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標本拍賣】枯葉蛾標本Gastropacha quercifolia Linnaeus

2021-02-19 遊戲UI分享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遊戲UI分享」 再點右上角「...」最後設為星標

 看「遊戲UI分享」「博物標本篇」

喊價請在最下方的留言處留言,每次加價5元或者5元倍數

10元起拍

競價時間開始2020年6月24號-結束2020年6月26號晚上9點

拍賣請先聯繫管理員後加價-不包郵

13543343625

承諾真實有效

競拍物品介紹及細節

枯葉蛾標本Gastropacha quercifolia Linnaeus

令人驚嘆的擬態技巧,如落葉停歇在枯枝上,等著最後的秋風。燈再次變得昏黃,還記得兒時燈前撲火的蛾嗎?

手寫名牌,6寸玻璃相框,易碎品拍下默認順豐發貨。

滿200可包郵

為提供一個良好的拍賣環境,沒有加管理員的叫價無效,防止亂加價行為,為拍賣真實有效,請先加管理員,結拍後不購買的沒有原因的直接黑名單

1.    每周兩次拍賣,周三晚上--周六的晚上8點發出,一次持續2天,每次≤10件拍品。(視情況而定)

2.    拍品收錄請加管理員,請按照參拍模板向管理員提交拍品信息及清晰照  片。

3.    提供拍品者應保證拍品與所描述一致,如有瑕疵應在競拍物品介紹和照  片中註明。

4.    參拍者應認真閱讀拍品信息與照片,參與拍賣則視為已了解拍品信息。

5.    所有拍賣佣金為10%,額外增加打賞視貨主心情而定。

6.    中拍者請於拍賣結拍後24小時內完成交易,違者集體通報。

7.    競價結束前的5分鐘內,為了保證公平,如有新的出價,則自動延時0- 10分鐘,直至無新的出價為止。

8.    如賣家運輸過程損壞,造成賠償修補問題。平臺不退還佣金

9.    起拍價格:不定價為統一10元起拍,流拍不收佣金。如要自定起拍價得先收起拍價的10%作為佣金,如果拍品流拍,佣金不予退還。拍出高於起拍價格收取結拍價格的10%作為佣金。

註:凡參與拍賣則視為自願遵守拍賣細則

【附錄】

品名:

尺寸:

材料說明:

包郵或不包郵:

運輸問題:

交易方式:直款

您還會喜歡

/添加管理員微信/

加微群探討學習13543343625請備註來自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博物標本拍賣】蒸汽朋克印尼金鍬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遊戲UI分享」 再點右上角「...」最後設為星標 看「遊戲UI分享」「博物標本篇
  • 南通博物苑,館藏的鯨魚、鯊魚、江豚等珍稀物種的標本
    擬大鬚鯨骨骼標本。南通博物苑藏。又名布氏鯨,因喜食鯷魚又名鯷鯨。中型鬚鯨,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這件擬大鬚鯨骨骼標本,為2001年6月在啟東市呂四鎮海豐村海邊擱淺死亡,當時測量此鯨體長12餘米,重約15噸。為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小鬚鯨骨骼標本。
  • 造物主的禁區——奇幻生物標本
    原來,這是19世紀80年代德國科學家的「傑作」,他們將這隻幼龍標本寄給了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目的是捉弄、羞辱他們的英國同行。然而,英國科學家一眼識破了德國人的詭計,並決定銷毀這件惡作劇道具。哈特的祖父當時是博物館的一名搬運工,他偷偷留下了標本並帶回家,直到哈特發現它。
  • 藝術家製作動物標本拍出天價遭批
    他在2008年倫敦蘇富比的個人專場拍賣中創下了1.11億英鎊的成交價格紀錄。對於單個藝術家專場拍賣來說,1.11億英鎊十倍於1993年由畢卡索創下的個人專場紀錄。  2003年,赫斯特名為「慈善」的雕塑賣出了100萬英鎊的高價,這是英國歷史上在世藝術家單一作品首次賣出如此高價。
  • 新型樹脂包埋標本與傳統標本的對比
    新型樹脂包埋標本,是採用有機高分子樹脂材料,將以往動植物生物體的骨骼標本、浸制標本、剝製標本、幹制標本等通過包埋的方式,加工製作成的一種新型標本產品。該產品安全無毒,透明度高,可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展示標本的特徵狀況。它主要由高分子樹脂材料,以及經過特殊處理的標本物兩部分構成。
  • 梁小民:一條售價近億元的鯊魚標本
    [摘要]藝術品是一個特殊的市場,普通人常常因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天價驚愕咋舌。梁小民的《一條售價近億元的鯊魚標本》以平易的語言,為我們解說藝術品拍賣行業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奧秘。那條鯊魚標本的生產成本包括:徵求鯊魚的廣告費六千英鎊、買鯊魚四千英鎊、包裝與運費兩千英鎊,再加製作標本與人工費用,遠遠達不到一千二百萬美元。生產成本決定最低售價,但無法決定成交價。看來尋找天價的原因還要回到老生常談的供求關係。
  • 植物標本的製作:[2]植物標本的壓制
    在採集好標本後,就是對標本進行壓制了。標本壓制的目的是使標本乾燥,便於保存和研究。標本如果壓制的好,就形色皆美,大方美觀,具有相當的審美價值,也會有利於植物鑑定和研究;但若壓制處理不當,就會出現褶皺甚至黴變,前期採集的工作就相當於白做了,因此,壓制標本就得按標準、步驟一步步來,防止出錯。
  • 標本唐:一家五代人建設武大動物標本館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餘彬 通訊員楊凱軍)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標本館館長唐兆子,一家五代人,經過近百年研究,為建立全國最大的動物標本館之一——武大動物標本館,竭盡心血。他們製作的動物標本,技藝精湛、栩栩如生,幾乎已壟斷了國內標本業。
  • 中山植物園標本館
    原標題: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摘要】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成立於1929年,擁有70萬份(蠟葉和浸漬標本)植物標本的收藏。   該標本館除收藏少量19世紀英國、法國學者採集的標本外,主要收藏了中國學者在20世紀採集的大量中國植物標本。
  • 創意植物標本
    課程目標在標本製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究意識,熱愛自然、珍惜生命,提高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學生能夠將製作的植物標本進行簡單的藝術加工,製作成植物標本書籤、植物標本畫和創意卡片。學生在製作畢業留念卡片、標本畫的過程中,真誠地表達對母校、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 他,讓動物重獲新生 那些栩栩如生的標本背後的男人
    「怎麼變成標本的?」「不會腐爛嗎?」其實,這些展櫃中的動物們之所以能夠栩栩如生,離不開標本製作者的一雙妙手。標本剝製師就是這樣一種讓逝去的動物煥然「重生」的人。為什麼那隻河狸標本 只能將屁股探出窩外「『標本師』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在博物行業內,『標本師』有著較為細緻的分類。
  • 以假亂真的渡渡鳥標本
    以假亂真的渡渡鳥標本李玲渡渡鳥是一種稀有鳥類物種,早在19世紀就已經完全滅絕了。  可是不湊巧的是,這隻標本被蟲蛀了,開始發黴了,羽毛一根一根地往下掉,最後掉得面目全非,已經失去了保存的價值。沒辦法,徵得館長的同意,這隻渡渡鳥的標本被焚燒了。可是在博物館的館藏記載上,卻有渡渡鳥這個標本,來博物館參觀的人也都知道館內有這個標本,可如今這個標本被焚燒了,如何向大眾解釋呢?有人給館長提議,不如我們做個假的吧?
  • 海洋生物標本館館藏千餘種國寶級的海洋生物模式標本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集海洋生物標本收藏,進行藻類、無脊椎動物多個門類和魚類系統分類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海洋生物科普知識宣傳於一體的大型多功能現代化海洋生物標本館,也是亞洲收藏量最大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標本館珍藏著海洋生物模式標本達1100多種2300多號,還有大量的標本尚未進行分類學研究,有待專家、學者們研究鑑定,預計還將會發現許多新種和新記錄。
  • 南京珍稀植物標本被誰「順」走?標本館公布詳情!
    ▲ 部分被破壞的標本   據館方介紹,這個標本是抗日戰爭時期,由1922年成立的民間研究機構中國科學社採集的,「一份標本不但是科學資料11月16日上午,標本館在檢查許某已查閱的標本時,發現異常,當即要求許某停止繼續查閱標本,經過反覆勸說,許某先後歸還7個已取樣的材料袋,並交出54個已寫好植物學名的空白材料袋。
  •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 標本數量已超600萬
    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從2006年開通至今,已經收錄數字標本600多萬份,成為查詢中國植物標本及植物科學信息的重要平臺。
  • 日本瑞龍寺居然有真龍標本和河童標本,是真的嗎?
    但是,在日本大阪的一座瑞龍寺裡,竟然有一具真龍標本,這個龍標本據說距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與真龍標本一同存放在瑞龍寺中的,還有一具河童標本,河童也是日本民俗信仰中極具代表性的異類生物之一。這兩個被後人津津樂道的標本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標本至今有沒有做過科學鑑定?
  • 三大植物標本詳解
    (來源於百度百科)所謂植物標本是指經過採集和適當處理後能夠長期保持其形態特徵的全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根據處理和保存方法不同,可將植物標本分為臘葉標本、浸制標本兩種。蠟葉標本是指經過採集和壓制,植物體完全乾燥後,裝訂到臺紙上的標本。
  • 西藏首次實現地衣標本館藏 標本共計3000餘份
    原標題:西藏首次實現地衣標本館藏   「按照生長型分,地衣共分為葉狀、枝狀、殼狀三類,殼狀的生長速度很慢。」在採訪中,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雪梅向記者介紹。   地衣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很高,是重要的大氣汙染指示物。
  • 「薅走」珍貴標本的
    11月21日,現代快報刊發了《大學老師「薅走」中山植物園珍貴標本》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1月22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再次來到南京中山植物園。標本館負責人介紹,事發次日已將丟失的7份標本全部追回。據悉,此事中12份標本受到損壞,「薅走」標本的是山東某高校一名副教授及兩名學生。律師表示,當事人的行為已涉嫌盜竊。
  • 東區李先生一家三口一年做了上百個昆蟲標本,向好友和鄰居傳播自然...
    「在跟著孩子一起收集昆蟲標本的過程中,我們也在逐漸了解這個微觀的世界。」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家住東區的李先生一家是「蟲蟲特工隊」,跟著6歲的女兒殷殷一起在自然觀察中,將各種美麗精靈做出了漂亮的標本,向周圍人傳播自然知識。在李先生的家中,茶几上擺放著數十個昆蟲標本,這些都是一家人自己製作的。從蝶類、虎甲類到蟬類,六歲的殷殷能叫出大多數昆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