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號,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34;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拉開了中國探索太空的帷幕。
東方紅
在回顧「兩彈一星」輝煌歷程時,很多媒體傾向於強調當時科研人員工作條件是如何艱苦,這大體上是準確的。就東方紅一號任務而言,彼時,中國航天發展處於創業期,「文化大革命」對工程實施造成了極大破壞,困難之多、之大可以想見。
但是,媒體報導也存在一些不準確的地方,以致以訛傳訛。比如,有媒體報導說,當時很多關鍵計算工作是科研人員用計算尺和算盤等來完成的。事實並非如此,在實施東方紅一號衛星任務時,我們使用的核心計算裝備是國產電子計算機。
刻有毛主席像章的《東方紅》音樂裝置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成功意義重大,抱著好奇和懷念的心情,整理了一些大家十分感興趣的問題,旨在科普。
Q:太空是真空,東方紅一號是怎麼播放歌曲《東方紅》的?
A:宇宙是真空,聲音沒有介質無法傳播,但是電磁波是可以傳播的。衛星在太空中發送電磁波波段的信號,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過廣播電臺轉播。
Q:半個世紀過去了,它還在運行嗎?它還在唱歌嗎?
A:它實際工作了28天,在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繫。雖然實際發出的歌聲已經在那一刻停止,但《東方紅》的音樂早已寫入了我們的記憶。
Q:為什麼「東方紅一號」一直沒有墜入大氣層?
A:早期的衛星設計的軌道高度都很高,&34;如果不發生撞擊,再飛幾百年也沒問題!但因為引力的關係它也不會飛離地球,因為沒有動力,它的軌道只會在大氣微小的阻力下慢慢下降。
Q:衛星為什麼做成球形?上面的那些杆子是做什麼用的?
A:&34;看似是球形,其實是一個近似球形的72面體。在這72個面上可以粘貼太陽電池片,可以為衛星供能。至於那些細細的&34;,其實是用來傳輸數據的天線。
雖然,它的電池於1970年5月14日耗盡,
停止了發射信號,
但它就這樣,在太空俯瞰著中國,
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