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沒有牛奶,中國人身材比西方人矮小嗎?喝牛奶是個騙局?

2020-11-23 騰飛說史

喝牛奶到底有沒有騙局?能不能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今天,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晚期智人的身高

我們一般認為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後,身體素質提高了,其實是恰恰相反,人類的身體素質並沒有因進入文明時代而得到提高,在某些方面甚至是下降了,比如,人類的身材在進入農業社會以後,變得矮小了,美國人類學家格雷戈裡·柯克倫認為人類的身高在進入農業社會以後,平均降低了12.7釐米。人類發明農業的時間是在1萬年前,大約在6000年前至5000年前,正式進入到農業社會,與石器時代的人們相比,農業社會的人們飲食狀況變糟糕了,在採集狩獵的社會,人們的飲食是多樣化的,能夠吃到很多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肉類,而在農業社會,絕大多數的農民,其飲食主要依賴於水稻、小麥、玉米這樣的穀物,很少吃到新鮮的肉類,這就導致了農業社會的人們,沒有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從事農業生產的古埃及人

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70多億人,都屬於現代智人,現代智人在古人類學領域又稱為「晚期智人」,晚期智人是由早期智人演化而來的,早期智人有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海德堡人等等,中國的大荔人、馬壩人也屬於早期智人,而中國的柳江人、山頂洞人和法國的克羅馬農人則屬於晚期智人,晚期智人與現代智人在體質上已經沒有根本的差異了,由於早期智人與晚期智人在體質上有明顯的差異,故而,本文討論的人類身高是從晚期智人開始的。

晚期智人,克羅馬農人

我們先來看一看山頂洞人的身高,根據化石資料的分析,山頂洞人男性成年人的身高大致是在163釐米至165釐米之間,同一時期的歐洲的晚期智人的身高如何呢?克羅馬農人的遺址位於法國,成年克羅馬農人的身高普遍在170釐米以上。當然,克羅馬農人只是歐洲晚期智人的一個代表,歐洲晚期智人在歐洲也被稱為「歐洲早期現代人」,歐洲各地都有發現晚期智人的化石,歐洲早期現代人的平均身高在1.66到1.71米之間,與後來進入到農業社會的歐洲人相比,他們具有強壯的體格。

總的來說,中國的山頂洞人與歐洲的晚期智人相比,身高是差不多的,當然,歐洲的晚期智人身高的差異比較明顯,例如:克羅馬農人的身高普遍在170釐米以上,而格裡馬迪人的身高則不超過160釐米。

格裡馬迪人生活的山洞

歐美國家的學者認為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後,身材變矮小了,是基於歐洲的古人類化石的資料得出的結論,在中國,人類學家並沒有發現,石器時代的早期現代人與農業時代的人類在身材上有明顯的差異,當然,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第二:農業時代人們的身高

進入到文明社會以後,人類的身高不僅有化石資料可以證明了,而且還有了文獻資料。《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道:「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諸葛亮的身高是八尺,漢代的八尺是多少呢?東漢時期的一尺約合23.4釐米,戰國至西漢時期的一尺約合23.2釐米,現在的一尺約為33.3釐米,諸葛亮「身長八尺」,按東漢的八尺計算,約為187.2釐米。在漢代,一般男性的身高只有七尺,即163釐米左右,所以,男人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七尺男兒」。在漢代,身高八尺的名人,在《史記》、《漢書》中都會特別被提到,因為在中國古代,身高在187釐米左右的男性,都屬於高個子了。

諸葛亮畫像

秦漢時期,男性身高如果是七尺則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不高不矮,「大眾化」身材,因此有七尺男兒的說法,當然,這裡的七尺,是指七尺或七尺以上,有的人身高七尺三寸,有的人身高則是七尺五寸,都被列為七尺,總之身高在七尺至八尺之間(163釐米至184釐米)屬於「大眾化」身材,八尺以上則是高個子,七尺以下略顯矮。

秦漢時期,除了諸葛亮身高八尺以外,還有哪些人身高八尺呢?《史記·張丞相列傳》對張蒼一家的身高都有記載,司馬遷寫道:「初,張蒼父長不滿五尺,及生蒼,蒼長八尺餘,為侯、丞相。蒼子復長。及孫類,長六尺餘,坐法失侯。」張蒼身高八尺有餘(185.6釐米以上),張蒼的父親身高不滿五尺(117.5釐米),張蒼的孫子身高六尺有餘(139.2釐米以上)。陳平、韓信的身高也超過了八尺,《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道:「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也,長八尺五寸。」韓信的身高是八尺五寸,即197.2釐米,韓信比諸葛亮還要高。1.97米高的身材,穿越到現在,可以當籃球運動員了。

西漢時期的陳平,身高也在八尺左右,《史記·陳丞相世家》有「平為人長美色」的記載,陳平身材高大,人們還問陳平:「你家這麼貧窮,你吃了什麼,長得那麼高大?」陳平的嫂子說:「亦食糠核(通「核」)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陳平的哥哥陳伯有三十畝田,陳平年少之時,與陳伯居住在一起,陳伯經常耕田,從事農業生產,但是,陳平就知道遊玩,人們問陳平為什麼長得這麼高?陳平的嫂子故意說陳平是吃糠長那麼高的,還說:「有叔如此,不如無有。」意思是埋怨陳平不耕田,不從事農業生產,身材長這麼高大其實沒什麼用,陳平的哥哥陳伯聽到這句話以後,就把自己的妻子休了。其實,陳平的身高長到八尺,並不是真的吃糠長大的。如果從小就吃糠,缺乏蛋白質和鈣,會營養不良。陳伯有田三十畝,在漢代能夠滿足基本的衣食所需。

韓信畫像

我們看《史記》、《漢書》會發現,在秦漢時期,身高180釐米以上的男子有很多,不過,能夠入《史記》、《漢書》的人,在當時都屬於貴族、名人。那麼,當時的普通老百姓的身高如何呢?普通人的身高,在秦漢時期出土的簡牘中有所反映,中國古代有戶籍,官府通過辨認身高,確定人們是否成年,男子成年以後,要服兵役、徭役,所以,秦漢時期的簡牘留下了大量的關於身高的記載。

中國古代交通不發達,信息交流不暢,官府通過出生日期來判斷年齡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人們會通過修改出生日期來規避徭役、兵役,或者規避相關的法律責任,但是,人類的身高是不會騙人的,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區別,通過身高來判斷,一目了然,就像今天買火車票,兒童是否享受半票一樣,最簡便的方法,就是量身高。通過出土的《睡虎地秦簡》,我們可以知道,秦朝官府判斷老百姓是否成年,主要是看身高有沒有滿六尺(139.2釐米)。但是,通過身高判斷是否成年,有一個問題,就是有的青少年發育得特別快,量身高的時候不滿六尺,過了一段時間,迅速長到六尺到七尺,這個時候,他是算作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呢?對此,秦朝有專門的法律解釋。《睡虎地秦簡》記錄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有一個人盜了一頭牛,盜牛時身高只有六尺,官府以未成年人判刑,將其關押了一年,他身體發育的特別快,一年以後,長到了六尺六寸(153.12釐米),此時,就以成年人的身份被判為「城旦罪」,秦漢時期的「城旦罪」,刑期是四年到五年,秦為四年,漢為五年,被判了城旦罪的人,晚上要修長城,白天要防敵寇。當然,未成年人幹了違法的事情,在當時會被輕判,比如,《睡虎地秦簡》中有規定,成年人放牧,馬兒吃了別人莊稼,要賠償,未成年人放牧,馬兒吃了別人家的莊稼,則不需要賠償,判斷成年與否,主要是看身高,不滿六尺都算作未成年人。

魏晉時期的中國人

我國西北地區出土的「居延漢簡」中有大量的戶籍資料,根據居延漢簡,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吏卒家屬的身高,能達到七尺三寸至七尺五寸左右,即169.36釐米至174釐米,說明秦漢時期的中國人的身高,並不比同一時期的歐洲人矮。關於這一點,我們通過兵馬俑也能夠知道,兵馬俑的身高一般在180釐米以上,去掉髮髻和腳底的高度,兵馬俑的身體的高度大約在170釐米左右。居延漢簡和秦始皇兵馬俑,反映的是當時的吏卒、士兵的身高,士兵和吏卒的身高,可能經過了官府的挑選,不能反映當時的老百姓的平均身高,不過,當時的官府能夠挑選到七尺有餘(170釐米左右)的男子上前線,說明當時的男子的身高能夠達到這個高度,如果大量的老百姓的身高在成年以後達不到七尺有餘,士兵的身高也不可能達到這個高度。

古羅馬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呢?歐美學者根據羅馬的相關考古資料認為,羅馬人的平均身高,男性是170釐米左右,女性是155釐米左右。所以,秦漢時期,歐洲人來到中國,並不顯高,因為秦漢時期,成年男子的身高能達到170釐米,甚至有的男子能達到180釐米以上。

古羅馬人

第三:工業革命以後的人類的身高

秦漢時期,歐洲人來到中國並不顯高,那麼,到了晚清民國時期,歐洲人為什麼顯高了呢?因為到了近代社會,歐洲人的平均身高普遍提高了,而中國人平均身高並沒有顯著的變化。

中國人的身高從秦漢到明清,都沒有顯著的差異,但是,歐洲人的身高變化幅度較大,18世紀至19世紀,歐洲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是在167釐米左右,相比於古羅馬時代,人們的身高還降低了,但是,到了20世紀的中期,歐洲男子的平均身高迅速增長到了177釐米左右,20世紀的初期,身高在170釐米以上的歐洲男子並不普遍,但是,到了20世紀的70年代,歐洲很多國家的男子的平均身高都達到了170釐米以上,歐洲人現在穿中世紀的鎧甲,大部分人已經穿不上了,但是,中國人現在站在兵馬俑的面前,會感到兵馬俑比現代人還要高。因此,歐洲人的祖先並不比中國人的祖先身材高大。

中世紀的歐洲人

人類吃蛋白質、鈣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利於提高身高,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是肉類和蛋類,鈣含量最高的食物是乳製品。中國古代,漢人雖然不以動物的乳製品為主食,但是,中國人可以吃到豆漿、豆腐,豆漿和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也含有豐富的鈣,所以,豆製品是中國人補充蛋白質和鈣的主要途徑。中國古代,人們飼養牛,主要是用來耕作的,中國人有時候也食用牛肉,但是並不專門飼養奶牛,因此,牛奶、奶酪、黃油從來沒有走進中國人的餐桌,而這些食物恰恰含有大量的鈣,有利於補鈣。

奶牛

歐洲的普通老百姓,在近代以前,可以吃到牛奶、奶酪和黃油,但是,最主要的食物是麵包,一日三餐都是麵包,並且很少能夠吃到肉,所以,在當時的歐洲,肉類是奢侈品,餐桌上盛滿了肉,才算是大餐。中國古代所謂的奢侈飲食,並不是以肉為主,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小說《紅樓夢》裡也可以看得到,中國古代的富人以精緻的多樣化的飲食為奢侈,而不是以單純的肉類食品為奢侈,在多樣化的菜單裡,包括了許多種類的肉,中國人吃肉喜歡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將其作為蔬菜的配料,而不是單純的吃肉,因此,中國古代富人的飲食,其實是有助於各種營養成分的平衡的,再加上富人能夠經常吃到豆製品,所以,在富裕的家庭,蛋白質、鈣的攝入是沒有問題的,並不影響身高。中世紀的歐洲,由於大部分的人以麵包為主食,富人呢,又崇尚吃肉,所以,歐洲人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其攝入的營養成分是不平衡的,很難說,在工業革命以前,歐洲人的身高要比中國人高大。

唐代繪畫,漢人的身材並不矮

由於我們對歷史的細節不加以分析,所以,有一個誤會,認為中國人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歐洲人以肉類食品為主食,所以,到了近代社會,歐洲人顯得高大,中國人的身體素質顯得差。其實呢,在中國古代,富人的飲食是多樣化的,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歐洲和中世紀的歐洲,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肉,在富裕的家庭,中國人攝入的營養反而是平衡的,歐洲人卻不平衡,當然在貧困的家庭,大家都是一樣的,都以穀物為主食。

歐洲人真正能夠大量攝入高蛋白、高鈣食物,是在工業革命以後,隨著歐洲社會的富裕,牛奶、牛排、蛋類逐漸走向了普通人的餐桌,歐美人的平均身高開始迅速提高,所以,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攝入高蛋白、高鈣食物,是有利於人類平均身高的提高的。在現代社會,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身高,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其實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

大型恆溫動物劍齒虎,並不是在熱帶地區

人類的身高還與地理環境、遺傳因素有關,早在19世紀的中葉,英國學者伯格曼就發現了一個現象,恆溫動物生活在寒冷的地方,體型就大,生活在熱帶地區,體型一般較小,這就是「伯格曼法則」,比如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的體型比地球上其他地方的熊,體積都要龐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伯格曼法則認為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恆溫動物,為了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需要減小身體的相對體表面積,減少相對表面積,為什麼會使得自身的體積變大呢?因為相對體表面積與身體體積是呈反比的,體積越大,相對體表面積越小,所以,減少體內熱量的散發,更重要的是減少熱量的散發率。人類的體型,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伯格曼法則,比如歐洲人的身高,在緯度上是有差異的,北歐人的身材要比南歐人的身材高大。

當然,本文關於古代人類平均身高的描述,只是根據現有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得出的結論,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我國古人從不喝牛奶,身材真比歐洲人差?牛奶是其中的關鍵?
    牛奶影響了身高?在人們印象中,一直對這樣一個案例深信不疑。日本人以前個子矮小,正因從小喝牛奶才影響了自身發育,使其身高迅速提高至正常人的水平。而外國人之所以比中國人高,身體比我國人結實,更多也是因牛奶的緣故。
  • 牛奶不能空腹喝?這四個關於牛奶的傳聞,你知道哪個是真的嗎?
    營養豐富的牛奶是家長們給孩子挑選飲品時的首選,誰小時候沒被爸媽逼著喝過牛奶呢?「不喝牛奶怎麼長得高?」,「多喝牛奶可以變白!」爸媽總有各種理由讓孩子喝牛奶。但是坊間傳言,喝牛奶也是有講究的!什麼空腹不能喝牛奶啦,和什麼什麼東西一起吃會有毒啦,牛奶早上喝比晚上喝好啦,等等等等,搞得大家喝個牛奶都膽戰心驚的,生怕觸碰到了什麼禁忌。那麼這些禁忌到底是「反奶人士」的陰謀還是確有其事呢?
  • 牛奶是本世紀的騙局?營養是假的,還含有國內禁用的添加劑?
    愛喝牛奶並非是所有中國人固有的習慣,多是和國外學來的。曾經被認為是「東亞病夫」的我們,把原因歸結為是不愛喝牛奶、吃牛肉,於是國內興起了一股吃西餐的風潮,牛奶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了滋補品。進入了21世紀後,牛奶卻受到了質疑,被有些專家認為是最大的騙局,營養是假的,還含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真的是如此嗎?牛奶,還能不能放心地喝了?牛奶是騙局,源頭是在奶牛,而不是牛奶。
  • 減肥期間可以喝低脂牛奶嗎
    核心提示:減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真的具有很大的意義,有些人因為身體肥胖會受周邊人的異樣眼光,而有些人因為身體過於肥胖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導致生活質量嚴重受到影響。因此制定合理的減肥計劃,對於這些需要減肥的人來說真的很重要,而在減肥計劃中飲食是佔有70%的比例,每天吃什么喝什麼非常關鍵。那麼平時喜歡喝牛奶的人,在減肥期間可以喝低脂牛奶嗎?
  • 牛奶十大品牌排行騙局橫行!你中招了嗎?
    相信很多父母都聽過給孩子多喝牛奶能補鈣,能長身體,如果是純正的牛奶,讓孩子多喝一點的確有好處。但是現在,市面上的很多奶製品並不是真的含奶,只不過是商家為了銷量為營造的"騙局",其實它們並不具備牛奶的功效。為了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份牛奶十大品牌排行騙局,快來了解一下!
  • 牛奶早上喝最好?12 個喝牛奶誤區,騙了你很多年
    「復原乳是假牛奶,不能喝嗎?」「牛奶早上喝最好,是真的嗎?」這些喝牛奶的傳言可信嗎?今天我們就把關於喝牛奶的 12 個誤區一網打盡,讓大家放心喝牛奶~不一定哦。酸奶和牛奶都是優質奶製品,蛋白質、鈣含量同樣優秀。
  • 90%以上的中國人都是乳糖不耐受 為什麼都還好好喝著牛奶?
    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既然好像說的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適合喝牛奶,為什麼以前沒發現這事兒?現在喝牛奶不是挺普遍的還被鼓勵嗎?身邊很多人天天喝牛奶,似乎也活得好好的,沒見什麼異常。1.為什麼歷史上沒聽說過中國人出現乳糖不耐受?
  • 有哪些平時喝牛奶大家都會忽視的事情?喝牛奶的5個誤區
    有數據顯示,中國居民的人均鈣攝入量不到推薦攝入量的一半。當談到補鈣時,每個人都想到的第一種食物是牛奶。近年來,關於「牛奶」的傳言也越來越多:復原乳是假牛奶,透明包裝的牛奶更新鮮,保質期長的牛奶,是添加了防腐劑……這些傳言是真的嗎?
  • 牛奶中全是防腐劑?喝牛奶有毒致癌?知道了這些,才能健康喝牛奶
    說到滅菌方式,一種是超高溫瞬時殺菌(UHT),它是採用135-150℃的超高溫對牛奶進行4-15秒左右的滅菌,所以它可以在常溫條件下保存,一般可以保存6個月以上,也被叫做「常溫奶」。 喝多少: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推薦量,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的奶及奶製品要達到300克,為了更好的補鈣,建議您每天飲用300克的牛乳(如果喝不夠,可以用奶製品替補)。對於兒童、孕婦、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建議可以適當增加飲奶量。 什麼時間喝?
  • 堅持每天喝牛奶,有什麼好處?他們和不喝牛奶的人有什麼不一樣?
    有一句廣告詞,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牛奶可以說是「國民飲品」了,很多人都愛喝,而且還衍生出了各種奶製品,比如酸奶、奶酪棒等。吃一片麵包,配上雞蛋和牛奶,基本上就能滿足我們對於早餐的需求。牛奶不光是有營養,喝起來也是香味四溢,所以很多人不僅僅是會把牛奶當成早飯,平時也會喝很多牛奶。
  • 牛奶什麼時候喝最好?哪些人不能喝牛奶?
    牛奶被大眾所接受不僅因為它營養價值高,還因為它是大眾「食物」,適合任何範圍的人群,今天就要給大家講講不能喝牛奶的人都有哪些
  • 美國營養學家稱:過量喝牛奶會促使癌細胞生長
    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谷蛋白(植物蛋白),一組大鼠的飼料中含20%的酪蛋白(動物蛋白,牛奶中87%的蛋白質都是酪蛋白)。   經過一段時間後,吃飼料中含20%谷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沒有什麼增加;吃飼料中含20%酪蛋白的大鼠,體內腫瘤病灶細胞則呈斜線顯著上升。這一實驗最重要的發現是:當攝入的酪蛋白水平達到或者超過大鼠生長所需要的正常水平時,就會促進癌的發生。
  • 方舟子:現在還可以喝哪些牛奶
    許多人不敢再給寶寶喝配方奶粉,改喝米湯。許多人本來已習慣早餐一杯奶,也改喝自製豆漿,豆漿機賣到脫銷。不過,配方奶粉仍然是母乳的最佳替代品,改用米湯或其他食品是危險的,會讓嬰兒營養不良。對成人來說,牛奶並非必需品,不喝也未嘗不可,但是牛奶的營養價值難以被其他食品取代,比如豆漿蛋白質的品質就不如牛奶蛋白質,含鈣量也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在短暫的恐慌過後,我們的日常生活仍然難以離開奶製品。
  • 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多喝牛奶,應該每天早上喝嗎?喝什麼牛奶好?
    有朋友問:鍾南山和張文宏建議多喝牛奶,應該每天早上喝嗎?喝什麼牛奶比較好?牛奶是牛的乳汁,營養豐富,食用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D等。
  • 牛奶分時間段喝,對身體更好?一天喝多少牛奶最合適?
    牛奶的營養價值很高,也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食物,不管是孩子還中老年人都需要喝牛奶補鈣。不過,有不少人說喝牛奶講究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喝,身體才能更好吸收牛奶。牛奶在不同的時間段喝,身體得到的好處也不一樣是真的嗎?
  • 牛奶不能天天喝?這8個關於牛奶的傳聞全都不科學
    牛奶雖然已經很常見,也有很多人在喝,卻仍舊有很多關於牛奶的傳聞等待解答,我們來一起看看有哪些關於牛奶的傳聞吧1、 牛奶不能天天喝?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天攝入 800mg鈣。300mL牛奶大約可以提供 312mg的鈣,佔到推薦攝入量的近 40%。如果不喝牛奶,少攝入的這部分鈣還真不好補。
  • 喝牛奶的這5個真相,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
    不論飲用何種奶製品,不論在哪個季節,溫度過涼或過燙均是不提倡的,即:夏季不提倡飲用剛從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牛奶,以免引起胃腸不適;冬季不提倡飲用長時間高溫煮沸的牛奶,以免營養素被過多破壞。 無論夏季或冬季,飲用酸奶或牛奶都沒有實質差別,且都應在常溫下飲用。
  • 牛奶和香蕉可以同時吃嗎 喝牛奶要注意哪些
    牛奶是生活當中常見的飲品,很多人早餐的時候都習慣喝些牛奶。香蕉是常見的水果,大家都喜歡吃。那麼,牛奶和香蕉可以同時吃嗎?香蕉和牛奶有什麼好處?喝牛奶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牛奶和香蕉可以同時吃嗎我們都知道牛奶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香蕉是可以幫助消化吸收的,對減肥有益。它們的作用很多,那麼,牛奶和香蕉可以一起吃嗎?其實,它們是可以一起吃的。很多人把這兩樣食物一起食用時,很容易腹瀉,其實這是因為牛奶裡面含有乳糖,一些腸胃吸收不好的無法吸收它,再加上香蕉又是有助於腸胃消化的,所以會導致腹瀉,如果腸胃不好的人還是要少食用的。
  • 牛奶有益健康,然而,喝牛奶有學問,怎樣喝牛奶最好呢?
    牛奶有益健康,在大多數情況下,乳製品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但出生不滿5個月的嬰兒(因其腸屏障還未成熟)和對牛奶蛋白質過敏的兩類人不要喝牛奶。和其他任何一種食品一樣,不是乳製品不好,而是不要過度食之。(2)何時喝奶好有的營養專家認為,牛奶最好在傍晚或臨睡之前半小時飲用。最好先吃一些澱粉類食物,以利於吸收。認為牛奶所含的L—色氨酸有催眠作用。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鈣可緩慢地被血液吸收,使整個晚上血鈣都得到了補充、維持平衡。另一種觀點認為,牛奶是一種基礎食品,以飯後飲用為宜。
  • 牛奶發苦還能喝嗎?專家:與滅菌方法有關
    原標題:牛奶發苦還能喝嗎?   家住亞運村的王阿姨總喜歡一次買一箱袋裝全脂滅菌奶,她覺得反正天天喝,一次多買些還便宜。可這幾天她發現把牛奶加熱喝時有點苦味,但牛奶並未到期,牛奶袋也沒有鼓脹,聞一下沒有不良氣味,看上去顏色也無改變,加熱後也沒有出現分層絮凝之類的現象,就是喝的時候感覺味道有點不對頭,明顯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