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人,都是缺乏自我認同感

2021-01-09 張磊Vlog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兩隻狗放在不同的籠子裡,每天電它們半個小時,A籠子的狗,電它的時候,它只要一碰開關,電就停了。

而B籠子的狗呢,每天就得電半小時,每次電的時候,它都在那邊嗚嗚地哭!

實驗做了一個月後,心理學家把A狗B狗,然後又增加了一隻C狗,放在一個空地上,給它們同時通電!

神奇了一幕發生了,C狗沒有被電過,一同電,它就跑了,

找開關的A狗一通電,也跑掉了!

剩下B狗在那邊嗚嗚地哭,

這個實驗得到了一個新詞:習得性無助,就像B狗,因為之前的生活告訴它,這半小時的電,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後面即使可以跑掉,避免電它,它也不會跑了!

那這個實驗跟自信有什麼關係呢?

昨天看了一個諮詢,大概是一個男生跟一個陌生女生開玩笑,女生罵他神經病,然後他就懷疑自己,是不是話說錯了啊,還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以後都有跟陌生人開玩笑的陰影了!

然後找到諮詢師溝通,說他太在乎一個人的態度,或許不是他的原因,可能女生當時心情正不好呢!

如果這個男生沒有找諮詢師溝通,可能之前是一個自信陽光的大男孩,後面通過這件事後,慢慢變的不自信了。

說複雜點,心裡名稱:投射性認同,就是通過別人的反應,對你的態度,你產生對自己的認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你去公司,公司幾個人惡搞你,每個人都說你臉色不好,碰到10個人都說,你心裡可能想,自己哪裡不舒服!

上面的這段文字,是昨天看完諮詢案例,想到的

昨天還學習《價值包裝》

分為4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的是不懂價值包裝,帶來的痛點,個人不懂價值包裝,即使你很有實力,別人也不會尊重你,舉例:一個人是做企業QQ的,騰訊中國最大的代理,每天在群裡發點小廣告,別人問他你是做什麼的?你猜他怎麼回的,說自己是賣QQ的,他說的是沒錯,但給人是什麼感覺,是不是從事什麼灰色交易,每天通過QQ發什麼小廣告

第二部分,講的是懂了價值包裝的好處,就比如上面賣QQ的,聽了別人建議後,就介紹自己是:數據營銷專家,或者企業QQ營銷專家,他還是那個他,產品還是那個產品,當改變了介紹後,別人對他尊敬了很多

如果是產品,就是提煉產品對客戶的好處,能給客戶解決什麼問題!

第三部分,講的是負風險承諾,就相當於你在淘寶買東西,7天包退包換一樣,舉例:一塊普通的石頭,他賣6666元,客戶買了後,1年內任何不滿意,他都7777元回收。你是不是覺得你買了,過幾天就可以賺1111元,哈哈

第四部分,超級贈品,花6666元,買石頭,贈送30萬的贈品,你還會不會退?

最後一個人買了石頭,還籤了60萬的合同!

以上是張磊2020年9月16日學習的收穫

相關焦點

  • 總是低頭不自信?是孩子缺乏「自我認同感」,原因家長難辭其責
    在生活中,一些孩子總是低頭不自信、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是缺乏「自我認同感」的表現,對此家長難辭其咎。如果孩子現在已經有些類似傾向了,家長千萬別忽略了。孩子的不自信源於家庭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源自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
  • 你是一個缺乏自我認同感的人嗎?
    一個人總是「不好意思」,那是因為他自我認同感的缺失。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是其自我認知程度的標準,衡量其情商高低。一個人只有建立了比較充分的自我認同感,才能有效建立自信心和自尊。當然,自信心和自尊是一個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礎。自我認同感在於關懷自己,關心他人。
  • 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激發他的自信潛能
    人的自信源於對自我的認同,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認為「我可以做到」,那麼勇氣就會帶來信心與力量,哪怕能力並沒有足夠的強大,卻也可能實現超常發揮;但如果認為「我可能不行」,那麼不管做什麼都會心生遲疑、自我懷疑,大腦對技能的操控能力也將減弱,原本的能力也將發揮不完全,從而導致失敗。
  • 孩子總是低頭自我封閉?不僅是不自信,更是孩子「自我認同感」低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自信。孩子經常封閉自己,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我們需要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關鍵就是「自我認同感」。
  • 孩子總是不自信,可能是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幫助孩子改變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期許,有的家長在乎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在乎的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還有的父母在很努力的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可是很少有父母去關注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很多人看起來和大多數人一樣,可他的內心極度自卑,這與原生家庭是密不可分的,這其實也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如今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鼓勵孩子所帶來的正面積極的效果,經常被父母認同和鼓勵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很強,外在的表現就會很自信勇敢,相反,如果經常被父母訓斥和打擊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就比較弱,現在表現出來就會顯得自卑、敏感、多疑。自我認同感是健康人格的基礎,自我認同程度的高低,影響著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
  • 孩子做事總缺乏信心?家長巧用「歸因理論」,助娃找到自我認同感
    老師認為孩子的不自信程度有些嚴重,可能是因為自我認同感的缺失,會影響孩子許多方面的發展,所以就趁著孩子年紀還小,向閨蜜提出來,希望閨蜜能夠注意到這一點,並且建議閨蜜可以用"歸因理論"法,對孩子的行為做出一些改善。第二:什麼是「歸因理論」?
  • 「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好」:自我認同感低的人,如何提高自信?
    可是偏偏有不少人,就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好。周而復始,自我認同越來越低,越走越遠。自我認同感低的人,都有這三個特點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簡單而言,就是你對自我的認可程度,決定了你的自信程度。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缺乏自我認同感。
  • 教會孩子「自我認同」,孩子更自信
    自幼謹言慎行,積極進取的她,最終掉進了自我懷疑裡,難以自拔。許多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因為各種原因對自己的接受程度很低,簡言之就是對自我的「認同感」極度缺乏,與其說是沒有自信,倒不如說是他們比較沒有自我,總是在尋求他人的認可,卻總是覺得不夠,內心安全感極低。孩子總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存在的多餘性傷害,是「認同感」喪失帶來的惡果。
  • 該如何保持穩定的自我認同感呢?
    很多人的情緒就像火山,時而高漲時而低落,缺乏穩定性。有個來訪者告訴我:「情緒好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能做到,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心情低落時,整個人像被關在黑屋子裡,很小一件事都完不成。」有時像國王,有時像失敗者,是因為得失和自我評價捆綁在一起,缺乏對事不對人的狀態。能做到寵辱不驚的人,通常會把專業和個人的好壞分割得很清楚。即便做出一筆成功的投資,也不會膨脹地覺得自己很有商業天賦,做什麼生意都能成功。就算最近投資收益是虧損的,他們仍然相信自己的眼光,有信心把工作漂亮地完成。學會在個人成敗和自我認識間劃一條邊界,把自己從事情的結果中摘出來。
  • 當孩子缺乏自我認同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什麼是自我認同?自我認同是能夠理智地看待並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夠精力充沛,熱愛生活,不會沉浸在悲嘆、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奮發向上,積極而獨立,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並且在追求和逐漸接近目標的過程中會體驗到自我價值以及社會的承認與讚許。
  • 孩子自卑不敢嘗試,因為孩子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孩子更自信
    每一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所以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會格外嚴格,這就會使有些父母經常使用過於嚴格,甚至有些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來對待孩子。最終不僅不能使孩子成才,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自我認同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些父母因為孩子做錯了一點小事,就對孩子進行嚴格批評,長時間下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
  • 《隱秘而偉大》打工人趙志勇為什麼黑化:只因為他缺乏自我認同
    他們會通過外殼與世界產生聯繫,成為外人口中善良,為別人著想,謙虛有禮的人,但內心痛苦,缺乏自我追求,活在別人的評價中。有虛假自體的趙志勇因為家庭的不完整和窘迫,無法從原生家庭中汲取心理營養和安全感,只能將媽媽或者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當作自我評價,缺乏自我認同,陷在世俗的成功和他人的評價中,失去了自我追求。
  • 消極的人一事無成!想要提高自我認同,我們必須要這樣做!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如何提高我們的自我認同感。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絕大多數人的壓力都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就會進入消極的連鎖反應中而無法自拔。就算是讀了一些勵志的文章,效果也是一般。那是不是我們會一直這樣消極下去呢?
  • 天賦異稟,頭腦聰明,卻總是缺乏自信的星座,骨子裡很自卑
    有些人雖然十分的聰明,但是他們一直處於否認他們的環境中,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對他們造不成什麼大的影響,但是時間長了以後我們就會發現他們開始變得沒有自信,很多時候他們也在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他們肯定把這件事情做不好,其實,憑藉他們的能力,完全可以手刃有餘的完成,可想而知自信對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天賦異稟,頭腦聰明,卻總是缺乏自信的星座,骨子裡很自卑。
  • 教孩子「自我認同」是關鍵
    這個世界上並非每個人都能活在聚光燈下,總有身處角落,很難被人發現和關注的人群,就像每個班級都有中等生群體,而老師的精力決定了老師往往會容易忽視"中等生",這是一個社會現實,我們無法改變,因而我們能做的,要做的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認同",從孩子自身去獲取價值感。1.學會"自我認同"能避免過度依賴"他人認同"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群體,個人與他人之間聯繫緊密。
  • 自我認同感太低的人,有哪些表現?最後一條你中了嗎?
    人有七情六慾,人食五穀雜糧,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特定的個性和性格,但是也有很多年輕人由於自己生活的環境和一些其他的原因,好像生活得並不是特別有自我認同感,那麼,自我認同感太低的人,有哪些表現呢,最後一條,你中了嗎?
  • 可以讓孩子慢慢增強認同感,來改善他們內心的自我價值感的缺失
    s心理專家姚春水曾經講過一個理論:在個體通過系統化的精神發展訓練方法解決身體問題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會保留一部分內心的自我價值感。然而,內心價值感的缺失會降低他人對自己的認同感,從而縮小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距離。
  • 缺乏社會認同感的他,在人生迷茫時該何去何從?
    楊慎晚年病中仍不忘感謝和讚揚這些友士:「吳高河卵嘗以楊弘山士雲、王純庵廷表、胡在軒廷祿張半賈含、李中溪元陽、唐池南結為楊門六學士,以擬蘇門秦黃晃張廖略雲。餘曰:『得非於子而七乎?七子文藻皆在滇雲,一時盛事,餘固不敢當也。在外人的眼中,這些文人只是慕名而去的門徒學子,而在楊慎眼中,卻是相交相知的友人。
  • 為什麼有些人會缺乏方向感?
    而如果缺乏方向感的話,問題就變得很棘手。即便可以藉助現代化的GPS等導航工具,那也難免產生誤差,並且可能耽誤時間。於是,面對方向感極佳的人,我們徒生羨慕之情。那麼,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的人會缺乏方向感呢?這首先要從一個問題說起,那就是方向感究竟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獲得的呢?【1.方向感是與生俱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