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曾準備提出接班人

2020-12-05 央視網

前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曾準備提出接班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9日 23:51 來源:

    青年參考訊 在勃列日涅夫誕辰100周年的日子裡,俄羅斯媒體再次把焦點對準了這位前蘇共中央總書記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

    2006年11月10日,俄羅斯攝影師弗拉基米爾·穆薩埃良的個人主題攝影展,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幕。

    穆薩埃良1960年開始在蘇聯塔斯社圖片新聞部工作。1967年,他成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私人攝影師。後來又為契爾年科和戈巴契夫等領導人拍攝過照片。

    1978年,他的一幅勃列日涅夫和智利共產黨領導人路易斯·科爾巴蘭的作品獲國際「金眼睛」攝影獎。照片留住了這位總書記豐富情感流露的一刻,但是這幅照片並沒有被公開發表,因為蘇共中央認為「不應當讓人民看到國家領導人的眼淚」。

    今天,名為《照片與總書記》的穆薩埃良個人作品展中的這幅照片,吸引了觀眾的目光,也引起媒體對勃列日涅夫時代的關注。俄羅斯《總結》周刊採訪了弗拉基米爾·穆薩埃良,讓我們看看這位攝影師眼裡的勃列日涅夫是怎樣的人——

    1.勃列日涅夫曾準備提出接班人

    《總結》周刊記者:有不少人說,戈巴契夫的改革是在勃列日涅夫停滯不前的時期誕生的。據您所知,勃列日涅夫當時考慮過改革嗎?

    攝影師:他說過要改革,但他擔心考慮不周的妄動,會給人民帶來驚擾。我也做過戈巴契夫的私人攝影師,他也會像勃列日涅夫一樣向民眾表示親熱,但話題與勃列日涅夫不同。老百姓問戈巴契夫:「您在打算進行改革,我們該做什麼?」他說:「你們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事實上,俄羅斯全國大亂。犯罪分子想做的都做到了。

    記者:您的意思是,沒有理由對勃列日涅夫時代提出批評?

    攝影師:當然不是。有許多的批評是事實……順便說,當勃列日涅夫聽到蘇共二十大上對於史達林的批評時曾說:「看來,我的墳墓也會被人踹平的。」他已經預感到了……

    記者:政權本身也不是沒有過失可言,比如,在蘇聯時期就沒有一位總書記是自願離開職位的,他們在位實在太久了。

    攝影師:是的,他們在位確實太久了。但勃列日涅夫有過自己的考慮。如果他不是在11月10日去世,那麼在17日,或者19日的蘇共中央全體會議上,他會提出自己的接班人。這也是蘇聯歷史上總書記第一次交出政權。我認為,他要提的是烏克蘭黨中央第一書記弗拉基米爾·謝爾比茨基。  

    2.「他與人交往是平等的、得體的」

    記者:你認為勃列日涅夫是個什麼樣的政治家?

    攝影師:他是屬於強硬派的政治家。我知道有兩位這樣的政治人物——匈牙利的亞諾什·卡達爾和他。兩人都屬於「外柔內剛」型的。

    勃列日涅夫是在看似溫和但毫不動搖地推行自己的路線。他掌控的是一個既讓世人懼怕又受人尊敬的國家。

    記者:他喜歡經常見到的政治家有哪些?

    攝影師:有這樣一些他喜歡的外國政治家,當然這些人也喜歡他: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在他得了致命疾病後還來過俄羅斯);美國總統理察·尼克森;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和印度領導人英迪拉·甘地。

    比如,只有勃列日涅夫能使得勃蘭特不顧隨員驚訝的目光,下到水中與他一起遊泳。社會主義陣營問題完全沒有必要談,一切都在兩人的私交中解決了。

    記者:勃列日涅夫在下屬眼裡的形象如何?

    攝影師:勃列日涅夫在下屬眼裡是個平易近人的長者。《卡拉馬佐夫兄弟》(俄羅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對全人類愛得越深,對單獨的人,也就是說對一個個個別的人就愛得越少。」但勃列日涅夫不是這樣的人。他同人交往是平等的,得體的。

    在我同契爾年科的來往中就沒有這樣溫暖的感覺,更不要說安德羅波夫——你走進他的辦公室,他會用毫無表情的目光看著你,純粹一個怪人。勃列日涅夫具有一種難以想像的個人魅力。

    有一個例子,他的一個私人司機被停職。勃列日涅夫得知這一情況後說:行了,禁閉結束,明天上班。我前不久又見到這位司機,我問他:鮑裡斯,過得怎麼樣?你的新主人是怎麼叫你的?「喂,走!」他是這樣回答的。

    3.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記者:您剛才說勃列日涅夫簡樸,但他收到過許多國外的珍貴禮品。

    攝影師:如果說的是美國總統福特送給勃列日涅夫的毛皮大衣,我在以後並沒有見過。當時是1974年,福特總統從美國隨身帶來一件珍貴的毛皮大衣,是用狼皮、海狸皮和狐皮製成的。勃列日涅夫十分喜歡,於是福特總統就送給了他。

    至於汽車,外面說他有50多輛外國牌子的汽車,還有珍貴的槍枝,這都是無稽之談。一般而言,這些禮品都是勃列日涅夫在國外訪問期間送給他的。當時確實收下了。而蘇共中央也送給過菲德爾·卡斯楚水翼汽艇,至於是否由他本人使用,我就不知道了。但勃列日涅夫把自己收到的禮品都上交了。在他別墅的車庫裡有4輛車,但所有的贈品車都交給了專用車庫,由警衛人員與道路管理部門使用。

    我知道他把一輛車送給了女婿丘爾巴諾夫,而他本人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羅爾斯·羅伊斯」。就是德國人送給他一輛雙座「梅塞德斯」,他也只在明斯克的公路上跑過一次,隨後就交了公。

    「羅爾斯·羅伊斯」是勃列日涅夫的自駕用車,主要是去別墅,去扎維多沃。他開起車來很猛,尼克森坐過一次他開的車後,再也不敢坐了。

    記者:可是勃列日涅夫家裡人的生活卻不是這樣,他怎麼看?

    攝影師:您指的是他的女婿丘爾巴諾夫一案。這完全是惡意誹謗。在丘爾巴諾夫和加琳娜·勃列日涅娃的別墅裡,就連花園都挖了一遍,結果是什麼證據也沒有找到,一切就像肥皂泡一樣破裂了。但他坐了12年刑期中的8年牢獄。

    記者:他如何評價自己的前任?

    攝影師:勃列日涅夫對赫魯雪夫沒有幸災樂禍的評論,儘管他不贊成其政策。在赫魯雪夫之後,軍隊處於災難性的狀況,軍力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正是由於勃列日涅夫的和平倡議,才贏得了恢復軍力均等的空隙。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參考資料  

    蘇聯前主席勃列日涅夫

    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出生於今烏克蘭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1931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44年升為少將。1952年任蘇共中央書記。1953年史達林逝世後,改任蘇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60年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參與推翻赫魯雪夫的政變,任蘇共第一書記。

    1976年5月,他成為蘇聯元帥。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  

    丘爾巴諾夫和他的貪汙案

    丘爾巴諾夫生於1936年,技術學校畢業後當過機械工人,參過軍。1961年到內務部,任內衛部隊上尉。1964年從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函授班畢業,轉到團中央工作。1970年丘爾巴諾夫重返內務部。丘爾巴諾夫身材矯健,儀表堂堂,辦事機敏。不久,他被挑選擔任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千金加琳娜的警衛。1971年,44歲的加琳娜嫁給了35歲的丘爾巴諾夫。

    丘爾巴諾夫當上「駙馬」後,平步青雲,在很短的時間內接連被提升為內務部政治部主任、內務部副部長、第一副部長,並晉升為上將軍銜。時隔不久,他又成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和最高蘇難埃代表。

    據報導,在1976~1982年期間,丘氏總共受賄656883盧布(合110萬美元),超過一個蘇聯工人270年的工資。

    1987年2月,丘爾巴諾夫因貪汙受賄、濫用職權的罪行而被捕,並被送交軍事法庭。1988年12月30日,蘇聯最高軍事審判庭正式宣布判處丘爾巴諾夫12年徒刑,並沒收其財產。

    葉爾欽總統的特赦令使丘爾巴諾夫的刑期提前結束。出獄後,丘爾巴諾夫在一家工廠當夜間司爐。加琳娜已同他分道揚鑣,他現在一無所有。(徐永平/編譯)

責編:復甦

相關焦點

  • 勃列日涅夫為何被稱為「勳章之王」,一成就曾獲金氏世界紀錄!
    勃列日涅夫成長於蘇聯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在20世紀20、30年代史達林不斷擴大蘇共組織規模、吸收年輕人進入蘇共的背景下,勃列日涅夫也加入了蘇共。後來,史達林在30年代開展了大清洗運動,這卻為像勃列日涅夫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快速升遷的機會。二戰前,年僅33歲的勃列日涅夫便已經成為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黨委書記。
  • 勃列日涅夫為何會受到赫魯雪夫重用?因為這兩件事他辦的很漂亮!
    這使勃列日涅夫受到了史達林的賞識,他也因此得以成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蘇共中央書記。這是勃列日涅夫在史達林時代的巔峰。其實,史達林如此著力提拔勃列日涅夫,也是在為「末日審判」鋪路。勃列日涅夫很不幸,在兩份名單中都榜上有名。於是,剛剛開始暢想美好未來的勃列日涅夫就被踢出了蘇共中央,馬林科夫打發他到海軍政治部當副主任去了。這個人事調動對勃列日涅夫而言,落差是巨大的。然而,這卻也給勃列日涅夫的人生帶來了新的機遇。
  • 勃列日涅夫
    出生於1906年的勃列日涅夫,在青年時代並沒有顯示出什麼過人之處,但其升遷之路卻異常順利。1939年,年僅33歲的勃氏就擔任了州黨委書記,並在衛國戰爭中先後擔任了第18集團軍和烏克蘭第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少將軍銜。然而在整個戰爭期間,勃列日涅夫並未真正上過前線。
  • 勃列日涅夫: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沉淪
    謝米恰斯內明顯有點緊張,他向赫魯雪夫俯下身去,壓低嗓門告訴這位總書記:「大家都在克裡姆林宮等著你。」等著這位總書記的是一場政變。由於受不了赫魯雪夫取消各種特權福利,觸動整個蘇聯官僚階層既得利益的「十大打擊」(蘇聯官僚給赫魯雪夫改革起的綽號),下屬聯手發動了此次政變。而接替赫魯雪夫的是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這個黨內公認的最沒有能力的人物。
  • 執政長達十八年,為什麼說勃列日涅夫時代是蘇聯的「停滯時代」?
    勃列日涅夫在長達18年的時期,勃列日涅夫既把蘇聯推上了國力強盛的巔峰,逼迫美國人承認蘇聯的超級大國地位,但是又滿足於維持現狀而無意於通過改革來革除國內的深層弊端勃列日涅夫的政治局作為停滯時代最顯著的標誌就是「老人政治」。
  • 停滯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時期(下)
    這樣就很難根據變化的情況發展理論,提出新看法。理論對體制的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體制模式實質上是由理論決定的,即有什麼樣的指導理論及體現這一理論的、運用在政治與經濟體制上的原則,就有什麼樣的體制模式。因此,要想改革,首先要有理論勇氣,打破舊思維的禁錮。在長達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時期,赫魯雪夫時期理論上開始出現的一點活躍氣氛很快被壓了下去。
  • 其實不然,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曾超過美國
    前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獨立而平等的蘇維埃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實行一樣政治制度和經濟政策。那麼這七位領導人究竟誰執政時期,蘇聯最強呢,不少人認為是史達林執政時期,但是如果單論蘇聯的軍事實力最強時期,並不是史達林時期,而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在他的帶領下,蘇聯在軍事上曾超過美國。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到底有多強,美國在此時的軍事實力又如何呢?
  • 1969年勃列日涅夫遇刺內情:有人拿總書記的安危當籌碼
    1969年1月22日,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突遭刺殺。幾十年裡,人們一直對此案頗為疑惑,但由於蘇聯政府一直對此遮遮掩掩,因此勃列日涅夫遇刺案的內情一直不為人所知。時間回到1969年1月22日,當時數以萬計的蘇聯民眾準時守候在電視機旁,準備觀看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歡迎航天員凱旋的場景。正當人們緊盯著屏幕,準備見證歷史性的一刻時,電視信號卻毫無預兆地中斷了。一小時後,電視信號恢復,但慶典已經進行到頒獎儀式的環節。然而,神經敏銳的蘇聯民眾卻發現,總書記勃列日涅夫「不見了」。
  • 停滯不前的勃列日涅夫時期(上)
    陸南泉在1964年10月14日的蘇共中央全會上,赫魯雪夫因「年邁和健康狀況惡化」而被解除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同時,勃列日涅夫被選舉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就這樣,通過一場「宮廷政變」,赫魯雪夫的時代結束了。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時間之長僅次於執政30年之久的史達林。
  • 勃列日涅夫幾乎是「國際主義」不離口的
    勃列日涅夫認為,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國際主義越來越成為檢驗各國共產黨是否忠誠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最可靠尺度。勃列日涅夫幾乎是「國際主義」不離口的。他要求東歐各國的「國際主義」是什麼呢?1966年11月15日,勃日涅夫在保加利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有一個稍微明白一些的解釋。
  • 勃列日涅夫是如何奪取赫魯雪夫政權的?誰對蘇聯的貢獻更大呢?
    史達林和赫魯雪夫這其中,就有已經成為中央委員的勃列日涅夫。被趕出中央的列日涅夫,在國防部擔任了副政委。赫魯雪夫1964年,勃列日涅夫趁赫魯雪夫在黑海度假的時機,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雖然不甘心失敗的赫魯雪夫回到莫斯科,再次組織召開全國中央委員會議,但是,勃列日涅夫早有準備,幾乎所有的中央委員都全面否定了赫魯雪夫。赫魯雪夫徹底失勢,勃列日涅夫正式成為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
  • 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他去世後,中國派誰參加他的葬禮?
    蘇聯歷史上,除了史達林任職時間最長外,僅次於史達林的就是勃列日涅夫。對於勃列日涅夫這個,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評價不一,但作為一個長時間執政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能力極差,他在任期間,蘇聯的發展是前期發展基礎上的飛躍。也正是勃列日涅夫沒能力,耽誤了蘇聯進一步發展,蘇聯出現由盛到衰的倒退,對蘇聯影響很大,也間接影響了俄羅斯。
  • 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如何帶領蘇聯全球出擊?中蘇關係如何發展
    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被授予元帥軍銜。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蘇聯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烏克蘭第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參與推翻赫魯雪夫的政變,繼任蘇共最高領導人。
  • 勃列日涅夫為何會死在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上?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所以可以說,勃列日涅夫用18年一手毀了蘇聯,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權貴奢靡成風,政治極度腐敗,大廈已成崩塌之勢,到了其後的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契夫,均無法挽救蘇聯根源亦在於此。沒人拉他下馬呢,這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權貴們的利益,上去了就下不來了,只要不死,這群人都不允許勃列日涅夫退位。勃列日涅夫的上臺,是平衡政治的需要。
  • 1966年3月29日 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1966年3月29日 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2014-03-17 15:2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 今天俄羅斯人,為什麼對勃列日涅夫高度評價?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勃列日涅夫為蘇聯做了什麼,得到今天俄羅斯人高度評價的歷史往事。俄羅斯一位人士,對勃列日涅夫為蘇聯做了什麼,得到今天俄羅斯人高度評價,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蘇聯歷史上,較重要的國家首腦之一是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即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讓我們嘗試弄清楚,為什麼今天許多俄羅斯人,對他高度評價。
  • 失控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不止是個菸鬼,還是個戀物癖,具體地說,他對於勳章有著一種近乎於痴迷的愛好。  蘇聯曾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什麼,勃列日涅夫又進手術室了?又是心臟手術麼?當然不是,是擴胸手術,為了能在胸前再多掛一枚勳章。
  • 跛腳巨人: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改革與逆轉
    1964年10月14日,舉行蘇共中央全會,蘇斯洛夫代表中央作了關於撤銷赫魯雪夫職務及其原因的長篇報告。第2天,赫魯雪夫退休,領取特種養老金。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臺,蘇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 此人是蘇聯四朝元老,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卻對他做了這種事!
    早在列寧時代,他就成為蘇共中央委員。此後,他又平安度過了恐怖的史達林時代、風雲變幻的赫魯雪夫時代,直到勃列日涅夫上臺後,他還以70歲的高齡在蘇聯政壇貢獻餘熱。此人就是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在史達林同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的鬥爭中,米高揚與史達林結成了同盟,他也因此得到了史達林的獎賞,接替加米涅夫成為了國內和對外貿易人民委員。米高揚也因此成為蘇聯歷史上最年輕的人民委員。此後,史達林又對布哈林和李可夫展開了清算,這一次,米高揚又成為了史達林團結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