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假的?北方12大城市入「冰窖」,南方速凍也在進行中

2021-01-08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今冬到底有多冷,全國近9成國土冷如鑽冰箱,難道我們真的進入到了地球極寒時期?如今面對全球變暖的說法,不少人都在質疑,全球變暖是不是騙局,是假的,為何我們是越來越冷了,確實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從入冬以來,我國連續的出現冷空氣發展,並且寒潮也出現了3波,如今這一波2021年的寒潮還在持續的南下之中,並且帶來的降溫也非常的大,不僅是北方多個城市創下新低,甚至已經打破了歷史極值,本來的冷空氣很明顯是發力了。

根據中國天氣網指出,北方大面積出現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並且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天氣,在1月6日08時至7日08時,12個大城市的氣溫創下了今冬以來新低,進入到了「冰窖」,其中呼和浩特-30℃,已經成為了1972年來最冷時刻。當然這並非是最寒冷的地區,例如圖裡河最低氣溫將破-43度,所以很多人說潑水成冰真的是毫不誇張。當然隨著冷空氣的南下,我國一直說熱的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也將全面進入到降溫時段,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所以南方速凍也在進行中。

例如廣東廣州地區,在1月8日的時候最高溫度僅10度,這真的是冷到極值了,當然廣東北部地區降溫更大,所以很大概率也會創下入冬極值。同時在本輪寒潮發展的時候,我國還有明顯的大風天氣伴隨,所以體感溫度降溫更加的低。當然我所在的城市四川成都也是冷太冷,很多年沒有看到過降雪,在1月7日晚前,降雪突然增大,大範圍地區已經被白雪所覆蓋,雖然不是很強,但是相比很久為見過雪的人來說,這已經不錯了,從雷達波我們也可以看到,雪波在成都平原還是非常明顯。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情況來看,在本輪冷空氣發展結束之後,補充性的冷空氣將會繼續上線,在1月13日的時候,冷空氣將會繼續出現,然後14日,15日,16日也將先後收到冷空氣的南下影響,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是自北向南持續的降溫,局部地區可達8度以上,所以中東部如今的氣溫下降還是沒有結束,那從中央氣象臺的情況來看,基本上1月上旬,中旬就是一冷到底了,後期是否出現變化我們也再來看看。但是在未來1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依然頻繁,要想回暖感覺很「溫暖」,基本不可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整體的短時間發展模式,從天氣圖我們也可以看到,北方還有一個1065百帕的冷高壓中心,將會繼續推動冷空氣的發展,同時1030線已經完全進入到了華南地區,所以明顯降溫已經在華南部分地區出現。

但是有冷空氣的發展,降雪的可能性不大,由於水汽比較少,所以接下來的降雪範圍是在縮小之中,在1月7日20時至8日20時,西南地區是降雪的中心區域,成都周邊的降雪明顯,其次就是貴州,湖南等少數地區有。

而過後降雪也會進一步的縮小,所以整體的降雪是在持續的減弱,這就是接下來的雨雪情況,全國大範圍地區基本都是「只冷,不下雪」吧,就是我們所說的「乾冷」,只有西南少數地區是溼冷模式,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南方雪災的三重門——拉尼娜、大氣環流異常和全球變暖
    科學界並不主張將任何一次單一事件與全球變暖進行直接聯繫此次拉尼娜事件可能持續到2008年夏季,目前尚不能確定它的強度最直接的因素是持續穩定的大氣環流異常,它為我國南方帶來了持續二十多天的雨雪過程
  • 南方菜和北方菜的分量有什麼差別?北方人:到了南方要吃兩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網友紛紛列出了南方和北方各種差異。例如南方冬天室內冷死,北方冬天室內熱死。南方冬天不囤貨,北方冬天要提前囤貨還有北方的菜量和南方的菜量簡直沒法比等等。
  • 天天喊全球變暖,新一輪寒潮又來了,地球到底是升溫還是降溫了?
    ,還是在正常的氣溫範疇之中,北方的寒冷沒有什麼,對南方的朋友來說,如今的寒冷真的還是「冷出了新高度」。同時在很多地區,甚至在出太陽的情況之下,你還是會覺得「冷」,所以就如回到了「冰窖」一樣,這是什麼情況?地球真的是變冷了一樣,這不符合大家的邏輯。
  • 速凍面點生產工藝中常見的四大問題
    與速凍餃子不同,速凍面點首先在南方的餐桌上用早餐或點心。它們被引入北方,並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主食,取代了原來的單一面點,具有地區特色。 市場需求急劇增加。但是,其大多數加工配方和加工工藝都遵循南方的經驗和方法,但是生產規模已經擴大,供應鏈得到了擴展,已經成為速凍產品的另一主要產品。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又陸續出現,成為速凍行業的一個謎。
  • 北方六省冷成北極多地破紀錄,全球變暖是騙局?專家:恰好相反
    1月6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我國北方大部地區轉為晴朗,而南方多地則被冷雲籠罩,實際上,渤海黃海大範圍的冷流雲宣告著今天天氣的不尋常——隨著北極渦旋親徵,寒潮已經在我國中東部大舉南下,北方多地已經處在寒潮南下後的晴朗乾冷中。
  • 南方暴雨連連、北方熱浪滾滾!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
    來源:國是直通車「買單」時間逼近△ (資料圖)南方暴雨。中新社記者 張浩鉞 攝6月打開了南方的「水龍頭」,也打開了北方的「燒烤爐」。監測顯示,今年南方的暴雨和北方的高溫天氣都甚於往年,雲南旱災也持續日久。今年極端天氣為何扎堆來襲?天氣為何越來越不宜人了?
  • 速凍冷空氣來襲:西安等近20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創新低 提前過三九
    近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回暖,不過,新一股較強冷空氣正在醞釀中,預計,12月11日至14日,將自西向東給我國中東部地區製造大風降溫,局地降溫達10℃左右,西安等近20個省會級城市氣溫將創新低,局地寒冷程度堪比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
  • 最強寒潮致多地開啟速凍模式 長江以南大雪紛飛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23時27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專家提示說,在氣象記錄中,大寒時節雖不像小寒期間那樣冷,但仍處於「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數九寒天。大寒時節寒潮南下也比較頻繁。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會帶來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公眾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
  • 全球變暖的水資源會發生什麼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水資源將如何變化?全球越乾燥的人越潮溼,就越潮溼。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這通常被稱為好天氣和好天氣。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辦公室高級工程師肖嬋在接受《科學日報》採訪時表示,如果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範圍超過正常波動的上限或下限,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就會發生,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更大的社會影響。
  • 氣候專家解析嚴寒天氣寒潮頻發將終結全球變暖?(圖)
    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發生改變,氣候將由「暖」轉「寒」。  什麼原因導致最近頻繁出現寒流和暴風雪?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已經改變了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氣候專家丁一匯,就人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
  • 極端暴雨模式還不能讓我們更重視中國變暖嗎
    而這和大城市的內澇問題實在是太相關了。因此,做此研究的學者們專門寫文章呼籲,標題即表達了中心思想——《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暴雨,城市要做好防澇支持》。 研究人員們認為這是一個新形勢,對大城市來說是個挑戰,不管是曼谷、加爾各答還是羅馬,全球的城市在變暖的大趨勢下,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洪水威脅。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上圖:7月12日,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中的小島落星墩,僅留一寺一塔一亭露出水面。隨著鄱陽湖水位超過歷史水位,鄱陽湖區重要的自然景觀落星墩小島,全部沒入湖水之中。 今年6月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且持續發生。
  • 氣象專家詳解近期南方暴雨
    南方的雨,還在下!來自中國氣象局7月13日的最新消息顯示:當天,我國南方多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而未來3天,西南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甚至是大暴雨。近期暴雨雖猛,但綜合強度仍不及1998年同期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在6月27日到7月9日的南方暴雨過程中,累計雨量100毫米以上的覆蓋面積達288.7萬平方公裡。
  • 全球變暖加劇驟旱風險
    本期嘉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教授 袁星採訪人: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林雯本期觀點:未來中國發生驟旱的風險可能顯著增加,到本世紀中葉,貴州、廣西、廣東、浙江等南方溼潤省份驟旱風險將增加40%,而在北方半乾旱地區驟旱風險卻有所降低
  • 南方的冬天能凍哭北方人,我保證
    比起靠求生欲發熱的南方人,用「溫室裡的花朵」來形容暖氣房裡愜意舒適的北方人,就不再是一句比喻,而是一聲現實主義的悲嚎。加熱神器買家秀,全方位的防護,才能讓南方人在冬天得到一絲溫暖即便是面對冰天雪地也不露怯色的北方人,來到南方後,也常有感嘆:天氣預報是假的嗎?溫度連零下都沒有,怎麼感覺比北方還冷?別說來自北方的狼,在南方凍成狗。
  • 今年元旦南方大城市中南京合肥最冷!假期最新天氣預報請收好
    揚子晚報網12月31日訊(記者 於丹丹) 2020年歲末,寒潮詮釋了冬季寒冷本色,全國從北到南急速「冰凍」。2020年的最後一天,江蘇的最低氣溫低到-13.2℃。中國天氣網統計了元旦當天各大城市最低氣溫排行,南方大城市南京和合肥今年元旦最冷!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全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今年,中國的冬天冷得十分「紮實」,以至於挑起了南方需要供暖的爭論。一幅南方人即使裹著棉被還凍得發抖而北方人因為有暖氣所以十分舒適的漫畫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不過,這種被南方網友形容「待不下去了」的冬天,跟北半球其他一些地方相比,還算是「人類的世界」。據央視報導,從去年12月開始,受強冷空氣的侵襲,俄羅斯多個地區屢創歷史低溫紀錄,其中遠東地區的溫度降至-50℃。
  • 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東北會不會成為人類宜居地?沒這個可能性!
    全球變暖影響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科學家們時常提到的一個話題,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們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全球變冷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相信大家在今年夏天能夠感覺到極端氣候到來,2019年澳大利亞山火,讓當地居民感到害怕,它們初次體驗到高溫帶來的影響。
  • 又一波寒潮席捲我國,明明全球正在變暖,為什麼今冬這麼冷?
    這三個地方的冷空氣,都會到達西伯利亞地區,因此西伯利亞也會成為寒潮的關鍵發育區,在阻塞高壓以及極渦的共同配合下,冷空氣會在這裡不斷堆積,當堆積的不斷強大後,其中一部分冷空氣就會像水一樣「溢出來」到達南方地區,這就是影響我國的寒潮。
  •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
    全球氣候變暖,你感受到了嗎?隨著全球氣溫逐年攀升,由氣候變暖引發的風雹、乾旱、暴雨、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愈加頻繁,使得全球各地都面臨嚴峻的氣候災難。氣候變化不僅威脅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