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官網發布新冠病毒最原始類型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你咋看

2020-12-03 老宋話財經

劍橋官網發表的這篇論文,可以說從側面證明了新冠肺炎的最原始毒株普遍存在於美國,而中國流行新冠肺炎病毒可能是從歐美等國家傳過來的變異毒株。

劍橋大學溯源新冠肺炎病毒

劍橋大學在4月9號發表了關於新冠肺炎病毒溯源的研究報告。在劍橋大學對於新冠肺炎病毒來源的研究過程中,劍橋大學詳細研究了新冠肺炎病毒的變化情況,並在全球範圍內抽取了160個樣本。

劍橋研究小組使用了從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間從世界各地取樣的病毒基因組數據。然後,研究人員通過在全球範圍內收集的160份感染樣本發現了不同類型的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軌跡。

劍橋大學發現全球新冠病毒可以分為A、B、C三個變種,其中A類更多存在於美國和澳洲,B類存在於我國,C類是存在於歐洲。而劍橋研究表明,B類可能是從A類演變過來的。這個可能也從側面說明了新冠病毒可能就是從美國和澳洲起源的。

這個可能是會有影響的

劍橋這個研究報告,是可能會對國際輿論導向有一定的影響的。劍橋大學作為世界上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做出來的研究報告也是非常具備權威性的。

而且這次劍橋大學所做的研究報告,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分析,從病毒基因上分析了病毒的發展和演化情況,而且也是認真研究了搜集到的全球160例新冠病人攜帶新冠病毒的的基因情況,這樣得出來這樣一個結論。

從這份報告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來說,可能還是比較可信的。而且新冠肺炎病毒可能起源於美國和澳大利亞,這個事情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從2019年9月份開始,美國就開始了流感大流行,後來又出現了電子菸肺炎等事件,而美國疾控中心也承認美國患流感死亡的人群中間,有可能有新冠肺炎患者。因此,劍橋這份研究報告,可能是會對國際輿論有一定的影響的。

結論

綜上所述,劍橋研究報告還是科學嚴謹的,新冠肺炎病毒來源於美國和澳洲也是有可能的,而世界最牛大學之一劍橋大學的這份研究報告可能是會對國際輿論有一定的影響的。

當下的疫情是一個全世界爆發的災難,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依然想要通過甩鍋和隱瞞來掩蓋事實的真相是不可取的。只有跟著中國學習抗疫的方法,策略,按照中國的經驗一步一步控制,才能夠真正有效地降低確診人數和死亡率。

一味地甩鍋不能改變任何問題和現狀,只會讓群眾更容易看清楚事實的本質。看到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

網友沸騰了:有人表示,真金不怕火煉,中國是清白的!有人表示,澳大利亞慌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甩鍋的對象?也有人認為,川普一定會說:「這是一個糟糕的學校,下一個!」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劍橋學者:新冠病毒存在三種類型,「原始類型」大量流行於美國
    ◎ 科技日報記者 胡定坤4月8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網絡分析》,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可劃分三種類型
  • 劍橋學者:新冠病毒有三種類型,「原始類型」大量流行於美國
    4月8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考古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文章《新冠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網絡分析》,認為全球範圍內的新冠病毒可劃分三種類型,且在美國大量流行的可能是「原始類型」。
  • 病毒源頭實錘了?劍橋研究團隊發布重磅消息,最原始病毒主要在美澳...
    當地時間4月8日,一篇由英國和德國學者共同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論文,或許能給出一些解答。據該論文介紹,最原始的新冠肺炎病毒類型主要出現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而不是在武漢。論文一經發表後,迅速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
  • 劍橋大學新冠病毒變種報告主要作者:人類首次感染病毒可能在這一時間
    CGTN連線劍橋大學新冠病毒變種報告主要作者彼得·福斯特博士,福斯特表示,病毒毒株可分為A、B、C三種類型,B型常見但不是原始毒株。去年12月,中國研究者在武漢發現的新冠病毒樣本,並不能證明武漢是新冠病毒的起源地。
  • 扒一扒新冠病毒家族的「子子孫孫」,英國這項研究信息量不小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當地時間4月9日,英國劍橋大學在其官網公布了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研究。研究顯示,目前,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變異成3種毒株。最接近於蝙蝠身上的「原始病毒」,主要出現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患者,在中國武漢流行的則是其另一類變種。新冠病毒已變異成3種不同毒株?
  • 病毒源頭找到了?劍橋團隊給出答案,最原始新冠病毒主要在這兩國
    找到了病毒的源頭,就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合適的方式控制住病毒,並且也能夠「對症下藥」,儘快研製出抵制病毒的疫苗。各個國家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也在積極的研究病毒的源頭。前不久,劍橋團隊給出了答案,或新冠病毒的源頭主要在這兩個國家!大圖模式在北京時間4月8日,英國和德國的研究者們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而這篇論文中提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可能是在美國和澳大利亞。
  • 國際觀察|劍橋報告分析新冠病毒3變種:A型最早在中國發現,在美澳卻...
    封面新聞記者 湯晨最近,一份來自劍橋大學的新冠病毒研究在網絡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劍橋大學4月9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用基因進化網絡分析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基於禽流感病毒GISAID EpiFluTM資料庫。該資料庫的信息為全球共享,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它開始被用作是分享新冠病毒的資料庫。
  • 新冠病毒變異成三大類型,大馬屬哪類?
    新冠病毒家族開枝散葉,三大類型聚集不同地區。病毒爆發至今不到5個月,但在全球就累積了200萬例確診病例,奪走了超過13萬條人命,那到底這個被聯合國稱為二戰之後最大危機的新冠病毒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其實也是打從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科學家一直努力想要找出的答案,那前幾天的英國劍橋大學跟德國學者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共同在美國社科院院報就發布了一份最新研究,他們分析,從全球採樣回來的160個病毒基因組的數據,發現新聞病毒不是單一類型而已,而是早已經通過變異而產生了三個不同類型,那分別是a型b型還有c型。
  • 這篇分析中美流行病毒類型的論文,究竟寫了些什麼?
    武漢出現過原始的新冠病毒,但該類型更多出現在美國的病例中這篇科研論文,目前已經發布在了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的Peter Forster博士。從論文的原文,以及英國劍橋大學的官網對這篇論文的介紹來看,這篇論文先是將一種與新冠病毒的同源性高達96.2%的蝙蝠冠狀病毒(即中國武漢病毒所的石正麗團隊發現的BatCovRaTG13病毒),設定為新冠病毒在動物中的祖先,然後以此為參考,把從「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的資料庫中提取的160個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基因,按照進化的關係,分為了A、B、
  • 英國醫學專家表示初始新冠病毒類型集中在美國出現 病毒變異速度在...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弢):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教授 彼得•福斯特 博士日前表示,原始新冠病毒類型相對集中地出現在美國抽樣患者體內,而並非中國武漢地區,福斯特 博士同時表示,目前病毒已進行兩次變異,最近一次變異周期比上一次時間縮短了50%。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 目前最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延伸閱讀: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只可能來源於自然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PNAS:劍橋最新力作揭示新冠起源和傳播,不同地區新冠病毒存在顯著...
    ,引起了人們對新冠病毒起源和傳播途徑的一些思考與討論。根據胺基酸變化,研究人員發現了3個中心變異體(命名為 A、B 和 C)。其中A是蝙蝠外群冠狀病毒的祖先類型;A型和C型在東亞以外的地區(也就是歐洲和美國)的比例很高;B型是東亞地區最常見的類型,且其祖先基因組似乎在沒有首先突變為衍生B型就沒有在東亞以外地區傳播,這表明在亞洲以外地區對該類型具有「奠基效應」(founder effects)或免疫或環境抗性。
  • 劍橋大學最新研究:基因網絡分析揭示北美、中國、歐洲的新冠病毒差異
    研究者通過分析從人類患者中測序出的 160 個完整的病毒基因組,繪製了新冠肺炎病毒通過突變、從原始譜繫到其他不同譜系的的傳播過程。劍橋大學的遺傳學家 Peter Forster 博士認為,由於有太多的快速突變,導致我們無法整齊地追蹤 COVID-19 的遺傳譜系。
  • 世衛組織強調新冠病毒來自大自然,重要的是確定其宿主
    文章稱,這一觀點的支撐主要來自於以下兩點:1. 如要通過實驗室製造病毒,就必須依靠已知病毒的主幹來進行開發。但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具有和任何人類已知病毒不同的主幹結構。2. 科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尖刺」部分的蛋白與人類細胞有著極強的結合能力,而這種能力只可能來源於自然演化。
  • 病毒起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坐實「美國投毒」?
    不過,據劍橋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至今已有3種病毒株,而這場大流行起源地武漢,在當地流行的新冠病毒實際上已為突變的B型,而與最原始的病毒基因組A型主要出現在美澳,而在新加坡與歐洲流行的則為B衍生的C型。
  • 劍橋大學發表論文,認為新冠病毒A類是病毒爆發的根源
    劍橋大學4.10發表論文,認為新冠病毒A類是病毒爆發的根源,而A類集中出現在美國和澳洲,出現於武漢的病毒屬於B類,是從A類變異而來。這篇論文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如果結論屬實,對中國和全球華人都是一件幸事。劍橋大學發表關於新冠病毒的幾個變種和傳播路徑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分三個變種:A、B、C。A類病毒更多發現於美國和澳洲的受感染者。
  • 專訪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病毒起源說含三層意義,ABC三種類型...
    這份新冠病毒變種報告分析了從病患身上取得的前160份完整病毒基因組,得出新冠病毒通過突變產生的不同病毒譜系:全球的新冠病毒已經變異為A、B、C三種類型。其中較為原始的毒株A型與在蝙蝠身上發現的毒株最接近,而A型更常出現在美國和澳洲感染者身上,在武漢更常見的是從A型突變的B型毒株。另外,由B型變異而來的C型主要出現在歐洲。
  • 如何評價劍橋大學研究稱新冠病毒分三個變種?
    劍橋大學4月9日發表關於新冠病毒的幾個變種和傳播路徑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分為A、B、C三個變種,而不少人據此推出了一系列陰謀論。我覺得有點過早了。因為,這個結論,上個月,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就發表過這個結論了。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人員收集了截止 2 月 12 日全世界共享到 GISAID EpiFluTM 資料庫的病毒數據,包括四大洲 12 個國家的 93 個新冠病毒樣本。其此外,有一份武漢樣品單倍型 H3 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研究人員認為,H1 及其衍生的單倍型可能起源於 H3 ,華南海鮮市場不存在新冠病毒原始來源,新冠病毒可能是從其它地方輸入。此前的研究也顯示,首先確定的受感染患者與市場沒有聯繫,因而研究者認為可能是感染者將病毒傳播給市場上的工人或賣方,然後迅速在市場上流通,擁擠的市場促進了病毒進一步傳播給買家,並於 2019 年 12 月上旬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