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挖出百斤「粉葛王」 驚呆了街坊!

2021-02-26 歡樂長安

  說到粉葛,長安小夥伴們不可能不知道。通常在菜市場,我們看到的都是雙手捧起的大小。但日前,長安一位大叔竟然挖出百斤巨型「粉葛王」,這次真的「有排食」了!


這粉葛長達1.5米,最粗的部分比一般成人的大腿還粗,足足98 斤重,需兩個人才能抬起

  「我長到50多歲,第一次看見這麼大的粉葛。」近日,錦廈社區居民李叔在自家果園挖出一個重達98斤的粉葛,引起眾人圍觀。平日,不少長安人喜歡自己弄個小菜園,種種瓜菜,怡然自得。然而,李叔沒想到這次「收穫」如此的讓人「驚喜」。

  李叔說,由於街坊都知道他家果園種了粉葛,常有人叫他挖點回來讓大家煲湯喝。於是李叔就利用空閒時間去果園挖。「我找了棵最大的挖,那根藤足有6釐米粗。」李叔說,他意識到這是個「大傢伙」,於是就和妻子一起動手。

  為了完好無損地挖出巨型粉葛,他和妻子首先剪下粗壯的葛藤,然後用木棍、鐵鍬等工具,一點一點慢慢摳出泥土,直到讓粉葛整個體積完全顯露出來,足足讓他和妻子兩人花了兩個小時才挖出來。


李叔兩夫婦花兩小時挖出「大傢伙」 李偉超/攝

  「果然是大傢伙,我種了近10年粉葛,第一次挖出這麼大的粉葛。」李叔稱第一眼看到粉葛就很驚訝,載回家後,他馬上招呼鄰居出來幫忙給粉葛稱重,足足有98斤。

    「我們都覺得好神奇。」李叔的妻子也被這根大粉葛迷住了,很快就告訴了她的親戚,還有一些街坊也聞訊趕來觀看。「一挖回來,我們打算要將粉葛送給親戚和鄰居煲湯、煲糖水,和大家一起分享收穫粉葛的快樂,可是街坊們都捨不得分食」。

  「我們聊粉葛聊了一個晚上,並決定在家裡設宴請周邊街坊過來吃飯喝粉葛湯。」李叔說,粉葛是我們這裡非常熟悉的食材,人們通常用它來與豬骨一同煲湯,味道清甜可口。也有人將它切片清蒸後「淨食」,口感軟糯飽腹,富含粗纖維。還有些人將它切片後用豆腐乳爆炒。


粉葛煲湯是長安人的「拿手美食」之一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個「粉葛王宴」相信一定會給李叔和街坊們帶來不少難忘的回憶與歡樂!

  廣東人認為粉葛有開鬱散火的功效,十分適合廣東地區氣候,尤其適合胃腸有熱滯、感冒頭痛、高血壓的人食用。網上有資料稱,粉葛屬於根莖類植物,有較強的生命力。種植的粉葛可能吸收的養分更多,加上有一定的年份,所以越長越大。

  當然,對於這營養十足的粉葛,識飲識食的長安人也有關於它的「拿手美食」!說到粉葛,長安就一粉葛赤小豆煲鯽魚湯最為人熟知。入廚30年的長安靚太陳師奶告訴歡樂小編,粉葛煲湯,有清熱功效,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飲:「粉葛的話,是可以祛『骨火』的,瀉火功效非常厲害,身子較虛的人可不能隨便喝太多。」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一道長安人熟悉的靚湯如何製作。

【材料】粉葛適量、赤小豆適量、新鮮鯽魚一條、陳皮兩瓣、姜幹兩小片、排骨適量

【做法】

1、粉葛、赤小豆、陳皮、姜幹、排骨加入清水中大火煲滾,然後中火煲煲個多小時;

2、鯽魚處理好洗淨,雙面微煎;

3、鯽魚放進湯中,慢火煲15分鐘。

【功效】粉葛赤小豆煲鯽魚湯鮮甜味美,具有祛火、生津止渴、益氣血、健筋骨利尿等功效。

  當然,除了以上這一款湯以外,你還可以嘗試「扁豆豬骨粉葛湯」或是蒸粉葛等吃法,要腫麼吃,那就是你腦洞大開的時候咯~

*部分消息源自長安報

■ 編輯 / 陳楚君

相關焦點

  • 28斤重的大粉葛你見過沒?
    近日,大龍街石崗東的一村民在自家農田裡挖出一隻大粉葛,重達14公斤,引來不少村民圍觀。 據粉葛主人張先生介紹,在挖這個粉葛的時候,地下留下了一個深1米的大坑。這個粉葛並不是他特意種的,可能是去年粉葛收成時,無意中留下的小頭髮芽長成的,平時沒有特別打理它,沒想到現在挖出這麼大一隻粉葛,實屬無心之得。
  • 今日特搜靚湯 - 枸杞頭粉葛煲青皮鴨蛋湯 - 滋陰降火,清退骨蒸
    功效:年關降至,有很多街坊最近壓力大、熬夜多、應酬多,菸酒多,都覺得自己陰虛火旺「骨火重」,心神不寧、周身骨痛。其實中醫沒有「骨火」之說,但有「骨蒸勞熱」這個詞。所以今天搜指仔就繼續用枸杞頭,來教大家煲一個「枸杞頭粉葛煲青皮鴨蛋湯」。枸杞頭食療功效多樣,能補能清。再配搭解肌退熱的粉葛,降火的青皮鴨蛋,三者功效協同,合而為湯,對於清虛熱、退骨蒸有良好的食療功效。
  • 巧家這個地方挖出了一個「土瓜王」~~
    她們竟然挖出了一個「大傢伙」。妹夫湯付林接過大姐手中的「寶貝」,愛不釋手地抱著它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瞧了又瞧,並不時拍照留念。「種了這麼多年,像這麼大的土瓜,從來也沒有見著,心裡比喝了蜂蜜還甜。」黃金秀甜蜜地笑著說。當天正在村裡幫助鄉鄰做事的黃金秀愛人李方平聽說自家地裡挖出了「土瓜王」,迫不及待地帶著鄉鄰們趕回家中觀賞。當見到這個大土瓜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稱讚道:「抱著還有點重,怕有5斤哦!」
  • 冷天來碗粉葛湯怎樣?象州新運粉葛新鮮上市
    近年來,象州縣運江鎮著眼於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大力推廣粉葛種植,許多貧困戶靠著粉葛摘掉貧困帽子。2020年新運村共種植了1600畝左右粉葛,種植農戶達400多戶,預計總產量超200萬公斤,目前,正是粉葛收穫季。
  • 村民釣獲「百斤鯉魚王」,三輪車裝不下,鯉魚化龍?
    近日,有湖北恩施的釣魚愛好者稱,當地山上一個多年未乾的水庫,有人釣起一條「三輪車一樣大的鯉魚王」。可惜的是釣起不久就死亡了。常見的鯉魚在數斤左右。鯉魚對於大都數人來說都不陌生,各地的江河裡都有分布,喜歡釣魚的人更是經常能釣獲。
  • 仁慈堂向街坊總會廿特困戶送暖
    仁慈堂與街坊總會昨在街坊總會社服大樓樂駿中心舉行「仁慈堂歲晚送暖活動」,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等負責人期間向街坊總會甄選出的二十戶特別困難家庭派發春節禮品及五千元慰問金,冀藉此向長期病患、單親家庭、失去工作能力尤其受疫情影響街坊送上春節慰問,讓他們感受到社會關愛與祝福。
  • 【養生圈】粉葛湯的營養價值和製作工序
  • 家裡挖出神秘魚泉,秒變聚寶盆~
    更有意思的是,當地一遇雷雨天氣,泉洞裡就會湧出上百斤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李常權老人介紹稱,自2008年挖出魚泉之後,每年4至9月汛期都陸續有大量魚兒湧出。最多的一天有近1000斤魚湧出。一波漲水行情,幾天下來最多可收穫1000多公斤,最多的賣過12萬多元。
  • Mei娘靚湯:粉葛赤小豆煲豬骨--清熱解毒去溼!
    粉葛也叫葛根,有明顯解熱退燒、降低血糖(血糖食品)、解除肌肉痙攣的功效。夏日身體受熱浪衝擊,秋日內臟受乾燥影響,精神、肌肉緊張,心情煩躁,以致坐立不安,食欲不振,可以用粉葛配合肉類煲湯,因粉葛有解熱發汗的功效,可使神經和肌肉鬆弛,心情寧靜,甚有去骨火的功用,晚上睡覺也會較安定。
  • 長安汽車新能源利劍再出鞘
    2016年1月16日,在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長安睿行EM80憑藉優異的綜合實力贏得評委的認可和信賴,獲得了「2015年度純電動物流車獎」。長安睿行EM80是長安睿行品牌系列產品的又一力作;長安睿行EM80具有6m³超大載貨空間,標配全新永磁同步電機,≥220KM的超長續航裡程,純電動零排放,直充慢充均可實現。
  • 養頤居專欄:手把手教您煲靚湯——粉葛紅棗豬骨湯
  • 三八融情 | 一杯百香果汁,讓你感受清邁的好時光
    百香果最IN的吃法百香果能吃的部分,是裹著籽的一層假果肉, 芳香也來自這裡,最通常的吃法是用於製作飲料或甜點,有「果汁之王」的美譽,用勺子取出裡面的果肉備用;2、將挖出的百香果果肉倒在酸奶上,撒少許蜂蜜即可。
  • 每日一湯:粉葛赤小豆扁豆鯪魚湯【南大培訓】
  • 街坊600斤硬幣,銀行人工清點需不吃不喝24小時…其實可這樣換
    廣州街坊餘女士擁有「金山銀山」但是她卻快「煩到爆」啦到底為什麼呢?
  • 長安這家餐廳玩得就是鄉土味和創意!
    點擊▲上面藍字「東莞長安網」一鍵關注!
  • 漳浦老農種出146斤紫淮山,快來見識一下!
    「這個淮山居然重達140多斤,稀罕啊!」1月28日,在漳浦縣城興教寺西門對面一家商店裡,一個碩大的淮山引來許多過往路人圍觀。「這個是我前幾天從山上弄回來的。」今年68歲的老蔡是這個大淮山的主人。據老蔡介紹,他從事苗木場經營已20多年了。3年前,一位朋友送他一塊淮山新品種「紫玉淮山」,當時才一斤左右,他沒有吃掉,直接植入自己的苗木場。「當時一直沒怎麼在意,因為它長在一個坡坎上。」
  • 長安東大 | 上百隻牛背鷺圍著鐵牛飛舞
    又到了一年插秧季,上百隻牛背鷺飛臨長安區東大街道西大村西邊的水田裡,將正在旋耕水田地的拖拉機團團圍住,它們一會兒低頭覓食,一會兒翩翩起舞,拖拉機旋到哪裡,成群的牛背鷺就跟到哪裡,爭搶露在水田上面的蚯蚓、小蟲等。儘管在水田裡來回耕作的「鐵牛」轟鳴聲不斷,但牛背鷺絲毫都不膽怯,與拖拉機相伴左右、形影不離,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
  • 58斤「魚王」賣了2000多元
    8日上午10時許,一條58斤的花鰱成為開漁兩天的「魚王」,被人以35元/斤的價格買走。11月7日凌晨,西大洋水庫水面上船隻轟鳴,一盞盞綠色的漁燈在水面上閃爍。到了清晨,隨著越來越多的船兒靠岸,碼頭上熱鬧起來。一條條大魚被擺在岸邊,隨客戶喜愛購買。一般情況下,10斤以上的大魚,如花鰱、鯉魚等,每斤都能賣到10元以上。三四斤的白鰱也有很多,但價格相對便宜不少。
  • 諸暨驚現「魚王」!重達94斤!
    這兩天,諸暨市暨南街道沿江新村進行了一場捕魚活動,捕上來的魚又大又肥,最大的「魚王」重達94斤,
  • 石仙亭挖出仙龜神蛇
    村民們說後來又挖出一窩龜蛋,有兩個完整的被村民拿回了家,剩下的就被固定在石龜旁。村民們說還發現一隻,只是目前還沒有完全挖出來 。並在石龜旁發現了石頭魚簍,大家說左看右看實在像極了。村民們還在石仙亭的後面因修排水溝挖出一條石蛇。這條蛇很像一條眼鏡蛇,脖子張開很寬,還有眼睛,栩栩如生。於是村民們說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已經找到兩隻石龜,一隻在石仙亭下,剛好三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