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億年前,為了奪食,一場激烈的打鬥,讓還沒成年的蜥蜴左腿骨折。後來儘管傷口癒合,但這隻未成年蜥蜴還是死亡了 ……
2 月 28 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公布,他們在遼寧省建昌縣喇嘛洞地區發現了距今 1.2 億年的蜥蜴化石,從化石來看,這是一隻未成年的蜥蜴,左腿存在明顯的骨折現象。科學家們推測,這次骨折是致命傷,導致了蜥蜴的死亡。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古生物學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上。
1.2 億年前的蜥蜴,肉眼可見骨折現象
" 這次研究的蜥蜴化石,最初是在遼寧省建昌縣發現的,歸屬於著名的熱河生物群,距今 1.2 億年。" 邢立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邢立達說,這隻蜥蜴化石,從體態和骨骼來看,它還屬於未成年。它骨骼保存相對完整,有這一類群標誌性的強壯骨骼和短小四肢。" 它有骨折的現象,而且,這種骨折是肉眼可見的。"
邢立達說,他們通過觀察,發現蜥蜴左側腓骨近端有非常明顯的膨大。經過進一步顯微觀察,發現腓骨近端的內側和外側均有膨大,而遠端僅在內側有膨大現象,腓骨近端關節有結節,腓骨長度沒有縮短。受到膨大影響腓骨中間三分之二都是粗糙的,並伴有大量白點。" 這些粗糙部分是由骨骼表面的跨皮質血管導致的,白點則是填充的血管溝。綜合所有異常特點,表明該蜥蜴是在死亡前不久經歷了骨折並癒合的過程。" 邢立達說。
致命骨折導致死亡
邢立達領銜的科學家團隊是國際上少數系統研究古生物古病理學的團隊。他們發現過很多可以展示古病理證據,如:肩胛骨骨折的永川龍、祿豐龍肋骨病變和關節病、中國龍的牙槽封閉 …… 這些材料中有自身原因患病,也有因為打鬥患病,通過研究它們的患病原因和患病後的行為特徵,能為我們揭開了更加真實的古生物面貌和原始生境。
那麼,這隻蜥蜴是如何受傷骨折的呢?科學家們認為,它生前很大可能是因打鬥導致骨折。" 觀察化石標本左腿的其它骨骼,可以看到,明顯受到不同程度的壓迫,證明這隻蜥蜴在受傷後,儘管可能很痛,但並沒有喪失活動能力。我們合理猜測,這隻小蜥蜴很有可能因為受傷影響了『生活質量』,這也導致了它的死亡。"
邢立達說,1.2 億年前,這隻蜥蜴和霸主恐龍生活在一起,想要活下來,要通過不斷的爭奪,而在爭奪過程中受傷難免。" 那時的遼西還是恐龍(包括原始鳥類)的領地,各種不同形態和食性的恐龍佔據了幾乎所有的高級生態位,很多小型恐龍也有很高效的捕食方式。在陸地上,除了恐龍,還有很多原始哺乳類與蜥蜴爭奪食物和領地。蜥蜴作為比較低級的消費者,面臨著來自多方的威脅,甚至是同類。"
邢立達說,這隻蜥蜴標本很好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殘酷,也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 " 物競天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