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在B肝肝硬化動物模型研究領域獲得新突破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杭州2月2日電(記者俞菀)近日,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團隊和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君教授團隊歷經5年協同攻關,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高度模擬人類B肝病毒(HBV)自然感染誘發的慢B肝肝硬化小鼠模型。研究結果於2019年1月30日在國際權威胃腸肝病學雜誌Gut在線發表。

  據介紹,疾病動物模型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尤其是重大、突發傳染病暴發時,適宜的疾病動物模型可為及時發現病原體、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強大保障,原創的疾病動物模型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生物醫藥科研水平的標誌。

  目前全球由HBV感染引起的慢B肝患者近2.5億,其中我國達8000萬,每年死於HBV相關疾病的患者達60萬,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於HBV的人類嗜肝性特徵,除類人猿和黑猩猩外,至今尚無模擬HBV感染引起的慢B肝肝硬化動物模型,因而難以闡明HBV感染人類的確切機制,嚴重影響抗HBV新藥研發和阻止B肝慢性化、重症化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研究。

  「我們前期研究發現,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肝內移植可成功救治暴發性肝衰竭豬,而豬的肝臟內可見大量人源性肝細胞並保持長期嵌合。在此基礎上,兩個團隊創新性地提出利用單種的人幹細胞移植在暴發性肝衰竭小鼠體內重建人類肝臟和免疫系統的雙重人源化科學假說。」李君說。

  通過協同攻關,兩個教授團隊成功構建了新一代肝細胞和免疫細胞雙重人源化的小鼠模型(hBMSC-FRGS小鼠)。該小鼠感染HBV後,持續出現HBV病毒血症,B肝三系、HBV DNA及cccDNA持續陽性,病理檢查發現小鼠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狀態,HBV感染16-24周後,小鼠漸進性出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54周後小鼠肝硬化發生率達55%。

  據悉,這是國內外首次利用單種的人BMSC移植實現了人類同基因肝細胞與多種免疫細胞在小鼠體內的雙重嵌合,成功模擬了人類HBV自然感染和B肝肝硬化發病過程,解決了抗B肝肝硬化新藥研發缺少高質量動物模型的國際難題,為最終闡明人類HBV感染與發病機制及最終消滅B肝提供強有力武器。(完)

相關焦點

  • B肝纖維化臨床智能診斷獲新突破
    B肝纖維化臨床智能診斷獲新突破 2018-04-24 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前瞻性臨床研究,並取得了診斷效果的顯著突破。
  • 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
    發表於2020年2月20日的《LIVER INTERNATIONAL》上,研究人員總結歸納當前B肝藥物開發實驗進展。B肝新藥科研有多難,關注表面抗原清除率,研究人員提示前景研究人員認為,免疫反應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影響B肝表面抗原消失是必需的。新B肝聯合用藥更需要個性化,基於當前已批准的核苷酸類似物(NAs)的安全性,新組合用藥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 我國科學家李文輝首次獲得B肝研究最高獎項
    李文輝博士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的教授,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傑出貢獻,2020年11月12日獲得全球B肝治療和研究領域最高獎項-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慢性HBV感染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
  • 我國科學家李文輝獲巴魯克布隆伯格獎,系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中國研發B肝新藥曙光初現!中國科學家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李文輝2001年從協和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哈佛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擔任講師。因此,找到病毒的受體,對於深入了解B肝的感染機制、建立更好的體外和動物研究模型,以及研發出有效的新藥,都至關重要。
  • 醫藥生物技術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從「澳抗」到B肝疫苗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因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 蘭州大學校友李文輝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11月12日,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來好消息:1989級預防醫學校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醫藥生物技術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
    11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因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默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想法對疫苗的製備有重要意義,並於1971年從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所在的研究機構獲得許可,開始了B肝疫苗的應用研究。經過多年大量的研究和測試,終於成功地從血液中提純B肝表面抗原並製備成B肝疫苗,該疫苗能提供高於90%的B肝免疫力。疫苗研製出來了,卻不被批准進行臨床試驗。
  • 12.16新案例:TAF 治療B肝肝硬化患者,實現B肝臨床治癒
    :患者診斷B肝肝硬化,經儘早啟動抗B肝病毒藥物治療 32 周后,實現B肝表面抗原轉陰,B肝表面抗體滴度低水平升高,實現B肝臨床治癒,肝纖維化無創檢測值明顯下降,目前仍繼續堅持口服 TAF 抗病毒治療,仍在繼續隨訪過程中,期待有更好地結果出現。
  • 中國學者發現B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受體獲B肝研究領域國際最高獎
    >的共同受體,為B肝病毒研究及相關B肝疾病治療領域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被美國B肝基金會授予了全球B肝研究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屬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科學家。李文輝教授於 2007 年進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並開始對B肝及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的過程展開研究,歷時 5 年於 2012 年年底時發現了這兩種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 NTCP (牛磺膽酸鈉共轉運蛋白),這一成果對於B肝病理學研究之意義深遠,得到了肝病研究領域各方的廣泛認可,被認為或能在未來用於開發新一代B肝類藥物。
  • ...胃腸肝病學|B肝表面抗原|liver international|B肝|慢性B肝
    延續昨日介紹發表於《LIVER INTERNATIONAL》《胃腸肝病學》科研人員對慢性B肝治療藥物開發前景前瞻性研究。這些論文發表於2020年2月20日,具有一定代表性,除介紹B肝創新藥研發難點和方向,也闡述了一些關鍵指標標準。
  • B肝潛在新藥方向,增強誘導先天反應,急需1種新體外模型
    全球B肝病毒研究受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強有力的感染模型系統,來支持生產性B肝病毒感染與精確模擬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經過較長時間,我國北京李文輝團隊才發現人牛磺膽酸鈉協同轉運多肽受體(NTCP)是人們長期追求的HBV受體。
  • 研究發現,幹細胞這3大特性可改善肝炎和肝硬化的進程
    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是為紀念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這位B肝病毒發現者,並向公眾、醫學界、政府部門等宣傳有關肝炎的預防、篩查和治療知識。科學發展至今,醫學界仍無法根治肝炎和肝硬化,臨床上急需開發新的防治手段。
  • B肝體外HBV/HCV共感模型,日本科學家研究,開發針對藥物
    目前,B肝病毒複合C肝病毒在肝細胞中,複合感染機制尚不清楚。基於此背景,日本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同時允許B肝病毒和C肝病毒感染的細胞系。結果表明,在體外的HBV/HCV共感染系統,為研究宿主與病毒對複合感染的反應以及開發針對HBV和HCV抗病毒藥物,提供了一個簡易使用模型。
  • 揭示B肝感染奧秘 我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根據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博士的名字命名的這一獎項,由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B肝基金會設立,旨在獎勵給對B肝相關科研和治療做出重要推動和顯著貢獻的個人,被譽為該領域的最高榮譽。2011年去世的巴魯克•布隆伯格因發現B肝病毒而獲得197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也是B肝基金會的共同創立者。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明昭課題組在治療性B肝疫苗獲得重大進展
    該研究設計了基於鐵蛋白納米顆粒的B型肝炎病毒(HBV)preS1納米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誘導產生了高水平、高親和力、持久的抗體應答和免疫記憶,不但具有出色的預防作用,而且在治療模型中獲得功能性治癒和HBsAg血清學轉換,並顯著降低HBVcccDNA。
  • 中國科學家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
    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 巴魯克·布隆伯格獎。此前,肝臟及器官移植開拓者、2012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得者託馬斯·斯塔茲爾博士,因發現C肝病毒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的哈維·阿爾特博士,美國肝病研究學會主席安娜·洛克博士等,也曾獲得該獎。
  • B肝肝硬化可以逆轉嗎?真相看這裡
    B肝肝硬化是慢B肝疾病發展和進展的重要結局。 B肝肝硬化究竟是什麼? B肝病毒是B肝肝硬化的「罪魁禍首」。 肝硬化後肝臟圖 B肝肝硬化還能逆轉嗎?
  • 他在B肝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自2007年回國至今,李文輝及其團隊一直潛心致力於B肝和丁肝病毒的感染研究。B肝和丁肝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共同受體的發現,為攻克病毒性肝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雙抗治療B肝1年:成功逆轉B肝肝硬化20%以上
    一、B肝肝硬化其實是可以逆轉的 B肝肝硬化是B肝病毒導致的炎症, B肝患者一旦發現病情進展成肝硬化,一定要儘早規範治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治療要早,只要B肝病毒檢測是陽性,就要開始抗病毒治療。 2、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