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在mRNA出核中的功能與機制

2021-01-15 中國科學院
研究揭示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在mRNA出核中的功能與機制

2018-09-3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9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J Cell Biol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程紅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Intronless mRNAs transit through nuclear speckles to gain export competence」,首次揭示了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

  Nuclear speckle作為一種高度動態變化的亞細胞核結構,從發現至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由於nuclear speckle中富含大量剪接因子,迄今對於其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剪接相關的功能與調控。目前,唯一被廣泛接受的speckle的功能是剪接因子的貯存位點。除剪接因子外,mRNA出核轉運因子也主要在nuclear speckle中富集,並且當mRNA出核受抑制時,mRNA也往往滯留在nuclear speckle中。然而,nuclear speckle是否在mRNA出核轉運過程中發揮功能還不清楚。

  程紅研究組長期從事RNA出核轉運的功能與機制的研究,近幾年在新生轉錄本出核或降解的命運決定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發現在細胞中mRNA出核蛋白ALYREF主要結合在mRNA的5』區域(Nucleic Acids Res,2017),通過與RNA降解機器競爭結合5』帽結合複合體(CBC)來決定新生RNA出核或降解的命運(EMBO J,2017);這種命運決定在轉錄後、RNA尚未進入到nuclear speckle之前發生在細胞核質中,這種早期命運決定對於防止異常轉錄本的出核轉運至關重要(Nucleic Acids Res,2018)。在該項工作中,博士研究生王可等人在研究員程紅的指導下,巧妙地利用天然不含內含子基因轉錄產生的mRNA(intronless mRNA),揭示了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研究人員發現,不經過剪接的intronless mRNA在細胞核內也定位在nuclear speckle中,這種定位是通過intronless mRNA中的ESE序列結合SR蛋白來實現的;nuclear speckle的定位明顯促進mRNA出核因子的招募以及mRNA出核轉運的進行;並提供證據支持關鍵出核因子TREX的招募確實在nuclear speckle中發生。該研究首次揭示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提示進入nuclear speckle是mRNA出核轉運過程的一個重要質量監控步驟,拓展了對於nuclear speckle功能的認識。

  該研究工作獲得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資助,同時得到生化與細胞所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

  9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J Cell Biol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程紅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Intronless mRNAs transit through nuclear speckles to gain export competence」,首次揭示了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亞細胞核結構nuclear speckle。
  Nuclear speckle作為一種高度動態變化的亞細胞核結構,從發現至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由於nuclear speckle中富含大量剪接因子,迄今對於其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剪接相關的功能與調控。目前,唯一被廣泛接受的speckle的功能是剪接因子的貯存位點。除剪接因子外,mRNA出核轉運因子也主要在nuclear speckle中富集,並且當mRNA出核受抑制時,mRNA也往往滯留在nuclear speckle中。然而,nuclear speckle是否在mRNA出核轉運過程中發揮功能還不清楚。
  程紅研究組長期從事RNA出核轉運的功能與機制的研究,近幾年在新生轉錄本出核或降解的命運決定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發現在細胞中mRNA出核蛋白ALYREF主要結合在mRNA的5』區域(Nucleic Acids Res,2017),通過與RNA降解機器競爭結合5』帽結合複合體(CBC)來決定新生RNA出核或降解的命運(EMBO J,2017);這種命運決定在轉錄後、RNA尚未進入到nuclear speckle之前發生在細胞核質中,這種早期命運決定對於防止異常轉錄本的出核轉運至關重要(Nucleic Acids Res,2018)。在該項工作中,博士研究生王可等人在研究員程紅的指導下,巧妙地利用天然不含內含子基因轉錄產生的mRNA(intronless mRNA),揭示了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研究人員發現,不經過剪接的intronless mRNA在細胞核內也定位在nuclear speckle中,這種定位是通過intronless mRNA中的ESE序列結合SR蛋白來實現的;nuclear speckle的定位明顯促進mRNA出核因子的招募以及mRNA出核轉運的進行;並提供證據支持關鍵出核因子TREX的招募確實在nuclear speckle中發生。該研究首次揭示具備出核能力的RNP的裝配位點,提示進入nuclear speckle是mRNA出核轉運過程的一個重要質量監控步驟,拓展了對於nuclear speckle功能的認識。
  該研究工作獲得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資助,同時得到生化與細胞所細胞分析技術平臺、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等的支持。
  文章連結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陳玲玲等發表lncRNA綜述論文,詳述lncRNA的轉錄、剪接、定位及功能
    該文章系統論述了長非編碼RNA的生成、亞細胞定位、轉錄水平和轉錄後水平的基因調控功能與機制,並且探討了長非編碼RNA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功能和潛在應用。該綜述從lncRNA的轉錄、加工剪接、定位機制以及不同亞細胞定位的lncRNA功能、調控機制及潛在應用進行了詳盡總結。
  • ...Acids Res:程紅等揭示B肝病毒轉錄後調控元件促進無內含子mRNA...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程紅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A Sub-Element in PRE enhances nuclear export of intronless mRNAs by recruiting the TREX complex via ZC3H18,
  • 三維基因組與細胞核結構
    專題文章涉及三維基因組學研究技術最新進展、染色質三維結構形成和維持的架構蛋白及其作用機制、染色質二級結構等前沿熱點領域,為推動三維基因組和細胞核結構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見解和指導。
  • 莊小威團隊發表《Cell》揭示人類染色體3D結構成像
    在高中課本中,人類的染色體被描繪成X形,就像兩個熱狗卡在一起。但是,這些結構並不準確。Jun-Han Su說,「在90%的情形下,染色體並不是這樣存在的。」為了將自己「封裝」進染色體這種複雜的結構中,長長的DNA需要藉助組蛋白讓自己纏繞成緊密的結構,當DNA在複製或重新纏繞的過程中出現了任何錯誤,都有可能導致基因突變或功能障礙。因此,理解包圍這些DNA的染色質的3D構造、這些構造背後的分子機制,以及它們如何調節基因組的功能是非常關鍵的。 但是,放大到足以看到染色質結構是困難的,同時觀察結構和功能則更加困難。
  • 莊小威教授揭示人類染色體的三維結構
    若按直線延伸,單個細胞中的DNA可以達到6英尺,所有的DNA都會被包裹在細胞核中,形成緊密而複雜的結構。只要在複製或重新纏繞這些遺傳物質時出現一個錯誤,就會導致基因發生突變或出現功能障礙。放大到足以看到染色質結構是困難的。然而,同時觀察結構和功能則更加困難。
  • 莊小威教授揭示人類染色體結構不同於你的想像
    若按直線延伸,單個細胞中的DNA可以達到6英尺,所有的DNA都會被包裹在細胞核中,形成緊密而複雜的結構。只要在複製或重新纏繞這些遺傳物質時出現一個錯誤,就會導致基因發生突變或出現功能障礙。放大到足以看到染色質結構是困難的。然而,同時觀察結構和功能則更加困難。
  • 生物物理所合作研究揭示microRNA生成過程中的重要分子機制
    其中一類功能重要的小非編碼RNA是microRNA(miRNA),它們長約21~24個鹼基,普遍存在於從線蟲到人類等高等生物中,而且很多miRNA的生物學功能在進化過程中保守。自1993年首次發現以來,已有數以萬計的miRNA被鑑定,其中一些被作為癌症等疾病的診斷標誌物和藥物研發靶點。因此,miRNA的功能及其自身的生成與調控機制一直都是生物醫學研究熱點。
  •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體端粒粘附到細胞核內膜上的調控機制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體端粒粘附到細胞核內膜上的調控機制 2019-01-09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for telomere association with the nuclear envelope 的研究論文,兩篇論文系統揭示了Bqt4在端粒-核膜連接中發揮功能的分子機制。
  • GBE:研究揭示rRNA加工機器的進化機制
    真核生物的該過程是在核仁中進行的。在酵母上已有報導核糖體小亞基rRNA(SSU rRNA)的加工成熟,是由一個被稱為SSU Processome(小亞基rRNA加工體)的核酸蛋白複合體所完成。但該機制是否在真核生物普遍存在,該機制如何從沒有核仁結構的原核細胞的基礎上進化形成,又如何隨著真核生物的進化而不斷完善和分化,目前尚不清楚。
  • 科學網—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蘇州大學
  •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細胞核亞結構小體調控mRNA核滯留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08   今日/總瀏覽:1/1892
  •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的肝脂肪變性 2018-10-24 16:15:18 來源:Celpress 脂質代謝是在細胞細胞器之間高度劃分的,這些細胞器動態地調整其組成和相互作用以應對代謝挑戰
  • 揭示熱休克蛋白和細胞黏著結構應激保護機制
    本報訊 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張惠敏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在線蟲表皮上皮細胞中持續性高表達的小分子熱休克蛋白HSP-43,它們儲存在線蟲的基底半橋粒(一種細胞黏著結構)中,可迅速釋放到細胞質中,在熱應激時發揮保護作用。相關論文北京時間11月25日發表於《細胞通訊》。
  • Cancer Cell:劉江等揭示腎癌發病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劉江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腎癌發病機制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在低氧的生理條件下,核蛋白SPOP(speckle-type POZ protein) 的過表達和錯誤定位是引發腎癌產生的核心因素。
  • Science|童亮課題組等揭示histone pre-mRNA 3'端加工的分子機制
    近年,童亮研究組與洛克菲勒大學Thomas Walz研究組合作利用冷凍電鏡技術(Cryo-EM) 闡明了人類pre-mRNA 3』端加工經典通路中poly(A) 信號AAUAAA的識別機制【3】和重要蛋白模塊的組裝機制【4】(詳見BioArt報導:Mol Cell | 童亮課題組等揭示pre-mRNA的3』端加工機制)。
  • Ab initio description of nuclear structure and weak decays
    報告題目:Ab initio description of nuclear structure and weak decays 報 告 人:堯江明 博士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國家超導回旋加速器實驗室) 報告時間: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00 在線報告
  • 研究揭示新生蛋白質組裝機制
    研究揭示新生蛋白質組裝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56:48 德國海德堡大學(ZMBH)分子生物學中心和DKFZ-ZMBH聯盟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Günter
  • .& Microbe:揭示伊波拉病毒如何阻斷機體免疫系統發揮抗病毒機制
    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一篇題為「Ebola Virus VP24 Targets a Unique NLS Binding Site on Karyopherin Alpha 5 to Selectively Compete with Nuclear Import of Phosphorylated STAT1」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