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過渡金屬層狀材料Na4Cu3TaAs4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仙輝院士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新的過渡金屬層狀砷化物Na4Cu3TaAs4的合成、結構和物理性質。這種材料採用I-42m空間群,晶胞參數為a=5.9101(3) Å,c=13.8867(12) Å。這個材料的結構中包含兩層Na,而Na夾在反氧化鉛型(Cu/Ta)As層之間,類似於「111」型鐵基超導體NaFeAs。過渡金屬位由75%的Cu和25%的Ta佔據,Ta形成了明確的的√2 ×√2 ×2超結構。

圖1Na4Cu3TaAs4的結構。

Cu和Ta分別為+1和+5價。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得的Na4Cu3TaAs4能帶結構能夠和DFT計算結果良好地吻合。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和輸運測量均表明該材料表現為金屬行為,具有p型載流子。磁化率測量表明該材料表現為幾乎不依賴溫度的抗磁性。

圖2Na4Cu3TaAs4單晶的電阻率和磁化率對溫度的依賴關係。

這種新材料擴展了含有反氧化鉛型層的材料系統,並為進一步研究該材料系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該研究成果最近發表於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9, 10.1007/s40843-019-1250-5。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物理所首次發現由過渡金屬元素構造的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石墨烯的非凡性質根源於其蜂窩狀晶格中的粒子隧穿。近年來,石墨烯的成功使得人們關注其他新型二維蜂窩狀材料的研究,以進一步探索蜂窩狀結構非同尋常的電子學性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高鴻鈞研究組在Ir(111)襯底上成功製備出矽烯,並深入研究了它的幾何、電學性質以及和基底的相互作用 【Nano Letters 13, 685 (2013)】。
  • 過渡金屬元素構造出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物理所獲悉,該所高鴻鈞研究組的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製備鉿烯二維蜂窩狀原子晶體的方法,從而向實現非碳元素的類石墨烯二維蜂窩狀結構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納米快報》雜誌上,並被《自然中國》和《自然—納米技術》作為研究亮點進行了報導。 據了解,石墨烯的非凡性質根源於其蜂窩狀晶格中的粒子隧穿。
  • 【催化】解析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DHs):催化劑、載體和前驅體
    電解水包括兩個半反應: 陽極析氧反應和陰極析氫反應 。而陽極完成析氧反應需要轉移四個電子,反應動力學相對緩慢,導致OER進程較為困難,因此,推進OER反應進程是提高電解水效率的關鍵。理論上,標準狀態下OER的氧化電位為1.229 V,但是由於電極材料的不良因素,諸如活化能高、電荷轉移受阻電解質擴散緩慢以及產生氣泡等,實際操作電壓往往是理論值的近1.5倍。
  • 綜述 | 新型等離激元光學和過渡金屬二硫化物複合體系
    為了優化TMDs原子層狀材料的光捕獲能力以及自身響應頻譜可調諧能力,人們將其與微腔、超構表面、金屬納米結構等光學體系組合起來,定製一個特定的外部光學環境,實現其光學性能的調控。其中,構建金屬等離激元光學納米結構和TMDs的複合體系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 【中國科學報】過渡金屬元素構造出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物理所獲悉,該所高鴻鈞研究組的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製備鉿烯二維蜂窩狀原子晶體的方法,從而向實現非碳元素的類石墨烯二維蜂窩狀結構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納米快報》雜誌上,並被《自然中國》和《自然—納米技術》作為研究亮點進行了報導。  據了解,石墨烯的非凡性質根源於其蜂窩狀晶格中的粒子隧穿。
  • 寧波材料所合成半導體型類MXene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材料
    然而,MoS2的帶隙是層數依賴性的,直接帶隙僅能在單層結構中實現,而磷烯在空氣環境中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因此,近年來眾多研究致力於優化這些二維結構並探索更多的二維半導體組員。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MXenes)是自2011年以來新興發展起來的一類二維材料,其豐富的化學元素組成及可調諧的表面官能團為其性質的多樣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 寧波材料所合成出前過渡族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晶體材料
    二元及三元二維材料,如金屬氧化物、層狀金屬硫族化合物、六方氮化硼、層狀氫氧化物等體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關注。  二維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積,獨特的電子結構及物理化學性質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為研究最為廣泛的二維材料,石墨烯因其超高的力學強度、優異的電導率及熱導率,在電化學儲能、透明電極材料及納米複合材料等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本徵的零帶隙及單一的化學組成限制了其在場效應電晶體等領域的應用。二元及三元二維材料,如金屬氧化物、層狀金屬硫族化合物、六方氮化硼、層狀氫氧化物等體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關注。
  • 科研人員合成半導體型類MXene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材料
    在過去十年裡,研究者們已相繼發展出MoS2和磷烯等典型的具有直接帶隙的二維半導體材料。然而,MoS2的帶隙是層數依賴性的,直接帶隙僅能在單層結構中實現,而磷烯在空氣環境中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因此,近年來眾多研究致力於優化這些二維結構並探索更多的二維半導體組員。
  • 中山大學合作《Nature》一種自插層新方法可以生長新型二維材料!
    眾所周知,二維(2D)材料為探索拓撲結構和多體現象的物理過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其中嵌入材料填充到2D材料的範德華間隙可以產生新的性質,但往往插層材料僅限於鹼金屬。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Stephen J.
  • 廈大在鈉離子電池層狀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空氣穩定性研究取得進展
    儘管層狀鈉離子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體積能量密度較高,但其在充放電過程中材料結構相變可逆性差、電極/電解液界面不穩定以及空氣中暴露易發生化學變質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商業化的應用。針對該類材料空氣穩定差的問題,楊勇教授課題組在該文中選擇了兩種典型的金屬層狀氧化物(P2-Na0.67MnO2和P2-Na0.67Ni0.33Mn0.67O2),通過嚴格設計及控制實驗環境及其反應條件,藉助於多種先進的譜學以及高分辨電鏡表徵手段,結合DFT計算,對
  • 中科院金屬所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據介紹,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範德華層狀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學、光學、力學、熱學等性質,在電子、光電子、能源、環境、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廣泛研究的二維層狀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烯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探索不存在已知三維母體材料的二維層狀材料,可極大拓展二維材料的物性和應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 使用偏振光的方法可以在層狀材料中創建和測量非對稱狀態
    右手和左手版本有時可以具有不同的屬性,因此只有其中之一可以執行分子的功能。現在,一組物理學家發現,可以使用某種特殊的光束刺激材料,在某些奇特的材料中隨意誘導和測量類似的不對稱圖案。在這種情況下,「旋向性」,被稱為的現象手性,不發生在分子本身的結構,但在材料內的電子的密度的一種圖案形成。
  • HORIBA | 中科院金屬所全新二維層狀材料,實現釐米級單層薄膜 |...
    目前理論預測得到的層狀母體材料已經超過5,600種,包括1800多種可以較容易地或潛在地通過剝落層狀母體材料得到的二維層狀化合物[1],像是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烯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
  • 化學學院彭海琳課題組成功解析超高遷移率層狀Bi
    隨著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尋找新型高性能半導體溝道材料日趨緊迫。在眾多候選溝道材料中,高遷移率二維半導體因其超薄平面結構可有效抑制短溝道效應,被認為是構筑後矽時代納電子器件和數字集成電路的理想溝道材料。然而,現有被廣泛研究的二維材料在具有其固有優勢的同時也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比如石墨烯沒有帶隙、過渡金屬硫化k物遷移率偏低、黑磷在環境中不穩定。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
  • 氧化鋁的種類、結構及性質
    對於超細活性氧化鋁(γ-Al2O3或η-Al2O3),一般用作吸附劑或催化劑載體;柱狀或球狀氧化鋁一般為載體或陶瓷膜過濾;高溫系列的氧化鋁主要通過工業氧化鋁加助溶劑煅燒製備,一般用在陶瓷和耐火材料等方面;拋光氧化鋁,主要應用在玻璃、金屬和非氧化物陶瓷的燒成助劑等方面。氧化鋁屬於三方晶系,熔點為2054℃,沸點為2980℃。
  • 南京大學研究團隊:新型金屬有機層狀結構和近室溫單相磁電耦合
    {NiN2O4}八面體層狀金屬有機結構的合成和近室溫的單相磁電耦合機制。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磁電多鐵材料在多態數據存儲和自旋電子學等領域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前景,但是室溫下有較強的自發磁化、自發極化以及磁電耦合的單相材料尚未見有報導。金屬有機結構由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橋接而成,由於具有分子篩、高面積電容和生物相容性等特點,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金屬有機磁體、鐵電體和多鐵材料。
  • 中山大學合作《Nature》一種自插層新方法可以生長新型二維材料
    Pennycook教授和KianPing Loh教授與中山大學羅鑫教授(共同通訊作者)最新研究表明,在生長過程中,天然原子自插層到雙層過渡金屬滷化物中,產生了一類超薄的共價鍵合材料,稱之為ic-2D。其化學計量是通過範德華間隙的八面體空位位點的周期性佔用模式定義的,並且它們的性質可通過改變覆蓋和填充位點的空間排布被調整。
  • 中科院金屬所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範德華層狀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學、光學、力學、熱學等性質,在電子、光電子、能源、環境、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廣泛研究的二維層狀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烯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
  • 「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多尺度結構設計與製備」項目通過驗收
    5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研究員、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副主任車成衛研究員、材料科學一處項目主任鄭雁軍教授及驗收專家組一行對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承擔的重大基金項目「金屬材料強韌化的多尺度結構設計與製備」進行了結題驗收。項目參研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重慶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課題負責人和研究骨幹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