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thods:開發出基於CRISPR/Cas9和單細胞RNA測序的CROP-seq方法

2020-11-24 生物谷

2017年1月23日/

生物谷

BIOON/---利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進行基因組編輯是一種用於生物學發現和鑑定新的藥物靶標的強大工具。在進行CRISPR集中篩選(pooled screen)時,利用CRISPR gRNA靶向上千種不同的基因對大量的細胞進行編輯。接下來,一些經過編輯的細胞通過實驗手段加以篩選,而且利用它們的gRNA(嚮導RNA)確定哪些基因在生物學機制研究中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這種篩選方法最為適合解決與細胞生長能力(比如,鑑定讓癌細胞抵抗化療或免疫細胞抵抗HIV感染的基因)直接相關聯的問題。相反之下,集中篩選並不能很好地用於研究基因調節和其他複雜的生物學機制。為了理解多種基因如何協同調節細胞狀態,當前針對每個CRISPR靶向的基因,分別地對細胞進行培養、編輯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非常繁瑣的,而且耗費昂貴。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科學院CeMM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的Christoph Bock及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將CRISPR集中篩選和按序篩選(arrayedscreen)的優勢結合在一起。通過將CRISPR基因組編輯與單細胞RNA測序整合在一起,他們在單個實驗中研究上千個細胞,從而能夠平行地確定多種基因的調控影響。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月18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Methods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ooled CRISPR screening with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readout」。

Bock團隊成功地開發出一種採用了前沿的分子技術的優雅設計:論文第一作者Paul Datlinger構建出一種病毒

載體

,能夠讓CRISPRgRNA在單細胞測序實驗中可視化觀察,而最新的用於單細胞RNA測序的液滴方法足以高通量地分析單個細胞中上千種基因組編輯事件的影響。

通過創造性地將兩種極有前景的

基因組學

領域結合在一起,這種被稱作CROP-seq(CRISPR droplet sequencing, CRISPR液滴測序)的方法能夠在利用其它方法很難實現的規模和細節上高通量地分析基因調節。再者,隨著單細胞測序成本不斷下降,這種方法能夠產生首批人類基因組上2.3萬個基因中每個基因的調節影響的綜合圖譜。

Bock說,「我們將利用CROP-seq研究遺傳因子和表觀

遺傳

因子在

白血病

產生中的相互作用。如果我們理解在試管中,是什麼讓癌細胞產生,那麼我們能夠發現新的方法來幹擾細胞,並且將讓它們返回到一種不那麼有害的狀態。」

CROP-seq是作為一種開源方法而被開發出來的。屬於CROP-seq的所有數據、操作流程、試劑和

軟體

將會免費地分享給大眾,從而能夠讓其他的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使用和推廣這種方法。(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Pooled CRISPR screening with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readout

Paul Datlinger, André F Rendeiro, Christian Schmidl, Thomas Krausgruber, Peter Traxler, Johanna Klughammer, Linda C Schuster, AmelieKuchler, DonatAlpar &Christoph Bock

doi:

10.1038/nmeth.4177

相關焦點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然而,該方法昂貴且勞動強度大。因此,花了13年時間和30億美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下一代測序(NGS)方法之前,單個研究項目的測序在經濟上並不可行(微陣列是方法的選擇)。NGS可以實現高通量合成測序(SBS),降低成本並提高可行性。最近上市的第三代測序儀Nanopore器件將進一步推動這一極限。2009年研發了第一種單細胞RNA測序方法(scRNA-seq)1。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對單個細胞的RNA進行大規模測序可以揭示不同細胞類型和狀態下的基因、亞型和等位基因表達模式。然而,目前的短讀(Short-read)單細胞RNA測序方法對等位基因RNA的計數和亞型解析度的能力有限,而長讀(Long-read)測序技術又缺乏在細胞中大規模應用所需的深度。在該工作中,作者們建立的Smart-seq3技術結合了全長度轉錄組覆蓋和5種獨特的分子標識RNA計數策略。
  •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單細胞RNA計數新技術Smart-seq3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16:10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Rickard Sandberg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湯富酬課題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單細胞轉錄組三代單分子測序新方法
    該研究的主要突破有:1)開發了一種基於三代單分子測序平臺的高靈敏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方法—SCAN-seq (Single cell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full-length RNAs by Nanopore platform),能夠在單細胞解析度直接獲取全長轉錄本序列信息,表現出高靈敏度和高穩健性,在小鼠胚胎幹細胞每個單細胞中可以檢測到8000
  • 解讀單細胞RNA-seq技術
    多年來,跟蹤一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超出了我們的能力。但是現在,時代已經變了,新的單細胞RNA-seq方法,可以分析大量的細胞及它們的命運。我們都參加過大型生日派對:在擁擠的房間裡,與許多人聊天、吃飯和慶祝。但是,試想你並不知道壽星是誰,只是像一個局外者看待這個派對。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作為一種單細胞測序方案,它在轉錄本的序列覆蓋度上有所改善。基因組的完整覆蓋實現了選擇性轉錄本異構體和 SNV 的檢測。原理起始引物。以上能較充分說明,SMART 方法是一個有效的單細胞 mRNA 測序方法。
  • 單細胞RNA測序簡介
    這就是單細胞RNA測序的來源。在這個轉錄組和基因組測序的時代,我們有一些很好的技術來真正觀察發生了什麼。RNA測序是這些偉大的技術之一,通過將RNA轉化為cDNA,我們可以量化、發現和配置RNA。儘管RNA測序給我們帶來深刻的見解,但它並非沒有偏見,大多數RNA測序是在組織樣本或細胞群上進行的。細胞之間的生物差異可能被誤認為是技術性噪音,也可能被平均數據所掩蓋。
  • 單細胞測序揭秘COVID-19,TotalSeqTM & scRNA-seq 「珠聯璧合」不能少
    單細胞測序技術已經應用到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在這一場正進行的攻克SARS-CoV2-2病毒的戰役中,它也沒有缺席。事實上,目前已發表的使用新冠病毒作為樣本的單細胞測序的文章並不多,但確為COVID-19研究中的點金之筆,基於scRNA-seq VDJ的免疫組庫測序更是在疾病發病機制、抗體開發、用藥及疫苗評估等多個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13種單細胞RNA擴增測序方法的比較
    前言 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是繪製單個細胞分子特性的主要技術。目前高通量單細胞測序一次可以研究數千甚至上萬個細胞,從而使科研人員可以對樣本組成進行深入的研究。
  • 生物標記技術實現高復用的單細胞RNA-seq
    生物標記技術實現高復用的單細胞RNA-seq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4 14:40:2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Lior Pachter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利用DNA寡核苷酸標記細胞蛋白技術
  • ItClust:單細胞RNA測序分析的聚類和細胞類型分類算法
    (scRNA-seq)為細胞生物學和疾病原理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儘管scRNA-seq有著光明的前景,但是單細胞測序技術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噪音和scRNA-seq數據本身的高維度(測序得到的基因數量往往遠高於細胞的數量)使得scRNA-seq的分析變得十分具有挑戰性
  • 基於單細胞RNA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分子細胞圖譜
    RNA-seq技術已經在繪製器官基因表達譜研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目前很難系統地鑑定和定位單個器官中所有分子細胞的類型,並創建完整的分子細胞圖譜。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RNA-seq分析創建了一個全面的成人肺分子細胞圖譜。
  • 何愛彬研究組開發高通量單細胞ChIP-seq技術——CoBATCH並解析多...
    在單細胞表觀組領域,雖然DNA甲基化測序、染色質構象捕獲技術、染色質開放程度測序已經分別在2013年(scRRBS [1])、2013年(single cell Hi-C [2])、2015年(scATAC-seq [3])實現了單細胞水平測序。
  • 多種單細胞RNA測序平臺性能大比拼,七大平臺各有所長
    自2009年以來,單細胞RNA測序一直是推動生物醫學研究進步的重要動力。越來越多的單細胞RNA測序平臺被應用於科研和臨床。對於大規模的單細胞RNA測序研究來說,一個主要的技術障礙是高通量和靈敏度,還要考慮成本問題。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35:34 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Mara K. N.
  •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Direct-seq:單細胞水平分析CRISPR基因編輯篩選實驗 | Genome Biology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的正向遺傳篩選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表型(phenotype)-基因型(genotype)」的鑑定研究,常見的研究類型包括鑑定與細胞增殖相關essential gene的負選擇實驗、與細胞獲得抗藥抗殺傷能力相關的正選擇實驗等。
  • mtscATAC-seq:單細胞線粒體DNA基因分型與染色質分析新方法
    線粒體DNA與細胞狀態可以被同時測量和描述,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對複雜人體組織進行大規模並行處理的單細胞測序方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哈佛醫學院Vijay G. Sankaran研究組、Broad研究所Aviv Regev研究組、Caleb A. Lareau以及Leif S.
  • 【Nature子刊】史上最大單細胞RNA測序項目!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
    單細胞RNA測序突出了膠質母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的轉錄組異質性他們顯示出腫瘤的細胞分級組織起源於膠質瘤幹祖細胞。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題為「單細胞RNA-seq揭示了膠質母細胞瘤重現正常的神經發育層次」(Single -cell RNA-seq reveals that glioblastoma recapitulates a normal neurodevelopmental hierarchy
  • Nat Methods:科學家首次實現在單細胞中對基因表達和DNA甲基化同時...
    單細胞測序技術近年來進展非常迅速,而且其也已經被廣泛用於研究不同細胞中基因表達特性的改變;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深入剖析DNA的化學性修飾(表觀遺傳組特性),比如DNA甲基化,其是基因表達改變背後的驅動力;截止到目前為止研究者們才有可能同時對單細胞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組進行研究;研究者Oliver Stegle教授說道,這種新型的實驗步驟可以讓我們同時在單細胞中進行DNA甲基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