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自古以來愛情一直是年輕男女追求的目標,要找到能夠和你相濡以沫另一邊又談何容易。
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越來越短,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卻並沒有隨之拉近,導致想要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變得異常艱難。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關於愛情的唯美故事,一位遠嫁中國的日本女護士,64年間從未回家,而她所生下的女兒卻被後人記住,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出生經歷,初識百裡。
1890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佐藤屋登是一家普通工人的後代,因為見慣了許多因為疾病纏身而痛苦不已的病人,而選擇做一名白衣天使,從小便開始學許多醫護知識。
之後戰爭爆發,佐藤屋登被派到了中國繼續開展醫護工作,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遇見了終生的伴侶——蔣百裡將軍。
清政府滅亡不久,而這時的蔣百裡則是擔任保定軍校校長,因為向北洋政府討要軍費遭到拒絕後,憤怒的回到了府中。
終日鬱鬱寡歡,於是舉槍自殺,得知這個消息後,北洋政府緊急派出醫生救治,其中便包括年輕的佐藤屋登,還好子彈雖然擊穿了蔣百裡的身體,但卻並沒有擊中身體的要害,也算是撿回來一條命。
但還是需要醫治,可身體上的傷痕可以依靠醫生來治療,心裡的傷痕卻沒有辦法可以調解,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醫生建議蔣百裡長期靜養,尤其是需要心理安慰,而這時袁世凱也得知了這個消息,於是立馬放話說道:「必須留一人照料蔣百裡。」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日本醫生決定將年輕貌美的佐藤屋登留下照料蔣百裡的日常起居,希望這樣可以讓這個一軍之將重新振作起來。
但隨後他們發現,蔣百裡在恢復期間仍然存在著自殺傾向,於是便又向佐藤屋登下達了一個命令,那便是在照顧他的日常起居外還要勸誡其不要輕生。
而在佐藤屋登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蔣百裡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來自海外的姑娘,並且佐藤屋登還和他說:要以國家為重,國家培養一個像他這樣的將領,屬實不容易,死固然是輕鬆的,但只有活著才能更好的報效祖國。
而被她這樣的一開導,蔣百裡覺得言之有理,便放棄了輕生的念頭,並且有了想要與這位善解人意的日本護士相伴終生的想法。
但是在蔣百裡病情有所好轉之後,佐藤屋登便聽從上級的命令回到了京城。
看著自己的心上人消失在了自己眼前,蔣百裡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為了想要更快的見到佐藤屋登,於是蔣百裡辭去了保定軍校校長的職務,準備奔赴京城休養生息。
緣定今生,愛情開始。
或許是上天的安排,蔣百裡來到京城後,住進了一家日本醫院,而碰巧的是佐藤屋登也在這家醫院工作,得知這個消息後,蔣百裡一下子來了精神,便開始瘋狂的對她進行追求,但或許是礙於民族的關係,佐藤屋登對其的追求一直沒有回應。
於是蔣百裡便拜託自己的主治醫生希望他能向佐藤屋登轉達自己的愛意,於是蔣百裡的主治醫生對佐藤屋登說:「蔣百裡委託總統,總統委託日本公使,公使委託我向你說明,蔣百裡希望你能嫁給他。」
但隨後這名日籍醫生又告誡佐藤屋登不要嫁給蔣百裡,而佐藤屋登則表示,自己現在並沒有想成家立業的心思,於是便決定離開醫院回到日本以此來避免與蔣百裡的接觸。
而蔣百裡在得知佐藤屋登回到日本,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加積極,不斷的寫信給她,並在信中表示:我是因為你的安慰為你而活下來的,若你再不理我,我便失去了生的希望,將會在你面前告別這個世界。
見到這位將軍對自己竟然如此痴情,佐藤屋登也是感動不已,其實自己早已愛上了這位年輕有為的男人,但是礙於種族的關係,並沒有將自己的愛意表達出來。
但在她決定回到中國嫁給蔣百裡時,她的父親又站了出了拒絕這門親事,隨後佐藤屋登把信給父親看後,才同意了這門婚事。
於是在1914年冬天,這對苦命鴛鴦終於是得償所願結為了夫妻。而佐藤屋登還多了一個新的名字——蔣佐梅。
婚後生活,世人皆知。
結婚後不久,蔣百裡便因病去世,而這時剛好又是中日關係緊張的時刻,於是蔣佐梅便受盡了世人的指責和謾罵,但是面對這些誤解,她並沒有選擇反駁,而是用行動證明自己。
因為有著豐富的醫療知識,蔣佐梅奔赴前線,作為戰地醫生為受傷的中國士兵提供醫療援助,
並且對於自己的後代蔣佐梅從來不會教授她們日語,而是選擇以中國母親的方式教導他們,入鄉隨俗,這樣的方式也向世人證明了自己。
1978年因病去世,並以一個傳統中國妻子的名義安葬在了這片土地。
而她的後代則要數三女兒蔣英最為出色,成為了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並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伯克利學院,更是在之後成為了錢學森先生妻子,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是讓人羨慕不已。
小結:
在這個物慾橫飛的世界,愛情似乎變得愈加的廉價,像蔣百裡將軍與蔣佐梅女士這樣唯美的愛情也變得越來越少。
離婚率和分手率也不禁讓人們覺得,這樣純真的愛情真的消失了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人對待愛情的態度都變的不一樣,愛情的廉價與珍貴不是體現在你們花了多少時間就在一起,而是你們經歷過了多少時間和事情之後,還想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