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勃列日涅夫遇刺內情:有人拿總書記的安危當籌碼

2020-12-05 歷史小博主

1969年1月22日,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突遭刺殺。幾十年裡,人們一直對此案頗為疑惑,但由於蘇聯政府一直對此遮遮掩掩,因此勃列日涅夫遇刺案的內情一直不為人所知。

時間回到1969年1月22日,當時數以萬計的蘇聯民眾準時守候在電視機旁,準備觀看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歡迎航天員凱旋的場景。正當人們緊盯著屏幕,準備見證歷史性的一刻時,電視信號卻毫無預兆地中斷了。一小時後,電視信號恢復,但慶典已經進行到頒獎儀式的環節。然而,神經敏銳的蘇聯民眾卻發現,總書記勃列日涅夫「不見了」。

慶典結束後,流言很快像野火般蔓延開來,即勃列日涅夫在頒獎途中遇刺身亡。那麼到底頒獎現場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勃列日涅夫會在打破常規中途離場?種種猜測都指向了一個原因:勃列日涅夫被刺殺了,這場遇刺案是有預謀的。

身著警服刺客突襲車隊

蘇聯解體後披露的有關資料顯示,這場刺殺案來得很是突然。當時電視信號中斷的剎那間,一陣密集的槍聲在克裡姆林宮外響起。一個身著警服的的年輕男子突然衝向勃列日涅夫的車隊,而後亮出兩把手槍,對車內連續扣動扳機。這輛車的司機當場身亡,幸好坐在司機身邊的太空人尼古拉耶夫反應迅速,立即接管了方向盤,才沒有使車輛失控。

直到此時,負責安保工作的警察和克格勃特工才反應過來,他們一擁而上,將刺客牢牢按住。但他們的努力已沒有任何作用,刺客早就把彈夾打光了。事件發生後,刺客迅速被帶離現場,進入克格勃的內部監獄。經過嚴刑拷打,刺客從電視點播中臨時得知勃列日涅夫坐在第二輛車內,所以決定向這輛車發動襲擊。

克格勃急件飛往莫斯科

那麼這名刺客究竟是什麼來頭呢?實際上這名刺客名叫伊利因,是蘇軍現役的少尉軍官。1月21日,伊利因突然不告而別,還拿走了兩把手槍。他的上級發現伊利因離開後,立即向當地克格勃作了匯報。克格勃接到報告後,馬上在全市展開大搜查,最後在伊利因的養母那裡找到了線索,伊利因在日記中寫道:「明天要去莫斯科了。」

這句話提醒了克格勃特工,他們將報告發往莫斯科,並加緊對伊利因日記的分析。此時,特工們也發現了新的線索,伊利因在日記中引用了暗殺林肯的刺客的名言「我將殺掉總統」,伊利因的養母也稱伊利因可能在他的舅舅家裡。獲悉情報後,電報再次被發往了莫斯科。值得注意的是,電報的接收者並非安德羅波夫,而是他的副手、勃列日涅夫的心腹茨維貢大將。

此時,距離伊利因行刺還有幾個小時,完全可以避免刺殺慘劇的發生,但令人詫異的是,克格勃特工的行動異常遲緩。隨後的事實表明,克格勃的行為確實有些詭異,似乎與案情格格不入,仿佛是局外人的角色。

克格勃事發時無所作為

正如伊利因的養母估計的那樣,他果真來到莫斯科的舅舅家寄宿。他的舅舅以為伊利因對太空人很是崇拜,所以打算親眼看看他們。吃飯時,伊利因隨口說道:「您的警服可以借我穿穿嗎?」他的舅舅因為職責原因拒絕了他的請求,伊利因也就沒有再追問。

然而,第二天清晨,伊利因就偷偷穿著舅舅的警服溜出了門。直到此時,克格勃依舊沒有作為,只是毫無目的的排查。就這樣,伊利因混進了安保的警察隊伍。此時此刻,伊利因的舅舅發現他偷走了衣服,立馬向克格勃報告,隨後才引起了茨維貢的注意。

值得玩味的是,茨維貢對伊利因可能化妝成警察的事情隻字未提。當勃列日涅夫坐上第二輛車時,茨維貢要求他換車到最後一輛。儘管勃列日涅夫一頭霧水,但勃氏還是聽從了建議。這時,安德羅波夫已經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情況緊急,他只能讓勃氏改換座駕。這個計謀最終奏效了,刺客伊利因被捕,勃列日涅夫則倖免於難。

茨維貢打的如意算盤

刺殺案件發生兩天後,蘇聯官方才發布公告,說明了勃列日涅夫被刺殺的相關情況。此後的幾十年裡,蘇聯官方對勃氏遇刺的情況一直諱莫如深。人們也對克格勃的異常舉動頗為疑惑,作為國家利刃的克格勃為何對刺殺活動視如不見?

其實在蘇聯時期,克格勃領導人的地位十分尷尬。這不僅因為克格勃職責的保密性,還在於他們在權力鬥爭中的特殊作用。例如赫魯雪夫下臺時,時任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就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所以,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就迅速將親信茨維貢安插到安德羅波夫身邊。由此,埋下了克格勃分裂的種子。

在獲悉情報後,茨維貢的異常舉動可以解釋為其暗中故意製造險情,從而讓安德羅波夫失去勃氏的信任,為自己的上位埋下伏筆。不過,顯然茨維貢的如意算盤並未得逞,安德羅波夫在權力鬥爭中獲得了全面勝利。

相關焦點

  • 前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曾準備提出接班人
    前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曾準備提出接班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9日 23:51 來源:     青年參考訊在勃列日涅夫誕辰100周年的日子裡,俄羅斯媒體再次把焦點對準了這位前蘇共中央總書記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
  • 勳章之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勃列日涅夫卻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了赫魯雪夫改革的成果。後來的人可以對赫魯雪夫的改革做出萬般挑剔和指責,但他的一系列措施在蘇聯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反響:民心的順暢、思想的解放、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的繁榮卻畢竟是個事實。 有人說,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繁榮是勃列日涅夫創造的,我認為這是不確切的。
  • 勃列日涅夫是如何奪取赫魯雪夫政權的?誰對蘇聯的貢獻更大呢?
    被趕出中央的列日涅夫,在國防部擔任了副政委。雖然地位天差地別,但是勃列日涅夫並沒有氣餒,反而積極工作,極大的加強了和軍隊的聯繫,這也為他積累了雄厚的資本。赫魯雪夫1964年,勃列日涅夫趁赫魯雪夫在黑海度假的時機,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
  • 勃列日涅夫: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沉淪
    在克格勃第五局的嚴厲監製和壓迫之下,蘇聯成了一座壓抑心靈的大監獄,在克格勃監聽和思想控制下,誰也不敢表露心聲,誰也不敢得罪克格勃這個權力無限的機關,但也絕不會有人會喜歡它謝米恰斯內明顯有點緊張,他向赫魯雪夫俯下身去,壓低嗓門告訴這位總書記:「大家都在克裡姆林宮等著你。」等著這位總書記的是一場政變。由於受不了赫魯雪夫取消各種特權福利,觸動整個蘇聯官僚階層既得利益的「十大打擊」(蘇聯官僚給赫魯雪夫改革起的綽號),下屬聯手發動了此次政變。而接替赫魯雪夫的是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這個黨內公認的最沒有能力的人物。
  • 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如何帶領蘇聯全球出擊?中蘇關係如何發展
    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被授予元帥軍銜。1931年,勃列日涅夫加入蘇聯共產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烏克蘭第4方面軍政治部主任。1964年10月14日,參與推翻赫魯雪夫的政變,繼任蘇共最高領導人。
  • 核科學家遇刺至今死因不明,他會是伊朗政治內鬥的犧牲品麼?
    到了11月29日,法爾斯通訊社發出了一篇關於法赫裡扎德死因的奇葩報導,稱襲擊者使用遠程操控的機關槍藏在皮卡裡,擊中法赫裡扎德座駕後,法赫裡扎德擔心隨行妻子安危下車查看情況,結果遭機槍再次射擊擊殺。然後,皮卡車自爆,銷毀了作案工具。
  • 終於有人把「籌碼分布」講明白了
    在主力吸籌的階段,同樣也需要較為廉價的籌碼。但是當大家都知道籌碼比較便宜的時候,有誰會買呢?在吸籌階段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假象技術形態,比如M頭,五浪殺跌等。由於在A股市場中,又以短線投機者居多,使得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價值投資。
  • 列日大學走出的中國兩院院士
    今天為大家介紹幾位列日大學中國博士校友滿懷赤誠,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科學報國的感人事跡。1987年圓滿完成學業,獲得比利時列日大學博士學位的薛禹勝程耿東曾到丹麥學習深造,並在2000年獲得了比利時列日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與他的恩師錢令希一起成為了列日大學校友。
  • "改變一戰命運"的列日要塞竟是無用的豆腐渣工程?
    說到比利時列日要塞,對於一戰史略有了解的讀者可能都有所耳聞:軍事天才小毛奇指揮德軍精銳圍攻列日久攻不克,惱羞成怒的德軍祭出了手中史無前例的超級大殺器——420毫米的大伯莎巨炮,並且小毛奇將僅有的五門該型重炮的其中四門都派往了列日。最終,在超級巨炮的轟擊下,列日要塞在消滅了多達四萬的德軍後陷落了。
  • 勃列日涅夫幾乎是「國際主義」不離口的
    勃列日涅夫幾乎是「國際主義」不離口的。他要求東歐各國的「國際主義」是什麼呢?1966年11月15日,勃日涅夫在保加利亞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有一個稍微明白一些的解釋。勃列日涅夫說:在這裡,在你們的代表大會上,不能不說一,社會主義國家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應當制定出把每個國家的民族利益同整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利益正確結合起來的政策。
  • 比利時列日大學HEC列日高商
    比利時列日大學HEC列日高商高級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班2017招生簡章列日大學1817年,比利時列日大學成立,這是比利時第1所由國家資助的公立法語國際性大學,開創了比利時法語區高等教育先河。
  • 歐羅巴:莫爾德VS鄧多克、格拉斯哥流浪者VS標準列日
    周四019 歐羅巴 格拉斯哥流浪者VS標準列日 2020-12-04 04:00格拉斯哥流浪者格拉斯哥流浪者的狀態上是非常火爆的,近15場的正賽豪取了12勝3平的成績保持著優勢。格拉斯哥流浪者在歐聯杯小組賽中的客場首次與標準列日的交鋒中以2-0的成績完勝,格拉斯哥流浪者勝負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在近15場的正賽中僅僅只有3場平局。標準列日標準列日在近10場的正賽客場中的球路大小參半,在最近2場的正賽客場中全部打出了小球。
  • 勃列日涅夫為何會受到赫魯雪夫重用?因為這兩件事他辦的很漂亮!
    戰後,勃列日涅夫先後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和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擔任蘇共第一書記。在摩爾達維亞共和國期間,勃列日涅夫成功將這個人口只有11萬的最小加盟國改造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他以嚴厲的手段,在這個小國中推行集體化和公有制,使摩爾達維亞在蘇聯大家庭中後來居上。這使勃列日涅夫受到了史達林的賞識,他也因此得以成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蘇共中央書記。
  • 歐羅巴賽前嘚吧嘚:盧甘斯克黎明VS萊斯特城、流浪者VS標準列日
    盧甘斯克黎明近況:烏克蘭球隊上賽季排名烏超爭冠組第三位進軍歐聯,僅僅落後於礦工以及基輔迪納摩兩烏克蘭絕對強隊;隊史歐聯杯還未完成過小組突圍的成績,近5年2次進入歐聯杯小組賽最終都未能小組出線;中場科切爾金上賽季烏超送出8個助攻,並列排名烏超助攻榜首位,本賽季也已經各賽事打進5球送出3助攻;在周末的聯賽上客場3-0擊敗了米奈,球隊近況出色連續拿到了兩個客場的3-0勝利;目前4輪小組賽過後1勝3負僅拿3
  • 勃列日涅夫為何會死在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寶座上?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勃列日涅夫的上臺,是平衡政治的需要。俄國歷史學家梅德韋傑夫曾評價勃列日涅夫,說其缺乏才氣,各方面都很弱,但就因為勃列日涅夫這樣的「弱」反而成為了他的優點,這樣的評價其實是中肯的,也是準確的。當赫魯雪夫被逼下臺之後,蘇斯洛夫和謝列平為爭奪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一度使得蘇聯的政治陷入僵局,蘇聯的國家領導層為避免這兩方的兩敗俱傷,就推選為勃列日涅夫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 勃列日涅夫執政18年,他去世後,中國派誰參加他的葬禮?
    對於勃列日涅夫這個,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評價不一,但作為一個長時間執政的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能力極差,他在任期間,蘇聯的發展是前期發展基礎上的飛躍。也正是勃列日涅夫沒能力,耽誤了蘇聯進一步發展,蘇聯出現由盛到衰的倒退,對蘇聯影響很大,也間接影響了俄羅斯。
  • 今天俄羅斯人,為什麼對勃列日涅夫高度評價?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勃列日涅夫為蘇聯做了什麼,得到今天俄羅斯人高度評價的歷史往事。俄羅斯一位人士,對勃列日涅夫為蘇聯做了什麼,得到今天俄羅斯人高度評價,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蘇聯歷史上,較重要的國家首腦之一是列昂尼德·伊裡奇·勃列日涅夫(即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讓我們嘗試弄清楚,為什麼今天許多俄羅斯人,對他高度評價。
  • 1966年3月29日 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1966年3月29日 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2014-03-17 15:2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 2891份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公布
    原標題:2891份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公布  當地時間26日,美國國家檔案館解禁了2891份美國原總統甘迺迪遇刺的機密檔案,將其公布在官網上,此外仍有一小部分檔案處於保密中。最新公布的檔案顯示了更多甘迺迪遇刺事件的細節,但目前看來並未改變1964年《沃倫報告》公布的調查結論。
  • 勃列日涅夫為何被稱為「勳章之王」,一成就曾獲金氏世界紀錄!
    上世紀70年代,勃列日涅夫治下的蘇聯進入了全勝時期,在軍事上對美國形成了全面的壓制。作為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勃列日涅夫也自然受到了無數的讚美,獲得了無數的榮譽。每當獲得一項新的榮譽,勃列日涅夫也會獲得一個新的勳章,由於一生中獲得了太多的勳章,勃列日涅夫也有了一個雅號——勳章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