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微納米含能材料科學與技術

2020-11-06 礦冶園

科學出版社

劉傑,李鳳生 著

內容介紹

微納米含能材料是保障*安全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微納米含能材料科學與技術》針對微納米含能材料製備過程所涉及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工程化與產業化及應用研究進展、性能變化機理與性能表徵技術等進行了系統闡述,並對微納米含能材料的研究與發展方向進行了凝鍊和展望。

部分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概述 1

1.2 微納米含能材料發展簡史 1

1.3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保障*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1.4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1.5 微納米含能材料的研究範疇 12

參考文獻 15

第2章 含能材料微納米化製備基礎理論及技術 16

2.1 合成構築基礎理論及技術 18

2.2 重結晶基礎理論及技術 20

2.3 粉碎基礎理論及技術 52

2.4 含能材料微納米化製備過程防團聚分散理論與技術概述 88

參考文獻 90

第3章 微納米含能材料乾燥基礎理論及技術 97

3.1 微納米含能材料乾燥基礎理論 98

3.2 廂式乾燥技術 124

3.3 盤式連續乾燥技術 130

3.4 超臨界流體乾燥技術 137

3.5 真空冷凍乾燥技術 142

3.6 霧化連續乾燥技術 160

3.7 微納米含能材料乾燥過程防團聚分散理論與技術概述 180

參考文獻 182

第4章 微納米含能材料的性能及性能變化機理與表徵 184

4.1 性能及性能變化機理 184

4.2 性能表徵 210

參考文獻 261

第5章 微納米含能材料製備技術工程化與產業化及幾種典型產品的開發 264

5.1 微納米含能材料製備技術的工程化與產業化 264

5.2 幾種典型微納米含能材料產品的開發 266

5.3 微納米含能材料工程化與產業化及產品開發現狀 290

參考文獻 291

第6章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火炸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92

6.1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改性雙基推進劑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93

6.2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複合固體推進劑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318

6.3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發射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320

6.4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混合炸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327

6.5 微納米含能材料在火工藥劑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351

6.6 微納米含能材料應用效果研究現狀 354

參考文獻 355

第7章 微納米含能材料的研究與發展方向 357

7.1 強化高效應用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 357

7.2 強化模擬仿真研究 358

7.3 加強微納米(含能)粉體連續精確計量與準確加料技術及裝備研究 359

7.4 深入開展粉塵防護與環境保護研究 359

7.5 微納米含能材料製備與應用新原理及新技術的突破和創新 361

參考文獻 363

相關焦點

  • 「圖書推薦」鋰離子電池用納米矽及矽碳負極材料
    冶金工業出版社羅學濤,劉應寬,甘傳海 著內容介紹本書系統介紹電子束製備物理氣相沉積矽的機理,從數值模擬角度提出氬氣調控制備氣相沉積矽的技術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組裝法製備了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及矽碳/石墨負極材料,分析其微觀結構和物化狀態,通過循環測試分析了電化學性能,並闡明矽烷偶聯劑對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微觀結構和物相變化角度論述納米矽碳負極材料嵌脫鋰穩定性,闡明了納米矽顆粒與碳層的破壞、Li15Si4合金生長的電極電位以及對嵌脫鋰穩定性的影響。
  • 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原標題:微基因重「芯」定義基因檢測,賦能精準健康管理) 摘要:基因檢測行業新突破
  • Nature 報導北理工材料學科:高熵合金、含能、納米新能源
    導讀3月21日,《Nature》在其Spotlight欄目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並對北理工在高熵合金為代表的毀傷與防護、含能、納米新能源、二次電池、阻燃等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介紹。含能材料研究進展:在含能材料方面,龐思平研究團隊推動了所能創造出的分子的極限,提出了籠型金屬-有機骨架(MOFs)的概念,它是一種易於膨脹的多孔材料。與常規高能材料相比,隨著熱能的提高和靈敏度的降低,這些結構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材料的設計和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 清華大學與MIT合作推出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微碩士」學位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11 月 13 日,清華大學與麻省理工大學(MIT)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將藉由清華大學在北京開設 MIT「微碩士」學位;清華大學也就成為中國內地首個具有 MIT「微碩士」培養計劃的高校。
  • 微基因探索「基因+保險」服務場景,跨界合作實現三方共贏
    「基因+保險」:實現合作共贏隨著基因測序技術蓬勃發展、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基因檢測公司在提供基因檢測服務的基礎上,開始挖掘基因數據的服務場景和健康管理價值。而微基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最近,微基因在「基因+保險」領域邁出了跨時代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基因+」場景化為用戶提供更多基因數據的利用方向。
  • 以蠶絲納米纖維應用技術切入市場,「清科絲宇」提供蠶絲領域技術...
    公司成立於2018年,以蠶絲納米纖維應用技術為市場切入點,一方面,對蠶蛹、蠶絲、蠶繭等原料以及製備蠶絲納米纖維的中間產品進行創新研發,形成涵蓋蠶絲類衍生品等多領域的多條產品線;另一方面,依託清華大學的技術研發力量,推動從種桑、養蠶到產品生產全產業鏈的技術結構升級,為客戶提供蠶絲領域先進技術、產品及綜的技術解決方案,可應用於空氣過濾、美白護膚、醫用材料等多領域,天眼查顯示其擁有智慧財產權58項。
  •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相關推薦
  • 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
    微納米氣泡技術應用於環保領域具有廣泛的研究基礎和前景,在汙水處理領域、河道治理領域、土壤及地下水修復領域、氣浮領域、廢氣治理領域方面均有涉及。本文探索了微納米氣泡技術在以上各領域方面的研究基礎及前景。2013 年-2017年首次公開的微納米氣泡發生技術及其應用相關專利的 IPC統計(表1)可以看出,研究熱點與重點集中在乳化和水處理,包括廢水處理、水域曝氣、脫氣等等。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受到廣泛關注,下面將詳細介紹微納米氣泡技術在環保各方面的應用情況。
  • 半年入局兩家上市公司,「潛龍」微醫打造醫療界亞馬遜
    國內四大資管公司之一的巨擘東方資產在杭齒前進持股6.21%,為第三大股東,有權推薦一名非獨立董事人選。民企壯大,國資也不示弱,作為蕭山的「老字號」國企,杭齒廠與杭發廠、杭二棉廠並稱,為蕭山國資的「老三廠」。
  • 「圖書推薦」金屬粉塵著火爆炸的理論與實驗
    同時,也介紹納米金屬、氣相介質惰化(氮氣、氬氣)和粉末惰化(納米二氧化鈦)的相關研究內容。1.1 粉塵定義與分類 11.2 粉塵爆炸 21.3 金屬粉塵 141.4 金屬粉塵著火爆炸特性的研究現狀 24參考文獻 48第2章 粉塵爆炸特性參數測試與標準 552.1 粉塵層最低著火溫度 552.2 粉塵雲最低著火溫度 622.3 粉塵爆炸下限 702.4 粉塵雲最小點火能
  • 英特爾展示堆疊式納米片電晶體技術
    英特爾用於打造堆疊式納米片的配方被稱為「自我對準」(Self-Aligned)製程,因為其實質上可透過相同的步驟中構建兩種元件。這很重要,因為多加第二步驟(比如,在個別的晶圓上構建他們,然後再將晶圓接合在一起)可能會導致晶圓定位偏移,進而造成任何潛在電路的破壞。 該製程的核心重點是對納米片電晶體的製造步驟進行修改。它首先從重複的矽層和矽鍺層開始。
  • 瞄準萬億級基因檢測市場,「羅島」研發第四代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
    36氪近期接觸的「羅島」,作為Plug and Play 中國的投後項目,羅島正在瞄準產業鏈最上遊的測序技術和測序儀器。對比行業競品,羅島最大的特點是專注於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固態納米孔測序是測序領域公認的最新一代技術,區別於以Oxford為代表的三代蛋白納米孔測序技術路線,通常被稱作第四代測序技術。因技術門檻高,市面上能做固態納米孔測序的企業非常稀少。
  • 基因檢測增長迅猛,「微基因」突破「芯」技術,構建基因+健康管理生態
    在這條增長迅猛的賽道中,「微基因」是受到資本追捧的早期入局者。36氪獲悉,微基因做出了突破性的進展,自主研發了專為中國人定製的CGA 科研級基因晶片——WeGene 3.0。檢測技術持續升級,重「芯」定義基因檢測橫向來看整體市場,玩家們普遍有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基因捕獲測序技術,這是一種對特定基因組進行抓取並檢測的技術;另一種方式是採取高通量全定製基因晶片技術,這是一次性檢測數十萬代表性位點用於解讀的技術,微基因正是應用這項技術的典型代表。
  • 納米材料科學對PCB工業的震撼
    納米體系物理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納米高科技的應用,其普及層次發展則派生出納米材料工程及相關的應用領域。納米技術造成PCB領域天翻地覆慨而慷之勢並不是不可能的。
  • 「圖書推薦」煤力學
    科學出版社程遠平,劉清泉,任廷祥 著 內容介紹煤力學是從防治煤礦瓦斯災害和瓦斯資源化利用的角度出發,研究含瓦斯煤在地下採礦應力場環境中的力學性能的理論和應用科學本書共分十章,主要介紹煤的生成與變質、煤的基本物理性質與孔裂隙特徵、煤的瓦斯吸附與解吸性能、煤力學基礎、含瓦斯煤的強度與變形、煤的滲透特性及滲透率演化模型、地應力及煤層瓦斯賦存、煤層中的瓦斯流動理論及煤體力學在卸壓瓦斯抽採、在煤與瓦斯突出中的應用。
  • 「創新達人」劉燕:以微納米技術為基 探究骨再生奧秘
    前沿科技,引領健康理念作為當前國際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熱點技術,納米生物技術已經發展成為融合物理學、化學、量子學、材料學、電子學、生物學、醫學等眾多領域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尤其是在醫藥衛生領域顯現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明確的產業化前景,很多國家甚至已經將納米生物技術作為21世紀的科研優先項目予以重點發展。
  • 「雜誌推薦」2020年國內不可錯過的攝影雜誌推薦top8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本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雜誌,希望能幫助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攝影技巧!「越讀黨」推薦top1.《攝影之友》《攝影之友》雜誌是國內影像媒體中發行量、覆蓋率、實銷率位居第一的品牌雜誌。創刊於1985年,是專業、權威、時尚、實用的影像品牌媒體。《攝影之友》讀者遍及全國,作者來自世界各地。
  • 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編輯 | 佳敏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 「前沿技術」光碟機動的水凝膠微致動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受肌肉啟發,用金納米棒和水凝膠製成納米致動器,可用於構建柔性微機電系統、軟體機器人等。圖1 納米致動器結構水凝膠的可塑性和組織相容性好,在生物工程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機械性能較差。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從產品內容來看,「有味」以視頻內容為主,但視頻的篇幅則不再局限於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更多的則是3分鐘以上乃至超過10分鐘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