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官,他的故鄉在這裡!

2020-12-05 百家號

鄭和下西洋大家一定都知道,但是鄭和到底是哪裡人呢?鄭和大致生於1371年,鄭和之父馬哈只在戰亂中死去,身為戰俘的鄭和被閹割稱為太監1385年隨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隨即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賜姓鄭,升任為內官監太監,世稱「三保太監」。

很多人都說鄭和是回族人,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鄭和與回族的來歷,鄭和《明史》上記載很少,只說他是滇人,也沒說過他是啥民族。1894年發現了《故馬公墓志銘》,開始了鄭和的回族之路,梁啓超大力吹捧鄭和之後,各種關於鄭和的族譜紛紛跑了出來。

巍山《馬氏家乘》《鄭和家譜首序》,這裡面都記載著鄭和家是宋神宗熙寧三年來華,來華一世祖是西域普化力國王所菲爾,被宋神宗封為公爵,有個祖宗叫做沙魯古公納更是在紹熙二年被封為昭慶王。以後的祖宗在宋朝也是封公封侯封王,可惜的是這個普化力國以及他的這些祖宗《宋史》裡一點影子都找不到。

在元朝時被追封為鹹陽王的詹斯丁賽典赤出現了,傳說鄭和是他的六世孫。《元史》裡是這麼說詹斯丁賽典赤的:詹斯丁賽典赤,出生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1221年成吉思汗西徵到此,跟他的父親苦魯馬丁投降成吉思汗。所有跟詹斯丁賽典赤有關的家譜都說他聰明英武,深受成吉思汗的信賴和重用,為成吉思汗立了很多功勞,可是他投降成吉思汗的時候僅僅十一個十歲的孩子,不知道那些說法靠譜不靠譜?

我們再來說說他兒子,他的長子叫做納速刺丁,這個沒問題,到了賽典赤的孫子問題又來了,賽典赤長孫叫做伯顏,他們這些家譜裡記載伯顏被封為淮王,帶兵為元朝掃平南宋。元朝叫伯顏的很多,這裡就說兩個伯顏,一個是色目人伯顏,這個伯顏原名叫做阿布.別克兒,當過中樞平章政事,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因為幫助安西王阿難達爭奪帝位,事敗被誅。

再說一下賽典赤,所有跟他有關的家譜都說他是聖裔,也就是默罕默德的後裔。可是到底是第幾代就亂套了,《鹹陽家乘》說是三十一世,《賽氏家傳》說是二十世。大家知不知道明清時期有種職業叫譜匠?這些家譜邏輯混亂,史實不清,張冠李戴。極有可能就是那些譜匠胡編亂造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是太監嗎?他是怎麼死的?他的墓地在哪裡
    鄭和是太監嗎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鄭和是太監,但是鄭和卻是個偉大的太監。而且這裡的太監和大家普遍理解上的太監有些差別。於是在這個時候,只有十歲的鄭和就被當時的明軍的副統帥藍玉給擄走了,而且還把鄭和給閹了,讓他在軍中當秀童。後來鄭和又被帶到了南京,到了南京之後鄭和就被藍玉送到了南京的燕王府,這個燕王就是日後的明成祖朱棣。也就是因為這個契機,鄭和和朱棣相識。所以在朱棣登基之後,將重任託付給了鄭和,鄭和也不辱使命,七下西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
  • 一位真正的英雄,是民族的驕傲,中國偉大的航海家三寶太監!
    一位真正的英雄,是民族的驕傲,中國偉大的航海家三寶太監!西方的許多水手不僅探索海洋,中國古代還有一個著名的海洋傳說叫鄭和。今天我們要談論明朝的航海大師。鄭和四年前出生在洪武,原名馬三寶,雲南人。他從小就很聰明,喜歡學習。此外,他從小就對航海有濃厚的興趣。
  • 以中國明朝航海家命名,這艘戰艦破了中國海軍哪4項記錄?
    在當時那個海上設施和地理知識不如現代的年代,鄭和他以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帶領著一批人馬乘坐著大船邁向了大洋,給許多不曾了解、不曾發現的國家和民族帶去了我國表示友好的物品,教會了他們許多技能,也給我國帶來了許多珍奇瑰寶。
  • 麻將竟是明朝這位著名航海家發明的,他發明麻將是因為無聊
    麻將的來源眾說紛紜,最廣為流傳的,就是在明朝時候發明的,而發明它的,正是我們所熟悉的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鄭和,明朝太監,雲南人,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因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 。
  • 致敬偉大的航海家鄭和 寫在中國航海日之際
    從公元4世紀的希臘航海家皮忒阿斯駕駛小船進行最早的海上遠航算起,人類在一次次打破先輩的紀錄。從最初的涉水過河,漂流湖泊,到近海航行,再發展到遠洋航行,一次次創造了新的奇蹟。航海技術也從經驗航行,到以山形水勢和地物為導航標誌的地文航海,再到以星辰日月為引航標誌的天文航海;從燈塔到浮標,從指南針到衛星導航,從航海圖到自動標繪雷達等,人類一次次實現著跨越式進步。
  •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
    鄭和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航海家,是世界大航海的先驅者。從1405年到1433年二十八年間,曾率領龐大的船隊七次下西洋,訪遍了亞非37個國和地區,為世界航海事業和各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沒有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不僅有大陸文明也有海洋文明,明朝時的中國是航海的黃金時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在古裡賜其王國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國十萬餘裡,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永樂五年九月初二回國,押陳祖義等獻上,陳祖義等被問斬。施進卿被封為舊港宣慰使。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指揮官鈔一百錠,彩幣四表裡,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裡,百戶鈔六十錠,彩幣二表裡;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裡,錦布三匹。
  • 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
    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   克利斯託弗-哥倫布是西班牙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航海家。
  • 鄭和七次下西洋,是著名的航海家,最後卻死在航海途中
    其實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很多非常著名的航海家,不過最出名的幾位都在國外,那麼在中國有這樣一位非常出色的航海家就是鄭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實是一名宦官,俗稱就是太監。但是從鄭和的一生來看他其實有很大的功勞,至少為以後的軍事發展帶來一些動力,並且也在很多方面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當時的軍事實力,不過當時的皇帝抱有的想法就是朝貢,用這樣的方法去顯示出中國的國力,當然在現在看來覺得有一些太過炫耀,可是當時的皇帝這麼喜歡那麼無奈鄭和就需要去其他的國家來送禮。
  • 世界史上偉大的航海家,我國一人上榜甩哥倫布幾條街,一人侵略一人...
    哥倫布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並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彼岸有譽聲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域講述歷史人文,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鄭和七次出使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始人,在歷史上起過很大的作用:第一、促進了中國和南洋各國之間交通的進一步發展。
  • 上海紀念偉大航海家鄭和
    本報訊 從今天起,「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將在上海拉開帷幕,這也是紀念我國偉大航海家鄭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務院新聞辦昨天在京召開了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上海市副市長楊雄介紹了有關情況。
  • 中國最偉大的民間航海家:發現澳洲第一人!鄭和下西洋參考他的書
    中國最偉大的民間航海家是誰?——汪大淵。汪大淵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不大熟悉,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他的簡歷。汪大淵,生於1311年,卒年不詳,字煥章(取自於《論語》「煥乎其有文章」,可見其父母之厚望),元代隆興路人(今江西南昌),航海家、旅行家,兩次航海出帆,歷經了海南島、佔城、獅城、爪哇、馬六甲、緬甸、菲律賓、蘇門答臘、加裡曼丹島、南洋群島、波斯、印度、斯裡蘭卡、埃及、阿拉伯、摩洛哥、索馬利亞、莫三比克海峽、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澳大利亞等地,創作《島夷志略
  • 七次下西洋的竟然是他,從太監到航海家,他經歷了什麼
    七次下西洋的竟然是他,從太監到航海家,他經歷了什麼鄭和原來是明朝的一個太監,但後來卻成了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在世的時候曾經七次下「西洋",開闢了一條連接我國和亞非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中外航海史上的壯舉。
  • 簡述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經歷,一個偉大的航海家的傳奇故事
    船隊到達這裡後,可在此中轉,然後再到附近一些國家去訪問、貿易。去各國的船隻也都回這裡集中,等候西南信風整隊返航。鄭和的船隊在滿刺加停留了一段時間,又到了印度半島西南端的古裡(今印度科澤科德)。古裡是鄭和第二次下西洋的終點,這是西洋各國中的一個較大的國家。明代以前,中國就和古裡有過來往。永樂元年,明朝的使臣也來過這裡,古裡國王派遣使臣訪問過中國。
  • 外國的鄭和,歷史最偉大的偉大航海家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一名義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和殖民者,在西班牙天主教君主的支持下完成了四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他帶領第一批歐洲探險隊前往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南美洲,開始了歐洲對美洲的永久殖民化。雖然他認為他發現了一條通往遠東的路線,但他被認為開啟了美洲被歐洲人徵服和定居的大門。哥倫布的早期生活有些模糊,但是學者們普遍認為他出生在熱那亞共和國,並以利古裡亞方言作為他的第一語言。他年輕時出海,遊歷甚廣,遠至不列顛群島,遠至現在的加納南部。他娶了一名葡萄牙女子,在裡斯本居住了幾年,但後來娶了一名西班牙情婦;他和每個女人都有一個兒子。
  • 人們給了西方航海家非常高的評價?我們今天應該重新認識「鄭和」
    首先,我們要知道鄭和下西洋,沒有侵略,也沒有掠奪,更沒有宣稱南洋、西洋各國都屬「神聖的大明皇帝」(當然,暗地裡可能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所以他到底幹了什麼?貿易?不,他推廣了天朝的禮制,他把中國人信奉的王道和仁義推行到了陌生的地區。各國平等共享天下之福,是非常美好的社會秩序。
  • 航海日尋訪鄭和故鄉,細數大航海時代東西方實力差距,踏海前行!
    今天,是中國航海日,1405年7月11日,偉大的航海家鄭和開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行,這一天,後來被定為「中國航海日」,在今年的航海日到來時,我再次走進了位於昆明晉寧的鄭和公園——鄭和的出生地,緬懷、致敬鄭和這位偉大的航海先驅。
  • 尋找大航海家鄭和的足跡
    600年前的中國明代永樂年間,大航海家鄭和以歷經二十八年(1405-1433年),七下西洋的壯舉,震驚了當時的世界。今天,在中國日益開放,國際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環境下,航海家鄭和,這位中國古代開放的先驅,探險勇士,和平使者,以他一生頗富傳奇的航海經歷,重展魅力,吸引了海內外諸多關注的目光。 孟席斯語出驚人:鄭和船隊曾到美洲!
  • 鄭和原來是一個太監,後來成為了著名的航海家
    鄭和原名叫馬和,小名叫三寶,被人稱為三寶太監,是中國歷史上的航海家外交家。有人就問了,他明明叫馬和,為什麼大家稱他鄭和呢。因為他是被明成祖朱棣賜姓鄭。馬和本是跟隨明成祖朱棣的一個太監。明成祖朱棣發動政變獲取皇帝地位之後,由於馬和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說賜他以鄭為姓,叫他鄭合以紀念他的戰果。並且讓他做了監太監,屬於正四品官,在宮中的地位非常高,地位僅次於司禮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