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碧水、噴泉、涼亭……凡是走進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下稱「新開元」)的人,很難將其與礦山聯繫起來。
「綠色,是一種辦礦理念。我們努力使礦山生態融入周邊的生態環境,打造綠色礦山。」新開元總經理姚紹武表示,作為全國砂石骨料行業首家的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新開元身處「兩山」理論的發源地,以更加嚴苛的姿態要求自己,注重文明開礦、生態立礦、科技興礦,建成了智慧化環保礦山,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質、低消耗、無汙染、有效益、和諧化的綠色礦山發展模式。
臺階式開採區
技術創新厚植綠色
「目前骨料已經成為新開元的品牌,可以說顆顆石子都是新開元技術創新的結晶。我們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開創了高品質骨料綠色清潔生產工藝。」姚紹武說。
在新開元,從山上開採到碼頭裝運隨處可見技術的革新。他們倡導科學開採,嚴格按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採設計方案》等文件要求,科學編制內凹陷開採方案,形成自上而下大平臺臺階式開採。在開採同時,公司還在周邊及兩側保留原生態植被,做到減少視覺汙染,營造「開礦不見礦」的效果。在爆破方面,新開元自2014年以來,開始採用中深孔高精度微差逐孔起爆技術和數位化爆破設計。他們憑藉這套自主研發的系統,使爆破振動影響程度、粉礦量和大塊率均得到有效控制,在改善了爆破效果同時,也為整個生產提供優質的母巖保障,從而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石料的裝載運輸,該公司對礦區所有車輛安裝GPS定位監控系統,通過礦山智能管理系統對採礦場範圍內的車輛進行實時優化調度,並且精準控制礦車速度、嚴禁超車行為;搭配上露天採礦自動過磅系統,做到完整記錄礦山開採、裝運信息,實現無人化過磅管理,精準控制礦車超載行為。
「這些技術的應用,全面提高了礦山生產的工業化、信息化和現場安全管理水平。技術的研究成果在露天礦爆破領域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可推廣應用到全國其他露天礦山,實現礦山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姚紹武介紹稱。
在骨料加工板塊,新開元開發了「三級破碎一級整形」生產工藝。他們利用循環水對石料進行水浴處理去除泥塊後,搭配上PLC集中控制技術、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及智能控制系統,實現高效加工。對於骨料針片狀問題,他們建立了「電流-針片狀顆粒-破碎機口尺寸」模型進行針片狀含量控制。公司還通過機器視覺在線石料粒徑識別技術,嚴格控制骨料級配超標問題,形成了新開元高品質骨料加工技術體系。
為了促進產品升級,該公司自主研發了「SCM法制精品砂技術」,並於2017年底啟動了高品質機制砂示範線工作。該技術使用的原料為0~5mm的尾礦砂,原則是依據標準、多篩少磨、控制成本。針對0~5mm機制砂「兩頭多中間少」的現狀,他們比對國標二區二類中值曲線,對「超標泥粉部分進行剔除,超標粗粒部分分離破碎整形補充中間檔」,並在整個過程中做到對顆粒的加工整形,使最終混合砂級配很好地擬合了中值曲線。
粉塵治理一直是礦山治理的老大難問題。20多年來,新開元始終堅持「粉塵源頭控制、防塵手段多樣並舉、降塵技術創新升級」理念,創新性地提出了「雞尾酒」式治理模式,包括立體綠化、水浴式除塵、布袋除塵、霧化除塵及封閉抑塵。他們針對不同的揚塵方式和粉塵顆粒物大小,因「塵」施策:對採區採取爆破場灑水和水袋壓孔降塵;對礦區內主要運輸道路進行全部硬化處理並增設移動灑水車輛灑水,達到了良好的降塵抑塵效果;對加工區通過栽種花草和樹木,構建立體綠化體系,在美化環境的同時發揮了滯塵效益,同時輔助採用乾式布袋除塵、溼式水浴除塵和超聲波噴霧除塵等綜合措施。他們還構築檢測體系,在礦區內設置8個粉塵檢測點,每月定期檢測,將檢測結果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並公示在粉塵防治管理公告欄,將粉塵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實現「全過程降塵」。為了減少尾氣排放,他們還新引進純電動礦用新能源汽車代替原來的柴油車,一班只需充一次電,能耗是常規車輛的1/10,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新開元人懷著感恩之情,對寶貴資源的敬畏之心,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愛資源。他們針對行業內石粉尾礦和生產廢水處理的難題,歷時10餘年開發出了第三代固液分離系統,完全取代了原有的三級沉澱池,選用旋流離心分離、高頻脫水、絮凝沉澱、濃縮壓濾等物理化學方法,配套無線網絡技術構建的視頻監控和數據管理系統以及PLC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泥-砂-水全分離。他們對於洗砂後產生的泥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砂則回摻機制砂以補充級配缺失檔,水則循環利用。該項目實施後,公司的固液分離中心每年回收使用循環水330萬噸,回收細砂20萬噸,回收泥8萬噸。同時,為了將回收的-320目尾泥充分利用、變廢為寶,該公司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技術攻關,在發光聚合物混凝土、節能保溫發泡陶瓷、透水路面型材等方面進行了大力的探索,並初步取得一定成果,真正做到資源綜合利用、吃幹榨盡。目前,該公司的資源利用率達99.7%。
新開元人的持續創新,結出了碩果纍纍。他們的機制砂生產技術、露天礦數位化智能爆破技術和採區行動裝置智能化監管系統分別入選了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原國土資源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另外包括7項發明專利。
智能管理提升綠色
在礦山企業經營上,新開元深入踐行習總書記的「兩山」理論,建設「天藍、地淨、山綠、水清」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要求,切實做到綠色、安全、環保。
「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新開元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從人(Manpower)、機(Machine)、料(Media)、法(Method)、環(Environment)五大要素進行4M1E安全體系構築。」姚紹武介紹,我們做好員工勞保安全措施(人),對於機器設備進行安全防護(機),設立櫥窗欄進行安全知識宣傳(Media),組織員工進行應急救援演練(Method)以增加員工安全自身保護,通過設立安全生產講評臺、每日生產前對員工進行安全自身防護和設備操作安全的提示講解來使安全意識深入每個員工(Environment)。
該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認真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項目」和「SCORE(企業可持續發展)項目」,不斷提升安全標準化水平。他們細化各部門過程管理,實行目標激勵,以制度檢查、考核為切入點,實行目標激勵,以實現礦山大系統制度化、流程化、專業化運營。他們構築了安全生產檢查組、車間責任人、專職安全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一整套體系,始終秉承著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責任人和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切實把員工的生命健康放在了首位。
為了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該公司實行《職工綜合獎管理》《公司級連續安全生產獎》《員工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等措施。他們結合綠色礦山創建的個性化特點,自2015年開始導入日本豐田的精細化管理,在沒有圍牆的礦山內創造性地將安全管理與6S管理相結合,在礦石開採、運輸、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引入6S管理理念,並在推行過程中重點強調「執行力」,要求全員參與,不留死角。經過4年多的推行,6S現場管理已經成為該公司員工的行為準則,成為新開元企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到廠區風貌,小到車間工具箱及管理展板,都可以看到新開元現場管理的一絲不苟,小事精做。在企業6S現場管理推進項目和精細化管理推進項目推進中,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工作,被評為吳興區6S管理十佳企業、湖州市精細化管理示範企業。」姚紹武說。
生態建設護美綠色
徜徉在新開元,感受到的是「廠區整潔、鳥語花香、水清魚肥」的心曠神怡。這也是該公司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結果。
新開元從創建之初就十分注重礦山的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建立綠色礦山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他們將標準化工作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構建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生態文明標準化知識培訓,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先後受邀參與了國家標準《機制砂石骨料工廠設計規範》、行業標準《砂石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範》和湖州市地方標準《綠色礦山溼法工藝水循環處理規範》編寫制定工作,生態文明標準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在歷代新開元人的不懈努力下,該公司建成了現在的「花園式辦公區、五星級美麗碼頭、青山綠水掩映中的加工區域」,於2017年入選湖州市生態文明標準化示範點。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外部環境,必須要牢牢銘記造福社會。新開元開創性提出了「TOCHE」思想,從交通(Traffic)、就業(Occupation)、關懷(Care)、居住(Housing)以及教育(Education)開展礦地和諧化工作。24年來,該公司通過不斷招收當地村民來礦工作,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有效解決了當地村民就業難問題。新開元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全力回饋當地建設,累計投入數百萬元用於礦區及附近村莊基礎建設及教育事業發展,積極推動當地公益事業的發展。
可喜的是,新開元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周邊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已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共建機制。當前,該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精心打造集礦山工業旅遊、綠色生態產業、地方民俗農樂、青山自然風光為一體的生態文明發展示範區,實現「開發一方資源、發展一方經濟、保護一方環境、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新開元的綠色礦山建設徹底改變了社會對礦山企業「晴天一片灰、雨天一路泥」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型、環保型、發展型、和諧型的綠色礦山企業。隨著該公司的社會形象、地位的不斷提高,吸引了央視、東方衛視、解放日報等十多家中央和地方媒體,吹響了砂石行業在大眾媒體上正面報導的號角。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及專家多次來公司調研,全國各省市單位企業慕名參觀學習、經驗交流近千人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進一步提升國內礦業綠色發展水平,促進砂石骨料行業的繁榮可持續發展,加快礦業行業重塑形象進程,公司將對外開展綠色礦山技術服務,為全國建築礦山企業提供綠色礦山建設技術指導,引領行業進步,實現綠色礦業發展。」姚紹武最後表示。
網站編輯:宮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