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想發表批評意見很方便,但如果不是站在事實基礎上的批評,被打臉也很方便。近日,有網友爆料,普陀山景區內某飯店價格昂貴,一頓便飯收費近1900多元。普陀山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開展調查後發現,該店家所售菜品均是明碼標價,符合市場規範,並不是爆料者口中別有用心的宰客。(11月22日《齊魯晚報》)
七名遊客,點了梭子蟹、紅魚、蝦、排骨等10個菜,還喝了400多的酒水,其實這頓飯吃得並不隨便。如果考慮經濟成本,可以去掉海鮮和酒水,這樣人均就不到100元。換句話說,要麼你別「充大頭」點貴的菜,要麼吃完後就別嫌花錢多。畢竟做生意不是強買強賣,覺得貴可以不吃不點。酒足飯飽後因店家並未按要求打折,便在網上發布視頻任意造謠真就有點過了。
並且從價格上來說,菜品定價雖稍微高於市場,但由於該店位於景區內,考慮租金等成本還在正常範圍之內。並且店家明碼標價,童叟無欺,買賣公平,如果承受不起,完全可以去便宜的飯店就餐。事後發現價格超乎預估,不想認帳倒打一耙,如果任由其言論傳播,那完全沒有公平可言。
造謠者之所以這樣做,想必也是受一直以來「誰鬧誰有理」的刻板印象影響。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鬧得越兇聲勢越大的一方,總是能夠搶佔先機,獲得媒體和輿論的支持,成為公眾眼中的受害者。但在經歷了多次輿情反轉事件後,公眾也愈發趨於理性。對於「天價便飯」事件有不少網友就對其真實性表示懷疑,並沒有「一邊倒」地站隊。估計這位造謠者也沒想到,本來想著通過媒體炒作,發洩一下自己的不滿,事後說不定還能獲取不義錢財,沒想到卻被當地有關部門進行通報,有理有據地「打臉」了,還了店老闆一個清白。
聲譽或許可以挽回,但傷害無法抹去。造謠者此前在網上散布的謠言,引導了部分網友店老闆進行惡意辱罵,對其在精神和心理上造成嚴重了傷害。為了個人私慾,在網絡上蓄意造謠挑起對立,侵害他人權益,理應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懲罰,網際網路也並不是法外之地。受害者也表示,現已打算起訴造謠者,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事件的反轉也說明在事實面前,無論你鬧得再厲害,無理也不會因此變得有理。
近年來,類似的「天價」事件確實出現過一些,比如青島的「天價大蝦」事件等等。有一些的確是貴得離譜,存在著故意坑害消費者來賺取高額利益的現象,這種無良的商家行為,通過媒體曝光嚴懲無可厚非。但維權不能違背基本事實,對於那些「吃完再砸鍋」的消費行為,同樣不能任由其肆意「生長」,這不僅會對店家的利益和聲譽造成不利影響,也是對當地城市形象的抹黑。
現代社會人人都擁有網絡話語權,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聲。但如若使用不當,或被「有心人」利用,就會變成傷害別人的利器。網絡從來都不是法外之地,所發布的任何一個圖片、視頻,都有可能成為呈堂證供。言論有自由,但權利亦有邊界,越界的權利不但不受保護,還會受到法律的懲處。如果為了一己之私,反其道而行之,最終就是自釀苦酒,自食苦果。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