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稱在美國大峽谷發現有史以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

2021-01-15 cnBeta

據外媒CNET報導,古生物學家周五證實,在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發現的足跡化石是有記錄的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2016年,挪威地質學教授Allan Krill和他的學生首次在一塊巨石內發現了這些足跡,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它們是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距今約3.13億年。

「這些是迄今為止大峽谷中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足跡,大峽谷以其豐富的化石足跡而聞名,」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古生物學家Stephen Rowland說。「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產卵動物的足跡之一,如爬行動物。」

它們也是脊椎動物在沙丘上行走的最早證據。這些足跡顯示,兩隻動物以 "橫向序列行走 "的方式行走--這意味著兩邊的兩條腿依次移動,後腿在前,前腿在後(與貓和狗的行走方式相同)。

「(足跡)記錄了脊椎動物歷史上很早就使用這種步態。我們之前沒有這方面的信息,」Rowland說。

該研究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在美國,一塊巖石坍塌並發現了古代古代神秘動物的痕跡
    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這是被科羅拉多河切割的最大和最深的山谷之一,其長度為446公裡,最大深度據悉在1857米左右。由於其古老,它保留了許多古代動植物的痕跡。這些軌道中有許多在眼前,因此找到它們沒有特別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古代化石仍然無法被人眼所見,因此大峽谷的發現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在2016年,自然本身給了科學家一個暗示-然後,一塊巨石從其中一塊巖石上摔下來,掉到了地上。
  • 大峽谷的巖石崩塌揭示了古代動物的足跡
    大峽谷的巖石翻滾揭示了化石足跡,研究人員稱這些化石足跡是公園中最古老的。亞利桑那州北部大峽谷的化石足跡大峽谷國家公園提供的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顯示,公園員工克拉拉·維德裡格(Klara Widrig)離開了,安妮·米勒(Anne Miller)正在檢查一塊巖石,該巖石揭示了亞利桑那州北部大峽谷的化石足跡。
  • 南京古生物所等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報導了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的具有附肢的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同時,這些足跡化石與潛穴相連,反映了造跡生物行為的複雜性。造跡生物時而鑽入藻席層下進行取食和獲取氧氣(另有研究認為當時的海水可能是缺氧環境,而藻席的光合作用可以在局部產生氧氣富集),時而鑽出藻席層在沉積物表面爬行。  該發現將足跡化石的記錄提前到了埃迪卡拉紀,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足跡。
  • 古生物學家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的精子
    科學家首次發現5.4億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化石,這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生物的生殖細胞。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通常不易保存。但這次研究人員很幸運,他們發現的化石以貝殼的形狀,保存在一塊琥珀中。研究發現,這塊琥珀中包含39個幾乎完整的介形蟲。據科學家在《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這些介形蟲中包括雄性、雌性和幼蟲。軟體組織和精子都被保存下來,年代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古生物學家研究對比了此次發現的介形蟲和目前生存的介形蟲,並藉助X光獲得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科研人員最終發現了雌性的儲精囊和生殖細胞本身。
  • 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6月6日,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在線報導了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埃迪卡拉紀地層發現的具有附肢的後生動物形成的足跡,代表了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簡潔地說就是: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究竟是誰在地球上踩下了這些「最早」的腳印呢?
  • 美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始祖
    中新社休斯敦2月21日電 生物學專業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21日刊發研究文章稱: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霸王龍始祖的化石。《自然》雜誌下屬在線開放期刊「通訊生物學」網站當日發表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林賽⋅贊諾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團隊將一具發現於猶他州中部的暴龍化石命名為「厄運的先兆」(Moros Intrepidus),並稱經過十年的發掘和研究發現,它是霸王龍的始祖。文章顯示,它是北美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化石,死亡時年近7歲,接近成年。
  • 古生物學家發現亞洲首例暴龍足跡 化石長達58釐米藏於福建南安
    人民網南安7月30日電 日前,中外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化石,經鑑定該化石為暴龍(又稱霸王龍)足跡,長度達到58釐米,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恐龍足跡化石,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古生物學家發現魚鳥 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鳥喙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Bhart-Anjan Bhullar近日發表研究成果稱
  • 古老的人類足跡或將解開早期人類遷徙之謎
    如果能確認,這次發現的人類足跡將標誌著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物種痕跡。要知道,阿拉伯半島是早期人類從非洲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圖源:PALAEODESERTS PROJECT   儘管這些足跡難以被看到,但其中最大的一個吸引了一名隊員的目光。那隻腳印踩在古老的湖岸,似乎是一頭比今天在這片土地上行走的任何大象都要大的大象留下的。   「發現了一個之後,我們很快就發現了全部的足跡。」
  • 4歲女童發現2億年前恐龍腳印 震驚古生物學家
    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讓古生物學家震驚得直呼:「這是有史以來在海灘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標本。」英國一名4歲女童在威爾斯巴裏海灘(Barry beach)發現距今2.2億年前的恐龍腳印化石。薩利說,她知道那個海岸上曾經發現過恐龍足跡的化石,但我不確定女兒發現的是真的恐龍足跡,於是將照片上傳到社群網站上,沒有想到立刻引起網友的關注。加的夫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Wales, Cardiff)的專家與懷爾德家族取得了聯繫。本周三(1月27日),博物館從巖石上取得了這枚恐龍腳印樣本。加的夫國家博物館是威爾斯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位於威爾斯加的夫。
  • 內蒙古發現36種恐龍,它們如何被發現的?這幾大發現堪稱世界之最
    一、內蒙古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恐龍蛋的地方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的「恐龍的故鄉」展廳內,記載著:內蒙古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恐龍蛋的地方;也是發現最古老帶羽毛恐龍的地方;同時又擁有豐富的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還保存著世界罕見的風沙埋藏狀態的恐龍化石。
  • 古生物學家在白堊紀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鳥類?
    古生物學家在白堊紀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鳥類?這次古生物學家竟然在琥珀中發現一個完整的鳥頭,這隻鳥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小的鳥類! 被封印的鳥頭 緬甸琥珀產自緬甸北部的胡康谷地,這些琥珀形成於距今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由於特殊的保存環境,胡康谷地中發現了大量的琥珀化石,琥珀之中的包含物成為我們探索恐龍時代的獨特途徑!
  • 西藏首次發現鳥類足跡化石
    化石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醜春永碩士生,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等在本期出版的《地質學報》(英文版)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在距今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時期,青藏高原今天所處的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 古脊椎所等古老魚類化石研究揭開有頜脊椎動物演化史
    從大白鯊到人類,長著上下嘴巴的脊椎動物被稱為有頜類,佔現生脊椎動物物種數的99.7%。有頜類包括四大類群:盾皮魚綱、棘魚綱、硬骨魚綱和軟骨魚綱,其中前兩個綱業已全部滅絕。搞清楚這些大支系之間的親緣關係,特別是弄清作為陸生脊椎動物乃至人類直系祖先的硬骨魚類的起源,硬骨魚綱和軟骨魚綱共同祖先的特徵組合,是重建有頜類演化之樹的關鍵。
  • 古生物學家發現魚鳥Ichthyornis dispar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鳥喙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Bhart-Anjan Bhullar近日發表研究成果稱,Ichthyornis dispar是世界上擁有最古老的鳥喙的生物
  • 古生物學家發現 1.5億年前鳥形恐龍腳印
    發 現 這是一個奇怪的腳印,它藏身在一片濃密的玉米地旁邊,度過了數億年時光,直到一群古生物學家的到來,才讓它「浮出水面」。7月22日,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美古生物學家在雲南祿豐發現的這批特殊的足跡顯示,在侏羅紀-白堊紀之交的時候,這裡生活著一類奇特的古鳥或鳥形恐龍。 邢立達說,「足跡點就在恐龍谷博物館的後山,我們穿過一片玉米地,挖開浮土和落葉,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怪足跡。」
  • 人類起源大翻轉!美國驚現1萬年前母子足跡
    美國最新發現1萬年前的母子足跡(圖片:美國白沙國家公園)《國家地理雜誌》和《俄羅斯真理報》最近報導,美國新白沙國家公園(White Sands National Park)發現了1萬年前冰河時代人類母子的足跡,一名女子帶著孩子留下了長達1.5公裡的腳印,是有史以來最長的人類足跡。
  • 伊朗發現了兩趾恐龍足跡| 果殼...
    化石的研究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伊朗贊詹大學的納斯魯拉·阿巴西(Nasrollah Abbassi)副教授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在最近出版的《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雜誌撰文描述了這批足跡標本。
  • 亞洲首次發現霸王龍足跡,但不一定是霸王龍的足跡,專家這樣說
    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視頻截圖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宣布,在江西贛州發現巨大的恐龍足跡。
  • 7.5米食肉恐龍踩個腳印,被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
    中國南方發現了罕見的霸王龍類腳印化石!霸王龍是最著名的巨型食肉恐龍,分布於晚白堊世的北美洲。霸王龍所在的暴龍家族生存範圍廣及整個北方大陸,它們留下了許多骨骼化石。幾天前,中國的古生物學家公布了在江西發現的暴龍類化石,不過不是骨骼化石,而是罕見的腳印化石。贛州大腳印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古稱虔州。很多人對贛州的印象可能來自於贛南臍橙,但是在古生物學家眼中,贛州可是化石寶庫,這裡已經發現了包括暴龍類在內的大量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