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董瑋亮:人力成本提升和產品價格下降交叉點...

2020-12-05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2月3日報導(文/呂鑫燚)

12月3日,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新基建新機遇新徵程」專場上,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表示,「政策、市場和技術驅動的智能化浪潮是新的一波最大的技術紅利,將深遠地改造供需關係,重塑產業未來。」

對於新基建的智能網際網路投資,童瑋亮提出了三個關鍵詞,生產端、產品端、流通端。

他表示,在生產端要重點關注機器人、工業大腦和工業網際網路。其中,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會促使人力密集型產業用機器人替代,這肯定是一個巨大的紅利,是創業機會,也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工業大腦是從過去的連續製造向柔性生產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去做的,也是最為核心的能力。

在產品端,梧桐樹資本重點關注晶片方案模組的國產化,以及高科技產品、品牌產品。

在流通端方面,梧桐樹資本要投資的企業往往是砍掉這個層級中間的某些環節,成為這些環節中間一個替代的新的大平臺,對應量化的是希望SKU相對比較多,規格相對標準,製造業的上遊相對來說規模量比較大一些,上遊分散,不能過於集中。

童瑋亮提出,在投資方向上,首先關注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行業空間。團隊方面不僅是純科研團隊,也不是純商務銷售型團隊,而是兩者結合,優秀的團隊是所有投資人最為關鍵的核心要素。

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於12月2日-4日在北京柏悅酒店召開,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協辦。本屆峰會以「逆勢生長」為主題,開設了主論壇和九大專場,覆蓋母基金、新基建、電商、醫療等領域,近兩百名行業專家、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深入探討各產業經營之道,以及行業變革中醞釀的創業與投資機遇。

以下為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實錄,由獵雲網整理:

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獵雲網年度峰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於新基建智能網際網路的觀點。

2020年被稱為「新基建」大年,中國是製造大國,新基建中的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5G、大數據中心,都是和工業智能密切相關的。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也在生產製造端都和上述的工業製造密切相關。

我自己是個網際網路人,從95年開始上網,98年自己做網際網路,一直做到2010年,,2011年開始做投資,到現在已經做了十年投資。2003年之前是窄帶網際網路為主,上網的人不是那麼多,2003年寬帶逐漸普及以後,2010年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網際網路的應用普及到了產業和工業,這是一個由虛向實的過程。最早在線教育、廣告傳媒領域,都是純線上;大概到了2015年左右,ToB企業服務也就是產業網際網路,逐漸進入了投資人的視線。因為ToC的爆發會很快,ToB相對來說慢一些、長一些,所以投資的時間節點也後移了一些。

但是,因為產業流通的增長也很快,到了這兩年,工業網際網路非常硬、非常重的一些方向,也會被投資人更加關注。所以,20萬億的工業製造,15萬億的智能終端,也有更大的發展。

從3G、4G網際網路在發展,到當下進入到5G,物聯網,大數據,+AI。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出來,線上線下有了融合,而物聯網的普及,才真正把我們每一位生活日常和工作日常真正全面結合起來。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平臺型智能硬體為載體的智能網際網路時代真正拉開序幕。

我們是梧桐樹資本,所以用「大樹」來簡單描述一下,樹下面的大地是ToC網際網路,每個人都在應用,每個樹都是一個垂直產業,而這棵樹的樹幹是產業網際網路,從ToB向ToC的巨大流通環節,中間是用戶需求升級導致垂直產業升級。中國是製造大國,樹幹上面的樹葉是跟製造相關的,一側是物理世界,是物聯網,實體經濟、設備產品;一側是虛擬世界,大數據和AI,結合在一起是數字孿生。左邊在物理世界裡面,製造和產品是我們中國傳統製造強國的優勢。所以在製造裡面,柔性製造、人工替代,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包括人機協同都是可以挖掘的巨大潛力。從產品端來看,消費升級、國產替代以及終端代際更替,包括5G物聯網發展,都有很多的投資機會。而右側虛擬世界裡面,大數據和AI是虛擬世界中間產業升級的核心關鍵點,將來所有設備都會聯網,也許再過五年十年,在座每一位桌子椅子上面都會有傳感器,桌面都是屏幕。隨著萬物互聯以後,數據採集,人工智慧的發展,自學習、自適應、智能規劃控制,也會有快速提升,這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投資機會。整體來說,政策、市場和技術驅動的智能化浪潮是新的一波最大的技術紅利,深遠地改造供需關係,重塑產業未來。

我們在2012、2013年開始投垂直產業網際網路,一直衍生到工業網際網路,工業智能。中國是製造大國,但目前附加值比較低,而後面會更多提到的微笑曲線,一端產品,一端核心技術,會有更多國產替代的機會,智能產品的演進替代也是我們非常好的投資和創業機會。工業智能、物聯網生產端的升級,更加是我們現在這支基金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我認為,工業智能像人一樣,用眼睛去看世界,用大腦去思考,用雙手或者四肢去執行,觀察、思考和執行對應到,觀察是相對窄義的工業網際網路,是先去了解業務,裝上數據採集設備,採集相關數據和信息,把這些數據信息結構化。然後思考,相對來說工業大腦是最難的,需要非常強的核心技術、AI技術,它要去思考,要去理解業務,通過算法和邏輯,對業務進行分析和認知。最終的執行,很大一部分會是機器人,包括可執行的手段,優化業務,決策執行,應用操作。對應來說,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大腦和機器人,是我們現在會相對比較關注在工業智能裡面三個大的要素。

當然,我們包括生產端、產品端、流通端都會關注。生產端重點關注機器人、工業大腦和工業網際網路,為什麼關注機器人?中國是人口大國,但是中國人口的出生率已經快速下降,同時人力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所以在這個時間點用機器人替代人力,肯定是一個巨大的紅利,是很好的投資機會,對應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機會。工業大腦,過去我們的連續製造在向柔性生產發展,通過工業大腦,AI技術改變這個行業關鍵技術問題,是最核心的,也是我們最關注的環節。工業網際網路,中國非常多的生產製造設備,非常多的工具機,怎麼通過雲加物聯加智能,通過設備聯網,再通過工業大腦中樞智能決策判斷,讓整個行業降本增效,整體這個邏輯打通以後,我們投資的關鍵點就會更加清晰地顯示出來。諸位如果在創業過程中,選擇在這幾個環節創業,將會有非常大的前景。

首先說機器人,發那科(FANUC)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公司,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公司,這也是我們希望將來中國機器人公司真正達到的目標。現階段的中國,一方面人口出生率在下降,適齡勞動力人口佔比逐年下降;另一方面,2019年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金,工資不斷提高,對應來說工業機器人怎麼替代人力就擺在我們面前,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機器人的價格也是在逐年下降,當我們機器人平均每年價格在下降的時候,對應一個人力的成本基本上在1年就能夠回收成本。2012年的時候,通常5年的時間才能回收成本,而現在1年就能回收成本,這樣的投入和投資是非常值得的。整體人力成本的提升,機器人產品的價格下降,對應的交叉點就是很好的創業和投資的機會。

當然,機器人上遊的核心零部件非常重要,中國在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上有非常多的切入點,現在很多都還是進口的產品,怎麼去做更好的進口替代,就會有非常大的機會,包括控制器、減速器等等,國內也有上市公司在某些環節做的很好,但創業機會也很多。中遊的本體製造,這裡是偏工業的機器人,不管是服務機器人,還是特種機器人,機會都很多。工業裡面,多關節或者座標,其實已經有一些公司做的還不錯,但是在工廠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方面,中國也有快速起步的公司;在一些垂直行業應用裡面,一些優秀的科研技術轉化為落地場景,做出設備以後,在具體行業應用,獲得訂單,並且能夠幫助服務的客戶降本增效的這類企業,是我們特別關注的。首先是希望有優秀的核心技術,並且能夠在具體的場景落地,有客戶願意為產品買單,因為有客戶願意買單,表示這個產品真的被客戶接受,當然不僅僅是一個機器人放在那裡作為一個門面,而是客戶在採購使用後,覺得降本增效的效果明顯,並且復購也會不斷進行,那麼這個機器人公司就值得我們考慮是否要去投資了。機器人集成應用下遊也會關注,中間有些集成商,國內有些上市公司已經很大,相對來說,中遊和上遊是我們更加關注的。

我們希望,隨著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突破和國產化,各種形態成熟以後,本土廠商這樣的公司會更多進行國產替代,優秀的中國機器人公司真正能夠爆發。工業機器人是梧桐樹資本風險投資團隊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

另外,從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來看,中國過去太多的製造工廠、生產組織,由分散無序走向協同互通是中國製造走出低端陷阱的關鍵。右上角是工業網際網路聯網流程案例,下面是通過網際網路和傳感器技術,幫助我們傳統製造業實現信息化的智能從無到有,尤其解決工廠內部的設備孤島,解決人機料法環的割裂信息,這樣的公司我們也特別關注。當然,純基礎的聯網肯定不太夠,設備聯網以後,怎麼找到工廠生產過程中的一些痛點,然後解決這些痛點環節,幫助服務的企業和工廠降本增效是最為重要的事情。所有的創業回歸點,一定是幫你服務的客戶降本增效,首先增效,賺錢更多一定是更好的,幫它節省成本也是很好的,這兩點是我們投資企業裡面看到的優秀企業商業落地最核心的關鍵點。

這個是最難的,工業大腦,客戶需求引導製造業,從大批量規模化訂單向個性化、定製化柔性過程中間發展,最早十九世紀沒有工業化之前,生產製造都是小作坊式的,每個人做自己的事,這個時候產品種類非常分散,每個品類產量非常小。而隨著技術發展工廠逐漸開始大規模製造,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規模生產以後,產品的品類種類相對來說會變少,而單品的量會起來,所以產品單價會降低。隨著循環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間,其實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個性化的,根據用戶的需求產品怎麼更加多樣化,每個單品產量未必量那麼大,個性化、柔性化訂單是現在很多工廠都面臨的難題,這個時候,就需要非常優秀的科研團隊基礎發展出來的所謂「人工智慧+」的公司去幫助企業做落地執行。所謂生命全周期管理,從設備工藝產品到管理流程,到營銷服務,從產品的描述到判斷、到認知、預測,做全方位的改進服務。

機器人的核心部件,立足先進的傳感器、控制框架、工藝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是我們投資的一些核心關鍵點。而對於配套的零部件,我們希望看到具備末端控制算法和材料體系優秀公司。工業大腦方面,一定要技術先進,並且有對場景的認知非常深入的行業老炮兒,加上技術專家組成的團隊我們更加喜歡。當然,工業網際網路是軟硬體一整套系統,系統連接以後一定能解決服務的這些工廠的核心關鍵痛點,幫它降本增效。

前面講的是製造生產端,怎麼在產品端升級,就是在微笑曲線兩端上做到更多的附加值,我們會重點關注晶片方案模組的國產化,包括一些科技品牌的崛起。

微笑曲線,一端是高科技產品,一端是品牌產品,兩端怎麼在接下來十年二十年爆發,也是我們關注的。

我們過去幾年非常關注許多千億萬億產業流通端的升級。在產業網際網路裡面,我們要找到一些場景,幫助服務的企業收入增加、毛利增加、周轉變快,我們總結是三個:管理賦能、交易賦能和交易。管理賦能是對SaaS公司而言的,但我們更關注幫助垂直行業解決具體問題的SaaS公司,光信息流問題還不夠,然後還有供應鏈交易賦能的服務,不管是資金流還是物流層面的服務增加。最終肯定是B2B交易,幫助企業更多在商流方面的服務。解決企業痛點:獲客困難、管理困難、採購困難,協助企業做整體數位化轉型。

下面這張圖是製造端之後的流通環節,每個環節裡面層級不一樣,我們要投資的企業往往是砍掉這個層級中間的某些環節,成為這些環節中間的一個替代的新的大的平臺,對應的量化的是,希望SKU相對比較多,規格相對標準,製造業的上遊相對來說規模量比較大一些,上遊分散,不能過於集中。

從流通端來說,我們已經在產業網際網路深耕了多年,一直到產品端,再到生產和製造端,整體去看中國從產業網際網路到工業網際網路,流通到製造,這麼一個整體的升級過程。所以,在投資方向上,我們希望投資的項目,首先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行業發展空間巨大,這個團隊我們希望有核心的技術,加上對具體對於垂直產業有著深刻理解的行業老炮兒。一類是技術能力,一類是客戶和商業能力相結合的、能夠接地氣的團隊,我們希望這樣的團隊不光是純科研團隊,也不希望是純商務銷售型團隊,而是兩者結合,我們會更加喜歡。優秀的團隊是所有投資人最最關心的核心要素。

商業機會上面我們重點關注AI和物聯網驅動的顯著降本增效的一些機會的公司。這裡正好稍微說一下,我們梧桐樹資本有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和母基金三塊業務,我們已經在汽車、工業、新能源、電力、裝修等等供應鏈產業網際網路上面投了很多的企業,而這樣的企業進行行業延伸,在上遊製造端,我們希望發現更好的公司,幫助這些上遊的企業在流通端也能找到更好的合作夥伴,更多的銷售機會。我們希望能夠形成產業聯盟,最終利用類似產業網際網路供應鏈的能力,覆蓋幾十萬家上遊製造到流通的上下遊企業,幫助我們在工業製造、工業智能方向的企業去做整個產業鏈的打通。所以,我們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新基建新機遇投資的時代,梧桐樹資本希望和工業智能的創業者一起踏上新的徵程,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圖文: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張帆演講
    圖為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張帆演講  4月19日上午,由落伍者(im286.com)和康盛創想(Comsenz)聯合主辦、新浪科技提供官方門戶網絡支持的「2008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年會」暨「Comsenz&
  • ...自有商品提升至30%,合伙人機制從店到品,跨區域發展擁抱資本
    進入2021年後,她要求新樂超市整體費用率降低2個點,毛利率提升2個點。新樂超市選擇現階段啟動「二次創業」,代表了大多數區域零售企業發展中的關鍵節點。那些完成突破的零售商即獲得了下一個賽段的入場券,並具備跨區域發展可能;而未能迭代的區域企業,則就此打住,甚至被企業品牌擠佔原有市場。
  • 新資本 | 「新科技大航海時代」的萌芽期,從PreAngel裂變的十維...
    2013年9月底,原戈壁創投合伙人童瑋亮離職,成為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幾乎同一時間,原IDG資本合伙人張震、高翔從IDG離職,創辦高榕資本。 這背後,有來自傳統VC內部利益分配的巨大斷層,也是大量資本湧入中國早期投資市場的縮影。一般來說,投資人的收入來自於兩部分,基金2%到3%管理費支付的工資,以及項目成功退出帶來的回報的20%中的部分(即Carry)。
  • 盈動資本創始合伙人大象:在零售和消費領域,我們關注的其實是人性
    近日,在由盈動資本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杭州)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電商趨勢」分論壇上,盈動資本創始合伙人大象、雲集創始人肖尚略、甩甩寶寶創始人黃鷹、垂衣創始人陳曦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盈動資本創始合伙人 大象
  • 專訪豐厚資本譚群釗:產品的勢能主導與品牌的動能爆發
    豐厚資本創始合伙人譚群釗對和訊網表示,對於創業者來說,遊戲行業是充滿挑戰的領域,但遊戲的好處是永遠不會被壟斷。阿里、京東也許可以把電商壟斷,但是內容領域可以永遠推陳出新。豐厚資本之前投了少量IP,包括今後在IP領域,也一定會觀察頭部內容以及在細分領域領先的團隊。豐厚資本也可以與騰訊合作,拿到騰訊的獨家代理等等。
  • 瑞誠資本啟動「合伙人機制」
    2016年4月,公司實現了單月自主管理型地產基金總募集規模2.1億,直銷募集規模5000萬,已位列行業前列;在挖掘優質深圳本地物業併購項目方面,瑞誠資本也捷報連連。銀信中心住宅物業併購項目、儲備待發的正中高爾夫御林公館項目,項目介入成本低,成熟度高,盈利空間可觀,安全邊際高,並成功獲得了多家銀行的監管,託管等的準入合作,中融天成基金也正式通過了私募基金備案。
  • 冬天來了,CEO更加關注人效,「六點一刻」推出數據驅動的人力管理...
    如下圖所示,CEO可以在系統中查看行業總體的支付水平和回報率、公司的人力資本回報率和支付水平處於行業的什麼位置;可以自由選擇對標公司,看看自己公司與標杆公司相比表現如何,觀察過去三年公司的人均薪酬成本和回報變化情況,以及與行業(競爭對手)相比,公司過去三年的增長趨勢是否健康。
  • ...挖貝新三板領軍企業年會:力鼎資本創始合伙人、CEO高鳳勇演講實錄
    力鼎資本創始合伙人、CEO高鳳勇(挖貝網wabei.cn配圖)力鼎資本創始合伙人、CEO高鳳勇在會上作了《波瀾壯闊:中國資本市場科創革命》主題演講。高鳳勇表示,未來2-3年以精選層為核心的新三板,可能就是全世界中小企業最好的資本天堂,但我也帶個引號,只有幾年工夫,過了也就沒有了。
  • 新樂超市「二次創業」:自有商品提升至30%,合伙人機制從店到品
    「我們以前對資本不感興趣,主要也是自己模式沒有跑清楚,資本對我們也不感興趣。但現在條件成熟了,讓合適的資本進來,或許會讓我們的年輕團隊跑得更快。」李玲表示。但我們最新開業的潤天泉湖店,就沒有做特價,而是突出場景、品質,讓消費者品嘗、認識這個產品的優點、性價比,進而產生購買。比如說新樂食坊涼皮,開業第一天銷售數百盒。」李玲舉例稱。 而且,新樂超市拿出大量新品做試吃,不僅增加了門店體驗感,讓消費者將其作為休閒購物複合型場景。從成本來看,相當於把此前打特價的價格補貼為試吃損耗,二者差異不大且後者效果更為顯著。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新冠肺炎危機的人力資本代價
    來源:第一財經新冠肺炎危機的 人力資本代價作者: 艾肯格林 (作者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 經濟低迷期失業的工人可能會永久受傷。不可避免的是,供應鏈將會以某種方式重組,從而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即使被迫增加成本,公司也會選擇在離家較近的地方生產,不管因為意識到依賴遠距離經營有風險,還是響應實現國內基本商品供應自給自足的政治論調。對企業而言,增強安全性和確定性意味著增加成本或降低生產率,而這將轉化為面向消費者的更高價格。但相比對勞動力造成的影響,這個問題微不足道。
  • 王忠民:如何利用基金、合伙人和OKR三大制度,實現資本的最優配置
    如何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是資本市場的底層問題。王忠民認為,需要從三個維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第一,利用基金選擇時代最好的投資,以基金化的多層級架構,以基金化把錢放在最優秀的管理人手中投入到市場當中,市場當中又可以把錢流到最有用的資源配置公司當中。第二,利用合伙人制度,把企業的治理留給創始合伙人。
  • ​蛙聲科技獲近億元A輪融資,紀源資本領投
    在談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及主要增長點時,蛙聲科技創始人兼CEO辛鑫表示,「當前人力資源分布極為廣泛,全球化趨勢加劇,數位化變革迫在眉睫,多數企業選擇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由此產生的跨部門、跨區域間的協作需求愈發凸顯,視頻會議能夠有效降低商務差旅成本,對企業來說可以產生肉眼可見的經濟效益。
  • 明勢資本黃明明:疫情後,中國全球供應鏈中心地位將更加不可撼動
    創業黑馬集團董事長、黑馬學院院長牛文文,明勢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明明,明勢資本合伙人焦騰,以及「石墨文檔」、「橙子自動化」、「李群自動化」、「艾肯工業」、「小喬體育」、「暢行智能」、「炬星科技」、「鴨嘴獸」以及「壹站」,多家明勢投資的獨角獸企業創始人攜手150餘位創業者、投資人一起參加了本次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精彩觀點頻出,三個小時乾貨滿滿。
  • 5年間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六成 企業仍有降成本空間
    成本下降慢於價格下降  「今年我們產品價格的下降幅度已經超過了25%,我們也採取了很多降本的應對措施,對內在技術設備、規模化上;對外積極與上遊原材料供應商談判。」近日,江蘇某動力電池企業負責人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談及行業變化時談到。但他坦言,電池價格下降並非出自上遊原材料價格下降,相反,受上遊鈷、鋰等原材料漲價影響,今年企業的成本至少還增加了15%。
  • PBAT成本8500元/噸!未來下降空間有多大?
    通過分析國內可降解塑料龍頭金髮科技的 PBAT 項目的生產物料平衡、 投資額及原材料價格,我們測算得出當投資設備滿產時,PBAT 單位原材料成本、單位人工成本和單位製造費用共 8502 元/噸。原材料利用率在 50%-90%之間時,原材料價格不變前提下,利用率每提升 10%,對應 PBAT 單位原料成本下降 800-2000 元/噸。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PBAT 人工成本有望下降。未來隨技術迭代發展, 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PBAT 產線所需勞動力數量有望降低。PBAT 所需勞動力數量每下降 5 人/萬噸,則 PBAT 人工成本將下降 60 元/噸。
  • 普華資本合伙人周密:NGS投資百億金礦
    摘要 6月2日晚八點,火石百家邀請了普華資本合伙人周密先生與大家探討「中國NGS投資布局思考」,在大家的積極提問下,周密先生以投資人的角度為大家展現了自己對NGS領域學習與思考。基因測序是最近投資行業,尤其是醫藥VC領域是非常熱門的一個方向。
  •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將成投資...
    為主題的投融資專場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作了《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IT產業正處於從集成電路到集成光路的範式轉移,未來在信息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這五個方面,都將以光電子晶片為核心來進行產業布局。核心布局光電子晶片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新的經濟形態和競爭格局。
  • 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鋰電池價格10年內下降89%,並持續下降
    數據顯示,部分三元材料廠家將於12月下旬開始採購下月原料,下遊議價情緒較高,預計價格僅小幅提升1000元/噸左右。而2021年1月將延續年底備貨情緒,疊加部分鋰鹽廠家1-2月份相繼停產檢修,市場或出現集中備貨採購行為,預計供需結構偏緊或將加劇,一季度價格或將穩步提升至5.3萬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