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時間29日舉行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線上研討會上,英國前首相、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表示,中美應合作解決全球衛生及經濟問題。
布朗表示,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性的解決方案,但目前各國在出臺國內經濟措施上十分果敢,卻在國際行動上十分吝嗇,以至於行動就像一隻手被綁在背後一樣無力。
布朗在會上說:「我們真正的問題是缺乏全球協調,而這將延長這場危機的持續時間。」他認為,這很像上世紀30年代保護主義崛起、全球領導力空缺的場景。
必須找到更好的方式進行合作
布朗稱,我們當前面臨的經濟問題可以和大蕭條時期進行比擬,即使將全球的經濟刺激措施加起來看,也是不夠的。布朗稱,我們或將面臨十年甚至更長的經濟停滯。
「我們需要一種協調的財政貨幣政策刺激方案。我們正處於這場危機的第一階段,即處理就業保護問題;第二階段將是讓經濟恢復增長,這將需要協調行動。」 布朗認為,現在全球面臨的合作匱乏的局面並非由於領導能力的不足,而是領導意願的不足。
「過去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核擴散、不平等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等問題時,我們都嘗試通過華盛頓共識的原則來解決,那是一種新自由主義的管理方式,幾乎適用於所有國家。但現在,華盛頓共識已經不被(現在的)華盛頓(即美國現任政府)支持了。」 他稱。
布朗表示,由於不同國家之間的關係發展,在近年的七國集團(G7)、二十國集團(G20)甚至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上,甚至無法正常進行這些問題的討論。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各國在風險和安全之間的平衡都是錯位的。
布朗稱:「我們陷入了一種狹隘的個人主義,我們不明白,其他人正面臨的威脅,很容易成為自己要面臨的威脅。我們只有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才能幫助到自己。所以,在這個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融合的世界治理中,我們必須要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必須超越華盛頓共識、超越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超越一個世界兩個體系的想法,就將是一種失敗。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式,哪怕是就事論事的、極其務實的,也要找到這樣一種方式進行合作。」
沒有全球合作,就不可能結束疫情
布朗說,我們目前面臨著一些共同的挑戰。一是衛生挑戰,如果沒有全球合作,就不可能找到合適的結束疫情的戰略。他舉例稱,疫苗研發的工作必須得到資金支持,儘管它可能是被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發明出來的,但這還牽扯到後續的大規模生產以及公平分配到每一片大陸等問題,而這需要全球合作和資源的共享。
布朗提出,他較為擔心的是疫苗民族主義,即生產出的疫苗只為一國所用。「每個人都應該清楚,如果疫苗不能被所有人使用,那麼是無法根除這種病毒的。」 布朗稱,「只有應對好國際專利法、應對好某些公司和國家的特權、應對好在不同國家同時生產同一種疫苗的難題,才有條件公平地分配疫苗,讓大家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內獲得。這都是國際合作的問題,而且要由各國政府來面對,而不僅僅是科學界。」
其次,布朗稱:「我們應該做的是集中精力通過一項協調的計劃,建設全球能力以便擁有檢測裝置和其他我們需要的醫療設備,而不是相互鬥爭。」
他強調,我們需要把協調全球合作當作實際問題,而不是全球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之間的抽象爭論。如果要防止疫情的第二波、第三波和第四波發展,就必須幫助那些衛生系統不發達、沒有社會安全網的國家,否則他們會持續是疾病的傳播者。
目前全球債務規模已經達到2.5萬億美元,但卻只批准了150億美元的債務減免,布朗因此呼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股東們釋放資源。
布朗稱:「沒有全球合作就沒有恰當的對應策略,我們既要認識到以前合作中的缺陷,也要注意到現在的機會。」他表示,國際醫學科研合作已經就位,但缺乏提供資金支持的政府間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