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T|南京農大王鵬教授:蛋白質的穩健性:使用pH值變化和低速剪切部分恢復PSE雞胸肉中肌球蛋白的構象和分散性

2021-02-23 肉類研究

PSE肉蛋白的分散性差是食品蛋白領域中尚未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肉品加工與質量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Yang Zongyun等進行一項研究,旨在驗證肌球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的穩健性。建立2 種不同的模型,即PSE誘導的全肉模型和pH偏移、溫度恆定的蛋白質溶液模型。

結果表明:pH值(5.6~7.0)變化和低速剪切(400 r/min)結合處理分別使肌球蛋白濁度降低了9.6%和36.5%;在將pH值重調至7.0之後,平均粒徑分別從289.0 nm和1 563.6 nm減小至274.0 nm和333.3 nm。實驗組肌球蛋白的溶解性與正常組一致。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肌球蛋白簇和聚集體減少。PSE肌球蛋白穩定性提高,使處理後ζ電位絕對值從-13.1 mV增加到-15.5 mV。拉曼分析結果表明,蛋白質功能的增強不僅是由於pH值偏移引起的表面電荷狀態變化,而且還因為肌球蛋白構象的恢復,這與α-螺旋含量增加的結果一致。

以上結果表明,pH偏移和適當的低速剪切可以通過恢復構象和提高溶解度來滿足肌球蛋白功能的穩健性。

文章《Robustness of protein: using pH shifting and low speed shearing to partially recover conformation and dispersibility of myosin from pale, soft, exudative (PSE)-like chicken breast》發表於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12月18日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肉品加工與質量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王鵬教授為本文通信作者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lwt.2020.110786

王鵬,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團隊成員,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團隊成員。2010年博士畢業於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2015年—2016年赴美國田納西大學訪問交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子課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自主創新重點項目等9 項課題。截至2018年10月,以第一、通信作者或參與在Food Hydrocolloids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SCI文章46 篇。

相關焦點

  • pH值對米糠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結構、溶解性及表面疏水性的影響
    米糠蛋白生物效價高,其中必需胺基酸的組成平衡合理,接近FAO/WHO推薦模式,是公認的優質植物蛋白質。米糠蛋白組分複雜,溶解性較差,所以其加工性能差,米糠分離蛋白的提取率低、產品的功能性質不佳,極大地限制了米糠蛋白的工業化生產,因此米糠蛋白質的提取和改性工作成為研究的重點。  鹼溶法是提取米糠蛋白的適合方法,說明pH值對米糠蛋白的提取影響較大。
  • 農藥標靶肌球蛋白3D結構首次繪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鐮刀菌肌球蛋白結構     南京農大供圖 安全性及抗藥性等問題是新農藥開發和應用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 pH值處理對黑豆分離蛋白結構、流變特性及乳化性能的影響
    蛋白質的乳化性和流變性是食品加工製造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要性質,許多研究發現,pH值處理可以使胺基酸帶電,通過蛋白質與水分子間的離子-偶極相互作用進而改變蛋白質的溶解性,帶同種電荷的蛋白質之間相互排斥導致亞基的解離和結構的展開,蛋白質的溶解性和表面疏水性顯著影響著蛋白質其他功能性質的發揮。
  • 使用非對稱流場 - 流動分級,AF4和光散射探測亞微米蛋白質聚集
    光散射儀器廣泛用於表徵溶液中的​​大顆粒和納米顆粒。它提供了使用多角度光散射(MALS),差示粘度測量,場流分級(FFF),動態光散射(DLS),電泳遷移率和確定絕對摩爾質量,大小,構象,電荷和相互作用的尖端工具。成分漸變。
  • 如何利用紅外傳感器追蹤蛋白質構象變化設計出高效藥物?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15 17:36:50 許多藥物是通過抑制特定蛋白質活性來影響細胞代謝的。為此,在蛋白囊狀功能體中,實現藥物與靶蛋白的結合,是完成該目標的關鍵。
  • MCP:高等植物擬南芥蛋白質熱穩定性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景傑生物|解讀景傑編者按:質譜序技術可以對複雜樣品中蛋白質的濃度和共價修飾進行平行地測量。 最近,通過同時測定數千種蛋白質的熱變性曲線,質譜的這方面的應用已經擴展到探測蛋白質組的三維結構和構象狀態。研究者通過使用六個生物學重複,分析了1700多個擬南芥蛋白的溶解曲線,觀察到蛋白質熱穩定性與許多已知蛋白質特徵之間的顯著相關性,包括蛋白分子量相關性和帶電胺基酸、極性胺基酸的比值相關性。研究者還發現了植物26S蛋白酶體核心和調節結構域的熱穩定性差異,這可能反映了溫度脅迫期間蛋白質轉換受調節方式的獨特性質。
  • ph值和orp的關係
    ph值   pH值(即:氫離子濃度指數,potentialofhydrogen)是衡量水體酸鹼度的一個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準。
  • 蛋白質的變性
    在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蛋白質分子特定的空間構象被破壞,從有序的空間結構變成無序的空間結構,進而導致蛋白質理化性質的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稱為蛋白質的變性
  • ProA親和層析過程中IgG 構象的可塑性
    洗脫峰部分IgG尺寸的縮減和結構的變化歸因於高濃度的IgG在低PH 和導電性下減小了尺寸構像,IgG與ProA相互作用後促進IgG結構變鬆弛。當洗脫液接近PH3.5洗脫時,IgG的尺寸會變為10.4nm,β片層損失,α螺旋會增加,同時不規則的捲曲也會出現。
  • 冷藏過程中蝦夷扇貝橫紋肌微觀結構變化與肌原纖維蛋白穩定性
    通常魚類死後,貯藏過程中魚體在肌肉收縮力和骨骼支撐力的作用下,呈現「僵直-解僵」過程並出現裂縫。而扇貝橫紋肌離體後無骨骼支撐,貯藏過程中肌肉收縮導致宏觀呈現出逐漸「硬化」的狀態,未觀察到「解僵」過程和裂縫現象。這種宏觀變化對肌肉的微觀結構和功能性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如攀鱸魚在貯藏過程中持水能力會逐漸下降。同時,肌肉中水分含量的降低也會對其微觀結構產生影響。
  • 科學家在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偏好性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非常重要的藥物靶點,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800多種,約30%的臨床處方藥的直接靶點是GPCR。GPCR在行使功能時通常伴隨著分子構象發生變化,因此理解GPCR構象變化非常重要。近年來,結構學生物學研究方法的進步為研究GPCR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 ph值是什麼 ph值的測定方法
    pH值,也叫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許多人不是特別了解ph值是什麼。下面就為大家介紹ph值是什麼。
  • CHOM | 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實時構象變化過程
    該類病毒通過其最表面刺突蛋白來誘導病毒和靶細胞膜的融合,從而引發對靶細胞的感染。雖然針對一些包膜病毒,目前已有有效的疫苗來控制其在人類中的傳播。但對於大多數病毒,目前尚無預防或有效治療方法,例如愛滋病毒HIV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經成功的疫苗一般是通過誘發人體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來結合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從而達到阻斷膜融合過程,最終阻止病毒進入靶細胞。
  • 黃志偉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CRISPR-Cpf1識別crRNA以及剪切...
    該項研究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化研究手段揭示了CRISPR-Cpf1識別CRISPR RNA (crRNA)以及Cpf1剪切pre-crRNA成熟的分子機制,這對認識細菌如何通過CRISPR系統抵抗病毒入侵的分子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為成功改造Cpf1系統,使之成為特異的、高效的全新基因編輯系統提供了結構基礎,讓人們可以更加高效地對目的基因進行「關閉」、「恢復」和「切換」等精準「手術」,使戰勝癌症和愛滋病等疾病成為可能
  • ph試紙的使用方法
    pH 試紙通常用於檢測溶液的酸鹼度,由於其具有結果顏色可對比性,因此對於大致了解溶液的酸鹼程序具有十分直觀的特點。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pH試紙的使用方法。打開ph試紙包裝盒,會發現裡面含有ph試紙顏色比對卡和ph試紙兩部分。取被檢測的溶液少許,放入器皿中。
  • ...Cytokinetics(CYTK.US)和箕星藥業研發新型口服心肌肌球蛋白...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25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網站公示,由Cytokinetics(CYTK.US)和箕星藥業聯合申報的一款1類新藥CK-3773274(CK-274)片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用於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3.蛋白質的高級結構 (二級結構、超二級結構和結構域、三級結構、四級結構) A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指肽鏈主鏈或稱肽鏈骨架有規律的摺疊和盤繞,是肽鏈主鏈局部 的空間排列,不涉及側鏈的構象和整個肽鏈空間排列。維繫二級結構的主要作用力是胺基酸 殘基非側鏈基團之間形成的氫鍵。多肽鏈主鏈構象的空間限制來自兩個方面:1). 肽鍵不能自由旋轉帶來的構象限制。
  • AMP蛋白激酶發生核苷酸依賴性構象改變
    近期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了題為「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undergoes nucleotide-dependent conformational changes」(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發生核苷酸依賴性的構象改變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5)
    ,但是在蛋白質的下遊處理階段又引入了新的問題,即需要位點特異的剪切。但如果親和標籤影響了目標蛋白的功能,或為了結構生物學研究和治療用途,就必須在融合標籤和目標蛋白之間加入特異的剪切位點,以便去除親和標籤,可用的方法有化學法和酶法,如表5 所示,在選擇這些方法時除要考慮選擇性等因素外,還要考慮標籤去除後胺基酸的殘留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