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東西的發展之路:泛珠三角變奏曲

2020-11-26 網易旅遊

(原標題:跨越東西的發展之路:泛珠三角變奏曲)

(原標題)跨越東西的發展之路:泛珠三角變奏曲

水量充沛的珠江滋養了南方大地,也勾勒出泛珠三角區域的壯麗空間。

這裡橫跨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區域跨度大,發展差別也大。

  這是航拍的港珠澳大橋及橋上的「中國結」造型橋塔(6月6日 新華社記者 梁旭攝)

堅持合作發展、互利共贏;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機制不斷完善、領域不斷加深、環境更加開放、平臺更加多元。

如今,「9+2」如同乘風破浪的「航母編隊」,釋放出強大的經濟輻射力和聚集力,奏響一曲跨越東西、協同發展的時代強音。

超級工程與世界遺產交相輝映

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中,有20多處位於泛珠區域。

數字的背後,是雲貴高原、四川盆地與喀斯特地貌,是衝積三角洲和曲折的海岸線、星羅棋布的島礁……

崇山峻岭、高峽平湖,展現著泛珠三角的壯美,也曾給人員、物資乃至信息交流造成了障礙。

  橫跨貴州省六盤水市都格鎮和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的北盤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2016年12月29日 新華社記者 浦超攝)。

「以前到廣州打工,不管是坐大巴車還是綠皮火車,都要幾天幾夜。」貴州省德江縣搬遷戶安德海的話,勾起了很多人奔波勞累的記憶。

要想富,先修路。推進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是國家賦予泛珠合作的重要使命之一,「互聯互通」成為泛珠各地合作的首要目標。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 頭等大事 ,其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是聯結的重點。」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說。

  列車行駛在貴廣高鐵貴州省榕江境內(2016年3月18日攝 新華社發 王炳真攝)。

隨著貴廣、南廣、滬昆等高鐵開通,泛珠區域「聯動」越來越頻密。857公裡長的貴廣高鐵有748座橋梁和隧道,橋隧比超過八成,建設難度大,但建成後,各地間的交通便捷了。同時,以北盤江大橋、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超級工程」也讓泛珠區域的陸路交通面貌煥然一新。昔日天塹變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途。

血脈暢、經濟活、人緣親。目前,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湘黔高鐵經濟帶初步形成,不僅對促進區域內生產力優化布局發揮積極作用,也有力促進西南欠發達地區發展。預計到2020年,泛珠區域鐵路裡程將超過4萬公裡,到2030年,將達到6萬公裡。屆時,泛珠區域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的高鐵經濟圈。

「泛珠區域高鐵建設加快互聯互通,正在深刻改變著這一區域的時空觀、區位觀、消費觀。」貴州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說。

除了內部互聯互通,泛珠合作還提出了新的宏大構想:打通出海出邊大通道,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以粵港澳為軸心、以東南亞、南亞、 西亞、北非為重點、覆蓋泛珠區域全域的境內、跨境、境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體系正在形成。

「設施聯通帶來貿易暢通。截至9月底,中越國際鐵路通道今年的運貨量已達到48.6萬噸,超出去年全年貨運量,全年貨運量有望突破80萬噸,是2014年的200多倍。」昆明鐵路局對外合作處國際聯運科科長周潔說。

產業合作與協同創新齊頭並進

籤約合作項目逾3萬個,總金額6萬億元——過去13年泛珠合作交出亮麗「成績單」。2016年,泛珠區域GDP總額24萬億元,為2004年的五倍;內地9省區與港澳貿易總額近5000億美元,為2004年的近五倍。


「近年來,泛珠區域抓住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契機,在引導產業有序轉移承接、共同培育先進產業集群上取得積極成效,正朝著打造 中國製造2025 轉型示範區和世界先進位造業基地的發展目標穩步邁進。」廣東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說。

走進廣汽三菱位於湖南長沙縣的廠區,一排排新車在陽光照射下折射耀眼光芒。9月11日,廣汽三菱第30萬輛整車下線。2010年以來,廣汽集團先後在湖南成立廣汽菲亞特、廣汽三菱等合資企業,湘粵汽車產業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如果說湖南從珠三角引進了一座「汽車城」,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則從珠三角「搬回來」一座吉他產業園。從打工起步的遵義神曲樂器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傳玖將企業從廣州遷回正安,目前年產量80萬把、年產值2億元,產品銷往巴西、美國、日本等地。

從初級的產能轉移向中高級的產業融合邁進,不僅得益於泛珠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等「硬體」建設,也得益於實施統一的市場規則、打破生產要素流通壁壘等「軟體」的積極進展。近5年來,從便利化通關到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從內陸「無水港」建設到推進市場監管信息共享共認,一張覆蓋泛珠內地9省區的產業轉移政策扶持「大網」正在成型。

  在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吉他產業園一家企業內,一位工人在噴漆車間工作(3月28日 新華社記者 陶亮攝)。

據不完全統計,泛珠三角內地9省區已設立各類產業轉移對接園區近20個,形成了珠江-西江經濟帶、閩粵經濟合作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粵川自貿試驗區等高端產業合作平臺。這些平臺與廣東、福建兩個自貿試驗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緊密互動,成為我國構建對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

「泛珠實踐表明,依託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科學合理布局承接產業轉移區域,中西部省份可以對接的轉移項目不僅包括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包括能源資源深加工、高新技術等領域,實現不同經濟板塊之間的優勢互補。」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馬雷說。

先發地帶與後發區域共生共贏

泛珠區域既有快速發展的珠三角城市群,也有屬於欠發達地區的中西部省份,區域內部、城鄉之間存在巨大發展差異。跨省區扶貧協作,是泛珠區域必須打贏的攻堅戰、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9月底,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滇粵產業園華堅鞋業公司車間內機聲隆隆,22歲的王明蘭在生產線上縫製鞋面。她說,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以前生計靠丈夫打工維持,如今能在產業園就近上班又能照顧家裡,每個月工資2000多元,家庭經濟條件比原來好多了。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舉行的「2017深圳寶安·廣西都安勞務協作現場招聘會」上,招聘單位向應聘人員介紹情況(2017年2月9日 新華社記者 陸岸波攝)。

該企業和王明蘭一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有400多人,其中近百名員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7月,東莞、中山、昭通三市聯席會議上簽訂了總投資約23億元的7個項目,嶺南園林、廣東青洲等廣東企業也正赴滇開展投資。

作為東莞、中山對口幫扶昭通的成果之一,此舉是當前泛珠開展東西協作、共享發展紅利的縮影。

廣東省扶貧辦主任梁健認為,簡單的財力幫扶並不能確保有效跨越泛珠內部的發展「鴻溝」,必須將重心放在除「窮根」、增強扶貧地造血能力上。

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粵桂兩地的職業教育協作目標直指提升落後地區職業教育水平和就業率。許多廣西籍農村貧困學生在試點職業院校接受兩年職業教育後,到廣東的企業進行實習和實現就業。

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副校長馬文強說:「這有助於讓學生通過提高知識、技能來實現更好就業,也對學生家庭在經濟上有很大幫助,在實現扶貧造血功能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國務院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組專家成員喬陸印認為,泛珠區域通過產業、教育、勞務、旅遊等多種形式的扶貧協作,有助於補齊我國區域發展短板,實現資源互通、產業互動、市場互聯、優勢互補和區域互惠,從而打贏脫貧攻堅戰。

大江流日夜,風帆起珠江。

曾在我國改革開放大潮中領風氣之先的珠江流域,正持續發力縮小內部發展差距、走向國際深度競合,為構建新型共生共贏型區域經濟體積極探索、破障前行。

監製:徐金鵬

策劃:趙東輝

統籌:車曉蕙 董振國 王攀 伍曉陽 胡星

撰稿:王攀;詹奕嘉;賴雨晨

攝像:毛思倩 孫敏 盧志佳 李思佳 劉勤兵 吳魯 楊焱彬 周遠鋼 梁旭 賴雨晨

後期:信新智本

參與記者:向定傑、張玉潔、龐明廣、高一偉

(原標題:跨越東西的發展之路:泛珠三角變奏曲)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部AI交響變奏曲誕生 AI音樂賦能場景再突圍
    即使是對AI技術積累深厚的平安而言,創作《我和我的祖國》AI交響變奏曲也是一項複雜的技術工程。交響曲是管弦樂隊演奏的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套曲,而變奏曲一般是對主題的裝飾變奏和自由變奏。《我和我的祖國》AI交響變奏曲由5個交響變奏的段落髮展而成,通過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聯合的方案進行分析與學習,通過自動變奏模型等技術,實現多聲部交響樂的變奏,和聲、對位、調式等變化。
  • 英國旅行|格林威治公園,跨越東西半球的旅行
    英國旅行 | 格林威治公園,跨越東西半球的旅行。雖然格林威治位於倫敦郊區的位置,但它是倫敦旅行最有意義的地方之一。時間:10:00~17:00,最後入館16:30。票價:免費,特別展覽另外收費格林威治廣為人知的原因就是耳熟能詳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這個名稱源自於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會中確定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的子午線以格林威治為準,也就是經度0度通過格林威治天文臺,同時全球時間時區的度量也以格林威治為基準。
  • 北緯30度的又一個秘境,跨越橫斷山脈、重走金珠瑪米之路
    在藏文化發展和佛學傳承中,波羅木刻所起的作用非凡,其木刻技術精湛,聞名整個藏區。江達縣巖比手工藝在位於金沙江沿岸的巖比鄉,是江達縣民族手工藝之鄉,素有「手工藝之鄉」的美譽。作為藏東民族手工藝產品的主要產地,巖比鄉民族手工藝產品主要以金銀首飾加工業為主,40%以上的農戶都從事這一行業。
  • 領地集團:深耕突破,跨越發展,築城市健康美好人居
    十七年來,研究組深入挖掘優秀房地產企業品牌成功要素,積極探索中國房地產品牌可持續發展之路,研究成果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品牌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沉澱品牌資產、強化行業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發布會上,領地集團深耕突破、跨越發展,憑藉不可忽視的集團綜合實力,榮膺「2020中國房地產公司品牌價值TOP50」,領地·觀系獲得「2020中國房地產精品項目品牌價值TOP10」。
  • 勇立潮頭唱大歌——江蘇紫金農商銀行走出一條跨越發展之路_中國...
    七年多來,紫金農商銀行矢志立足「服務三農、服務中小、服務城鄉」市場定位,探索踐行「農商+城商」的省會城市農商行特色發展道路,穩健成長為一個專注於「三農」、社區和中小微企業,並擁有多元化經營格局的現代股份制銀行,成功跨入地方金融「排頭兵」行列,走出了一條跨越發展之路,書寫著自身成長與地方經濟共榮共進的傳奇。  一路精耕細作,收穫累累果實。
  • 以全會精神為引領 科學謀劃未來綠色發展之路
    以全會精神為引領 科學謀劃未來綠色發展之路 2020-12-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
    書名:問天之路、大跨越、大輝煌。>神舟,從中南海起航「中國飛船就是中國飛船 ,不是聯盟號」造出一艘跨越風雲四號,是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整體性能達到甚至超越歐美最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水平,一舉實現我國衛星技術從「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跨越。  風雲四號衛星到底有多牛?
  • -零碳之路:「十四五」開啟中國綠色發展新篇章
    屆時許多自然系統將跨越危險臨界點,造成永久性轉變。  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幸運的是,中國領導人正在認真對待這一挑戰。這可以從中國已經實現其2020年既定氣候目標和習近平主席今年九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的碳中和承諾中所見。
  • 【複選稿件11】極地求生:希望與絕望交織的英雄變奏曲
    極地求生:希望與絕望交織的英雄變奏曲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用刺繡比喻逆境:將亮麗的圖案放在陰沉的襯底上,比一個幽暗的圖案放在明亮的襯底上,令人愉悅得多。極地求生正是這樣驚心動魄的隱喻。個人記憶被記錄成人類探索自然的集體記憶,人類希望與絕望緊密交織的變奏曲在極地奏響。 作品開篇即交代了棄船的結局。與鐵達尼號航船行將撞毀下捨身為愛的浪漫不同,棄船是船員們下一輪絕境的開始。沉船時刻,探險船似人一般蜷縮顫抖,時而發出陣陣猛烈的抽搐。浮冰刺穿航船的心臟,巨人般的航船被巨獸般冰海吞噬。探險隊員因探險船在痛苦中垂死掙扎的模樣恐懼不堪。
  • 虞書欣丁禹兮月光變奏曲路透!盤點那些年人類為月亮寫的情歌
    中國小康網訊 都市情感劇《月光變奏曲》(又名:初禮來了)預計9月中旬開機拍攝。講了大神作者晝川和活潑可愛的出版社新人初禮編輯日常互懟的歡喜愛情故事。虞書欣飾演初禮,丁禹兮飾演晝川,網友表示十分期待。《小尖尖》MV視頻截圖電視劇名字《月光變奏曲》化用了貝多芬名作《月光奏鳴曲》。
  • 流放之路卡蘭德的魔鏡是什麼東西 鏡子裝介紹
    流放之路遊戲中很多玩家發現通貨中有一件叫做卡蘭德的魔鏡的東西,很多玩家都不是很了解這件裝備,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卡蘭德的魔鏡介紹
  • 「雙循環」發展戰略下,中國支線航空的破局之路怎麼走?
    奧凱航空戰略規劃部總經理李明業就疫情下中國支線航空的機遇以及破局之路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對全球航空業帶來了重大的衝擊和挑戰,支線航空在疫情恢復階段為保障生產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共同譜寫新時代 金壇跨越發展快速崛起新篇章
    面對嚴峻複雜的宏觀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區上下聚焦「兩個加快全面決戰年」工作主題主線,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措施,付出艱苦努力,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的辛勞和汗水。
  • 學習總書記紀念長徵80周年講話 跨越復興之路的雪山草地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新的長徵路上,發展任務緊迫繁重,改革攻堅艱苦卓絕。
  • 跨越「胡煥庸曲線」的中國客機
    跨越這條線向西,就是西部大開發壯闊的畫卷,3.0時代的西部大開發,對發展區域航空帶動東西部協同發展和推進民航大眾化的需求迫切,從東部向西,高鐵、高速將西部城市串聯起來,「一小時經濟圈」將西部主要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經濟關係融為一體。在更廣義的地域維度上,航空運輸尤其是支線航空,能夠喚醒更多城鎮的經濟活力,跨越「胡煥庸曲線」打通東西部經濟協同發展。國產客機肩負重任、大有可為。
  • 時間,讓事業不朽——讀《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有感
    【讀書者說】時間,讓事業不朽——讀《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有感作者:金龍(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孫偉帥(中國軍網記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真實再現了中國航天走過的60年崢嶸歲月,「中國航天可敬的大發展、大跨越、大輝煌」,都在書中一一呈現。翻閱本書,不僅僅是在翻閱中國航天的發展史,也是在翻閱我們國家輝煌燦爛的記憶,翻閱令人熱血沸騰的民族相冊。我們既看到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中國航天「全景圖」,也看到了一張張為中國航天鞠躬盡瘁的鮮活面孔。
  • 評展|360度觀察勾踐劍的背後,跨越三十年的畢卡索之路
    浙江省博物館「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在展陳上得到了改觀,在學術信息的平衡方面也很討巧;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則試圖呈現藝術家從天才少年到藝術大師的蛻變之路。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
  • 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共和國經濟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共和國經濟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2019年,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關鍵之年,歷史與未來在這裡交匯。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
  •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
    張麗俊:基業難以長青,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發展?在《新商業文明呼喚組織創新》的主題演講中,張麗俊認為,企業在不同的發展生命周期中所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導致在業務和組織發展中的重點也不一樣。理解和判斷我們處於什麼樣的時代,將是我們做戰略決策的第一步,更是組織創新的第一步。以下為張麗俊演講內容:大家好,我是張麗俊。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特點之一:構想偉大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論述,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尊重世界文明成果、遵從各國人民心願,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根本方向,以發展本國特色文明為基本前提,以推動人類社會共進步為最終歸宿,具有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跨越民族、跨越制度的嶄新特點,大大突破了傳統的、狹隘的、封閉的文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