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分析1:
設a=20.3,b=0.32,c=logx(x2+0.3)(x>1),則a,b,c的大小關係是( )
A.a<b<c B.b<a<c C.c<b<a D.b<c<a
解:∵a=20.3<21=2且a=20.3>20=1,
∴1<a<2,
又∵b=0.32<0.30=1,
∵x>1,
∴c=logx(x2+0.3)>logxx2=2,
∴c>a>b.
故選B
考點分析:
指數函數單調性的應用.
題幹分析:
利用指數函數y=ax和對數函數的單調性,比較大小。
典型例題分析2: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偉大科學家祖𣈶在數學上有突出貢獻,他在實踐的基礎上,於5世紀末提出了下面的體積計算的原理(祖𣈶原理):「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勢」是幾何體的高,「冪」是截面面積.意思是,若兩等高的幾何體在同高處截面面積總相等,則這兩個幾何體的體積相等.現有一旋轉體D,它是由拋物線y=x2(x≥0),直線y=4及y軸圍成的封閉圖形如圖1所示繞y軸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利用祖𣈶原理,以長方體的一半為參照體(如圖2所示)則旋轉體D的體積是( )
A.16π/3 B.6π C.8π D.16π
解:由題意,4x=π22,
∴x=π,
∴旋轉體D的體積是1/2×4×4×π=8π,
故選C.
考點分析:
旋轉體(圓柱、圓錐、圓臺).
題幹分析:
由題意,4x=π22,求出x=π,再求出長方體的一半的體積即可.
典型例題分析3:
設正三稜錐A﹣BCD的所有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BC=1,E、F分別是AB,BC的中點,EF⊥DE,則球O的半徑為( )
考點分析:
球內接多面體.
題幹分析:
根據EF與DE的垂直關係,結合正稜錐的性質,判斷三條側稜互相垂直,再求得側稜長,根據體積公式計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