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韭菜思維的A股基本事實規律

2020-11-29 主力行為

為了在股市中完成賺一個億的小目標,這段時間花了大量的精力把股市翻了個底朝天,得出了很多顛覆韭菜思維的A股基本事實規律,這種開心的心情不亞於已經賺到了一個億。

散戶炒股天天盯著大盤指數,以大盤指數的漲跌來決定股票的買賣,如不知大盤指數已經被主力機構所拋棄,如此錯誤的思想炒股肯定是一虧再虧。

滬深兩市流通市值750,000億,股票4000隻左右。上證指數從15年牛市頂點到現在已經下跌了35%。5年多的時間裡一直熊市,跌到散戶心灰意冷,賠了時間又賠了錢。

而5年多的時間裡,有大量機構持倉拱衛的股票卻是另一番天地。2015年牛市頂點期中軸到現在,保險重倉股指數上漲了33%,社保重倉股指數上漲了42%,基金重倉股指數上漲了52%,QFII重倉股指數上漲了102%。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機構重倉股代表更加耀眼,在大盤5年多下跌35%的熊市裡,如:長江電力上漲了1倍,萬科A上漲了2倍;招商銀行上漲了3倍;恆力石化上漲了5倍;恆瑞醫藥上漲了6倍;貴州茅臺上漲了10倍,如此等等,許多的股票都獲得了幾倍的漲幅。而散戶操作的其他股票大多跌成的了翔……

這些機構重倉股,散戶難找嗎?多得散戶盯不過來嗎?不不,任何一個普普通通的看盤軟體都找得到了。大多數軟體顯示,

保險重倉股為100隻,社保重倉股為100隻,基金重倉股為100隻,QFII重倉為100,合併後剔除重複的共計300隻出頭。300隻你盯不過來嗎?

散戶都知道主力資金是牛股產生的第一生產力。在這些機構重倉股的頭部代表,貴州茅臺、五糧液、立訊精密、中國平安都獲得了超過1000家機構的持股。其他的機構重倉股總計獲得了市場上90%的機構數量的持倉。

為何機構如此扎堆個股,而不是均衡分配在行業板塊當中呢?更談不上對大盤指數的操控。因為機構們已經明白,現在的大盤流通規模已經不是90年代幾百億的規模可以操控的時代了,現在是七八十萬億的規模了,單個的行業板塊規模已經達到幾萬億一二十萬億的規模了,這是沒有任何一個機構集團可以操控的了。於是我們看到05 06年股改全流通6124牛市頂點以來,再加上大量的新股上市,市場已經沒有大盤牛市了。

但是機構們明白他們的核心生存能力就是操控。在大盤、行業板塊、個股上面,中國機構們達成了一致的默契,既然操控不了大盤,也操控不了行業板塊,那就是對最小的個股進行操控。於是我們看到了大盤長時間的熊,行業內板塊的個股紛紛走熊,但是其中的少數幾隻得到了堅強的力頂。比如旅遊板塊中,很多個股紛紛走出熊,中國中免卻走出了5倍的上漲。醫藥板塊兩三百隻個股中很多跟隨大盤波動,恆瑞醫藥卻走出了6倍的漲幅。只是在水電行業板塊中,很多個股都萎靡不振,長江電力獲得了1倍的增幅。貴州茅臺10倍漲幅不僅驚豔整個白酒板塊,更是以20,000億的市值力壓幾大國有銀行。

無論大盤如何的擴充,無論行業板塊如何的擴充,審時度勢的把個股的操控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機構們扎堆的個股的信心在於他們相信,行業板塊內的少數大的優質公司有足夠大的抵抗市場競爭風險的能力;規範化的公司治理能力;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中,他們選擇相信了古老的道理:最後的競爭勝出都傾向於巨頭傾向於寡頭。當然機構們的野心並不止於操控個股,他們想以龍頭個股為關鍵點,想以點帶面,帶動行業板塊的面乃至大盤的面。這也體現了咱們一貫的軍事哲學思想。

這是中國股市的基本事實;這也是中國股市機構操控思路的進化;最能代表中國股市價值的應該是機構重倉股指數和機構重倉股。散戶們,審時度勢與時俱進的改變吧!古語云識時務者為俊傑哦!

相關焦點

  • 最具爭議的幾個數學事實,顛覆你的思維
    下面分享幾個有趣事實,顛覆你的思維?1.偶數(奇數)與自然數一樣多偶數與自然數,哪一種數多?這時,恐怕很多人都會說:「當然是自然數比偶數多了。」可能還會有人說:「偶數個數等於自然數個數的一半!」什麼道理呢?
  • 重讀《反杜林論》: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其中哲學部分,發表時名為《歐根·杜林先生在哲學中實行的變革》,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實證主義的自然哲學、唯心史觀以及形上學的思維方法,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由來、發展和內容,包括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科學解析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 成功的終極奧義: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讓你的人生積極向上
    教授在書中的成功學核心——「成長型思維」,是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突破性研究,其還榮獲了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下《終身成長》中的成長型思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辨別思維模式,初識「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重視成長型思維;踐行終身成長,培養成長型思維。
  •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二)——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
    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是對人們運用概念,命題,推理和論證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思維邏輯的基本表現形式。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內容是:在同一個思維過程中,每一思維與其自身是同一的。
  • 放下客觀思維:顛覆三觀的感知論,燒不死的布魯諾
    這和人們的思維模式相比有很大的逆向性,人們徹底被弄糊塗了。比如:生命可以沒有了嗎?矛盾可以永遠消除嗎?人與人之間可能不競爭嗎?他人可以是我嗎?更驚駭的是:物質不存在嗎?時空不存在嗎?世界只是人感知的嗎?人不感知世界就沒有了嗎?……這若干問題中的任何一個問題就足以顛覆現行世界,這些問題一併端出,人們懵圈以後的第一反應,這是一個神經病理論,這不是瘋了嗎?
  • 想成為一個哲學家,這個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不能不會
    前言:一定意義上來說,講邏輯和講法律、講真話、講道理是一個意思,更本質上來講,講邏輯就是講真話,是將客觀事實或對象按照它本來的性質和現象描述出來的言說方法,是按照正確的方式思考、按照正確的方法言說的規則。
  • 外星人根本不是「人」,它們的生存方式,顛覆了我們一貫的思維
    一九五五年初,芝加哥大學的兩位化學家,對基本化學現象了如指掌,做出了驚人的發現。化學學者希拉蕊-蓋瑞,他的學生斯坦利-艾爾梅勒,正在尋找史前大氣層。研究人員將氫氣、氮氣和液態水注入實驗,將它們混合在一個玻璃容器中。這種化學物質被放置在一個普通的地方,被認為是地球早期的大氣。
  • 發展批判思維是教學的基本任務
  • 思維慣性和客觀規律的關係
    這種語言上的習慣和定勢,和思維的習慣和定勢是同一的,這和人類所發現的客觀規律其實是潛在地同一的。之所以稱為「潛在地同一」,是因為表面上存在一種經常性的誤解:客觀規律僅僅是屬於客觀世界的。形成於主觀內部的這種習慣和定勢,從來都是和客觀生活須臾不離的。主觀客觀的分離,是文明時代的意識特徵,在漫長的原始人的生活中,並沒有主客的分離。
  • 袁振國:教育規律與教育規律研究
    .關鍵詞:規律;教育規律;實證研究 探索人的發展和教育教學規律,為教育活動的科學開展提供根據,是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務;按照人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辦事,提高教育水平,也是國家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尊重教育規律,才能行動自覺,事半功倍。但是,有沒有教育規律,能不能認識教育規律,怎樣認識教育規律,並不是已經解決的問題。
  • 生物學教學中構建認知模型對科學思維發展的作用
    科學思維的內涵《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道:科學思維是指尊重事實和證據,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發展科學思維,如能夠基於生物學事實和證據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等方法,探討、闡釋生命現象及規律。
  • 認識物質實體,建立量子哲學,實體觀思維的基本邏輯學原理是什麼
    相干性思維的特性體現在對物質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上。在定性、定量的描述方法上,它摒棄了一切意識和精神理性思維,先驗的預設,這是認識物質實體、建立量子哲學相干反映論的重要理論特徵。但是如果沒有人意識和精神的活動存在,認知就不可能發生。
  • 關於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
    安全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事故,因此事故原因的規律性現象就是安全科學的規律。來自於線性、非線性各自的事故(原因)規律都不能算是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作者認為不依賴於特定事故致因模型,或者說對所有事故致因模型都適用的事故規律(原因)才能說是安全科學的基本規律。
  • 韭菜的植物學性狀
    三年生韭菜的鬚根,垂直分布可達50釐米、水平分布可達30釐米,一般分布在3~20釐米的土層中。(二)韭菜根的功能韭根除具有吸收功能外,還有貯存營養的功能。在生育期間不斷進行新老根系的更替,以保證根系的活力。新的根系呈層狀向地表上移,稱為跳根。韭菜的根系以鬚根為主,根毛稀少,吸收能力較差。因此、韭菜栽培要求土壤肥沃、養分充足、保水保肥能力強。
  • 顛覆你思維認識的悖論,忒修斯之船
    其實,它包含的道理與忒修斯之船相同,我們甚至可以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解釋,在量子力學中,有這樣一個基礎公式,名為全同性原理,事實上,這則原理是科學界普遍認可的基礎事實對上述實例,有人解釋道,單一的平均值無法解釋整個數據集中特定組的相關性,在以上具體實例中,女生大量申請入學率低的院系,如法律和醫學,事實是這些院系錄取的學生不足
  • 物質與思維的第一性問題
    是否只有人類才擁有思維能力?人的精神與思維是否可以獨立於物質世界之外?人類是否有機會解構精神世界的運行謎團?人類是否有可能重建一套與人類思維能力相匹敵的機器?……關於思維,以及思維與物質之間的邏輯關聯,似乎永遠都有問不完的問題。雖然人類積累了極為龐雜的知識寶庫,但是對這類問題依然沒有頭緒。人類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似乎天然的就存在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怎麼也跨越不過去。
  • 批判性思維專題|張建軍:批判性思維培育的演繹邏輯之根
    而無論如何界說「合理」,「尊重事實、尊重邏輯」都應作為其核心意涵。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所有的觀點(首先是主體自身的觀點)公平地擺在事實與邏輯的理性法庭面前進行評估,這不僅為旨在求真與創新的科學思維之所必需,也構成現代合格公民的基本素養。討論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係,首當其衝的是與演繹邏輯的關係。
  • 唯物辯證法是規律和範疇的科學體系,基本規律和範疇的關係是?
    唯物辯證法同時還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範疇,如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等等。這些範疇都是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的聯繫和發展。這些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共同組成了完整的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體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範疇是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
  • 第一性原理思維,2020年還是我們的必備思維利器!
    ,這句話在物理學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幾百年以來的物理學家,他們一直相信這個宇宙有一個終極鑰匙或者叫終極方程,那個方程可以把宇宙所有東西都推導出來,這個思維方式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當牛頓說掌握世界運行規律的鑰匙時,愛因斯坦這時也跳出來說,不對應該還有一把鑰匙,那就是E=MC,他的根基性假設1是光速恆定原理;2是相對性原理。
  • 土星探測器詭異遭遇,發現的事實顛覆認知
    因為科學家們在某顆衛星上發現了一件顛覆認知的事情,在發現這件事情之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件事不會出現在衛星上。它也因此成為了人類已知的「唯一」。事情起源於NASA、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合作發射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一次詭異的遭遇。「卡西尼號」的任務是對土星以及土星周圍環境進行深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