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與上海交大張荻教授團隊合作AM

2020-09-05 石墨烯聯盟


作為極具吸引力的光電化學析氫反應(PEC HER)的活性材料,共軛聚合物由於其光生電子和空穴的嚴重複合,仍然表現出較差的PEC HER性能。目前,普遍採取的提高有機半導體光電載流子分離效率的方式是構建異質結與同質結,特別是二型異質結(Type-II heterojunction)。對於二型異質結而言,氧化還原反應通常發生在較低電位;並且由於電子-電子和空穴-空穴之間的靜電排斥作用,光生電子/空穴在二型異質結或者具有連續二型對齊的同質結中的遷移是困難的。因此,目前基於共軛聚合物用於光電產氫的二型異質結的載流子分離效率都較低(小於2%)。對於與二型異質結具有類似能帶結構的Z-scheme異質結,由於其類似字母Z的電子-空穴遷移路徑,Z-Scheme異質結不僅可以實現互補光吸收和光生載流子的有效分離,同時具有更高的催化氧化還原反應的能力。另外,由於電子和空穴之間的靜電吸引作用,Z-Scheme異質結中的載流子遷移在物理上比二型異質結更可行。然而,由於在有機半導體或有機/無機半導體之間的Z型載流子遷移路徑構造上的困難,用於PEC HER的有機半導體的Z-Scheme異質結仍然沒有報導。

圖一. a)合成pDET/Cu CP的示意圖。b)Cu CP的SEM圖像。c)在Cu CP上的Cu納米塔SEM圖像;插圖:銅納米塔的放大圖。d)在Cu CP上生長的pDET納米片的SEM圖像。插圖:pDET納米片的放大圖。e)透射電鏡在Cu CP上生長的pDET納米片的圖像;插圖:pDET納米片的放大圖。f)pDET / Cu中Cu2O和金屬Cu的HRTEM圖像CP。g)pDET / Cu CP的電子衍射圖。

近日,德勒斯登工業大學(TUD)馮新亮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SJTU)張荻教授團隊利用生長纖維素紙上的納米銅在催化Glaser偶聯反應時原位轉化為Cu2O的性質,提出了一種一步構建用於光電水分解的CAPs/Cu2O Z-Scheme異質結的一般策略。

圖2. a)pDEB/Cu foil,Cu2O/Cu foil和pDET/Cu2O Z-Scheme異質結的載流子分離效率(ηsep)與施加電勢的關係圖。b)有光照和無光照條件下pDET/Cu foil,Cu2O/Cu foil 和pDET/Cu2O Z-Scheme異質結的極化曲線。c)在0.3 V(相對於標準氫電極)電位下,pDET/Cu foil,Cu2O/Cu foil 和pDET/Cu2O Z-Scheme異質結的光電流-時間曲線((c)中的暗電流已扣除)。d)與最先進的用於PEC HER的不含助催化劑的有機和無機光電陰極的比較(縱坐標為在0.3 V下相對於RHE的光電流; 橫坐標為在520 nm處的IPCE值)。

基於該方法製備的CAPs/Cu2O異質結構的PEC HER性能取決於CAPs Ev和Cu2O Ec之間的能量差。在0.1 M Na2SO4水溶液中和在0.3 V電位下(相對於可逆氫電極),得到的聚(2,5-二乙炔並[3,2-b]噻吩)(pDET)/Cu2O Z-Scheme異質結載流子分離效率為16.1%,相比於純pDET和Cu2O的載流子分離效率分別提高6.7倍和1.4倍。pDET/Cu2O Z-Scheme異質結在0.3 V下(相對於可逆氫電極)的光電流達到≈520 μA cm-2,遠高於pDET(≈80 μA cm-2),Cu2O(≈100 μA cm-2),以及目前所有報導的不含助催化劑的有機半導體或有機半導體異質結/同質結光電陰極(1-370 μA cm-2)。這項工作推動了有機半導體Z-Scheme異質結的和高性能有機半導體光電極的設計。

圖3. a)pDEB,pDEN,pDTT,pDET和Cu2O的能帶位置示意圖. b)CAP/Cu2O Z-Scheme異質結中的能帶排列。CP中的金屬Cu作為媒介將光致電子從Cu2O的CB遷移到CAP的VB。c)CAP Ev與Cu2O Ec之間的能量差(ΔE)與CAP/Cu2O Z-Scheme異質結的PEC性能之間的關係。

相關結果以通訊的形式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孫瀚君博士,上海交通大學的董昌林博士研究生劉慶雷研究員

來源:高分子科技

相關焦點

  • 南京工業大學邵宗平教授AM:一種基於自組裝開發的、近乎理想的...
    研究背景近期,南京工業大學邵宗平研究團隊在非鈷基SOFC陰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基於SrFeO3-δ(SF)單相鈣鈦礦陰極材料開發了一種組成為Sr0.9Ce0.1Fe0.8Ni0.2O3-δ(SCFN2)的非鈷基納米複合陰極材料(圖1a和b)。
  •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上海交大孫寶德教授團隊突破關鍵技術助力中國特高壓電網建設 2019-09-11 12:06: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國際重要期刊發表齊魯工業大學歐陽俊教授團隊文章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歐陽俊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25.245)上發表題為「Superparaelectric (Ba0.95,Sr0.05)(Zr0.2,Ti0.8)O3 Ultracapacitors」的最新研究成果。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為通訊單位,歐陽俊教授為該論文唯一通訊作者。
  • 馮新亮&梁海偉Angew. 揭秘碳包覆金屬催化劑的真正活性位點
    近日,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的馮新亮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梁海偉教授報導了一種低溫(350℃)NH4Cl處理策略,可以有效地從石墨烯包覆的metal-N-C催化劑中蝕刻去除石墨烯包封的納米顆粒,而不會破壞共存的原子分散的金屬-Nx位點,從金屬-N-C材料中選擇性去除金屬納米顆粒後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 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智能材料領域優秀團隊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最早於1992年在哈工大開展智能材料系統和結構的研究,並長期致力於智能材料及其應用的研究,與杜善義院士等合著 「智能材料系統和結構」專著,且相關研究成果受到廣泛關注。冷勁松教授於2017年獲國際複合材料學會世界學者獎,2018當選年度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法國裡爾大學教授受聘合肥工業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於競宇)11月12日,法國裡爾大學Isam SHARHOUR、卞漢兵特聘教授授聘儀式暨智慧城市與韌性基礎設施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
  • 博士在讀的副教授一作發Nature、80後教授半年發45篇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有這樣一位教授,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歐洲科學院院士,還是德國獲得化學學科終身教職的華人第一人!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首席教授、在德國獲得化學學科終身教職的華人第一人。2011年受聘於上海交通大學,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從谷歌學術統計的馮新亮老師目前已發表論文數百篇,文章總被引超60417 次,h因子117,i10指數437。其中僅2019年被引次數就超過1萬次。
  • 國際化學頂級期刊JACS和德國應化封面被上交大教授團隊霸屏
    ,兩篇不同方向文章,同時霸佔兩大頂尖化學期刊《JACS》和《Angew》封面,凸顯出上海交大科研實力的強大,許平教授作為上海交大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用高產的科研成果讓世界科研雜誌多一點中國元素。
  • 德州農工大學成正東教授被捕,被指隱瞞與廣東工業大學等中國大學與公司的合作
    根據德州當地媒體的24日報導,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化學工程系教授成正東近日被捕。德州當地檢方指控其多年來有意隱瞞與廣東工業大學等中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關係。成正東教授199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專業,1993年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得粒子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後赴美留學就讀普林斯頓大學。1999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獲現代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埃克森美孚公司、哈佛大學做了幾年博士後之後,成正東教授於2004年加入德州農工大學,任教化學工程系。
  • 從北鬥到天問,這些材料來自上海交大教授
    從「天問一號」到「北鬥三號」,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SiC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多項科研成果為中國航天添翼助力,科技助推我國行星探測、衛星導航發展。為了滿足「北鬥」衛星對某關鍵機構材料的高強、高模、高導熱及尺寸穩定等綜合性能的特殊要求,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張荻、歐陽求保教授團隊在已有研發出的高性能SiC增強鋁基複合材料的基礎上,研製出適用於「北鬥」衛星某系統的高性能、高品質SiC增強鋁基複合材料,為「北鬥」衛星某系統提供了10餘種關鍵構件,並成功應用於多顆「北鬥」導航衛星,不僅實現了結構的輕量化,還為機構的高精度以及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
  • 我校夏可宇、陸延青等與上海交大合作實現光子晶片上...
    我校夏可宇、陸延青等與上海交大合作實現光子晶片上矢量渦旋光產生 2020-04-2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在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難加工零件的高效切削對刀具耐磨損和長壽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雖然世界第一,但國產高效切削刀具只佔約15%,高端製造領域高效切削刀具嚴重依賴進口。
  • 交大教授團隊開發"高效切削刀具技術" 助力高端製造
    晨報記者提前探營,推出系列報導,今天第一篇聚焦的是上海交大陳明教授團隊的「高效切削刀具技術」。在航空航天、能源和汽車等高端製造領域,難加工零件的高效切削對刀具耐磨損和長壽命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雖然世界第一,但國產高效切削刀具只佔約15%,高端製造領域高效切削刀具嚴重依賴進口。
  • 馮新亮、周豪慎、孫學良、郭再萍、王朝陽、錢逸泰、支春義...
    1.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Energy Storage Mater.: 柔性面內微型超級電容器在製備與應用方面的進展和挑戰 柔性電子器件因其在人類活動監測和個人健康管理中的潛在應用而受到廣泛關注,其應用包括植入式醫療設備、智能電子皮膚、可摺疊顯示器和人機互動界面等
  • 剛剛,上海交大趙一新教授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今天(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在CsPbI3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 校長助理徐殿國會見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教授
    哈工大報訊(王劍俠/文 馮健/圖)9月25日,校長助理徐殿國在行政樓503會議室會見了來訪的德國弗萊貝格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材料研究所副主任約阿希姆•鮑曼教授。        徐殿國對客人的來訪表示歡迎,向鮑曼教授介紹了我校情況,希望與該校建立良好合作夥伴關係。
  • 上海交大與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籤署農業碩士(葡萄栽培與葡萄酒學...
    阿德萊德大學校長夫人Joy Rathjjen教授、國際戰略處處長Glen Stafford、上海交大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郭亮、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衛東、講席教授盧江等人出席座談會並見證了籤約儀式。
  • 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範華昊副教授與國內多家團隊合作發現...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團隊、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莊輝院士團隊、南京鼓樓醫院周乙華教授團隊及中科院微生物所施一教授團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The effect of whey protein on viral infection and replication of
  • 寧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
    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首席教授益小蘇說。多年來,他憑著對複合材料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帶領他的團隊步入國內一流、國際矚目的複合材料科學發展快車道,在高性能結構性複合材料多功能化、航空先進複合材料技術以及綠色複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近日,本端記者獲悉,由益小蘇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共同開展航空先進複合材料領域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