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是孫成凱32歲生日,而這一天他沒有如往年般只收到兒子的祝福,還收到了一紙兒子孫運甲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書。傷痛如烙印一般印在了生日的這天,一家人從此開始了抗癌之路。2019年年底孫運甲因為對化療產生了耐藥性,在天津治療的一家三口本打算去北京尋找一線生機,但因為疫情的爆發,只能暫時回到山東聊城老家。回老家後哪也去不了的甲甲只能在縣醫院輸血,輸血小板維持著。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劉集鎮的孫成凱跟妻子相識於高中時期,畢業後在朋友的撮合下相戀最終組建了家庭。2011年大兒子孫運甲出生,2016年又有了小兒子。作為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甲甲弟兄倆是幸福的。尤其是已上二年級的甲甲聰明懂事,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是家裡的驕傲。為了貼補家用,運甲媽媽總是千方百計的尋思掙錢的門路,除了打工外休息時間還去街頭賣花。而每次出攤懂事的運甲都會主動陪著媽媽,累了就在三輪車上睡,媽媽讓他回家時,童真的運甲說,「我要在這保護媽媽!」就這樣,勤快能幹的孫成凱夫妻努力經營著這個家,小日子過得也算紅火。
去年六一兒童節剛過,甲甲突然反覆高燒,持續了一個星期,最高時燒到了41度,在當地醫院也查不出原因。擔心不已的孫成凱夫妻帶著他去了省醫院檢查,誰曾想這次發燒成為了噩夢的開始。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卻說孩子情況很不好,血小板太低,白細胞太高,隨時都有內出血的可能,要做進一步檢查。這樣的結果讓夫妻倆瞬間緊張了起來。2019年6月12日,這天正是孫成凱的生日,在醫院的病房懂事的甲甲如往年般祝福著爸爸生日快樂。而此時的孫成凱一遍遍在心裡祈禱著:保佑兒子健健康康,平安無事。可祈禱的聲音還沒在腦中散去,孫成凱夫妻就等來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書。(點擊公益連結:疫情阻斷男孩求醫路,幫助甲甲一家渡過難關)
震驚、刺痛、崩潰的情緒一股腦的化作淚水讓夫妻倆哭成了一團,哭過痛過鎮靜下來的二人立刻聯繫醫院醫生,聯繫親戚朋借錢。6月13日,孫成凱帶著兒子轉院到了天津血研所。治療是痛苦的,甲甲除了常規的檢查還要做骨穿、腰穿,還有一個療程接一個療程的化療,抽血反而成了最輕鬆的一項。而一向懂事乖巧的甲甲再痛苦都會給爸爸媽媽擠出個笑臉,他不想讓本就疲憊不堪的父母更加擔心他。半年的化療過去了,原制定的方案也接近了尾聲,可檢查結果發現甲甲的病情並沒有得到緩解,移植成了唯一選擇。
甲甲的老奶奶已經80歲了,從小看著甲甲長大,對他格外疼愛。甲甲確診後,孫成凱夫妻擔心老人承受不住,就一直隱瞞實情,撒謊說孩子只是肺炎。一個月後,見不到重孫的老人又打聽孩子,夫妻倆謊稱給孩子在縣城報了補習班。不信的老人非得跟孫子通電話,這頭的甲甲總是乖巧地說,「我特別忙,在學習。掛了吧,老奶奶!」可到了運甲爺爺忌日那天,一家人竟然沒回家,擔心不已的老人開始見人就打聽,還堅持要去縣城看甲甲。
看著實在瞞不住了,孫成凱只得回家安撫老人並說出了實情。年過8旬、滿頭白髮、弓著腰的老人聽著孫子說完一切後瞬間變得更加佝僂了,老人沉默了很久,含著淚只說了一句話,「孩子看病得用錢,我這裡還有2000塊,你拿去吧。」
在等待配型、保守治療的日子裡,明白了一切的甲甲跟媽媽聊天時總會問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話,「媽媽,你們說的移植需要很多錢吧?我們還有嗎?」「媽媽咱們回老家治吧,我皮糙肉厚能忍受。」「媽媽,我用了別人的骨髓還是你兒子嗎?」「媽媽,等我長大了,我賺錢給你花。」「媽媽……」每一句話都深深刺痛著孫成凱夫妻的心。每當甲甲媽媽聽到這些話都會說,「傻瓜,你永遠是媽媽最愛的兒子,最親的寶貝!你乖乖聽話治病,好了就可以幫媽媽掙錢了!」
2020年除夕,返回老家保守治療的孫運甲因為發燒住進了縣醫院。除夕夜孫成凱煮好水餃帶到了醫院,看著孩子開心地吃著水餃、看著春晚,孫成凱卻心如刀割,因為甲甲的移植治療費用他還沒有湊齊。甲甲生病以來,前後已經花費了20多萬,接下來的移植最少要準備50萬。而留給甲甲的時間已不多,每耽擱一天病情就會危重一點。孫成凱每天都在焦急地諮詢著北京的醫院,盼著能早點帶兒子過去做治療。而為了籌措錢一大家人更是想盡了辦法,妻子每借到一筆錢都會記下來,然後對丈夫說,「這些錢只要我們努力,不管5年、10年,肯定能還上。可如果咱們放棄,餘生都將心難安!」( 圖文/建國)
如果你願意獻出一份愛心,請點擊【疫情阻斷男孩求醫路】進入騰訊公益平臺,幫助甲甲一家渡過難關。
您也可以打開微信--錢包--騰訊公益--搜索「疫情阻斷男孩求醫路」完成捐贈。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更多愛心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