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解析幾何中的三條直線

2020-12-08 騰訊網

專題:解析幾何中的三條直線

解析幾何是高考的高頻考點,分值一般在22分至27分左右。但解析幾何對於很多同學來說,也是考試的難點。題目往往綜合性強,運算量大,所以考生在作答時,覺得費時費力,且得分率低,成為學生高分的瓶頸。為了大家能更好的突破解析幾何,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打算通過12個專題與大家分享提高解析幾何解題效率的一些心得,僅供參考。下文是第三個專題,解析幾何中的三條直線。

知識回顧

2

切線,切點弦,中點弦

切線,切點弦,中點弦在考查解析幾何中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係的試題中出現的頻率極高,根據極點極線的理論,可得到如下的結論.

3

典例分析

結束語

4

本專題用到了一些二級結論,關於二級結論的使用,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我個人有以下三點認識:

1. 高觀點,低運算

二級結論的作用毋庸置疑,只要熟練掌握,往往能夠快速解決問題,得到奪時搶分.

2. 知前世,懂今生

二級結論的準確記憶比較難,但是記憶時要知道其來龍去脈,要賦予其背景和故事,否則容易用錯記錯,大題還要會寫步驟!

3. 不迷戀,莫勉強

二級結論雖然好,但不是萬能的,學習二級結論之前一定要先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二級結論行不通時,耐心用通性通法求解!

【來源】楊憲偉老師工作室。

相關焦點

  • 函數方程思想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如此應用,才得法,您知道嗎?
    在高考數學的考察中,解析幾何作為五大核心考點之一,命題專家是絞盡腦汁,作為考生,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眾所周知,直線與圓的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他們的定義,方程,幾何性質及圖形等是支撐解析幾何的基石,是高考命題的基本元素,在解析幾何中的求解問題中,函數方程思想至關重要。
  • 複數在解析幾何中的妙用
    ↑↑相關文章在這裡↑↑我們知道,解析幾何中的點用一對數
  • 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終結篇:結束代數與幾何
    (1)在平面解析幾何中,方程組表示兩直線的交點;在空間解析幾何中,方程組表示兩平面的交線。(2)在平面解析幾何中,方程組表示橢圓與一直線的交點;在空間解析幾何中,方程組表示橢圓柱面與平面的交線。2.這是利用空間解析幾何處理問題的一個基本方法或思路。在本章向量代數部分討論的向量及相應的向量運算都有相對應的坐標表示,在具體的坐標表示下,就可以利用解析的方法來求解相應的問題。(2)因為空間解析幾何問題常常具有幾何意義或幾何直觀,所以以問題的幾何意義、幾何關係或者幾何直觀為切入點來分析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處理方法。
  • 高中數學必修二總複習(第三章直線與直線方程)
    第三章直線與直線方程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兩直線相交的判定:兩直線垂直的判定:4.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的距離題型一求直線的方程例1、求適合下列條件的直線方程:(1)經過點P(3,2),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2)經過點A(-1,-3),且傾斜角等於直線y= 3x的傾斜角的2倍.選擇適當的直線方程形式,把所需要的條件求出即可.
  • 解析幾何: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解題技巧
    高中階段學到的直線的方程有5種表示形式,各有優勢,其中點斜式方程是一種很重要的表示形式,除了解析幾何中求解直線方程,在證明直線過定點以及求解曲線的切線方程時都經常用到。解:(1)因為所求直線l與直線y=2x+7平行所以所求直線l的斜率:k=2又所求直線l過點 A(2,5)所以由點斜式方程得直線l的方程為:y-5=2(x-2)(2)因為直線l與x軸平行所以直線l的斜率:k=0又直線l過點C(-1,-1)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y+1
  • 教學研討|2.1.2 求曲線的方程
    二、教材分析 求曲線方程是解析幾何兩大基本問題之一,課標要求通過具體實例的研究,掌握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步驟和一般方法。在直線與圓的章節裡已經滲透過探求曲線方程的初步知識,這些是本節知識方法的生長點。但是學生對如何探求曲線方程僅限於將動點的幾何關係式「翻譯」為代數關係式,缺乏深刻的認識。
  • 點到直線的距離150題及解析
    例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有( )( )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②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③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④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解答】解: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正確;②過平面上的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故本命題錯誤;③平行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正確;④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故本命題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的有①,③共22個.故選C.
  • 將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應用到極致的淺談
    同學們好,很高興在高二相遇,你們遇到了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這個是高中解析幾何中常用的公式之一,主要應用環境是直線和圓的場景。當然還有其他的應用場景在此不一一贅述,今天主要探討直線與圓的問題中,點到直線距離公式的應用。
  • 推導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到底有多少種方法?
    【總結】方程思想,這也是解析幾何的主題思想,幾何問題代數化,轉化為代數計算. 優點:思路簡單清晰易於理解. 缺點:計算量較大.【心路歷程】在解析幾何中,求點到曲線上的點的距離的最值或取值範圍,通常設點,套距離公式,轉化為函數求最值或取值範圍.這個想法nice!
  • 大學高數:空間直線及其方程
    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直接代入公式就可以了。要注意的就是,平面的方程要寫出一般形式,這樣比較好計算。接下來就複習解析幾何中的空間直線及其方程了。對於上初高中的我們來講,只知道平面中的曲線可以由方程表示,但是上了大學之後,空間中的直線,就如前面的平面一樣,也是可以由方程表示的。
  • 高考數學,解析幾何壓軸題,如何證明直線過定點
    高考數學,解析幾何壓軸題,如何證明直線過定點。題目內容:已知四點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點在橢圓C上;(1)求C的方程;(2)設直線L不經過P2點且與C相交於A,B兩點.若直線P2A與直線P2B的斜率的和為-1, 證明:L過定點。
  • 一課研究之「線段、射線和直線」教學設計
    本次教學中雖然設計了「這些直直的線和前面找的線段有什麼不同」的問題,關注射線、直線的與線段的不同,聚焦於延伸想像,但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依然無法避免的出現了燈光被遮擋物擋住的想法,同時,對於無限延伸的想像表述,少部分學生理解上存在困惑。那麼需不需要這樣的原型,何時使用,怎樣使用最為適宜還需進一步研究。
  • 高中必修四《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初中以直角三角形邊角關係來定義銳角三角函數,現在要用坐標系來研究,探索的結論既要滿足任意角的情形,又要包容初中銳角三角函數定義.體現了學生構建知識的能力,也是數學發現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為學生在以後學習中對某些知識進行推廣拓展奠定了基礎.(三)理解概念
  • 03330小學數學課程與研究 第七章 圖形與幾何的教學
    先讓學生用量角器量其中的一個角的度數,然後推算另三個角。並且思考:如果其中一個角是直角,那麼另三個角各是什麼角?②定義互相垂直、垂線和垂足。強調「垂線」總是針對和它垂直的另一直線而言。③出示畫有相交直線的幾張卡片,讓學生從中挑出互相垂直的。並且注意他們都是相交直線,從而突出垂直是相交的特例。
  • 2019高考數學之一元一次函數與直線方程(上)
    技巧:將直線上的點投影到橫坐標軸上,對應的縱坐標,發現沒有取不到的值,因此其值域為R。2 直線方程ax+by+c=0。(a,b不能同時為0)a 基本概念一次項:ax,by,常數項:c,一次項係數:a,b,當a,b同時為零時b 圖像如圖給出了三個圖像,其與一元一次函數圖像聯繫比較緊密,我們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哦!
  • 教資乾貨|中學數學空間解析幾何考點分布梳理
    空間解析幾何在中學教資考試中佔比很大。不過這部分考點的整體難度不大,均是圍繞直線、平面、曲面知識點出題。以下梳理空間解析幾何相關的重要考點部分,主要作為梗概參考,具體公式我們可以詳細總結記憶。立體幾何1.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係:共面;包含平行、相交和夾角cosα、垂直等;(充要條件:行列式為0)異面;(充要條件:行列式不為0)2.空間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係:斜交;(夾角為直線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的
  • 高中數學說課稿:《點到直線的距離》
    《點到直線的距離》說課教案攀枝花市三中黃意南一、教材分析:1、地位與作用:解析幾何第一章主要研究的是點線、線線的位置關係和度量關係,其中以點點距離、點線距離、線線位置關係為重點,點到直線的距離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是解決其它解析幾何問題的基礎。
  • 《解析幾何》公開課即將發布
    《解析幾何》是一門承上啟下的過渡課程,向下是銜接著中學的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向上則自然延伸到大學的高等代數,線性代數課程,解析幾何中的一些經典的曲線和曲面也構成了微分幾何,代數幾何中的最基本例子。至於《解析幾何》,大學裡面正規的《解析幾何》課程,概念和內容也是非常繁雜,也有各種各樣的計算題,需要用到一整個學期的學時。但是,作為一門過渡課程,《解析幾何》真正需要掌握的核心內容其實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