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林宏輝課題組在ABA介導的植物耐旱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1-01-07 植物研究進展

2018年4月16日,PLOS Genetics在線發表了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林宏輝教授與張大偉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的題為「Transcription factor HAT1 is a substrate of SnRK2.3 kinase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ABA synthesis and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 responding to drought」的研究論文。

乾旱脅迫是影響植物生長和作物生產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脫落酸(ABA)在植物響應乾旱脅迫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雖然擬南芥中ABA信號介導的耐旱性已得到廣泛研究,但負調控該途徑的反饋機制和組分卻不甚清楚。該研究從擬南芥中鑑定出一種HD-ZIP轉錄因子家族成員HAT1,其可與SnRK2s相互作用並能夠被其磷酸化。hat1hat3功能缺失突變體在初生根抑制及ABA響應基因表達中對ABA過敏,且耐旱性增強,而HAT1過表達植株對ABA弱敏且對乾旱脅迫耐受性降低,表明HAT1在ABA信號介導的乾旱響應中起著負調控作用。此外,HAT1可與ABA生物合成基因ABA3和NCED3的啟動子直接結合,以抑制其表達,從而導致ABA水平在hat1hat3突變體中升高,而在HAT1過表達植株中則降低。進一步研究表明,HAT1的蛋白質穩定性與結合活性均可被SnRK2.3磷酸化抑制。在HAT1OX轉基因植株中過表達SnRK2.3導致HAT1蛋白水平降低,並抑制HAT1OX轉基因植株對ABA和乾旱響應的表型。

總結而言,該研究結果揭示了HAT1一種新的負調控機制,對於理解植物耐旱響應具有重要意義。

Fig 9. Working model for HAT1 in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stress responses.

相關焦點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教授與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署蔬菜作物研究中心/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翁益群教授為通訊作者的題為「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their expression during fruit spine development in cucumber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Cell:復旦大學在植物miRNA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Dephosphorylates HYL1 to Promote miRNA Biogenesis by Antagonizing theMAPK Cascade in Arabidopsis」 研究論文,結果表明植物的Dicer複合物受到磷酸酶PP4/SMEK1介導的去磷酸化的調控,而且這種調控與植物面臨乾旱類似的脅迫有關。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團隊在植物細胞膨壓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18年8月18日,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文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
    中山大學肖仕課題組發表特邀綜述總結脂質調控植物低氧應答的研究進展責編 | 逸雲目前,極端氣候頻繁發生長鏈醯基輔酶A調控植物低氧信號轉導的工作模型2、神經醯胺和磷脂酸通過介導乙烯信號通路調控植物低氧應答乙烯信號是植物應答低氧逆境的關鍵信號通路。
  • 餘迪求課題組在茉莉酸調控植物氣孔發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8年3月1日,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餘迪求研究員和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小蘭副教授為通訊作者題為「Jasmonate negatively regulates stomatal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cotyledons
  • 近期,山東農業大學研究團隊在植物科學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
    來源 | 山東農業大學近日,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在蘋果側根形成、植物生長發育、蘋果響應乾旱脅迫等調控機制方面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科學院張彥教授和李廈教授團隊長期從事核輸入蛋白信號途徑調節植物生長發育方面的研究,近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GlnR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同時正負調控固氮類芽孢桿菌中固氮基因的表達。有2個GlnR-binding sites分布於固氮基因簇(nifBHDKENXhesAnifV)啟動子上下遊。
  • ABA介導植物抗旱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園林網4月23日消息:水分脅迫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也是農業生產減產的重要因素。植物由於自身限制,當遭受逆境環境時無法逃避,只能選擇應答外界脅迫,因此植物演化出一套複雜而精密的調控機制,來感應外部脅迫並傳遞信號,最終在分子、細胞和整個植株水平上形成精確反應。
  • 青島農大在植物耐旱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發現AP2轉錄因子NtERF172通過調控過氧化氫酶基因NtCAT的表達來調節過氧化氫(H2O2)的清除,提高植物耐旱性的分子機理。青島農業大學趙強博士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生命科學學院劉新教授參與研究工作。該論文得到了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計劃,湖南省菸草公司科技項目,山東省現代農業技術體系等項目的資助。
  • The Plant Cell |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金危危教授課題組在玉米花序發育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Ectopic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 華中農業大學在納米酶介導的生物固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韓鶴友教授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發表題為「Cobalt Ferrite Nanozyme for Efficient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via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
  • 張先正課題組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據武漢大學消息,該校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張先正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高分子材料在生物醫用領域的研究。基於此思路,該課題組近期在生物醫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和《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9-10-11 昆明植物研究所 【字體然而一直以來,環式電子傳遞介導的跨類囊體膜質子梯度的形成被認為是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主要調控機制。關於水水循環在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中的調控作用鮮有報導。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石寶團隊對被子植物適應波動光強的光合調控策略開展了深入的研究。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該綜述從鹽脅迫誘導的生理反應、氧化脅迫、鹽脅迫感受機制、離子和滲透脅迫信號傳遞、細胞器脅迫、激素調控、基因表達和表觀遺傳調控、離子平衡機制、代謝變化、鹽生植物耐鹽機制等多方面系統闡述了最近20多年在鹽脅迫領域取得的研究進展。
  • 武漢大學朱玉賢院士在植物lncRNA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武漢大學朱玉賢院士團隊王坤教授在植物研究經典期刊《Plant Physiology》發表了題為「Full-length annotation with multi-strategy RNA-seq uncovers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lncRNAs in cott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棉花長鏈非編碼RNA(lncRNA)的注釋及轉錄調控機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 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在動物能量代謝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高溫熱浪天氣會顯著抑制小型哺乳動物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乃至繁殖成功率。高溫顯著抑制了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圖:高溫顯著抑制了哺乳期能量攝入和繁殖輸出溫州大學趙志軍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小型哺乳動物能量代謝的生理生態學特徵
  • 人才強校︱張萬軍課題組在解析miR319耐鹽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本網訊 5月15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雜誌(IF 6.305)在線發表了動物科技學院張萬軍課題組題為「MiR319-mediated ethylene biosynthesis, signaling and salt stress response in switchgras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miR319
  • 廣州生物院在轉錄因子二聚作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Ralf Jauch課題組首次實驗證明了轉錄因子FOXA1蛋白的新的二聚結合形式,並在該二聚結合作用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於近日在線發表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誌上。
  • 生化與細胞所固有免疫信號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5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王琛課題組的研究論文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 MARCH5 promotes TLR7 signaling by attenuating TANK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