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菏澤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2020-11-23 澎湃新聞

1.被告人夏某新汙染環境案

【基本案情】

2007年9月29日,被告人夏某新出資成立巨野金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法定代表人,公司成立後從事危險化學品二甲苯、甲苯、純苯的生產銷售。2012年10月後,巨野金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擅自將本應依法處置的上述危險化學品的殘留物非法掩埋或在罐內長期儲存,造成環境嚴重汙染。經鑑定,上述廢棄的產品均為危險廢物,環境損害費用為2489.7438萬元,其中,應急處置費用393.2438萬元,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費用2096.5萬元。

【裁判結果】

巨野縣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夏某新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汙染環境後果特別嚴重,其行為構成汙染環境罪。法院經兩審終審,判決被告人夏某新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50萬元;判決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巨野金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夏某新連帶賠償環境損害費用2489.7438萬元及環境損害檢測費用59.3萬元。

【典型意義】

本案系檢察機關依法對汙染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被告人追究刑事責任並附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刑事案件。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危險化學品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任何單位均應依法處置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在本案中,被告人擅自將本應依法處置的危險化學品殘留物非法掩埋或在罐內長期儲存,造成環境嚴重汙染,使得公私財物極大受損,其情節屬於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中規定的「後果特別嚴重」的情形,應當對被告人在較重的法定刑幅度內判處刑罰。被告人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破壞了生態環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判決被告人賠償環境損害費用2489.7438萬元及環境損害檢測費用59.3萬元,既追訴犯罪,同時追究民事侵權責任,是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司法審判中的具體應用。

2.被告人渠某海濫伐林木案

【基本案情】

2018年3月,被告人渠某海準備將其栽種於鄆城縣李集鎮高才劉村黃河大堤外側輔道的楊樹出售。在未取得林木採伐證的情況下,被告人渠某海將上述楊樹以9500元的價格賣給袁明立等人進行砍伐。經鄆城縣林業局鑑定,被採伐的223棵楊樹總體積為19.412立方米。鄆城縣林業局對涉案採伐林地恢復列出造林設計方案,經鄆城縣價格認證中心評估,林地恢復造林費用價格為3600元。

【裁判結果】

鄆城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渠某海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林木,數量較大,其行為構成濫伐林木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及罪名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渠某海主動投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其行為構成自首,對其可予從輕處罰。鑑於其已將樹木款上交,對其可予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渠某海確有悔罪表現,不具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的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可依法對其宣告緩刑。被告人渠某海對其犯罪行為而產生的林地恢復費用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判決被告人渠某海犯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4000元。

【典型意義】

本案系被告人無證採伐、濫伐林木的刑事案件。林木除具有經濟價值外,還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等生態價值。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林業生態環境安全。本案既追究了行為人濫伐林木的刑事責任,又積極運用恢復性司法理念,判決被告人承擔因濫伐林木造成的生態環境修復費用,實現了打擊犯罪與修復生態的共贏。同時本案也具有警示意義——自家種的樹,任性砍伐也犯法。

3.牛某先訴山東通用航空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武縣林業局、單縣林業局、山東鳳凰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環境汙染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2016年5月底6月初,成武縣林業局和單縣林業局分別招標,通過山東通用航空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用航空公司)、山東鳳凰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鳳凰航空公司)在成武縣以及單縣東部幾個鄉鎮通過飛機噴灑農藥(主要成分為滅幼脲)的形式防治美國白蛾。飛防期間,單縣五個鄉鎮蠶農陸續出現大面積蠶死亡,單縣農業局委託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進行檢驗,經檢驗送檢桑葉均含有滅幼脲,滅幼脲對桑蠶有明顯的毒害作用。牛某先訴至法院,要求四被告賠償經濟損失13 680元。

【裁判結果】

單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氣象資料顯示,通用航空公司、鳳凰航空公司飛防期間,曾出現促使霧化藥液飛向原告養蠶所在地的風向,藥液霧化後,在重力和風力的多種因素影響下,可能漂移到原告養蠶所在地,汙染當地的桑葉,引起桑蠶進食中毒死亡的後果;被告兩航空公司未舉證證實其存在不承擔責任、減輕責任的情形或其行為與損害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根據蠶農受害程度、影響程度態勢圖以及雙方過錯程度,一審法院判決通用航空公司賠償牛某先6 580元,鳳凰航空公司賠償牛某先3 290元。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組織二航空公司與以原告為代表的蠶農達成和解,牛某先撤回起訴,兩航空公司撤回上訴。

【典型意義】

本案系跨區域航空作業造成蠶農受損的環境汙染案件,各級政府為了消滅美國白蛾適時集中消殺是利國利民之事,但由於政府機關宣傳不到位、溝通不暢、蠶農防護意識不強,事故發生後不能及時保全證據,導致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和難以評定。人民法院為了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分別到航空公司空管部門了解有關飛行路線、到氣象部門調查當時天氣情況(尤其是風向),到蠶種出售單位調查蠶種出售情況,並委託有關部門對原告損失情況進行了鑑定,對同類案件的審理有借鑑意義。該案最終調解處理,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4.郭某甲、賈某冬、郭某乙訴中原油田分公司水汙染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2017年10月6日,郭某甲、賈某冬、郭某乙承包的魚塘因受中原油田分公司廢舊棄用管道上的鋸口處排出液體汙染,導致大量養殖魚類陸續死亡,但管道上鋸口是何人所為難以查清,經雙方協商處理未果後,提起訴訟。經環境監測部門監測,管道廢水排出致魚塘水體的主要指標,明顯高於魚類生長所需正常水質標準。經水產專業機構現場查勘、估產,確認魚類死亡損失33萬元。

【裁判結果】

東明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廢舊回水幹線歸被告所有,被告對廢舊回水幹線負有管理義務,其疏於管理造成汙染,且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具有免責情形及水汙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原告未能及時防範、阻止汙染的發生和損失的擴大,對其損失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判決:一、被告中原油田分公司於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賠償原告賈某冬、郭某甲、郭某乙養魚經濟損失231 000元。二、駁回原告賈某冬、郭某甲、郭某乙其他訴訟請求。該案經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後,被告已自動履行。

【典型意義】

此案的審理、裁判,依法充分保護了受汙染者的合法權益,體現了環境汙染糾紛案件中對汙染行為與損害後果的因果關係的事實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舉證規則。該案確認了所有權人對廢棄設備的管控責任,對目前仍然存在的工業廢棄設備可能帶來的汙染提出了警示。同時,本案對環境汙染損失數額的確定及對損失責任的劃分具有很好的借鑑和指導作用。該案判後被告即自動履行,當事人勝敗皆服,體現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5.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訴菏澤市牡丹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南護城堤河排放汙染物未履行監管職責案

【基本案情】

菏澤市牡丹區城區內南護城堤河在與萬福河趙王河交匯處被閘死,致使河水無法流動,因沿線小區汙水管道不完善,存在雨汙混流現象,造成河道水體反覆汙染。經檢測該河水的cod及氨氮兩項指標嚴重超標,致水質變黃、變黑並伴有刺鼻性臭味,河水汙染嚴重,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2017年11月17日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向菏澤市牡丹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牡丹區住建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履行職責,加強對南護城河堤河的管理,及時解決該河水的水質汙染及排放汙水問題,牡丹區住建局收到建議後雖採取了一定措施,但是對隨意向南護城堤河排放汙水的單位和個人仍未依法進行查處,致使南護城堤河持續處於受汙染狀態。2018年12月29日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令牡丹區住建局履行監管職責,對相關單位向南護城堤河隨意排放汙染物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裁判結果】

被告牡丹區住建局收到(2018)001號行政公益起訴書後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科室解決該問題,安裝水泵進行抽排,封堵全部排汙口,消除黑臭水,將南護城堤河納入城市環堤公園改造工程,牡丹區住建局雖然不具備向南護城堤河排放汙水的單位及個人進行處罰的權利,但立即報送給了相關部門,履行了相關職責,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進行調查後認為,牡丹區住建局及時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南護城堤河汙染問題得到了解決,公益訴訟的目的已經全部實現,故於2019年8月5日申請撤回對牡丹區住建局的起訴,牡丹區人民法院予以準許。

【典型意義】

本案系履行監管職責案件,涉及河水汙染問題,河水汙染及汙水排放問題日漸凸顯,不僅會影響河水的水質還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本案被告牡丹區住建局在接收到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的相關意見後立即實施了相關行動,積極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對南護城河堤河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徹底的整治,公益訴訟人在被告及時解決問題後申請了撤訴,本案具有積極的示範意義。

原標題:《2018-2019年度菏澤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典型案例】2019年度安徽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公布,蕪湖法院榜上...
    【典型案例】2019年度安徽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公布,蕪湖法院榜上有名 2020-06-06 0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鹽城法院兩則案例入選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鹽城法院兩則案例入選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2020-06-05 0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首次發布環境資源年度典型案例 涵蓋生態保護等五大類
    今天,最高法公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綠皮書)及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對2019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進行了介紹。2019年全國法院受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類案件同比上升50.9%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對中國環境司法年度發展狀況的具體展示。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以下為2019年全國各地法院智慧財產權熱門案例01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02廣東高院2019年度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審判十大案件03深圳中院2019年度深圳市智慧財產權十大案例04上海高院2019年上海法院知產司法保護十大案件及加強知產保護力度典型案件05北京高院2019年度北京市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 廣東法院公布2019年度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
    日前,廣東法院發布了2019年度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案件包括嚴懲非法採礦、非法售賣珍貴野生動物;依法追究固體廢物、噪聲、水、土壤汙染者的侵權責任;依法保護海域、林地自然資源等。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附全文)
    2020年5月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綠皮書)、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呂忠梅,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王旭光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 2019年度北京市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2019年,面對案件數量持續大幅上升的壓力,北京市三級法院出色完成了繁重的審判任務,先後審結了一批在社會上具有重大影響的智慧財產權案件,大量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考驗,北京市三級法院出色完成了繁重的審判任生效判決為今年的案例評選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案例素材。在全市三級法院選送案例的基礎上,北京高院專門組織人員對各院選送的案例逐一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終確定了2019年度「十大案例」。
  • 江蘇法院2018年度十大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朱小榮等七人在本調解書生效後三十日內已自行將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並恢復原狀,達到相關部門的驗收標準。(三)典型意義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本案所涉非法採礦行為,不僅侵害了國家的礦產資源所有權,同時還破壞了開採區的生態環境。
  • 濟南法院公布2019年度十大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6月4日下午,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濟南法院2019年度十大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本案中,被告人無證開採礦石並出售獲利,給國家礦產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有力震懾了犯罪分子,維護了國家和集體的重大利益,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礦產資源的有序開發具有積極的示範意義。
  • 【6·5世界環境日】包頭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環境資源典型案例以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展現包頭法院發揮司法職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在健康、舒適、優美生態環境中生存發展的權利1柴某某犯汙染環境罪一案【基本案情】【典型意義】為進一步提升依法懲治環境汙染犯罪的成效,加大環境司法保護力度,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在法院主持調解下,柴某某賠償了生態環境損失費252500元、鑑定費80000元及處理17桶鍍鎳廢槽液的費用30000元,共計人民幣362500元,並在包頭晚報上公開登報導歉。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2020記者看法院
    早在2018年9月,在最高法指導下,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與青海省高院就籤訂了《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這之後,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籤訂司法協作協議。到今天,長江全流域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 海南法院公布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買羚羊角藥用 出資人經手人都...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 陳棟 通訊員 侯俊傑)海南法院創造性地開展環境資源恢復性司法、全域布局開展環境資源巡迴審判、「三合一」歸口審理、建立環境資源司法專家智庫……深入推進環境資源審判改革。
  • 鹽城法院2019年度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2017年1月1日,浙江沁園與鹽城沁園籤訂2017年度《銷售合同》,約定乙方同意除履行本合同之外,不使用甲方的商標。此類案件不僅保護了著作權人的權利,同時也提醒企業經營者要提高智慧財產權意識,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04江蘇吉能達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基本案情】江蘇吉能達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吉能達)於2005年9月14日登記註冊,主要從事生產環保設備等經營活動。
  • 廈門法院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件都在這啦!
    2020已悄然到來迎接2020的同時我們也該總結總結2019了近日,廈門中院評選出2019年度廈門法院「十大典型案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該案在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同時又妥善救濟了智慧財產權人的合法權利,達到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
  • 最高法:10起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7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5年來百餘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的總體情況。紅星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法先後發布15批共135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法從歷年發布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件中選取了10起案例,已經翻譯成英文,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案例
    江蘇法院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啟動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近一年來,各環境資源法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著力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審結了一批涉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創新探索了一系列案件審判規則,以「司法利劍」全力守護「自然之美」。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現將各環境資源法庭審結的、具有示範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向社會發布。
  • 重慶法院第三批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典型案例
    為持續深入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發揮中基層法院改革創新的能動性與積極性,全面提升改革整體效能,市高法院廣泛收集和挖掘各中基層法院改革特色亮點和典型經驗做法,覆蓋審判監督管理、糾紛多元化解、案件繁簡分流、司法績效評估等多項改革內容,形成第三批十件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典型案例,予以發布,充分展示重慶法院改革成效
  •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
    貴州省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貴州高院2020年6月17日發布一、開陽縣貴冠山泉水廠訴開陽縣榮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水汙染侵權責任糾紛案 【基本案情】 原告貴冠山泉水廠在龍水鄉花山村龍洞溝泉點取地下水生產桶裝水
  •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海口海事法院多舉措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審判工作 2020-05-23 0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資審判工作再獲最高院充分肯定——省林區中院環境資源司法理論...
    )》(綠皮書)、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這是最高人民法院自2014年6月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以來,第四次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與往年相同,與白皮書一起發布的還有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即綠皮書。白皮書的發布,是中國環境司法年度發展狀況的具體展示。白皮書和綠皮書的共同發布,則體現了環境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