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球所在氣倉構型和孔徑對頁巖氣納米流動影響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1-27 中國科學院

  頁巖氣是一種非常規油氣資源,通常賦存在儲層頁巖有機質和無機質的微納米孔隙中。有別於宏觀尺度孔隙中的常規達西流,頁巖氣在微納米孔隙中的擴散輸運不符合達西定律。查明頁巖氣的微觀輸運規律和流動機理對於頁巖氣多尺度滲流研究以及可採性評價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博士生田會全在導師郭光軍指導下,使用外加力場的非平衡分子動力學方法,成功模擬了甲烷在圓管狀石墨納米孔隙中的循環穩態流動,研究了氣倉構型和孔徑對納米流動的影響,獲得如下發現:

  1)文獻中常用的開放氣倉構型體系(圖1a)存在尺寸效應,甲烷流量隨氣倉橫截面邊長的增大而降低,並逐漸趨於收斂。由於該體系氣流性質不純(即孔隙內有邊界約束流動與氣倉內無邊界約束流動的混合),因此不適合用來模擬研究納米流動;

  2)新設計的封閉氣倉構型體系(圖1b)可以產生可靠的穩態氣流,但是流量隨表面粗糙度增大而迅速減小,直至氣倉橫截面邊長大於孔直徑至少2 nm後收斂。考慮到頁巖微納米孔隙具有複雜粗糙的表面,該體系收斂後的穩態流有資格代表頁巖氣的真實流動;

  3)封閉氣倉構型體系中隨孔徑變化的流量數據能夠很好地被Javadpour公式描述,這也是首次用分子模擬直接驗證了該公式的可靠性(圖2)。進一步分析表明孔隙內滑移流對總流量的貢獻在半徑為1.25 nm的孔隙中達到最大值(圖3),符合理論的定性預測。

  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物理學會(AIP)期刊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Tian H Q, Guo G J, Geng M, et al. Effects of gas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and pore radius on shale gas nanoflow: 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18, 148(20):204703. DOI: 10.1063/1.5021139)。

    論文連結

  

  1 模擬體系的構型圖。a)開放氣倉構型,b)封閉氣倉構型。圖中深灰色球為石墨碳原子,青色球為甲烷分子,紅色虛線框為施加外力(f)的泵區,紅色箭頭表示f的方向(指向系統Z軸,即甲烷流動方向),泵區的總長度為h,橫截面的邊長為LS

  

  2 甲烷流量隨孔徑的變化。圖中紅色和藍色數據點分別代表開放氣倉構型體系和封閉氣倉構型體系,紅色實線代表描述宏觀管流的Hagen-Poiesuille公式,藍色的實線與虛線分別代表Javadpour公式中切向動量協調係數a分別取0.70551的情況。數據點覆蓋了誤差線

 

3 滑移流(由孔壁附近第一吸附層構成)佔總流量的百分比隨孔徑的變化

相關焦點

  • Fuel:頁巖氣在非直孔道中納米流動的分子模擬研究
    為了探索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氣資源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生張明敏在郭光軍研究員的指導下,採用非平衡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研究了非直納米圓管中傾斜角和轉向角對頁巖氣納米流動的影響。他們構建了4種模擬體系(圖1),考慮了光滑/粗糙與傾斜/彎折兩類因素的組合。
  • 力學所等在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開展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對頁巖氣藏的高效開發具有重要理論指導意義。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合作,在頁巖氣藏氣水流動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科研人員設計了頁巖水吸附解吸及滲吸裝置,研究了頁巖的水吸附解吸和滲吸特徵,揭示了頁巖水吸附解吸和滲吸機理,建立了頁巖水吸附擴散數值模型。
  • 力學所在納米材料彈性理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通過變分原理得到納米材料體內平衡方程以及邊界條件。考慮納米材料表面的影響,體內平衡方程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只是邊界條件中額外增加了表面引起的面力項。在已有理論中,表面引起的面力與表面應力相關,而表面應力與表面應變符合表面彈性本構關係。
  • 助力頁巖氣高效開採,納米尺度下有機質的力學性質研究應獲更多關注
    如何準確測定地層條件下頁巖這種非均質地質材料的力學性質是近年來實現頁巖氣高效開採的難題之一。頁巖內部組分的複雜性以及有機質的富集,使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納米尺度下物質的力學性質研究。王曉蕾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2期刊發了《頁巖有機質納米力學性質研究進展》一文,基於近年國內外關於頁巖有機質納米力學性質表徵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常用的表徵技術、力學性質主要特徵及主控因素,並提出了「多尺度」「多技術」「多角度」「多學科」等工作設想與建議。
  •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光電所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獲進展 2016-04-28 光電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應用光學研究室廖勝課題組在共孔徑寬光譜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共用光路部分為透鏡和反射鏡相結合,利用二色分光鏡實現分光探測成像,通過巧妙搭配合適的光學材料、機械材料和分配光焦度,可實現兩個支路系統在較寬溫度內取得良好成像性能的共孔徑紅外雙波段消熱差光學系統結構形式。
  • 地質地球所在近震斷層動態弱化現象的巖體工程地質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地殼淺表層巖體中含有大量不同尺度的非連續結構面,如斷層、節理等。在長期複雜的地質作用下,斷層、節理等通常被斷層泥、石英砂等散體材料充填,形成充填結構面。巖體工程地質力學研究發現,充填結構面作為巖體中的軟弱界面對地震應力波的傳播和巖體的穩定性具有重要影響。實際地震監測資料揭示地震應力波傳播到近震斷層時其能量顯著衰減,同時可使近震斷層發生動態弱化,誘發二次地震。
  •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打開APP 南師大研究人員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7 09:21:43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化科院古志遠教授課題組在納米孔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西安光機所在納米可控手性光場產生方面取得進展
    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姚保利團隊在納米可控手性光場產生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Nanoscale。手性指的是一種物體在二維平面內無法通過任何平移和旋轉而與其鏡像重合的不對稱性,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生命體中。手性分子通常以左手(左旋)和右手(右旋)形式成對出現,稱之為手性異構體或對映體。
  • 地質地球所在火星柯石英研究中獲進展
    月球和灶神星隕石樣品中,二氧化矽的高壓相以斯石英和柯石英為主,可見少量的Seifertite(PbO2結構);而火星隕石中二氧化矽的高壓相以斯石英和Seifertite為主,未發現過柯石英,這可能反映出它們間存在不同的衝擊變質機制或撞擊歷史。
  • 基於非理想氣體流動模擬的無煙煤納米孔隙中CH_4流動規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題目:基於非理想氣體流動模擬的無煙煤納米孔隙中CH4流動規律作者:劉世奇1,桑樹勳2,MAJingsheng3,王鑫4,方輝煌2,王鶴2,高德燚2作者單位:1.中國礦業大學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蘇省煤基溫室氣體減排與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蘇徐州 221008;2.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煤層氣資源與成藏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納米限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員帶領的「界面和納米催化」研究組(502組)在自行研製的一套與固體核磁共振儀耦合的動態催化反應系統中,採用雷射誘導超極化129Xe技術,首次在模擬催化反應條件下直接觀察到了甲醇分子在孔徑為0.8nm的CHA分子篩孔道擴散和脫水過程,並精確獲得了分子擴散和反應的動力學參數。
  • 微電子所在阻變存儲器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納米加工與新器件集成技術研究室在阻變存儲器(RRAM)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RRAM是重要的下一代新型存儲器,具有結構簡單、高速、低功耗和易於3D集成等優點。如何精確的測試導電通路內部的載流子傳輸機制是目前RRAM器件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微電子所劉明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RRAM的阻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繼用實驗手段直接觀測到RRAM器件中導電通路的動態生長過程(Adv. Mater.
  • 地球環境所在黃土垂直節理髮育與演化規律方面取得進展
    地球環境所在黃土垂直節理髮育與演化規律方面取得進展 2020-03-09 地球環境研究所 【黃土是一種結構脆弱和水敏性極強的特殊土,遇水軟化,易發生侵蝕、溼陷流變、滑動等一系列水敏災變行為。長期以來,黃土垂直節理在黃土高原微地貌演化、水土流失、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定量描述和理解黃土垂直節理的成因和演化模式一直是黃土環境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研究中的重要內容。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該團隊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聚焦於抑制細胞自噬增強內場響應催化腫瘤治療、外場激發光合作用增強光動力學催化治療以及外場超聲引發壓電催化腫瘤治療。該納米顆粒在超聲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降解亞甲基藍,利用電子自旋共振技術,研究確定在該過程中產生了超氧陰離子和羥基自由基。而通過能帶結構分析,所合成的四方相鈦酸鋇納米顆粒是不滿足產生超氧陰離子和羥基自由基的條件。
  • 力學所在頁巖特徵參數測試研究與應用中獲進展
    我國的頁巖氣資源具有較大的勘探和開發潛力。頁巖儲層具有層理髮育各向異性顯著,基質(微納米孔隙)和裂縫兩類氣體儲集空間與流動通道並存,以及相當比例的氣體以吸附態賦存於納米孔隙中等特點,與常規油氣儲層存在明顯不同。這就使得頁巖特徵參數測試分析方法與常規儲層巖石存在較大差異。此外,我國埋深超過3500 m的深層頁巖氣資源佔比約2/3,是下一步頁巖氣勘探開採的重點。
  • 力學所在乾酪根結構的機器學習研究中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力學所在乾酪根結構的機器學習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1-01-06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由於乾酪根具有分子量大、官能團多樣等特點,導致乾酪根結構模型重構中存在「組合爆炸」難題,理論存在的乾酪根構型數目是一個遠大於5n/4的數字(n為碳原子數)。傳統構建方法通過大量實驗和試錯探索合理構型,效率較低,限制了乾酪根化學-力學性質的進一步研究。  近日,趙亞溥團隊採用機器學習結合實驗數據的方法預測乾酪根組分及其結構特徵。
  • 福建物構所在過渡金屬界面催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目前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氫能發展規劃,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應用領域的先鋒。氫氣通常需要通過其它能源途徑製取;電解水作為一種零汙染的制氫方法,具有極高的應用潛力。當前,電解水制氫的最大問題在於電極材料催化活性差,過電位高,造成過多的電能消耗,而國內外學者在電極材料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成分、宏觀結構調控等方面。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該方法合成的FexCo3-xO4 納米籠在活化過硫酸鹽(PMS)降解雙酚A(BPA)的類芬頓反應中表現出卓越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穆譜和XPS表徵結果證明了八面體位點的Co極有可能是主要的活性位點(Appl. Catal.
  • 中科院力學所在頁巖特徵參數測試研究與應用中獲進展
    我國的頁巖氣資源具有較大的勘探和開發潛力。頁巖儲層具有層理髮育各向異性顯著,基質(微納米孔隙)和裂縫兩類氣體儲集空間與流動通道並存,以及相當比例的氣體以吸附態賦存於納米孔隙中等特點,與常規油氣儲層存在明顯不同。這就使得頁巖特徵參數測試分析方法與常規儲層巖石存在較大差異。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