進行了更新,並補充了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和治療相關內容。>3、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小活檢樣本同時進行ROS1、ALK、EGFR檢測(2A類);4、對於不能同時檢測的患者,推薦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初篩,再使用FISH或RT-PCR確診。
  • 焦順昌教授:肺癌免疫治療進展
    我們的回顧還是圍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內容展開,圍繞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聚焦NSCLC的不同階段如晚期、局部晚期的和新輔助的研究,還有生物標記物(Biomarker)等不同方面,不再拘泥於研究結果的數據細節,希望能展現從時空角度較全面的展示今年的果實。
  • 一文匯總 | ROS1重排陽性晚期NSCLC的治療
    >目前各大指南對於ROS1重排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均推薦應用克唑替尼,這是主要基於PROFILE1001和OO1201這兩項研究。在這兩項研究中,克唑替尼治療ROS1重排陽性NSCLC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19.2個月和15.9個月,總緩解率(ORR)為72%和71.7%。近期一項II 期試驗在有ROS1重排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28可評估)一線治療中評估了塞瑞替尼的效果。
  • 徐兵河教授:HR陽性晚期乳腺癌治療的研究進展
    在CDK4/6抑制劑方面,MONALEESA-7、MONALEESA-3、MONARCH-2等三項關鍵研究均報導了OS陽性結果,為CDK4/6抑制劑在HR陽性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增加更高等級的循證醫學證據;在PI3K抑制劑方面,基於SOLAR-1研究結果,Alpelisib也已經獲得FDA適應症批准,成為HR陽性晚期乳腺癌內分泌耐藥患者的新選擇。
  • 晚期肺癌病人越早用免疫治療存活時間越長
    這項關鍵的三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類藥物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治療未曾接受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相關療效。結果顯示:帕博利珠單抗相比當前標準的鉑類藥物化療可顯著延長PD-L1(一種人體免疫細胞帶有的生物標誌物)表達陽性(TPS≥1%)患者的總生存期。用帕博利珠單抗組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19%。
  • 晚期肺癌仍應積極治療,生存期以「年」計
    王思愚教授解釋,這個檢查可以為接下來的精準化、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比如說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可以採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化療藥不同,靶向藥副作用小,病人可長期服用、長期獲益;如果是對PDL-1抗體高表達的患者,還可以接受免疫治療。不過,急診治療的情況除外。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11月21日,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2020)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顯著延長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為患者帶來新希望結果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且有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