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的技術,真想不到……

2020-11-25 騰訊網

1

光刻機

製造晶片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晶片性能的上限。在「十二五」科技成就展覽上,中國生產的最好的光刻機,加工精度是90納米。這相當於2004年上市的奔騰四CPU的水準。而國外已經做到了十幾納米。

光刻機裡有兩個同步運動的工件臺,一個載底片,一個載膠片。兩者需始終同步,誤差在2納米以下。兩個工作檯由靜到動,加速度跟飛彈發射差不多。在工作時,相當於兩架大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始終齊頭並進一架飛機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飛機的米粒上刻字,不能刻壞了。

2

晶片

低速的光晶片和電晶片已實現國產,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賴進口。國外最先進晶片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只有28納米,差距兩代。據報導,在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設備、內存設備和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多個領域中,我國國產晶片佔有率為0。

3

作業系統

普通人看到中國IT業繁榮,認為技術差距不大,實則不然。3家美國公司壟斷手機和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沒有谷歌鋪路,智慧型手機不會如此普及,而中國手機廠商免費利用安卓的代價,就是隨時可能被「斷糧」。

4

航空發動機短艙

飛機上安放發動機的艙室,俗稱「房子」,是航空推進系統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成本約佔全部發動機的1/4左右。短艙需要將發動機包覆,減少飛行阻力;其進氣道還要具有防、除冰的能力;飛行中,要保護髮動機不受幹擾正常工作;在地面,需要做到方便發動機的維護和維修,一旦短艙有損,飛行中可能會引起發動機嚴重事故。短艙越大技術難度越高。我國在這一重要領域尚屬空白。查閱所有公開資料,我國尚無自主研製短艙的專門機構,相關院校似乎也沒有設置相關的學科。

5

觸覺傳感器

觸覺傳感器是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精確、穩定的嚴苛要求,攔住了我國大部分企業向觸覺傳感器邁進的步伐,目前國內傳感器企業大多從事氣體、溫度等類型傳感器的生產。在一個有著100多家企業的行業中,幾乎沒有傳感器製造商進行觸覺傳感器的生產。日本陣列式傳感器能在10釐米×10釐米大小的基質中分布100個敏感元件,售價10萬元,而國內產品多為一點式,一般100元一個。

6

真空蒸鍍機

OLED面板製程的「心臟」。日本Canon Tokki獨佔高端市場,掌握著該產業的咽喉。業界對它的年產量預測通常在幾臺到十幾臺之間。有錢也買不到,說的就是它。Canon Tokki能把有機發光材料蒸鍍到基板上的誤差控制在5微米內(1微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1%),沒有其他公司的蒸鍍機能達到這個精準度。目前我國還沒有生產蒸鍍機的企業,在這個領域我們沒什麼發言權。

7

手機射頻器件

一塊手機的主板上,1/3的空間是射頻電路。手機發展趨勢是更輕薄,功耗更小,頻段更多,帶寬更大,這就向射頻晶片提出了挑戰。射頻晶片將數位訊號轉化成電磁波,4G手機要支持十幾個頻段,信息帶寬幾十兆。

2018年,射頻晶片市場150億美元;高端市場基本被Skyworks、Qorvo和 博通3家壟斷,高通也佔一席之地。射頻器件的另一個關鍵元件——濾波器,國內外差距更大。手機使用的高端濾波器,幾十億美元的市場,完全歸屬Qorvo等國外射頻器件巨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手機生產國,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這需要材料、工藝和設計經驗的踏實積累。

8

iCLIP技術

iCLIP是一種新興的實驗技術,是研發創新藥的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它的發明,讓人們拋棄精密的觀測儀器,也能確定RNA(核糖核酸)和蛋白質在哪個位置「交匯」,甚至可以讀出位點「密碼」。

iCLIP技術難,猶如萬千人海中找一個人,要從幾十億個鹼基對找到一個或幾個確定的結合點,精確度可想而知。國外研究團隊已在此領域展開「技術競賽」,研究論文以幾個月為周期輪番上演。國內實驗室卻極少有成熟經驗。

9

重型燃氣輪機

燃氣輪機廣泛應用於艦船、火車和大型電站。我國具備輕型燃機自主化能力;但重燃仍基本依賴引進。國際上大的重燃廠家,主要是美國GE、日本三菱、德國西門子、義大利安薩爾多4家。與中國合作都附帶苛刻條件:設計技術不轉讓,核心的熱端部件製造技術也不轉讓,僅以許可證方式許可本土製造非核心部件。沒有自主化能力,意味著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一環,仍然受制於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

10

雷射雷達

雷射雷達是個傳感器,自帶光源,主動發出雷射,感知周圍環境,像蝙蝠通過超聲波定位一樣。它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組件,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但在該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目前能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中,凡涉及雷射雷達者,使用的幾乎都是美國Velodyne的產品,其雷射雷達產品是行業標配,佔八成以上市場份額。

11

適航標準

一款航空發動機要想獲取一張放飛證,必須經過一套非常嚴格的「適航」標準體系驗證,涵蓋設計、製造、驗證和管理。但目前在國際上,以FAA和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適航審定影響力最大,認可度最高。儘管在規章要求層面,中國與FAA基本一致,但由於國產航空發動機型號匱乏,缺乏實際工程實踐經驗,使我國適航規章缺少相應的技術支撐。實際型號的適航驗證工作,成為被卡在別國空域之外的關隘。

12

高端電容電阻

電容和電阻是電子工業的黃金配角。中國是最大的基礎電子元件市場,一年消耗的電阻和電容,數以萬億計。但最好的消費級電容和電阻,來自日本。電容市場一年200多億美元,電阻也有百億美元量級。所謂高端的電容電阻,最重要的是同一個批次應該儘量一致。日本這方面做得最好,國內企業差距大。國內企業的產品多屬於中低端,在工藝、材料、質量管控上,相對薄弱。

13

核心工業軟體

中國的核心工業軟體領域,基本還是「無人區」。工業軟體缺位,為智能製造帶來了麻煩。工業系統複雜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以計算機輔助的工業軟體來替代人腦計算。譬如,晶片設計生產「必備神器」EDA工業軟體,國產EDA與美國主流EDA工具相較,設計原理上並無差異,但軟體性能卻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對先進技術和工藝支持不足,和國外先進EDA工具之間存在「代差」。國外EDA三大巨頭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佔據了全球該行業每年總收入的70%。發展自主工業作業系統+自主工業軟體體系,刻不容緩。

14

ITO靶材

ITO靶材不僅用於製作液晶顯示器、平板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觸控螢幕、電子紙、有機發光二極體,還用於太陽能電池和抗靜電鍍膜、EMI屏蔽的透明傳導鍍膜等,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市場。ITO膜的厚度因功能需求而有不同,一般在30納米至200納米。

在尺寸的問題上,國內ITO靶材企業一直鮮有突破,而後端的平板顯示製造企業也要仰人鼻息。燒結大尺寸ITO靶材,需要有大型的燒結爐。國外可以做寬1200毫米、長近3000毫米的單塊靶材,國內只能製造不超過800毫米寬的。產出效率方面,日式裝備月產量可達30噸至50噸,我們年產量只有30噸——而進口一臺設備價格要花一千萬元,這對國內小企業來說無異於天價。

每年我國ITO靶材消耗量超過1千噸,一半左右靠進口,用於生產高端產品。

15

核心算法

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於進口。由於沒有掌握核心算法,國產工業機器人穩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關鍵指標遠不如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日本)、ABB(瑞士)、安川(日本)、庫卡(德國)的產品。核心算法差距過大,導致國產機器人穩定性不佳,故障率居高不下。算法的差距不只體現在核心控制器上,更拖慢了伺服系統響應的速度。

機器人每完成一個動作,需要核心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協同作戰。對於單臺伺服系統,國產機器人動態與靜態精度都很高,但高端機器人一般同時有6臺以上伺服系統,用傳統的控制方法難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

16

航空鋼材

無論起飛還是降落,起落架都是支撐飛機的唯一部件,尤其是在飛機降落階段,其承載的載荷不僅僅來自機身重量,還有飛機垂直方向的巨大衝力。因此,起落架的材料強度必須十分優異,只能依靠特種鋼材才行。

目前使用範圍最廣的是美國的300M鋼,該材料採用真空熱處理技術,避免了滲氫,零件表面光亮,無氧化脫碳、增碳和晶界氧化等缺陷,提高了表面質量。而國內用於製作起落架的國產超強度鋼材有時會出現點狀缺陷、硫化物夾雜、粗晶、內部裂紋、熱處理滲氫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冶煉過程中純淨度不夠有關係。所以我國在高純度熔煉技術方面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17

銑刀

隨著我國近年來高鐵的迅猛建設,鋼軌養護問題也愈加讓業內專家憂心。若養護不到位,不僅折損生命周期,還存在高風險隱患。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雙動力電驅銑磨維護機器人裝備——被稱為鋼軌『急救車』的銑磨車可為鋼軌「保駕護航」。但銑磨車最核心部件銑刀仍需從國外進口。銑刀的材料是一種超硬合金材料。對其中金屬成分我們已然了解,但就是不知人家是怎麼配比、合成的,如同琢磨某種中藥的祖傳秘方、各種藥材比例是多少,都不甚明了。

18

高端軸承鋼

作為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軸承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摩擦係數,並保證其迴轉精度。無論飛機、汽車、高鐵,還是高精密工具機、儀器儀表,都需要軸承。這就對其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而我國的制軸工藝已經接近世界頂尖水平,但材質——也就是高端軸承用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高端軸承用鋼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軸承巨頭美國鐵姆肯、瑞典SKF所壟斷。前幾年,他們分別在山東煙臺、濟南建立基地,採購中國的低端材質,運用他們的核心技術做成高端軸承,以十倍的價格賣給中國市場。煉鋼過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優質的鋼變得更加「堅強」。但怎麼加,這是世界軸承巨頭們的核心秘密。

19

高壓柱塞泵

液壓系統是裝備製造業的關鍵部件之一,一切工程領域,凡是有機械設備的場合,都離不開液壓系統。高壓柱塞泵是高端液壓裝備的核心元件,被稱作液壓系統的「心臟」。中國液壓工業的規模在2017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但產業大而不強,尤其是額定壓力35MPa以上高壓柱塞泵,90%以上依賴進口。國內生產的液壓柱塞泵與外國品牌相比,在技術先進性、工作可靠性、使用壽命、變量機構控制功能和動靜態性能指標上都有較大差距,基本相當於國外上世紀90年代初水平。

20

航空設計軟體

自上世紀80年代後,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位化設計的新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離開軟體就無法設計的高度依賴程度。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體,全是歐美國家產品。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體,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

據媒體報導,設計殲-10飛機時,主起落架主承力結構的整個金屬部件是委託國外製造。但造完之後,起落架的收放出現問題,有5毫米的誤差,只好重新訂貨製造。僅僅是這一點點的誤差,影響了殲-10首飛推遲了八九個月。沒有全數位化的軟體支撐,任何一點細微的誤差,都可能成為製造業的夢魘。

21

光刻膠

我國雖然已成為世界半導體生產大國,但面板產業整體產業鏈仍較為落後。目前,LCD用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至今被TOK、JSR、住友化學、信越化學等日本企業所壟斷。就拿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京東方來說,目前已建立17個面板顯示生產基地,其中有16個已經投產。但京東方用於高端面板的光刻膠,仍然由國外企業提供。

光刻膠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樹脂、色漿、單體、感光引發劑、溶劑以及添加劑,開發所涉及的技術難題眾多,需從低聚物結構設計和篩選、合成工藝的確定和優化、活性單體的篩選和控制、色漿細度控制和穩定、產品配方設計和優化、產品生產工藝優化和穩定、最終使用條件匹配和寬容度調整等方面進行調整。因此,要自主研發生產,技術難度非常之高。

22

高壓共軌系統

電控柴油高壓共軌系統相當於柴油發動機的「心臟」和「大腦」,其品質的好壞,嚴重影響發動機的使用。柴油機產業是推動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社會運行的重要裝備基礎。中國是全球柴油發動機的主要市場和生產國家,而在國內的電控柴油機高壓共軌系統市場,德國、美國和日本等企業佔據了絕大份額。和國外先進公司的產品相比,國產高壓共軌系統在性能、功能、質量及一致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成本上的優勢也不明顯。

23

透射式電鏡

冷凍電鏡可以拍攝微觀結構高清3d「彩照」,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利器,透射式電鏡的生產能力是冷凍電鏡製造能力的基礎之一。目前世界上生產透射電鏡的廠商只有3家,分別是日本電子、日立、FEI,國內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透射式電鏡。匹配冷凍電鏡使用的工具都需要原裝,零件壞了找不到人修理,只能等待零件郵寄到貨後進行更換。對於中國的冷凍電鏡使用者們來說,這樣的體驗可能還要持續不短的時間。

24

掘進機主軸承

主軸承,有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的「心臟」之稱,承擔著掘進機運轉過程的主要載荷,是刀盤驅動系統的關鍵部件,工作所處狀況十分惡劣。與直徑僅有幾百毫米的傳統滾動軸承相比,掘進機主軸承直徑一般為幾米,是結構最複雜的一種軸承,製造需要上百道工序。就掘進機整機製造能力而言,國產掘進機已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但最關鍵的主軸承全部依賴進口。德國的羅特艾德、IMO、FAG和瑞典的SKF佔據市場。

25

微球

微球,直徑是頭髮粗細的三十分之一。手機屏幕裡,每平方毫米要用一百個微球,撐起了兩塊玻璃面板,相當於骨架,在兩塊玻璃面板的縫隙裡,再灌進液晶。少了它,你正盯著的液晶屏幕將無法生產。沒有微球,晶片生產、食品安全檢測、疾病診斷、生物製藥、環境監測……

許多行業都會陷入窘境。僅微電子領域,中國每年就要進口價值幾百億元人民幣的微球。2017年中國大陸的液晶面板出貨量達到全球的33%,產業規模約千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這面板中的關鍵材料——間隔物微球,以及導電金球,全世界只有日本一兩家公司可以提供。這些材料也像晶片一樣,給人卡住了脖子。

26

水下連接器

除了船舶、遙感衛星,海底觀測網已成為第三種海洋觀測平臺——通過它,人類可以深入到水下觀測和認識海洋。如果將各類纜系觀測平臺比作胳膊、腿,水下連接器就好比關節,對海底觀測網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國水下連接器市場基本被外國壟斷。一旦該連接器成為禁運品,整個海底觀測網的建設和運行將被迫中斷。

27

燃料電池關鍵材料

國外的燃料電池車已實現量產,但我國車用燃料電池還處在技術驗證階段。我國車用燃料電池的現狀是——幾乎無部件生產商,無車用電堆生產公司,只有極少量商業運行燃料電池車。多項關鍵材料,決定著燃料電池的壽命和性能。這些材料我國並非完全沒有,有些實驗室成果甚至已達到國際水平。但是,沒有批量生產線,燃料電池產業鏈依然梗阻。關鍵材料長期依賴國外,一旦遭遇禁售,我國的燃料電池產業便沒有了基礎支撐。

28

高端焊接電源

我國是海洋大國,擁有30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正在大力發展高端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維權裝備。海裡的設備一旦出現開裂等故障,需要用有工業製造「縫紉機」之稱的焊接裝備修補。深海焊接的實現靠水下機器人。雖然我國是全球最大焊接電源製造基地,年產能已超1000萬臺套,但高端焊接電源基本上仍被國外壟斷。我國水下機器人焊接技術一直難以提升,原因是高端焊接電源技術受制於人。國外焊接電源全數位化控制技術已相對成熟, 國內的仍以模擬控制技術為主。

29

鋰電池隔膜

作為新能源車的「心臟」,國產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鋰電池)目前「跳」得還不夠穩。電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都已實現了國產化,唯獨隔膜仍是短板。高端隔膜技術具有相當高的門檻,不僅要投入巨額的資金,還需要有強大的研發和生產團隊、純熟的工藝技術和高水平的生產線。高端隔膜目前依然大量依賴進口。

30

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

目前國產醫學影像設備的大部分元器件依賴進口,至少要花10年、20年才能達到別人的現有水平。在傳統醫學成像(CT、磁共振等)上,中國最早的專利比美國平均晚20年。在專利數量上,美國是我國的10倍。這意味著整個產業已經完全掌握在國外企業的手裡了,所有的智慧財產權,所有的原創成果,所有的科研積累都在國外,中國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31

超精密拋光工藝

超精密拋光工藝在現代製造業中有多重要,其應用的領域能夠直接說明問題:集成電路製造、醫療器械、汽車配件、數碼配件、精密模具、航空航天。「它是技術靈魂」。美日牢牢把握了全球市場的主動權,其材料構成和製作工藝一直是個謎。換言之,購買和使用他們的產品,並不代表可以仿製甚至複製他們的產品。

32

環氧樹脂

碳纖維質量能比金屬鋁輕,但強度卻高於鋼鐵,還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疲勞、抗蠕變等特性,其中一個關鍵的複合輔材就是環氧樹脂。但目前國內生產的高端碳纖維,所使用的環氧樹脂全部都是進口的。目前,我國已能生產T800等較高端的碳纖維,但日本東麗掌握這一技術的時間是上世紀90年代。相比於碳纖維,我國高端環氧樹脂產業落後於國際的情況更為嚴重。

33

高強度不鏽鋼

用於火箭發動機的鋼材需具備多種特性,其中高強度是必須滿足的重要指標。然而,不鏽鋼的強度和防鏽性能,卻是魚和熊掌般難以兼得的矛盾體。火箭發動機材料如果如果嚴重生鏽,將帶來很大影響。完全依靠材料自身實現高強度和防鏽性能兼備,這是世界性難題。現在,我國航天材料大多用的是國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用的材料,發達國家在生產過程中會嚴格控制雜質含量,如果純度不達標,便重新回爐,但國內廠家往往缺乏這種嚴謹的態度。

34

資料庫管理系統

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兩種資料庫管理系統是Oracle和MySQL,都是甲骨文公司旗下的產品。競爭者還有IBM公司以及微軟公司的產品等。甲骨文、IBM、微軟和Teradata幾家美國公司,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資料庫管理系統國貨也有市場份額,但只是個零頭,其穩定性、性能都無法讓市場信服,銀行、電信、電力等要求極端穩妥的企業,不會考慮國貨。

35

掃描電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於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被稱為「微觀相機」目前我國科研與工業部門所用的掃描電鏡嚴重依賴進口,每年我國花費超過1億美元採購的幾百臺掃描電鏡中,主要產自美、日、德和捷克等國。國產掃描電鏡只佔約5%—10%。

相關焦點

  • 應該如何看待「殺手鐧」技術與「卡脖子」技術的關係?
    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院長張中祥教授從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深入分析「卡脖子」技術問題的產生機理,為辯證和發展地看待「殺手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關係提供參考。一起來看!在微觀層面的觀察表明,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卡脖子」技術問題,這是由企業生產活動的規律和創新活動的特點所決定的。
  • 中科院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取得突破
    原標題:白春禮: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一步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聽聽院士大咖怎麼說
    12月4日,2020中國電子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本次大會以「新材料、新應用、新挑戰,協同創新贏發展」為主題,通過論壇、電子新材料新技術展、供需對接和參觀交流等形式,與會人員從國家政策、產業現狀、技術創新、面臨核心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維度開展交流,分享當前電子材料領域前沿技術和最新應用。
  • 我校這個技術解決了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
    利用項目原創技術,及時發現出口種子的摻假和轉基因問題,確保出口種子的質量安全!MNP標記法由彭海教授團隊原創發明,解決了多項生物DNA鑑定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克服了原有技術在準確性、效率、實驗汙染等方面的局限,準確性提高到99.98%以上,極大地提升了檢測效率,帶動了生物身份檢測技術與應用的革新。
  • 擺射擊攤被判刑,法律不該令人「真想不到」
    法治盛言  當法律令人「真想不到」,並不意味著法盲太多,而可能是法律本身出問題了。法學家富勒曾提出,法律有八個內在的德性,其中之一就是不能要求人們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好的藝術一般讓人驚嘆「真想不到」;而好的法律則應該給人「就該如此」的感覺。  當法律令人「真想不到」,並不意味著法盲太多,而可能是法律本身出問題了。法學家富勒曾提出,法律有八個內在的德性,其中之一就是不能要求人們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法律不能要求每個人都長到2米高。這個「德性」同樣也要求,不能制定在道德上、經濟上或是其他方面令人非常難以接受的法律。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
    「卡脖子」,中科院為解決相關問題作出關鍵貢獻既責無旁貸,又大有可為。如果對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有所了解,會明白中科院的重要性,光靠公司研發不行。 這不是新鮮事,以前發達國家陣營就有「瓦森納協定」對中國科技禁運。中科院日常的研發規劃中,就有極多跟蹤國際先進水平、打破技術封鎖的任務。
  • 我國急需攻克的儀器儀表「卡脖子」技術清單
    晶片製造技術的落後,國外對我國進行卡脖子,對該行業是致命威脅。那麼在儀器儀表及其相關方面,急需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有哪些?  精確、穩定的嚴苛要求,攔住了我國大部分企業向觸覺傳感器邁進的步伐,目前國內傳感器企業大多從事氣體、溫度等類型傳感器的生產。
  • 中國農科院將聚焦農業「卡脖子」技術培養一批領軍人才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董峻、黃垚)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25日說,中國農科院將聚焦未來農業發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前沿領域,聚焦糧棉油、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共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培養一批領軍人才。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原標題: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2020年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開發區昌盛國際酒店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
  • 餘夢倫院士:加強基礎研究 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以及發達國家對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器件的封鎖,我國科學家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靠原創解決問題,科研人員要坐住板凳、要奮發圖強。」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餘夢倫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時表示,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激發了科技工作者的愛國熱情,更加堅定了科技工作者繼續科研攻關的信心和決心,對推動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攻堅清單
    不可否認,當前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在工業母機、高端晶片、基礎軟硬體、開發平臺、基本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方面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卡脖子』到底卡在什麼地方?是技術到產品,還是科學到技術?
  • 2020年中國亟待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清單
    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說了真話,那麼,亟待攻克的核心材料、技術有哪些? 目前,信息技術之外,中國「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集中在高端製造及新材料領域,光刻機便是高端製造之一。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蘇州崑山一機構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
    說到飛機製造,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及其生產裝備一直是我國大飛機製造的「卡脖子」問題。10月24日,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在崑山周市組裝下線,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崑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研製的首臺500公斤液態金屬3D列印智能設備,實現了連續液態金屬3D「列印」的增材成型方法,而且產品為全等軸晶組織,鋁的強度、均勻性、一致性等性能指標,都遠遠優於傳統鑄造工藝,技術已成功申請了海內外30多項發明專利。
  • 攻堅「卡脖子」清單,中科院大有可為|陳經
    要掰開美國卡脖子的手,中科院必須有所作為,也大有可為。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要將美國「卡脖子」的設備清單,轉變成科研任務進行布局。2000年以後,國家集中技術力量在上海微電子集成開發商用的先進光刻機。其中多個部件與中科院相關,如關鍵光源就由長春光機所負責,最先進的EUV光源已有進展。美國企圖用先進技術對中國「卡脖子」,中科院為解決相關問題作出關鍵貢獻既責無旁貸,又大有可為。
  • 中科院院長: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卡脖子」技術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二是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中科院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白春禮說,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在內的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中科院將集中全院的力量來做。
  • 中國科學家談解決「卡脖子」問題:需重視基礎研究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馬海燕)「我們現在被『卡脖子』,可能是20年前有些東西沒有布局。所以,今天的基礎研究某些地方沒到位,很可能導致未來20年後又被別人『卡脖子』。」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17日在北京呼籲,重視技術工程與國際競爭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被別人「卡脖子」的問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打破該領域「卡脖子」狀況
    打開APP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打破該領域「卡脖子」狀況 姜鑫 發表於 2020-12-03 15:33:58
  • 攻克焊接領域「卡脖子」難題 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成立
    蘇報訊(記者 陳潔)昨天,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綠色製造熔接技術研究所在張家港揭牌成立。研究所將聚焦解決目前焊接領域技術與智能製造方面瓶頸問題,填補國內高端焊接材料與技術方面的空白,提升我國焊接產業和先進位造業國際競爭力。
  • 被美國「卡脖子」,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我們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9月16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的這番話受到廣泛關注。就在一天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晶片斷供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卡脖子」的切膚之痛。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早日擺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再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近年來,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和建制化優勢,中科院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