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穿山甲可能不是將冠狀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動物,因為人與穿山甲病毒基因的相似性不足以達到99%的閾值。據《南華早報》報導,自流行病爆發以來,穿山甲-穿山甲-被認為是冠狀病毒感染人類的潛在中間宿主,多項研究顯示出相似性。引起疾病的Sars-CoV-2病毒與穿山甲中發現的類似病毒之間存在銅離子。但是,由張志剛研究員領導的雲南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告訴《科學日報》,這兩種病毒之間遺傳相似性的證據沒有通過。接受99%的閾值可以得出結論,該病毒已從穿山甲病毒轉移到了人類。張說,蝙蝠和穿山甲等動物早已被公認為是類似於Sars-CoV-2病毒的天然宿主,但天然宿主通常無法將病毒傳播給人類。

據信冠狀病毒流行病已使穿山甲免於瀕臨滅絕。照片:AP。相反,研究人員需要找到一個中間宿主-這可以幫助病毒從其自然宿主傳播到人類。蝙蝠和穿山甲現在正吸引著科學家的注意力,因為它們知道它們所攜帶的許多病毒與Sars-CoV-2類似。今年1月,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組中國科學家發現,Sars-CoV-2病毒與BatCoV RaTG13共享了整個基因組的96%,BatCoV RaTG13是一種在日惹發現的日冕病毒。馬蹄蝠-通常生活在雲南省的山洞中。在上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小組還發現,在馬來亞穿山甲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株-Pangolin-CoV-是最親近的親屬。 Sars-CoV-2中的2個是因為這兩種病毒的遺傳鑑定相似度為91.02%。2月初,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發現兩種病毒之間有99%的相似性,並聲稱馬來亞穿山甲是潛在的中宿主。力量。但是,他們隨後進行了檢查和糾正,並說相似度僅為90.3%。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關毅後來表示,他的研究也顯示出相似性,僅為92.4%。雲南大學的科學家認為,武漢病毒研究所已經消除了馬蹄蝠是將疾病傳播給人類的媒介的可能性,但是其他類型的蝙蝠也可以這樣做。研究應繼續進行調查。張說,科學家應該研究馬蹄鐵和馬來穿山甲的自然環境,以找到將Sars-CoV-2傳播給人類的中間宿主。張說:「如果可以證明馬蹄和馬來穿山甲是天然宿主,那麼它們目前的棲息地將是新的日冕病毒的起源地。」「現在重要的是找到中間宿主,病毒從那裡跳到那裡,以及為什麼在武漢發生爆發。這些問題應該是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向。」 「將來研究,」張先生補充說。由於間病毒,蝙蝠湯和蛇粥從中國餐館消失了疫情爆發後,中國政府收緊了野生動植物的銷售和消費禁令,使廚師,餐館老闆和牲畜養殖者感到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