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消費者而言,其購買行為是比較複雜的,我們根據抽象出來的特徵,可以將其分為10個大的主要類別。
《微智慧公司正能量》 作者:劉如江 安徽人民出版社
1、有強烈的品牌偏好,非自己指定的品牌不買,很少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品牌忠誠度很高,很難受到價格因素的影響,一旦喜歡上,沒有意外情況,發生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2、購買行為比較隨意,喜歡接受新事物,樂意嘗試原來沒有使用過的品牌,增加新的體驗,不斷尋求一些新的刺激,此類人群對新品牌,容易接受,也容易放棄。
3、根據心理價位決定購買何種品牌,同時也考慮品牌和級別等要素,這是典型的「以價定品」並重視性價比的一種購買行為模式。
4、對產品以及品牌知之甚少,基本上依賴於終端和OEM推薦,圖省事兒,此類消費者更加依賴於廠家和專業人士的推薦,大多屬於菜鳥級消者。
5、注重性價比,根據性能標準和價格兩大因素確定自己最終的購買選擇,他們會在自己認可的質量等級下,選擇價格最便宜的產品,屬於比較理性的消費群體。
6、相信口碑,相信圈子內朋友們的評價,以彌補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此類消費者不太相信廣告,也不相信專家和終端的推薦,他們對以往使用者的評價最為敏感。
7、通過對包裝的對比來確定自己的購買選擇,包裝暗示品質和檔次,他們雖然對產品和品牌知之甚少,但存在著「好馬配好鞍」的樸素認識。
8、同類產品即可,沒有品牌檔次和質量等級這一概念,前提是能用的住,此類消費理念是省錢、產品質量不突破底線即可,一般來說在農村市場比較常見。
9、對各大品牌產品性能非常了解,傾向於選擇性能最優的產品進行體驗,他們往往是某類產品的發燒友,自己對產品的性能把握已經是「準專家」級別。
10、只買最貴的,以昭顯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具有典型的炫耀和攀比心態,他們更注重面子,以及圈子當中攀比,一般都是不差錢的主,在特定情況下平民百姓也有這種傾向。
值得注意的是,這十類購買行為可以匹配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即使是同一個消費者,針對不同產品,在不同場合和不同時間,購買行為也可能不同,其動態變化的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只要你的產品能夠順利到達終端,就有很大被購買和選擇的機會,問題的關鍵在於產品如何刺穿通路。
行業周期與「養豬困境」
投資很多時候跟養豬一樣。豬肉價格有高有低,不斷波動。如果你一直堅持養下去,完整地經歷了波峰波谷的周期性變化,雖然也會有賠有賺,但整體算下來還是能夠賺錢,並有望做大做強。靠峰谷互抵,周期對衝,很多紮下深根的專業戶還是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
最怕的就是「高進低出」,一看到行情不錯,就殺了進入,一看賠了錢,就趕快撤了出來。最終結果往往是,每當你進去的時候,所經歷的基本都是波谷,許多年下來,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老是遭受打擊,自己心態也會逐漸發生一些消極的變化。
絕大多數行業,都呈周期性發展態勢,而且幾乎所有的項目都存在一個導入期。如果老是追求熱門,你進去之後,都極易趕上行業下行周期。倘若你在行業最糟糕的時候退出,從別的領域繼續跟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在翻拍上一個曲目,結果往往還驚人相似。
老是換行者,很多人連一個完整的周期都不能度過,所經歷的幾乎都是波谷,自己比那些成功者更加辛苦費力,更加勞神勞心,但沒有人家富有成效,甚至還會產生天地之差。本來是為了省時省力,最終反而做了人世間最費力不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