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避效應逼出「零廢棄」小鎮 引領新型城市管理理念

2020-11-2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家園導讀:「無廢城市」類似的相關概念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源頭「零廢棄」。這一提法是美國環境學者保羅·帕爾默在上世紀70年代初首創的。保羅·帕爾默是一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化學博士。「零廢棄」是一個符合倫理的、經濟、高效、有遠見的目標,引導人們改變日常生活方式和做法,以效仿自然界可持續的循環,所有廢棄材料都設計成可供其他過程使用的資源。義大利卡潘諾裡小鎮的做法對我國「無廢城市」建設具有借鑑作業。

反對火爐之戰

卡潘諾裡,這個位於盧卡附近,擁有46700居民的小鎮被安排作為義大利下一個焚燒廠建造的選址。北歐通過焚燒垃圾解決垃圾填埋導致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模式吸引了義大利的巨大關注。這個國家有著引人注目又亟待解決的垃圾問題。當地的醫療機構甚至環保機構對此反應甚小。他們認為焚燒已經是目前比較無害的處理方式了,同時也覺得這是一個無法突破的困境。來自北歐的壓力和投資方的意向使得本就來勢洶洶的焚燒廠建造進程更加馬不停蹄。

公眾對於垃圾焚燒的一些事情關注、討論得太少了。相比資源回收利用,垃圾焚燒在獲得垃圾裡儲藏的少量能量的同時卻會使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還會釋放有毒物質等。

像卡潘諾裡這樣的小鎮還在面對垃圾焚燒設施的建造孤軍奮戰。1977年,小學老師羅薩諾•埃爾克裡尼認定,已經在計劃中的垃圾焚燒設施將對人民的健康和周圍風景產生存在潛在破壞性的影響。保羅•康耐特教授是世界範圍內的零廢棄領域的專家,在他的幫助下,埃爾克裡尼開始向居民們宣傳在小鎮裡開展零廢棄的意義。這次行動十分成功地改變了該鎮垃圾處理的方向,並且還很快就傳到了同地區的其他三個同樣處在垃圾焚燒困境中的村鎮。

尋找垃圾的新出路

至於什麼是取代垃圾焚燒的替代方案,埃爾克裡尼確定減少垃圾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他接手當地垃圾回收公司——ASCIT的運營,並創造了一個挨家挨戶上門回收垃圾的定點試驗計劃。一年之後,他辭職在義大利範圍內開展零廢棄運動。2007,埃爾克裡尼成功說服卡潘諾裡的市議會,作為第一個籤署了零廢棄戰略協議的社區,保證在2020年之前讓垃圾填埋場實現零垃圾處理量。

在2005到2012間,挨家挨戶上門回收垃圾在各個地方逐步推廣,先是從小村鎮開始,這裡可以及早發現並糾正錯誤。接著在2010年,範圍擴大到整個地區。到了這個時候,82%的城市生活垃圾被分揀出來成為了再生資源,只剩下18%由垃圾填埋場處理。在2012年,許多村民開始遵從一種叫做計量收費(Pay As YouThrow)的新收費制度,這一種收費制度要求使用一種帶有閱讀器的廢物收集車,閱讀器裡的微型晶片通過掃描其他垃圾袋上的標籤來記錄每家每戶扔垃圾的頻率。在這些村民所在的地方,這種新的收費制度鼓勵了更好的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使得當地的資源分類回收率達到90%。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垃圾焚燒發電廠難逃「鄰避效應」?四個運營管理案例給你答案!
    因此,在焚燒廠建設運營過程中僅僅規避「鄰避效應」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2016 年住建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 首次明確要求變「鄰避」 為「鄰利」,構建焚燒廠與居民、社區的利益共同體,「鄰利型」焚燒廠是未來發展的主流。
  • 生態環境部發布管理新規 緩解「鄰避效應」
    管理新規明確,自動監測數據可作為執法依據——  自動監測「盯緊」垃圾焚燒超標排放  為促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穩定達標排放,緩解「鄰避效應」,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管理新規。
  • 只有管理得好 居民才會叫好垃圾分類「鄰避效應」怎麼破?文二西路...
    只有管理得好 居民才會叫好香樟公寓碰到的困擾,杭州很多老舊小區也存在。大部分小區居民和垃圾房之間還在僵持,但有的已經率先破題。文二西路上的蘭桂花園,是杭州的一個明星小區。去年9月16日,小區正式實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同樣出現了「鄰避效應」,大家都不想垃圾房建在自家樓下。
  •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
    宜昌市夷陵區化解垃圾焚燒發電「鄰避效應」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6日 11:42 來源:湖北日報   像不少地方一樣,該項目在醞釀階段就引發「鄰避效應」。所謂「鄰避效應」,是指居民或當地單位因擔心建設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等產生負面影響,從而激發情緒化的反抗、甚至過激行為,「再環保,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門口。」
  • 破「鄰避效應」 重在公開透明
    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說到底都是「鄰避效應」。「鄰避效應」指的是人們擔心某些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質量和資產價值帶來負面影響,產生該項目「不要建在我家後院」的心理。 通信基站是關係到公共利益的重要信息設施,建設需求龐大。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要破解鄰避效應。」開元國際物業管理東莞東城片區總經理陳雷雷說,從成本管理、環境衛生等綜合考慮,物業企業希望推進垃圾分類。然而,在推廣垃圾分類「樓層撤桶」過程中,最怕遇到家家戶戶都反對垃圾投放點設在居民家附近。因此,他希望政府部門多參與,走進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鄰避效應,是橫亙在居民和生活垃圾投放點之間的難題。許多居民不希望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在自家附近,但建遠了又擔心颳風下雨天撐傘扔垃圾太費心。
  • 「鄰避效應」怎麼破?這家單位有妙招
    「鄰避」問題一直是困擾基層社會治理、影響社會發展與穩定的突出問題之一。近年來,武漢市洪山區行政審批局以提前化解、信息透明和傾聽民意的主動作為巧妙地化解了多個因垃圾、汙水、危險廢物等城市設施建設所引起的「鄰避事件」,形成了提前主動介入,遵守程序正義和注重三治結合的寶貴經驗。
  • ...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湖北環保設施開放單位接待公眾逾5萬人 保障公眾知情權化解「鄰避效應」 2019-12-24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零廢棄」來看萌娃「72變」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王雪敏/文 蔡維澤/圖)近日,龍華區華南實驗學校開啟了一次特別的零廢棄科技節活動。這次科技節的主題是由民治街道和龍華零廢棄促進會聯同華南實驗學校一起籌劃完成。
  •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
    基站建設「鄰避效應」如何破解?同時需要建設的基站密度也要大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到今年年底還將建設60餘萬個雖說建基站難但選址更難這個確實說出了眾多人的心聲專業的說法叫「鄰避效應」就是說居民不願意自家附近建一些對身體健康或是環境有負面影響的工程比如垃圾場、核電廠、殯儀館······這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出現鄰避效應現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基站選址難
  • 以生態系統理念創新引領實現城市治理目標
    城市本身也是一個廣義上完整的生態系統,即由城市自然環境與物質、社會關係、經濟活動和作為城市居民的人類共同構成。目前,城市管理已由單一的管理方城市政府,正在加速轉向「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體系,由政府機構、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社區居民和利益相關方等多元主體,通過開放參與、分工協作、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實現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這使得基站選址越來越難,「鄰避效應」問題愈顯突出。  在對電磁輻射缺少科學認知的情況下,部分公眾對通信基站深懷恐懼,一邊投訴基站有電磁輻射,一邊投訴手機信號不好,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容易陷入「建站-投訴-拆站-再投訴」的困境。  從目前各運營商和鐵塔公司履責情況來看,其更多關注的是行業發展,在開展電磁輻射監測及信息公開、科普宣傳等工作方面並不理想。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可是,公眾對核安全的擔心所引發的「鄰避效應」,卻是國內外發展核電都必須面對的。那麼,國外是如何破解公眾涉核項目鄰避難題的?】雖然英國民間的「鄰避」與反核活動也是合理訴求,但能在大多數民眾中達成對核電發展的積極共識,對推進核電建設至關重要。核電建設 應對「鄰避」的模式轉變核電建設的「鄰避效應」是人們趨利避害的反應,具有普遍性,許多支持核電建設的人也會反對在自家門口建核設施。
  • 如何理性評估「鄰避設施」對樓盤的影響?
    首先,這些設施,在概念上都可以統歸為「鄰避設施」的類別(當然程度上有差別,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所謂「鄰避設施」,是指整體社會必需,對城市整體產生正向作用,但卻會對鄰近地區衛生環境產生負外部性,故而不受歡迎的公共設施。就是「人人都需要」,但「不要建在我家後院」,因為會產生「鄰避效應」。
  • 澂江縣築巢引鳳 廣龍小鎮以一帶多集群效應初現
    圍繞建成「國際旅遊城市、國際健康養生城市、國際會議中心城市」的目標,澄江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以產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為主線,立足強化機制建設,加強項目策劃,實施精準招商,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築巢引鳳,魅力澄江正吸引著一隻只金鳳凰落戶澄江。為全縣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努力實現著投資企業與澂江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多贏」。撫仙湖·廣龍小鎮紮根於撫仙湖北岸的澂江縣廣龍社區。
  • 「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獲評廣東省律協典型案例
    陳勇儒律師所代理的序號為137的《汙水廠建設項目鄰避效應問題行政聽證案》,被評為「十五環境與資源類」案例的年度典型案例。本案是典型的市政工程項目與周邊小區業主發生的環境汙染鄰避效應糾紛案件。某小區對該治理項目的環評許可提出了行政聽證申請,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受理了申請,並召開了聽證會。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創新引領」的工作原則,針對我國各級各類智慧城市實際運營狀況,通過網絡採集、在線申報、問卷調查、單位自薦、專家推薦、綜合評估等六大類方法評估和推薦出2019-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新力、最具投資價值、最具發展潛力、最具魅力宜居、最具旅遊特色智慧城市、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與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百強縣排名等領先成果。
  • 成都市發改委:新發展理念引領城市能級上臺階
    一座城市選擇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發展狀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3年前,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目標和路徑:把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動實踐。
  • 通過景觀設計改變周邊「髒亂差」 石井淨水廠有效破解鄰避效應
    石井淨水廠採用「生態注入、景藝相融」的理念建造。大洋網訊 綠樹花徑、濱水廣場、清風棧道,一群白牆灰瓦嶺南建築位於其中,市民於此可聞花香、聽水聲。近日,位於白雲區石槎路鬧市旁的這座全地埋生態型淨水廠頻頻迎來參觀者,它採用「生態注入、景藝相融」的理念建造,一期廠區每日處理汙水15萬立方米,為石井河源源不斷補充乾淨水源。據了解,目前石井淨水廠二期正在建設中,完成後日處理汙水將達30萬立方米。這座「看不見」的淨水廠到底怎樣運作的?它在石井河治水體系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記者近日深入廠區一探究竟。
  • 日本環保小鎮用垃圾廢品創造美學,還開出全球首個「零浪費」酒店
    在日本,有個「環保小鎮」——上勝町,鎮上的垃圾不焚燒、找不到一個公共垃圾桶,做到了真正的「零垃圾」,引來無數環保專家前來考察。近期,上勝町一家全球首個號召「零浪費」的酒店開業,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這個環保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