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的浪漫情懷」響徹宇宙的東方紅還在唱嗎?

2020-09-04 四川省宇航研究會

提到《東方紅》,在老一輩人的心裡,這是一首震撼人心的歌曲,是時代的印記,是歷史的有聲見證。但是在千禧一代的眼中,這是一首有年代的歌,雖然心有所感但是卻無法感同身受。

甚至身在校園裡「Z一代」可能只知道「我們唱著東方紅,改革開放富起來……」。卻並不知道,這首歌卻並非那首經典的《東方紅》,而是《走進新時代》。

是啊,2020年我們完成了北鬥部署、天問升空等重大航天工程,已經是走在新時代,走在世界的前列了。

但是在那個東方紅響徹浩瀚太空年代,為了製造出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國家集結了中科院70多個所、廠,全院三分之二的科技力量都參與到了"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和組織工作中,才實現了「上得去,抓得住(遙測),聽得見,看得見」四大要求。

上得去

當時承載著我國第一顆衛星上天的,也是我國第一枚火箭——長徵一號。自從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1965年我國開始自行研製能夠運載的火箭,也就是「長徵一號」。

長徵一號是一枚三級運載火箭,前兩級採用的是當時遠程戰略飛彈所使用的液體火箭,第三級是新研製的固體火箭,「東方紅一號」就是裝在這一級的頂部。

它的運載能力是300公斤,而東方紅一號衛星是173公斤。所以「長徵一號」是實現「上得去」要求的大功臣。


長徵一號概念圖


抓得住

所謂「抓得住」其實是指能夠在地面上監測到。東方紅一號衛星最重要的任務是技術驗證,驗證中國的火箭發射和衛星技術。我國運載火箭的發射能已經隨著東方紅一號成功進入軌道得到了驗證,而衛星技術,則要看「東方紅」一號衛星肩負的主要任務: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 東方紅衛星在設計時預計工作壽命為20天(實際工作壽命28天),期間把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通過遙測系統傳回地面。

聽得見

東方紅一號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1965年中蘇關係繼續惡化,國際上冷戰格局導致美國讎視、敵視新中國,國際環境十分惡劣。為了讓各國重視、承認新中國,我們必須做出一些努力來改變國際上對中國的看法和印象。同年9月,中科院衛星設計院提出,中國要超過蘇聯的衛星發射的電報碼,就必須發射一個連續的信號。這個信號要有中國特色,而且要得到全球公認。

發送什麼呢?「東方紅」歌曲被提出,獲得一致同意,選擇播放這首歌曲,其政治意義更重大。

看得見

作為我國第一顆衛星,我們賦予了它更多的可能,不僅能收到它傳回的信息,還要能在地面上用肉眼觀測到。

其實,"東方紅一號"的直徑只有1米,本體亮度比六等星還要暗,肉眼非常難以辨別。但是,科學家們採用了一個非常討巧的方法:"借箭顯星"。 專家們當時還做了一條聚醯亞胺綢"圍裙",把第三級火箭包起來,表面鍍上鋁。火箭隨衛星入軌後,"圍裙"撐開直徑達4米,陽光照射下,亮度接近可觀察的二等星,它與衛星前後相距不遠,如果能找到火箭,就能找到東方紅一號。

因此,1970年4月24日晚,在地面上的人們是可以親眼看到火箭、聚醯亞胺綢"圍裙"和"東方紅一號"衛星的。

距離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已經46年了,雖然它已經告別服役期,但這顆已過不惑之年的「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見、看得見」的衛星現在仍在之前預定的軌道上「奔跑著」。



相關焦點

  • 關於「東方紅一號」的十萬個為什麼
    1970年4月24號,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34;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拉開了中國探索太空的帷幕。就東方紅一號任務而言,彼時,中國航天發展處於創業期,「文化大革命」對工程實施造成了極大破壞,困難之多、之大可以想見。
  • 中國航天日:永遠的東方紅 不朽的航天魂!
    歷史上的今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獲得圓滿成功,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震動世界!標誌著我國正式開啟了太空時代。「中國航天人不負眾望,圓滿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著、看得見』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任務。」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總負責人孫家棟院士興奮地說道。
  • 中國航天日|守護、測試……陝西航天人和「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建設空間站、載人探月、火星探測……星辰大海的徵途還在繼續,祝福,中國航天!【>>星途·時間線】1964年我國中程飛彈再次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基本上具備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能力。
  • 從《天問》說起,看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和航天精神
    以"天問"作為工程名稱,厚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易於廣大群眾接受,便於記憶和傳播,也彰顯了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決心和毅力,引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理想情懷。表達了中華民族追求真理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小安情話」雙向箭頭的喜歡是宇宙級別的浪漫
    雙向箭頭的喜歡是宇宙級別的浪漫。其實你就是我可以聊得來的伴,我們從無話可說變成了所有事情都想與你分享。The love of two-way arrows is cosmic-level romance.
  • 完美日記攜手女性航天工作者,尋色宇宙星空,探索內心力量
    這一次的時尚大片,是關於完美日記攜手中國航天·太空創想推出第二代「動物眼影」玉兔盤的另一種詮釋,特邀了中國航天女性工作者上眼星系浪漫色彩喚起人們對星空的浪漫想像。為拍攝這次特殊的大片,完美日記聯合了頭部女性時尚媒體時尚COSMO,和這些最美航天工作者們進行了一場關於美麗,關於嚴謹,關於浪漫,關於女性力量的對話,從而了解她們內心的關於美麗的渴望,發現她們的不同面,以此致敬中國航天事業當中發光發熱的女性工作者。
  • 「調查」公務員從事直銷事業?東方紅航天生物公司為何頻遭投訴...
    最近兩年,國內直銷行業進入到了變革期,而有些企業的發展軌道似乎也變得曖昧不清,比如東方紅航天生物。 東方紅航天是一家怎樣的直銷企業?旗下有哪些產品?相關獎金制度該如何解讀?在東方紅經銷商群體當中,還有公務員出現?
  • 「收錄羅曼蒂克」那些宇宙級別的浪漫
    在我的備忘錄裡,有一個名為「ROMANTIC」的文件,裡面收錄了一些我自認為浪漫的一切。機緣巧合,在小紅書(帳號與公眾號同名)將這些「浪漫」以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竟收穫了萬次的喜愛。我想啊,可能我們都是浪漫動物吧。
  • 星際榮耀姚博文:探索「星辰大海」,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價值?
    是情懷還是什麼原因?姚博文:我是在紅牆綠瓦的航天大院裡面長大的,見證了中國航天 30 多年來的發展。我父親在航天院所工作,小時候我一直懷疑他是不是特工,是不是臥底,因為我幾乎很少能見到他。他也沒有給我開過一次家長會,也沒有帶我過一次培訓班,所以我的童年都是在他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度過的。畢導:幾個月不回家的那種嗎?
  • 50年前,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讓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起「東方紅」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來,這一天被設為「中國航天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開創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拉開了中國在宇航各領域築基的序幕。
  • 「東方紅一號」衛星紀錄片《堅守航天夢》
    千龍網北京4月24日零時訊 為慶賀首個「中國航天日」,經出品方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授權,24日零時,全面呈現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艱辛研製過程的紀錄片《堅守航天夢》開始在千龍網上播出。
  • 宇宙人「你的宇宙YOUNIVERSE YOUSB」11/20預購 12/17限量編號發行!
    Yes娛樂11月20日訊 還記得今年2月8日宇宙人【宇宙人第一次登陸臺北小巨蛋[ 你的宇宙YOUNIVERSE ] 2020演唱會】的感動嗎?而這份感動,在相隔近10個月後的今天,依舊熾熱著,許多宇宙友至今仍回味無窮。宇宙人感受到歌迷的熱情與感動,決定把當時的熱情全數收藏在「時空膠囊」中,這個時空膠囊名為「你的宇宙YOUNIVERSE YOUSB」,11/20開始預購,12/17限量編號發行!而11/20凌晨零時預購開跑,「你的宇宙YOUNIVERSE YOUSB」立刻奪下博客來即時榜DVD分類總榜的第一名!
  • 東方紅航天生物保健品一直在路上前進
    在2月23日晚,在央視播出的《一堂好課》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主講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他帶領眾多學子和觀眾走近中國航天,感受這一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的偉大力量,叩問初心使命,展望星辰大海。在第一課時中,戚老提到中國航天現在具備了進入太空的能力、利用太空的能力和捍衛太空的能力,而且這三種能力在世界上是一流的,所以說我國是航天大國。
  • 《東方紅》誕生與傳唱背後的撲朔迷離
    他們循著聲音找去,看到兩個人正站在一群老鄉面前教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二人就是當時的「移民模範」李有源、李增正叔侄倆。於是,延安文藝工作者對他們進行採訪。參加採訪的有賀敬之、劉熾、張水華、於藍、張魯、關鶴童、馬可等。李有源、李增正叔侄回答了很多關於移民的問題。採訪進行得很熱烈,大家還特地請他倆唱一唱所編的那個歌。
  • 揭秘「東方紅一號」背後的前鋒故事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時 35 分,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騰空而起,現場所有的科研人員心潮澎湃,為我國首次探索宇宙奧秘成功而感到無比自豪。當收音機裡傳來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時,大夥都沸騰了,激動的心情無異於現場觀摩衛星發射一般,歡呼聲和著收音機裡傳出來的《東方紅》電子音樂響徹整個廠區的上空。他們歡呼, 不僅僅是因為見證「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更是因為他們作為前鋒人親身參與了「東方紅一號」發射項目的相關工作。
  • 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
    [圖片/新華]本周二,我國最大的空間技術承包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辦研討會,紀念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300多次長徵任務將500多艘宇宙飛船送入軌道。吳燕生表示,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克服了無數的困難與挫折。他要求航天工作者提高產品質量,開展研發工作改革,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國的太空理想。2016年,國家把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
  • 「太空時代」
    暫停更新之前,我把所有寫過但沒有發布的文字拼在一起,推送了「少年時代消亡史」系列,然後屬於「北某張」的時代徹底結束了。少年時代已經消亡,至今也沒有回來,今後也不會重現。我尊重時間的流逝,也對自身的改變無能為力。我很喜歡的一段別人對我的評價是:「他那時候很有少年感,因為對於迷茫不必有負罪感,對於游離也是,甚至有時會把它理解成浪漫。」
  • 創投觀察 | 商業航天火了,「立方星」要涼了嗎?
    在傳統航天領域,對可靠性的要求趨近於100%。隨著資本與主流社會對商業航天的關注度逐漸升溫,關於「立方星」是否能夠作為一種可行的平臺,擁有能夠承擔下遊應用能力的問題,以及「「立方星」是「試驗星」,而「大衛星」是「業務星」」等爭議在資本圈有著不同的聲音。對此,36氪嘗試對以上兩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立方星 VS 業務星 ?
  • 【中國衛星飛太空,普天響徹東方紅;祝祖國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上世紀1970年4月24日,即50年前的今天,我們偉大祖國航空航天科學家和科研團隊,靠自主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創新,科研攻關,發射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開啟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空間的關鍵一步。衛星發射成功那時刻,在全中國的每一塊土地上,人們喜笑顏開,互相祝福慶賀。
  • 風雲會神舟 鴻雁問北鬥——中國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後有故事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7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對外宣布,中國第一輛火星車正式啟動全球徵名。您心中有為它度身定製的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