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這樣用保溫杯,太「毒」了,大多人都用錯了

2021-02-13 養生中國


入秋之後,很多人用起了保溫杯,雖然喝點暖暖的熱水有益健康,但是,很多人不見得用對了!

保溫杯應該每天徹底清洗一次,杯麵、內膽、瓶蓋都要清洗乾淨,防止汙垢產生。

警惕:保溫杯溫暖潮溼,警惕細菌隨水入口!

保溫杯存在很多衛生死角,比如內膽、瓶蓋縫隙等,如果不及時清洗或使用不當會導致大量細菌藏匿其中,而且正常清洗時,手很難接觸到這些地方。

環境,喝水、蓋上瓶蓋……每天反覆多次會讓附著在杯口的細菌越來越多地積累在瓶蓋縫隙內,極易隨水入口。

另外不少人都有隨身攜帶保溫杯的習慣,杯身與各種物品接觸頻繁,表層衛生一樣令人堪憂。

很多保溫杯瓶蓋上有一個類似於「閥門」的按鈕,所以每次倒水前,都需用手按下按鈕,若手不乾淨,細菌就有可能沾染在按鈕上,增加風險。

保溫杯應該每天徹底清洗一次,杯麵、內膽、瓶蓋都要清洗乾淨,防止汙垢產生。

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教授林中英曾做過一個測試,結果發現,保溫杯內壁、杯口及杯蓋中存在數不清的細菌和微生物,是飲水的一大健康問題。

保溫杯保溫效果這麼好,很多人日常習慣用它當普通杯子使用,這是不對的。

如果保溫杯的內膽是高錳低鎳鋼材質,就不能用來裝果汁或碳酸飲料等酸性飲品。

這種材質耐腐蝕性較差,遇酸易析出重金屬,長期放酸性飲品可能會損傷人體健康。

此外,果汁不適宜高溫保存,以免其營養物質遭破壞;且甜度高的飲料容易導致微生物大量滋生而變質。

有些人會將熱好的牛奶裝進保溫杯,隨身帶著喝。

但是,乳製品所含酸性物質遇不鏽鋼會起化學反應,不利於人體健康。

牛奶中微生物在較高溫度下也會加速繁殖,讓牛奶腐壞、變質,引發腹痛、腹瀉等不適。

許多中老年人外出時,都喜歡將保溫杯灌上熱騰騰的茶,一天都不會變涼。

但如果茶葉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其所含營養素會被破壞,茶水也不再香醇,變得苦澀。

一些人習慣早上煎好中藥,用保溫杯帶著下午再喝。但中藥酸鹼性不一,同樣容易腐蝕保溫杯的不鏽鋼內壁,產生化學反應,飲後傷身。

中藥在25攝氏度的溫度下可以存放一兩天,保溫杯中溫度較高,容易變質,建議常溫存放即可。

保溫杯和溫開水才最配套!不過,建議大家都不要把剛燒開的水直接倒入保溫杯,可以選擇將水溫降到70℃以下再灌入保溫杯。

文章來源:高質量生活家、健康時報、生命時報等

編輯:高繼明 審核: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點鐘

關注養生中國(yangsheng-cn)

每天學點咱老百姓用的上的養生知識~

快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吧!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保溫杯變「索命杯」?用這種杯喝水,倒出來的是「毒水」?!
    這不,近日又看到:「奪命保溫杯熱水變毒水」的新聞,說是央視曝光的索命保溫杯,嚇得趕緊查了一下!具體是:北京消協買了50種保溫杯並進行檢測,其中就有19種保溫杯不合格。這些保溫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選為不合格產品。從沒說過保溫杯裝熱水,倒出了「毒水」,變索命杯!!戳視頻看看當時的報導正規合格的保溫杯裝熱水、茶是沒問題的。
  • 曝光:保溫杯變「索命杯」?用這種杯喝水,倒出來的是「毒水」?!
    圖片來源網絡央視曝光的保溫杯視頻是2018年1月28日播出的,央視確實對抽檢保溫杯不合格這件事報導過,但是從頭到尾都是客觀陳述事實!具體是:北京消協買了50種保溫杯並進行檢測,其中就有19種保溫杯不合格。
  • 好多人都用這樣的保溫杯
    11月3日,湖南長沙的一名5歲男孩歡歡,用保溫杯喝熱水時,由於調皮,將舌頭伸進了保溫杯蓋子裡。這一伸可麻煩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舌頭突然發生腫脹,無法拔出,不禁嚎啕大哭。最終,在消防員的幫助下,孩子的舌頭才成功脫險。之後,歡歡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因救治及時,所幸並無大礙!
  • 保溫杯變「索命杯」!央視曝光:用這種杯喝水,喝的是「毒水」
    謠言是這樣說的:熱水中的高溫、茶水的酸性特徵,會導致不鏽鋼中的鉻、錳析出,從而引起重金屬中毒。實際上並不會,正規合格的保溫杯裝熱水、茶是沒問題的。一方面,食品級不鏽鋼(比如 304 鋼),在國家標準測試中,滲出的鉻、錳等金屬都極少,對人體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在相關實驗中,保溫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鐘,然後浸泡24小時,才會析出重金屬,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 女生用保溫杯裝香蕉牛奶 半夜炸了...
    沒錯!11月26日,福州大學一女生就經歷了這樣一件事。網友懷疑是香蕉牛奶隔夜存放,使得細菌繁殖膨脹,最終導致保溫杯爆炸。對此,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邱彬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爆炸是因為細菌繁殖所致。保溫杯爆炸 香蕉牛奶都餿了  「11月26日晚上市營一班一宿舍傳出爆炸聲,經檢查,是一名舍友前天晚上榨了香蕉牛奶,放在保溫杯中忘了喝,放到睡前時,保溫杯爆炸,(香蕉牛奶)噴得床板地板到處都是,有誰知道原理呢?」昨日,網友「福大經管學院2013級市場營銷1班」發微博稱。
  • 央視曝光:這款兒童水杯比砒霜還毒,寶寶天天都在用!再用就是害娃
    眼看天氣漸涼,人手一隻保溫杯的日子,馬上就要來了。尤其是家長們,更是積極地給孩子準備保溫杯,就是為了保證孩子隨時都能喝上熱水。但多數家長在為孩子選購保溫杯時,更關注的往往是好看的卡通圖案、新潮的外形設計。而保溫杯的內在,一直都被忽略了。
  • 用這3種杯子喝水,堪比喝毒!致癌毀肝腎、影響生育力,很多人還成天不離手
    喝水很重要,不過喝水用的杯子,你也不要選錯了,否則當心把「毒」喝下肚!千萬別用這種保溫杯,傷肝腎還致癌天一涼,保溫杯又成了搶手貨,但你買的時候可得多留個心眼。201不鏽鋼(不推薦):工業用不鏽鋼,耐酸耐鹼能力不強,易腐蝕,市面上很多劣質保溫杯用的都是這種材料。304不鏽鋼(推薦):食品級不鏽鋼,在不同的溫度下都有較好的抗腐蝕性。316不鏽鋼(推薦):醫用不鏽鋼,各項指標優於304不鏽鋼。
  • 口罩錯用,等於白忙
    面對空汙嚴重,流感盛行的冬季,出門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但醫師指出,許多人依舊選錯、用錯口罩,結果是:白忙了一場。市面上口罩可分為布口罩、N95、外科口罩、活性碳口罩、紙口罩,使用時機大不同。 若是在醫院或室內等病毒量較高的密閉空間,靠布口罩來阻隔效果可能就不太好。 如果只是感冒時,怕咳嗽、噴嚏的飛沫影響他人,戴布口罩仍然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2、活性碳口罩:騎車族、打掃時可用,但抗空汙效果有限。 強調添加活性碳的口罩,也無法抵抗流感或嚴重的空汙。
  • 【要命】熱水進,毒水出!央視曝光:這種保溫杯致癌千萬別買!
    現在市場上保溫杯種類繁多,質量卻參差不齊,並不是所有的液體都適合放進保溫杯裡,比如下面這幾種:不鏽鋼因為熔點較高,所以不會因高溫溶化釋出不良物質,但是不鏽鋼卻最怕強酸,如果長時間盛裝酸性較強的飲品,很可能會對其內膽產生損傷。此外,為避免營養物質遭破壞,果汁也不適宜高溫保存。
  • 王傳福:用中文按鍵可能錯了,但這是中國文化的底子,必須堅持!
  • 日本象印保溫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買啊?
    你以為日本最受歡迎的保溫杯只有膳魔師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還有一個保溫界的巨頭,那就是象印。
  • 景德鎮陶瓷雙層保溫杯,帶上溫暖即刻出發!送給最愛的人!
    正直氣溫變冷,身邊不少朋友都說想買一個簡約但又不簡單的保溫杯真的是太難了!保溫杯,可是冬天人手一個的標配。
  • 枸杞、菊花這樣泡水,秒變「奪命水」!偏偏很多人還覺得很養生
    進入十月,秋天的氣息愈發濃烈。最明顯的感受,便是空氣中的水分變少,人也感覺越來越乾燥,時常覺得口渴,想要多喝水。但只喝水,多無味。很多人喜歡往水裡加點東西,如藥材(枸杞、紅棗、黃芪……)、花茶(菊花、桂花……)、水果(檸檬片、柑橘……)、泡騰片等。尤其是一些中藥材,既養生,味道還不差,成為不少人的鐘愛之品。
  • 人民幣上用「圓」,港幣上用「元」,到底誰錯了?
    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中國大陸所使用的人民幣,比如1元、2元、5元、100元等,上面的大寫字均為「xx圓」——用的都是「方圓」的「圓」,而香港使用的港幣上
  • 口語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用英語怎麼說呢?
    前幾天的朋友圈莫名刷起了「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梗這個梗一開始是有人在微信給對方上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對方二話不說,
  • 桂林一「菌王」被蘑菇毒翻!搶救半月才恢復自主呼吸
    發現大多市民都對蘑菇比較青睞,但於蘑菇是否有毒,他們表示也很難識別。而大多吃蘑菇中毒的人,都是自己上山採摘的。醫生提醒,吃蘑菇中毒的黃金搶救時間是6小時內,飯後發現身體不適後,應該帶上食用的蘑菇樣品立即就醫。
  • 最受歡迎保溫杯——tiger 虎牌2015強勢來襲!
    最近發現好多人,出門逛街、看電影、吃飯等都會隨身帶著保溫杯,不管是喝奶茶、喝果汁
  • 臨安四男子用農藥毒魚被判刑
    群魚浮頭,有人毒魚?     2019年11月9日上午,臨安區龍崗鎮郡沃村的河道巡邏員發現,往常清澈見底的小河裡,一夜間浮起來大片死魚,還有群眾拿網去打撈。難道是有人投毒?因該河道是郡沃村集體自來水的取水處,巡邏員便立即報警並關閉了水閘。
  • 英語要這樣學:「找錯零錢」用英語怎麼說?
    英語要這樣學:「找錯零錢」用英語怎麼說?
  • 冬天這樣用,告別多年老溼氣!
    但要是只把它當做調料,那就太大材小用了。生薑可以祛除寒氣、寒邪,花椒可以排出體內陳寒,溫暖身體,紅棗可以益脾胃、補氣血。一起泡水喝,可以驅寒保暖、防治下焦溼寒,尤其適合痛經、白帶異常、男性腎寒、慢性腹瀉等症狀的人群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