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複合體調控光形態建成新機制

2021-01-12 生物谷



植物基因在光形態建成中會發生轉錄的重編程,同時伴隨染色質的動態變化和組蛋白修飾的動態分布。大量光響應基因由於染色質開放性的變化,在「開(激活)」和「關(抑制)」之間切換以確保植物適應不斷變化的光照環境,這些基因包含光信號途徑中的重要組分因子。雖同為光信號的正向調節因子,轉錄因子編碼基因HY5和BBX22被光誘導,光受體編碼基因PHYA在光照條件下則被抑制。然而,對於這些基因的染色質變化在光響應過程中的調控機制卻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林榮呈研究組通過IP-MS技術鑑定到一個去乙醯化酶複合體(SNL-HDA19),其成員包括HDA19、SNL1~6和MSI1,它們均是光信號通路的負調節因子。SNL-HDA1去乙醯化酶複合體和光信號正向轉錄因子HY5互作,進而被後者招募至靶基因的染色質區域。在黑暗中,HY5經歷26S蛋白酶體介導的降解,而去乙醯化酶複合體SNL-HDA1則積累。一方面,HY5蛋白的減少降低了靶基因染色質的開放性,另一方面,去乙醯化酶複合體使靶位點組蛋白去乙醯化水平升高,染色質處於失活狀態,二者共同調控的基因表達被抑制。見光後,HY5穩定且SNL-HDA19複合物的表達水平隨之降低,從而促進靶基因的表達。SNL-HDA1複合體和HY5結合在靶基因的相同位置,當SNL-HDA19複合體的功能缺陷時,HY5與這些位點的結合會增強,可見二者相互拮抗調控光響應靶基因的表達及光形態建成。一些未知的染色質調節因子或與HY5協同作用,以拮抗HDA19對特定染色質的抑制作用。結果說明,SNL-HDA19去乙醯化酶複合物會作用於特定光響應基因,導致其染色質「關閉(抑制)」,也會抑制其互作蛋白HY5和其它未鑑定轉錄因子與光響應靶基因的結合,在光信號轉導中發揮重要作用。SNL-HDA1和轉錄因子HY5之間的相互作用調節了植物對不斷變化光環境的適應性。(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植物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複合體調控光形態建成新機制
    植物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複合體調控光形態建成新機制 2020-12-03 植物研究所 【字體一方面,HY5蛋白的減少降低了靶基因染色質的開放性,另一方面,去乙醯化酶複合體使靶位點組蛋白去乙醯化水平升高,染色質處於失活狀態,二者共同調控的基因表達被抑制。見光後,HY5穩定且SNL-HDA19複合物的表達水平隨之降低,從而促進靶基因的表達。
  • 中科院植物所林榮呈課題組揭示去乙醯化酶複合體抑制光形態建成的...
    ,揭示了去乙醯化酶複合體SNL-HDA1拮抗HY5活性抑制光形態建成的調控機制。HDA19和SNLs的表達被光抑制,這一調控作用是由光受體所介導。PHYA的表達被光抑制,這種快速且可逆的調控與特定組蛋白乙醯化在該位點的變化有關,而去乙醯化酶複合體SNL-HDA1是光照條件下PHYA基因的組蛋白去乙醯化和染色質失活所必需的。  SNL-HDA1去乙醯化酶複合體和光信號正向轉錄因子HY5互作,進而被後者招募至靶基因如HY5和BBX22的染色質區域。
  • 【科技前沿】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前期研究表明,秀麗隱杆線蟲中轉錄因子ATFS-1和DNA結合蛋白DVE-1參與了對UPRmt的激活,但UPRmt的整體調控機制還有待進一步闡明。該研究揭示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的新機制,並證實該機制影響機體的天然免疫與衰老進程。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分子所劉穎/李川昀課題組合作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揭示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的新機制,並證實該機制影響機體的天然免疫與衰老進程。前期研究表明,秀麗隱杆線蟲中轉錄因子ATFS-1和DNA結合蛋白DVE-1參與了對UPRmt的激活,但UPRmt的整體調控機制還有待進一步闡明。
  • Nature Plants | HY5調控光形態建成功能的輔因子——BBX蛋白
    植物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都需要對外界的光進行感知並作出適應性反應。光信號的關鍵抑制因子COP1-SPA (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SUPPRESSOR OF PHY A-105) E3泛素化連接酶複合體,可以通過降解光形態建成的正向調節因子以抑制光形態建成【1】;而光照會抑制COP1-SPA複合體的活性並導致去黃化的發生。
  • Mol Plant:劉勳成等植物組蛋白去乙醯化酶研究獲進展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研究沒有DNA序列變化但引起可遺傳的基因表達改變的學科。表觀遺傳調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組蛋白乙醯化和甲基化,以及染色質重塑等。其中,核心組蛋白的乙醯化修飾在基因的轉錄調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上海光源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
    近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利用上海光源晶體學線站,在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機制上取得新發現,該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頂級期刊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組蛋白乙醯轉移酶活性調節的新機制
    該工作通過解析真菌特有的組蛋白乙醯轉移酶Rtt109與活性調節因子Asf1以及底物H3-H4複合物的晶體結構,結合生化和遺傳學實驗,首次揭示組蛋白伴侶調節組蛋白修飾酶活性的分子機理。這是染色質領域第一個組蛋白修飾酶與完整底物複合體的結構。  核小體是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結構單元,由約146bp的DNA纏繞在核心組蛋白八聚體而形成的。
  • Cell reports:Sirt1 N端結構域調控Srit1去乙醯化酶活性
    2015年3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ell reports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去乙醯化酶Sirt1
  • 上海藥物所揭示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促進乳腺癌發展機制
    此次研究人員利用基因晶片,首次發現G9a通過影響鐵穩態調控蛋白的表達改變乳腺癌細胞的鐵穩態,進而影響乳腺癌的生長。機制研究結果揭示,G9a與轉錄因子YY1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1形成轉錄抑制複合物共同作用於在細胞鐵穩態維持中起重要作用的亞鐵氧化酶(hephaestin, HEPH)的啟動子區,抑制該蛋白表達,進而使細胞內亞鐵離子含量上調,促進乳腺癌生長。
  • 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的抗纖維化作用
    組蛋白乙醯化/去乙醯化修飾是基因轉錄調控的關鍵機制之一,這種修飾作用分別由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s)調控。HAT促使染色體的解聚,激活轉錄;而HDACs則封閉DNA,抑制轉錄過程。
  • 鄧興旺/陳浩東團隊發現植物光信號轉導及泛素連接酶激活新機制
    ,鑑定了調控植物光信號核心轉錄因子PIF3穩定性的E3泛素連接酶,並發現了SCF這一類泛素連接酶激活的新機制。PIF3在暗中的積累以及見光後的迅速降解對於植物在不同光環境中的生存具有決定意義,它的穩定性如何受調控一直是植物光信號轉導領域的核心科學問題。CRL3LRBs是已報導的促進PIF3降解的E3連接酶,然而遺傳學分析表明CRL3LRBs是光形態建成的負調控因子,它們可同時降解PIF3及紅光受體phyB [Science 344, 1160-1164 (2014)]。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健康所樂衛東研究組發現組蛋白去乙醯化對神經前體分化的重要作用
    progenitor cells」,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修飾在人多能幹細胞向神經前體分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hPSC神經分化的機制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體外模擬,發病機制的研究和細胞治療的探索有重要的作用。組蛋白去乙醯化修飾(histone deacetylation)參與了神經分化的過程,但是這一修飾在hPSC向NPC分化階段的作用並不清楚。博士研究生楊娟和唐宇在樂衛東教授的指導下發現抑制組蛋白去乙醯化修飾能夠促進hPSC向NPC分化。
  • Cell:皮膚發育關鍵調控因子組蛋白去乙醯化酶
    近日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皮膚病學和細胞發育生物學教授Sarah Millar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證實一對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在哺乳動物皮膚的正常形成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研究結果發表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
  • 鄭曉峰: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6月4日在上海"2015蛋白質修飾與降解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曉峰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組蛋白H2A泛素化、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組蛋白H2Ashi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的泛素E3連接酶PRC1複合體的自身泛素化對於其E3連接酶活性至關重要,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二敬慕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王強研究組揭示染色質重塑蛋白BPTF調控神經外胚層後部化
    王強研究組揭示染色質重塑蛋白BPTF調控神經外胚層後部化 來源:動物所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5-06-09   今日/總瀏覽:1/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