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不僅有利於新生兒的健康發育、成長和減少眾多新生兒疾病的發生,且能降低產婦眾多疾病如乳腺癌等的發病率。儘管如此,只有約20%的婦女能在產後6個月時保持純母乳餵養其新生兒,其中產婦泌乳不足是最常見和重要的原因。然而,人們對於泌乳的調控機制還知之甚少。
2020年1月17日,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及中科院動物進化與遺傳前沿交叉卓越創新中心的焦保衛研究員、雲南大學的王璐副研究員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易萍主任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聯合研究成果:TDP-43 facilitates milk lipid secretion by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Btn1a1 and Xdh,發現了泌乳量和乳汁分泌的調控新機制。
通過比較哺乳類和非哺乳類的基因組序列,研究團隊發現RNA結合蛋白中TDP-43可能在泌乳中發揮重要作用。利用乳腺特異性敲除小鼠,研究團隊發現TDP-43敲除導致其餵養的幼鼠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甚至死亡,進一步實驗證實TDP-43基因敲除的母鼠產奶量顯著下降。TDP-43敲除導致下遊基因Xdh與Btn1a1的RNA穩定性下降,從而引起TDP-43敲除鼠的乳腺上皮細胞乳脂分泌異常,大量脂滴堆積在乳腺上皮細胞內,進而出現泌乳量顯著下降,幼崽營養不良(圖1)。
圖1. TDP-43在乳脂分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
為確定TDP-43表達是否與臨床產婦泌乳不足相關,研究團隊收集了臨床產婦的乳汁樣本,從而實現間接分析產婦乳腺上皮細胞中TDP-43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泌乳充足的產婦(純母乳餵養組)的 TDP-43 表達顯著高於泌乳量適中產婦(混合母乳餵養組),而泌乳缺乏產婦(奶粉餵養組)中TDP-43 表達最低。
這些數據說明TDP-43 的低表達與產婦泌乳不足顯著正相關。該研究揭示了乳脂分泌的新機制,同時也為產後缺乳提供了可能的分子機制,為臨床早期篩查和幹預提供理論基礎。
據悉,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趙麗敏博士和柯浩博士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及中科院動物進化與遺傳前沿交叉卓越創新中心的焦保衛研究員、雲南大學的王璐副研究員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易萍主任為該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受到了黃勳、梁斌、施鵬、李禮、陶永光、陳策實及王文研究員的建設性幫助和支持。
論文連結:
本文來源:BioArt
BioWorld
BioWorld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已有20萬學者關注,現組建生命科學/醫學/科普領域研究生/教授/科普交流群。如需進群,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
溫馨提示:添加管理員微信時請備註(姓名/學校/專業/職位, 科普愛好者請備註「科普」,否則不予通過),以便我們邀請您進入相應交流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