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一套書搞定新學期的語文學習? 這可能我見過的閱讀界最大的忽悠!沒有之一!

2021-01-20 個思課堂 Gesi Academy

想用一套《大家來找茬》來打通新學期的語文學習的任督二脈?呵呵,你們一定都搞錯了。 


熟悉我的媽媽都知道,主題閱讀是我一直在親子共讀中實踐的方法:


就是從一個故事中拓展中好幾本書或者知識點,比如我們從讀《魔法親親》開始,回想茅根在溫哥華史丹利公園裡見過的野生浣熊,為了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我們會打開《西頓動物記》中小浣熊的故事。


接著,我們還會一起讀《西頓動物記》系列中狼的故事,從而引申出西頓傳體繪本《喀倫坡之狼》,去了解西頓經歷怎麼樣的人生巨變轉去當一名關愛自然的動物小說家。


再從《喀倫坡之狼》作者威廉格利爾說起,去看他繪製另一篇波瀾壯闊的描繪人和自然關係的《極地重生》,之後是南極的知識,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當昨晚我在一個媽媽群中,看到這套呼聲很高的語文閱讀輔助套裝書。

我本著好奇的心態打開,想看看教育界的專業人士們如何來為孩子們做主題閱讀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大驚失色,這哪裡是在幫助孩子們閱讀,而是不惜餘力地毀壞孩子們的閱讀,繼而我點開了樣書的網頁連結,簡直是大型翻車現場!更令人痛心的是:個別微商,一邊讓自己的孩子讀著國家地理等專業科普書籍,但為了利益,一邊賣命地吆喝低質童書,讓無數善良的粉絲媽媽們為這種偽百科買單。

這幅據說是製作了一個月的圖畫有個常識錯誤,你發現了嗎?(答案在文末找)

下圖中的一副有常識性的錯誤,是哪一張呢?為什麼?(答案在文末找)

首先,閱讀需要保持好奇心,要幫助孩子提升探索的能力。

簡單來說,閱讀的方法就是一篇文章+拓展。一開始,家長幫助孩子拓展,挑更有意思的背景文章補充,這樣擴出來的內容更有趣更有吸引力。這個過程是一個思維示範的過程,而慢慢地,孩子學著在家長的引導下一起搜索,在過程中孩子掌握了思考的方法和閱讀拓展的技能,更養成了學無止境的好習慣。


另外,孩子的好奇心的時間並不長,家長要做的是珍視孩子提的每個問題,知道答案的,可以告訴孩子。不知道答案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搜索答案,或者給孩子工具書,教他怎麼自己想辦法尋找答案。

然而,這套書大而全地保姆式地告訴孩子所有的拓展點,但並沒有告訴孩子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搜索到這些知識點,或者進行怎麼樣的思考,可以幫助孩子主動去尋找答案。


其次,學習的機制是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聯結舊識。

我始終相信所謂的記憶力是不斷提取舊知識的能力,而在舊知識上學習新知識則一點即通。

很可惜,這套書上並沒有利用這個事半功倍的學習機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KWL學習法。雖然很多知識點在各階段的書中反反覆覆地提,比如梧桐樹、銀杏、蝌蚪,但是始終沒有遵循這個原則,知識點是散落的,不統一的。而且,很明顯,各個階段的編撰團隊是不同的,其對於同一物種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此外,針對科普類閱讀應有更多的圖表時間軸、概念圖、用表格整理信息直觀地表達幫助孩子識別段落的組成部分和中心思想。通過上述的幾種學習方法,孩子的閱讀速度才會越來越快,信息汲取也能愈發精準。

第三,受版權費的困擾,一些優秀作品只能為低劣的山寨作品所取代。


比如這篇,明明是Shel的愛心樹,卻換成一篇中文的擴寫。

我不是很懂版權費,但是這套書中,大部分被引導的原作是已經逝世的名家作品的節選版,很多現代的仍在世的名家作品鮮有入選。

關於節選是我的另一個吐槽了,我們成人讀書一直強調,讀書要讀全。課本是受篇幅局限沒有辦法,那孩子的課外書為何不能讀整篇?小編採用什麼的標準做原作的刪節?這些書中都沒有跟進。


第四,知識的時效性。

我七月陪娃參加上博的青銅器課最大的收穫就是抓到了商務出版社的《新華大字典》中的一個bug,文物界統一認定爵不是飲酒器,而是禮器中的盛酒器,古人不會對著嘴喝的。可見知名出版社的大字典都不能保證自己全對,其他的參考書真應該緩一緩自封世上無雙。

可是,很多媽媽聽從銷售的建議,打算買齊小學五年的全套。我大呼萬萬不可。

一來成熟的出版社每年都會不斷勘誤更新,

二來知識有時效性,五年後我們的教材如何改不得知,書中涉及的百科知識的詞條如何變更更無從得知,比如一年級上的深圳詞條,這幾天不是已經更新了嗎?

下面是有意思的大家來找茬環節,看看這套被吹上天的教材錯在哪兒?

這一頁混淆了蜻蜓和蟌,蟌俗稱豆娘,圖片羽化的蟌,翅膀合併,平行於身體,蜻蜓羽化後翅膀先豎起後平攤。

而蜻蜓的幼蟲也不叫幼蟲,而稱為稚蟲。

這一段,說的是螞蟻吃著吃著忘記了,把種子一扔,其實螞蟻吃的是紫花地丁這類種子上的油脂,邊走邊吃,吃完就把種子隨手一扔,而不是忘記了。要知道,螞蟻是絕不會浪費食物的。


書中圖片中的毛毛蟲形態模糊,看成蟲好像是柑橘鳳蝶。柑橘鳳蝶是五齡蟲,一到四齡是黑白色的,到第五齡才是青色,這書上一上來幼蟲是青色的,這是不對的、蛹的形狀也不對。


熊貓愛吃竹竿多與吃竹葉,文中絲毫不提竹竿的地位。


獅群裡佔上風的是母獅子,這隻公獅子不過是個代言人。等到獅老爪拙,就會被驅逐出群,連帶自己親生的未成年娃一起被滅口。

這朵「野菊花「很委屈,明明人家有名字而且是花壇裡的正統家花,怎麼偏偏就」野「了?

我被茅根的自然老師鄭老師反覆糾正過,銀杏是著名的裸子植物代表,白果不是銀杏的果實!!!而是種子!!!!


梧桐葉居然用了一張懸鈴木的葉子。同一本書反覆提及梧桐葉卻前後矛盾。

而且梧桐一般都是園栽,而懸鈴木才是行道樹。45頁把梧桐變成了行道樹。


我編輯至此已經抓狂了,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錯誤都不能發現,2000人4年到底在做什麼?還是說大家掛個名字,其餘的事情就交給實習生和度娘了?

繼續吐槽,雖然都是針葉,」水杉果「的針葉和」水杉葉「的針葉完全不同。。。

還有還有其他不勝枚舉的錯誤,不再一一圖片例舉了

比如,黃河流經的是9個省和自治區,而非9個省;

書中圖片的小蝌蚪媽媽不是青蛙而是蟾蜍;

熊貓的老家不僅有四川還有甘肅和陝西。。。



昨晚在群裡吐槽了一圈,有媽媽問詢我的專業是什麼,我的專業是和閱讀渾身不搭界的服裝。而我所有的知識來自六年陪讀路,來自我不滅的好奇心。


在漫漫的親子閱讀路上,保持好奇心是多麼的重要。而父母是孩子好奇心的第一來源,我們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隨著他們慢慢長大,好奇心慢慢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應該為他們創造合適的探索環境,進一步啟發他們思考和學習,而書籍往往使爸爸媽媽們首選的工具。所以,在購買童書的時候,切記:


一、不要盲目聽信民間流傳的「教材」;

二、爸爸媽媽們需要保持嚴謹的態度,先審閱為孩子購買的書籍;

三、考察書本知識中的時效性,保護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再看這張號稱修改了一個月的封面,如果這樣的封面做了一個月,只能說創作團隊太低效了。圖中的自行車撐腳在右側,騎著這樣的車去停車,應該會和其他的停車人打起來的。

再來一張常識性的錯誤,太陽光中的七色光中的紅光折射最小,紫光折射最大。所以,所有的單彩虹都是紅色在上,紫色在下。雙彩紅中上彩虹的布光則相反。不信你看一看上海發布中的網友貼圖。

「個思」是一間幫助學生發掘自我的英語在線教育課堂,用心做教育,讓學生能夠認識自己、獨立思考,最終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和人生的方向。


相關焦點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家長要明確一點,你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是督促和引導孩子看書,養成習慣,培養興趣。還要對內容有一個基本的把控,很多家長在閱讀過程中非常強勢,孩子看什麼書,不能看什麼書,家長完全控制。在閱讀練習中,孩子沒有主動權,是一個被動閱讀的狀態,這不利於對閱讀建立興趣,更無法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不知道選什麼書的家長,我總是建議,先從語文書看起。
  • 語文老師:仿寫課文練習,別再背千篇一律的範文,用課本搞定寫作
    連標點都錯得一樣,可見所謂的範文作文書,印刷錯誤都非常明顯。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態度,這也是不少語文老師很無奈的事。發現有抄作文的現象,在小島老師的班級裡,是絕對不允許的行為。必須接受一遍遍修改和端正學習態度的再教育,寫作練習不能偷懶,想要出成績,靠抄作文是沒有用的。有寫作困難問題的學生,主要是對自己的寫作沒有信心,怕寫作文,怕被老師當作反面教材進行批評。
  • 國際安徒生大獎,安東尼布朗《我喜歡書》,圖畫引導閱讀興趣
    大語文時代,閱讀非常重要。而經常人與人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讀過多少書?閱讀,從娃娃抓起!又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把孩子培養成自主、獨立、有深深地熱愛閱讀呢?一般有兩種:有知識家長會說:「寶貝啊,一定要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什麼是顏如玉?」
  • 作業幫新匠師丨李英傑:喚醒孩子的語文學習力,用愛好驅動成績
    否則,同樣一句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可能就是乾巴巴、沒有生命力的。我經常會看到一些功底不夠強大的老師把語文講得跟賣白菜一樣,都是大白話,毫無文學感。這樣的人對語文是沒有感情的,學生們在這些老師的語言中,更是無法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語文。」這些見聞和感受,讓他們感受到各地語文老師素質提升的重要性。做著做著,也感受到了這件事的意義。
  • 培養閱讀能力,我讓孩子三年級後來居上,後續學習更輕鬆持續領先
    我也不逼他,只是在桌邊,沙發邊,床邊全放上他喜歡看的全文字書。孩子的閱讀習慣已經養成,一天不看書就感覺有點不舒服,舊書看來看去終於沒意思了,相持了大概一個月後,他自己拿起了全文字書,從此開始看起了大部頭。現在孩子看書速度極快,我都跟不上!以至於在電腦上看電影都一隻手不停按快進。《三體》三部曲那麼厚,我都看了好幾個月,他硬是假期裡一個周末就搞定。
  • 四年級小學生喜歡看童話,語文老師卻說,提高閱讀量要看這幾類書
    統編新語文教材的教學目標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學生們保持閱讀的習慣。其實現在語文學習強調閱讀,也是希望以閱讀這個方式去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家長們都很關心閱讀相關的學習,也會找我溝通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中小學也開展了閱讀課、圖書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都會有閱讀故事、文學著作的課堂訓練。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基本上有這類問題的學生,數學也不太好。閱讀在小學整體學科中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不光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也需要,讀不懂題目,就解不了方程式。英語同理,閱讀的方式技巧不對,英語更看不懂。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閱讀,給孩子買書、送到閱讀培優班、參加讀書分享會,想通過閱讀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殊不知,成績沒提高,孩子更不願意學語文了。
  • 跨學科閱讀法:語文成績不好,用英語閱讀提高,一樣可以提高成績
    當我們的學習達到一個瓶頸的時候,家長不要「硬」輔導。你的輔導方法,很可能就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和信心,語文本身就是一個積累性學科,靠不斷地練習和積累去提高弱項學習能力。,我們是沒有強調必須看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孩子喜歡看什麼就看什麼,尤其是繪本、漫畫書。
  • 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
    原標題: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老師家長一定要看 | 關注民小編說語文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學科之一,從咿呀學語、識字認字起,語文就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是因為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以致大家有時會忽視它的存在。
  • 讀書有什麼用?查理·芒格:我見過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閱讀的
    每當看到這種問題時,我都能想起著名的律師、投資人查理·芒格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一個都沒有」。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他所說的「聰明人」也大多是像巴菲特一樣的行業頂級人才。
  • 《青蛙和蟾蜍》:一套從「圖像閱讀」到「文學閱讀」的優質橋梁書
    而《青蛙和蟾蜍》就是這樣一套從「圖像閱讀」到「文學閱讀」的優質橋梁書,全系列包含《好朋友》《好夥伴》《快樂時光》《快樂年年》四本,共20個小故事。「描述了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每一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青蛙和蟾蜍》的圖文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
  • 小學生出口成章,原來不光是學了古詩詞,還靠這些書學習了成語
    這個時候,有的語文老師會嚴厲指出,這些詞不用這麼用,全部刪掉,只保留一個詞。我不反對這樣的教學方法,但是我的語文課,是允許孩子拽詞的,只有先學會拽詞,建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才能通過一次次使用詞語的練習中,體會到最佳的形容詞彙。不過,想讓小學生達到出口成章的語文能力,除了保持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注意積累文學常識,多看古詩詞,還可以多學習成語。
  • 6歲自主閱讀章節書,娃的英語啟蒙,我走對了這3步!
    1 啟蒙Ethan現在能順利地自主閱讀章節書,我想最關鍵是啟蒙階段。我們開始得早,而且「歪打正著」地搞定了一個重要問題——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從完全零基礎到開始接觸英語,屬於啟蒙階段。實際上啟蒙又可以分為兩段,無意識階段和有意識階段。
  • 閱讀史就是我的生命成長史
    初中開始住校,老師嚴禁讀課外書,那時除了武俠小說,也沒有多少書可讀。少年時期的閱讀完全是自發的,沒有方向,沒有規劃,也沒有人告訴你哪本書有價值。新教育實驗把那些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現過、深刻影響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氣質的書籍稱為「根本書籍」。少年時期是塑造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但讀書量少且缺乏「根本書籍」是我的一大遺憾。
  • 難得,我竟然想推薦一套童書
    我是個男的。看到這句話是不是有的朋友震驚了?如果你震驚了,那我還得再說一遍:我是個男的。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統編語文教材怎麼用?閱讀書目怎麼選?24個問題,教材總主編溫儒敏...
    所以,這個用意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剛上學不要就學「bpmf」,剛上學讓他認點字,喜歡語文、喜歡讀書,一年級就開始讀書,這是有效銜接的一個學習方式。我這裡要特別說一句,幼兒園主要做無紙化教學,主要聽故事。到了小學開始使用紙質的閱讀材料,就是讓小孩跟大人一起讀,慢慢過渡到自己讀,這是一個引導的過程。
  • 簡筆畫女孩:課外閱讀書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除了上課用的語文、數學等課本,學校還會發一些課外閱讀書。我會看課外閱讀書上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印象中,《七色花》的故事就是我在課外閱讀書上看到的。如今的小學生沒有學校發的課外閱讀書,不過也有給小學生推薦的一些課外閱讀書,家長可以給孩子買,比如給一年級小學生推薦的課外閱讀書有《神奇校車》《爺爺一定有辦法》《我爸爸》《我媽媽》《神奇飛書》《頑皮爸爸長不大》等。這些書,我也看了一遍,有的書甚至看了兩遍、三遍,或者更多遍。看的遍數多的書,也是孩子喜歡看的書,《頑皮爸爸長不大》是其中孩子喜歡的一本。
  • 考拉閱讀趙梓淳:離開華爾街,用AI掘金中文分級閱讀大藍海
    「在國外,學生可以通過分級閱讀了解自己的閱讀水平,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而在國內,學生的分級閱讀多數停留在以年齡為劃分的標準。」趙梓淳對鯨媒體表示,他想通過公司自研的中文分級閱讀測評系統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題。
  • 如何學好語文?閱讀理解力差怎麼辦?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它是奠定語言文字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根基。學好語文非常重要。近年來,教育部對高考和中小學教育進行了大幅改革。其中,語文的改革力度最大,語文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從高考改革信息來看,對語文有兩個改革傾向:一是加大整套試卷的文字閱讀量,一是加大試題的體量,提升試題的難度;從中小學語文課程改革信息來看,其中最重要的是也是閱讀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