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什麼?從何而來?它與科學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技術的本質》。
《技術的本質》
書中從三個基本原理出發做了詳細論述:
第一,技術是某種不同的組合,任何複雜的技術都是由各種不同的部件、集成件和系統組件組成的;
第二,組成技術的每個組件也是技術,類似於原子無限可分那個意思,對一個技術進行多次分解,發現其本源還是技術。
第三,技術本身運用總是需要利用或開發某些自然現象。
《技術的本質》畫書
現象對於技術就如水分對於生命一樣,那是技術的源泉,為了達到一些計劃和目的,總是需要依賴某些未被開發的自然現象,不論是簡單的技術還是複雜的技術,它們都是應用了某些現象。
技術的本質是被捕獲並加以利用的現象的集合,現象是技術的基因,技術的進化在於新的原理或者不同原理的實踐,重新組合有機會誕生新技術。
技術的組合進化需要解釋的核心問題是新技術是如何發明的。顛覆性技術是指針對現有目的而採用的一種新的或不同的原理來實現的技術。
技術對經濟的顛覆性改變,是技術與經濟之間的互助式的共創新和共適應過程。
技術不是科學和經濟的副產品,反之才是。
現在的生活幾乎被技術左右,人類快要成為技術的傀儡。哈耶克的《科學的反革命》已經提出批判,不要唯技術論。
如果技術是為了達成我們的目標而被組織起來的自然的話,那麼在很大程度上,我們與我們這種對自然的應用之間的關係決定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技術。
技術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是來自於資源要素儲備和將資源要素轉換成產品的能力,而是來自於將深層知識儲備轉化成新的戰略性組合的能力。
AI技術是為了解決需求而產生的,通過追本溯源的方式找到適應需求的原理或現象,而現階段的AI技術又是原理或現象的落地應用過程。AI技術對於經濟的顛覆性改變,必然也是互助式的共創新和共適應的過程,而改變慣性、改變成本也決定了AI技術的顛覆性改變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過程。
在現代社會商業實踐中,技術其實就是需求方和供應方碰在一起產生了火花,創造出新的技術,為了滿足市場客戶需求,不斷地去研發新的技術,這些技術進而給客戶帶來利益和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