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本土石油企業將引領可再生能源增長

2020-12-04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11月30日Rigzone消息:歐洲國際石油公司(IOC)在推進可再生能源增長戰略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領先於迄今為止尚未做出同樣轉變的美國企業。

    根據數據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歐洲前六大公司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超過28吉瓦,其中BP、Total和Equinor佔70%以上。

    然而,GlobalData指出,這些公司的發展規模仍「落後」於主要電力行業。GlobalData圖表顯示,主要歐盟IOC和電力生產商即將開展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產能中,Iberdrola排名第一,達到約35吉瓦,其次是Enel,約為30吉瓦,Engie接近20吉瓦。 BP是超過5吉瓦的歐盟最高國際奧委會。 Equinor和Total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緊隨其後的是Shell,Repsol和Eni。

    GlobalData油氣管理分析師威爾•斯卡吉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與電力行業的現有公司相比,國際石油公司目前的開發業務規模仍小得多。然而,BP的長期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50吉瓦,大大超過奧斯德公司的30吉瓦。」

    「歐洲本土企業可再生能源投資組合的迅速擴大令人鼓舞,因為它們希望能為能源轉型做好準備。然而,雄心壯志確實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在中期內,他們仍將把油氣業務視為主要的現金來源。」斯卡吉爾繼續說道。

    這位全球數據代表警告稱,疲弱的油氣市場可能使企業無法為其可再生能源增長計劃提供充足資金,致使它們在整體能源市場中的地位下降。

    馮娟 摘譯自 Rigzone

    原文如下:

    EU Oil Cos Lead Way in Renewable Strategy

    European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 (IOC) are leading the way in terms of progressing strategies for renewable power growth, ahead of U.S. players that have not, so far, made the same switch.

    That’s according to data and analytics company GlobalData, which made the statement in a note sent to Rigzone recently. According to GlobalData, the top six European firms have over 28 gigawatts (GW) of renewables capacity in the pipeline, with BP, Total and Equinor making up over 70 percent of this.

    GlobalData outlined, however, that the scale of these companies』 developments still 「lags behind」 major power sector incumbents. In a GlobalData chart showing the capacity of upcoming renewables projects for major EU IOCs and power producers, Iberdrola topped the rankings with around 35GW, followed by Enel on around 30GW and Engie near 20GW. BP was the top EU IOC with over 5GW. Equinor and Total ranked a close second and third,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Shell, Repsol and Eni.

    『『IOCs』 current development portfolios are still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scale than those of incumbents in the power sector,」 Will Scargill, a managing oil and gas analyst at GlobalData, said in a company statement.

    「However, long-term targets suggest an ambition to make up this ground - with BP’s 2030 target of 50GW significantly exceeding Orsted’s target of 30GW,」 he added.

    「The rapid build-out of European IOCs』 renewable portfolios is encouraging as they look to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 However, lofty ambitions do come with significant risk - particularly as they will still look to their oil and gas businesses to be the major cash generators through the medium term,」 Scargill continued.

    The GlobalData representative warned that a weak oil and gas market could leave companies unable to fully fund their renewables growth plans, 「leaving them with a diminished position in the overall energy market」.

    GlobalData was formed in 2016 following the consolidation of several data and analytics providers. Based in London, the company creates trusted intelligence on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ies by leveraging its unique data, expert analysis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its website states.

相關焦點

  •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2020至2025年的分析和預測
    疫情前的項目將在成本持續降低和不間斷的政策支持下穩健運行,促使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近10%的新紀錄,其中歐洲和印度將引領增長。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將引領全球電力行業,並在2025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來源。但在此過程中,世界各國仍需儘快解決由於激勵補貼政策到期所產生的政策不確定性問題。
  • 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西部發現了石油。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更迭,世界能源格局在1960年代從煤炭時代轉向為石油時代。  石油工業助力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並通過控制石油美元體系,在全球範圍內掌握了最大話語權。  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
    瑞銀集團預計,電池成本在未來十年中還將繼續下降80%。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預計,全球範圍內的儲能容量到2024年將增長13倍,達到158吉瓦時,按目前的投資轉化率,這需要投資710億美元。 電池成本的不斷下降和電動汽車需求的持續增長是近年來助推石油和天然氣企業業績下滑的因素之一。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國際能源巨頭BP集團(英國石油公司,下稱BP)在上海最新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顯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包括水電)同比增長了
  • 疫情促使能源企業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氫能
    據ICIS-MRC網站莫斯科MRC報導,據路透社援引行業高管的話報導稱,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創傷促使能源公司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氫和其他低碳替代品的投資,但化石燃料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成為其主導業務。  從疫情開始,全球石油消費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0%以上,價格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使得公司重新思考他們應該以多快的速度擺脫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上世紀70年代先後爆發的兩次石油危機,引發了人們對未來化石能源短缺的憂慮,加上環境問題日益受到公眾的重視,可持續發展思想迅速成為國際社會共識,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從而開啟了人類利用現代科技規模化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第一次浪潮。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日本綠色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挑戰重重
    據彭博社報導,目前,日本大型企業都在「積極清理」旗下業務和投資組合,有40多家日企承諾將100%利用可再生能源電力,但由於日本清潔電力昂貴且購買渠道艱難,這些企業已經開始考慮從日本遷離。  索尼公司日前表示,日本可再生能源政策沒有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支撐,這導致其不得不將生產業務移至海外,否則難以完成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 經合組織國家能源結構:化石能源高達80% 可再生能源與核能各佔10%
    據世界石油網站11月26日報導雷普索爾公司(RepsolSA)計劃在未來十年內逐步減少對石油的開採,並將可再生能源產能擴大五倍,因此該公司明年將減少派息。
  • 未來1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會增加10億千瓦!!
    在國家層面,「十四五」期間,我們需要繼續確立有力度的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標,並把這些目標分解到各個省區市,使其不斷強化節能減排責任制,促進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在地方層面,「十四五」期間要推進達峰行動,各省區市也要做一個行動計劃。總的來講,全國範圍要保證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
  •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目標
    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合作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 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
  • 綠色和平呼籲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100%可再生能源目標
    當前世界各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國際科技企業引領了100%可再生能源潮流,全球科技行業採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正在前所未有地加速前進。據統計,2019年全球超過100家企業籤訂了共計19.5GW可再生能源購電協議,相較於2009年漲幅接近60倍。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但是什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如此受歡迎的選擇?在本文中,我們將著眼於可再生能源的整體利弊來解決這個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優點讓我們從可再生能源的許多不同優勢開始。1.可再生能源對環境更有利與使用化石燃料相比,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環境發電要好得多。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它們會將有害的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 ...石油和其他類型能源價格上漲。可能看到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的...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總裁謝欽:開發可再生能源可能代價高昂,可能導致石油和其他類型能源價格上漲。可能看到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的共存。全球經濟和石油需求的復甦可能最早在2021年開始,但這需要協同努力。不應該對全球能源市場實行限制,這對消費者和供應商都是不利的。
  • 世界可再生能源和廢棄物發展概況
    (一)一次能源供應在經合組織國家,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可再生能源從1990年的2.72億噸增至2018年的5.62億噸,年均增長2.6%。相比之下,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核能)的增長率為0.4%。
  • 人類還剩多少石油可開採?2018最新權威數據公布了
    儘管美國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九位,但石油產量卻位居榜首,由此可見,技術在石油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而在未來,隨著石油開採技術水平的提高。石油產量或將迎來更大的突破。2017年世界原油加工量達到8191.4萬桶/日,增長160萬桶/日,增幅是過去十年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天然氣「豐收年」  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將促進石油類企業的二次繁榮。
  • 南非有望重啟可再生能源招標
    如今,隨著企業期盼的與日俱增,南非政府已經開始積極籌備啟動新一輪可再生能源項目招標。業界普遍認為,新一輪可再生能源項目招標,不僅關乎著南非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商業化發展前景,更是該國解決本土電力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風電招標確認率先啟動  據了解,備受期待的南非第五輪可再生能源項目招標原計劃於2020年第四季度開啟。
  • 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 韓國可再生能源:繁榮還是滯後
    出口額也增長77%,達到45億美元。主要增長來自本土的太陽能發電業和相關的設備製造。2010年,可再生能源領域私人投資較2009年增長了22%,達到31億美元。投資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研發方面,很多可再生能源工廠拔地而起。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發電業增幅最大,從2007年到2010年,韓國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量分別提高13.4倍和2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