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味道鮮美無比的大魚,深海石斑魚!

2020-08-28 六小萌寵


龍膽石斑魚是一種生長快速,體態龐大的魚類,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讚譽: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


形態特徵

體長呈橢圓形,體扁且非常粗壯,幼魚體黃色,布滿不規則的黑色斑紋,隨著成長黑色斑內散布不規則的白色或黃色斑點,各魚鰭具黑色斑點;大型成魚體成暗褐色。

龍膽石斑魚體型呈長橢圓形,側扁,體長為體高的2.7倍~3倍,背鰭XI~15、臂鰭III~7、腹鰭I~5,胸鰭16、尾鰭17,尾鰭後端為圓形。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2粗棘,頭部除吻端及上下頜外均被細小部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鰭鰭棘與鰭條部相連,無缺刻,除腹鰭外,各鰭呈黃色,並布滿黑色小圓點,體側有5~7條橫向斑紋。龍膽石斑魚口裂大,下頜稍突出,上頜能伸縮,上頜骨後端擴大,伸達眼後緣下方,上頜前端具若干犬牙,其後具一叢能倒狀的牙,兩側外側為稀疏小犬牙,內側為絨毛齒帶,下頜前端具有與上頜相對的犬牙,其後具多行能倒伏的牙,兩側牙2行排列緊密。


棲息和繁殖

棲息於沿岸礁區,也會出現在河口,通常被發現於洞穴於巖縫間。石斑魚為雌雄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徵,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因此,雄性明顯少於雌性。


一周齡性可成熟,懷卵量隨魚體大小而異,如青石斑魚懷卵量約15~20萬粒,分批產卵,產浮性卵,圓形,具油球。孵化後,幼魚就在沿岸索餌生長。石斑魚生長迅速,如鮭點石斑魚,一年可長到250~300克,二齡魚體重可達500~600克,三齡魚體重達800~900克;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一齡魚體重達200~250克,二齡魚體重400~500克,三齡魚體重達700~800克。

石斑魚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巖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遊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範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範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如果購買請注意觀察體表是否有外傷,顏色鮮豔、體形小的。觀察眼睛是否凸出,有無充血或渾濁不清。觀察各鰭是否完整,鰭條是否分裂不全。觀察魚是否活躍,或停在角落裡不遊動。


飼養方法

喜食活餌包括天然海水活餌和淡水活餌,也可餵冷凍的海產品、冷凍豐年蟲等以及藻類、蔬菜等富含纖維的植物性餌料。同時經過馴餌過程後也可適應海水魚乾飼料,呈片狀或顆粒狀。仔魚、稚魚、幼魚攝食微型、小型的浮遊動物,成長後仍保持肉食性。主食甲殼類(尤其是龍蝦)、海膽和小型魚類,小海龜,甚至小鯊魚。

生長快速,體態龐大。據記載,野生捕獲的個體最重可達280多千克。該魚為中下層底棲魚類,性情兇猛,地域性強,成魚不集群,白天經常棲息於珊瑚叢、巖礁洞穴、沉船附近,有海底掘洞穴居的習性,夜間覓食。喜石礫底質,海水流暢的海區,是廣鹽性珊瑚礁魚類,在淡水中最長可忍耐15分鐘。水溫:24℃~26℃,比重:1.022~1.024,pH值:8~8.5。做最大循環量,可每月換水一次,但換水量不要超過缸體的1/2。要每天清洗上部過濾棉,刷洗蛋白帽。清洗濾材要在每次換水前完成,不要與換水同時進行。


飼養適應性指數

★★★★☆

成魚和幼魚都很貪吃,很容易飼養。

混養指數

★★★★☆

可與小型神仙或刺尾一些魚類一起養殖。

繁殖方法

卵生,人工環境下尚無繁殖成功記錄。

TIPS 妙招共享

龍膽石斑魚最大體長可達3~4米。它們身體上的顏色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是印度洋與太平洋最大的礁區魚類。這種魚常常會憑藉自已龐大的身軀襲擊小型魚類或捕捉一些甲殼類生物,其中龍蝦當屬它們最偏愛的食物了,甚至可以吃掉一些小型的鯊魚。


特點: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讚譽: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

營養價值: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胺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2、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3、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名魚之一。石斑魚同時具備了二甲基碸(MSM)和蝦青素的,所以有「美容護膚之魚」的稱號。


偷偷分享給你們一道菜「清蒸龍膽魚」

清蒸龍膽魚

製作步驟

1.食材:龍膽石斑魚,香蔥和生薑。

2.將蔥洗淨,切段,切絲。

3.放入冷開水中浸泡。

4.生薑洗淨,去皮,切片和絲。


5.將薑片鋪放在盤子裡。

6.將洗淨的龍膽石斑魚放在薑片上。

7. 將薑絲鋪放在魚身上。

8. 炒鍋注入適量的清水,放入蒸架。

9.大火煮滾。

10.揭蓋,放入魚盤。

11.蓋鍋蓋,旺火蒸10分鐘。

12.關火,揭蓋,拿出魚盤,倒掉魚盤裡的湯汁。[1]

13.撒上蔥絲。

14.熱油鍋,見油冒煙,關火。


16.上桌後就可美美享用啦(*^__^*) 嘻嘻……

小貼士

蒸魚的時間要以魚的大小來掌控。水果,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

擴展資料

龍膽魚去腥的方法


不要早放姜:很多人在烹調海鮮的時候,總喜歡過早的放姜,以為這樣做可以儘可能的去除海鮮的腥味。然後專家提醒,在做魚以及做海鮮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過早放姜,這樣做不僅不能起到去腥的目的,反而還會影響到海鮮原有的鮮香。

大量的實驗表明,當魚體浸出液的ph值為5~6時放姜往腥成果最好。如果在做魚或者是做海鮮的時候過早放姜,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往腥作用。因此最好是先加熱稍煮一會兒,等到魚的蛋白質凝固之後再放。

相關焦點

  •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巨型石斑魚的嗅覺十分靈敏,它們可以分辨出海水中魚餌的味道,那麼很多粉絲釣友一定會問,你用的什麼餌料誘釣深海的大魚的,特別是這種300斤的巨型石斑魚,其實釣石斑魚很簡單,整條魚當誘餌就可以了,你想用一整隻生雞釣巨型石斑魚都不是問題
  • 中國深海油井,收穫一條45斤的石斑魚,爆釣4條巨型深海大魚
    中國深海油井,收穫一條45斤的石斑魚,爆釣4條巨型深海大魚,一個令人神往的釣場,從海南三亞西島出發,快艇至少需要2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經過2個小時的航行我們終於抵達油井,靜靜得欣賞著海上日落。怎麼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樣呀?
  • 深海的野生美味----紅石斑魚,顛覆你對深海魚的認知
    大家都吃過多多少少不同的海魚,但是很少有人吃過紅石斑這種深海魚,這次,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美味的深海魚類
  • 地勢險惡小島,懸崖峭壁釣獲25斤大石斑魚,意外收穫10條深海大魚
    地勢險惡的小島,懸崖峭壁釣獲25斤大石斑魚,意外收穫10條深海大魚,在這些絕美小島上,找個安靜的小島露營一晚,享受純藍的海水,伴著波濤聲入眠,一次絕美的日出,看遠在天邊的太陽一點點破殼而出,然後瞬間霞光萬丈,這是我多麼追求的一次釣魚旅行。
  • 來自深海的「紅寶石」,肉質細膩鮮美,顛覆你對魚的認知
    不過,大家都多多少少吃過不同的海魚,相信也有些乏味,今天就給你們介紹一款不一樣的——「深海紅石斑魚」紅石斑魚,被港澳地區推為「四大名魚」之一,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可以說,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魚類,吃貨朋友們可不要錯過了~青島深海域養殖,肉質細嫩鮮美說起紅石斑魚,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 深海中巨物時你會手忙腳亂?別著急!與百斤大魚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最近在海釣圈中各種深海大魚、百斤巨物的漁獲信息可謂是鋪天蓋地,國際海釣發燒友們各種炫大金槍魚、大石斑魚、大馬林魚,照片上的他們無比喜悅、激動、放鬆,頗有成就感,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這些釣手遭遇深海巨物時,他們卻是在手忙腳亂中與深海巨物展開的「殊死搏鬥」記得前幾天與海釣玩家聊天時,就聊到了「深海中巨物」這樣的話題,這位釣友是剛從國際海域(美國邁阿密)返回,當聊到此次探釣巨物行程中最難忘的一件事時
  • 海南東方曬石斑魚,被網友評論爆錘,過百斤的石斑魚的俗稱是啥?
    每一天快樂地遊著走在各種海鮮攤子前,貪婪地品嘗蜆子、海螺、魷魚、活蝦和螃蟹,如果說最好吃的是海魚,海魚的味道就是石斑魚的最好味道。網民首先給我買的石斑魚做了定性,養殖石斑魚,重量不過一斤,當然便宜。有網友在海南東方住了五年,說東方海產品冬天價格非常實惠,石斑魚和馬鮫魚等也就十幾元一斤。
  • 教給你認識「石斑魚」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的礁石地區,能長到50釐米,帶有斑點的身體能迷惑敵人,保護自己。老鼠斑為傳統價位最高的石斑,尖嘴高背,奶油般的體色布滿黑色斑點,讓人感覺很喜慶。肉質潔白結實,味道鮮美。做法通常是小尾清蒸,大尾起肉片炒魚球或打火鍋。近年因為人工繁殖成功,促使市場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 清蒸石斑魚的做法,魚肉緊實味道鮮美,不愧為海魚中的上等魚!
    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肉質鮮美、低脂肪、高蛋白,在港澳地區被認為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宴席必備的食用魚。我們家都愛吃魚,因為在海邊,我們一般都吃的是海魚,石斑魚、鱸魚等海魚都是我們的最愛。石斑魚品種很多,今天買了一條虎頭斑。讓老闆殺好,做一道鮮美的清蒸石斑。
  • 麗水一家四口 買了三條淡水石斑魚熬湯竟然中毒!
    可淡水石斑魚放倒一家人的事可真不多,前兩天,慶元縣的吳女士一家四口便「中招」了。  當天,阿姨來竹山村做客,她特意在路邊攤買了3條新鮮石斑魚,結果鮮美的魚湯剛喝完,就全部進了醫院。  4年前就在慶元毒倒過一家三口  慶元縣人民醫院急診室李林旺主治醫師,詳細詢問吳女士和她家人的情況,並做了相關檢查。
  • 石斑魚用紅燒做法,肉質鮮美,湯汁濃鬱,味道特別美
    大家好,我是東哥,今天給大家做一道紅燒石斑魚,石斑魚肉質細膩,鮮嫩是特別有營養的海魚,在家裡用紅燒做法特別的鮮美,家人肯定喜歡。這道菜的口味是家常紅燒味型,石斑魚吃著特別的濃鬱,鮮嫩。石斑魚,系鱸形目,鰭科,因其魚身上有花色條紋和異色斑點,故名。石斑魚主要產地在象山漁山島周圍海域,是寧波著名特產,也是馳名中外的名貴魚種。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鈣、鐵、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 舟山有人捕獲大大大野生石斑魚!這些年舟山出現的「大傢伙...
    船老大鄔方表一看,這條大魚,應該是野生石斑魚,「抲魚快四十年嘞,第一芒看見噶大咯石斑魚,毛估估拷百斤重!」    鄔方表今年56歲,他告訴記者,以前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他把這條的魚的照片發給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漁民,大家也說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野生石斑魚!
  • 從市場買來的深海大魚含有罕見毒素,珠海一家誤食六人中毒
    珠海市食品藥品監督局總監黃建恩表示,「這是個偶發的事件,並不是所有的海鰻都有雪卡毒素,大家要吃這種野生的深海魚,吃的個體不要太大,儘量不要超過2公斤以上的這種,因為深海大魚會有風險。」中毒的並非黃先生一家。近段時間,沿海地區常出現由於進食海魚(珊瑚魚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數較多。
  • 清蒸石斑魚,魚肉鮮美可口,做法簡單
    清蒸石斑魚By 美拉拉的美食日記從海裡釣到新鮮的石斑魚!最好的吃法莫過於清蒸了,只要有了姜、新鮮的食材只需要姜、鹽就足夠激發其天然的鮮美味,開動了。小貼士:沒有想到我這尾魚太大,家裡沒有更大的魚盤和蒸鍋,也缺少蔥絲配合,擺盤很醜,但是味道真的很鮮美。來自 美食天下 美拉拉的美食日記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一種味道鮮美的巨型魚類,可以生吞鯊魚海龜,還有過吃人的記錄。
    巨石斑魚,為鮨科、石斑魚屬魚類。體褐色,幼魚體側具斑點及斜橫帶,背鰭鰭棘部下方具1大黑斑。吻長而尖,側線有孔鱗64-66個。尾鰭後緣圓形。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近海。中國見於南海。巨石斑魚是一個泛稱,泛指體型巨大的石斑魚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澳洲昆士蘭的鞍帶石斑魚。
  • 菜市場遇到這7種魚別手軟,目前無法人工養殖,營養好味道鮮美
    今天分享幾種海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學會去菜市場買海鮮,攤販一看:果然是內行人。第一種,野生小石斑魚。石斑魚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沒有暗刺,肉質細嫩,特別適合小孩子吃,是一種上等好魚。其肉細膩潔白,類似雞肉,又被稱為"海雞肉"。石斑魚用清蒸最能保留其鮮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營養均衡,所以這魚經常在出現在人們的桌餐上,深受喜愛。
  • 外觀好看的淡水石斑魚,而且它的肉質食用起來很鮮美具大量的營養
    不僅外觀好看的淡水石斑魚,而且它的肉質食用起來很鮮美具大量的營養,可以作為欣賞的魚類,同時也能養殖成商品魚,有個很好的利潤收入。也成為了養殖戶的一種新型單數養殖種類。養殖的過程裡該怎麼去管理呢?大家對它的養殖技術知道多少呢?讓我們根據以下內容詳細的介紹來了解一下。
  • 中國南海油井,爆釣巨型深海大魚,一共斬獲500多斤的野生深海魚
    中國南海油井,爆釣巨型深海大魚,一共斬獲500多斤的野生深海魚,油井位於我國南海海域,距離海南省三亞市比較近,航行距離約60海裡左右,普通釣船的行程在7小時左右,井臺周圍的平均水深在90米左右,全年都可進行施釣,但因受熱帶風暴和東北季風的影響,故最佳釣期在7至10月份,其中9月為最佳。
  • 清蒸石斑魚,最簡單的做法,最鮮美的味道,新手一次就成功
    清蒸石斑魚By 愛吃de胖子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新鮮的石斑魚用清蒸的做法最能體現出魚肉本身的味道。原料:石斑魚、蔥、姜、胡蘿蔔、白酒、花生油、蒸魚豉油。做法步驟:第1步、石斑魚去鱗及內臟洗淨。第2步、在魚身的兩面打上一字刀。
  • 有毒石斑魚頻現食肆 提醒吃時勿忘剔除內臟
    可能含有雪卡毒素,專家提醒吃時勿忘剔除內臟  新快報記者 楊莉 實習生 林煥輝  春節期間,廣州市兩家六口因吃深海魚中雪卡毒入院,衛生和工商部門都發出了慎吃石斑等深海魚的警告,但記者昨天巡城發現,多種石斑魚等珊瑚魚類在海鮮酒家和其他食肆仍大行其道,在昨天的元宵宴上佔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