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想第一時間收到發布君的權威消息和福利,可以設置「置頂」哦:點擊上方「三水發布」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公眾號」,出現小星星或「已置頂」就ok啦~
廣東人記憶裡會有這麼一道菜,暖胃又暖心,你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這道「豬肚包雞」!你吃過沒?
數九嚴冬,從室外回到家中,如果能吃上一道溫胃散寒、健脾暖中的豬肚包雞,就會感覺寒氣漸消。這道藥膳非常適合脾胃虛寒、體虛怕冷者食用,具體症狀常表現為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四肢不溫、大便稀溏、容易五更瀉等。
豬肚
中醫取豬肚「以形補形」之功,其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虛損、健脾胃的作用,尤其適合胃脘冷痛、得溫則舒、遇寒痛甚,中氣不足、洩瀉下痢的脾胃虛寒者食用。
雞肉
雞肉味甘性溫,能溫中健脾、益氣養血、補五臟虛損。胡椒辛熱,歸胃、大腸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芳香走竄,可增進食慾。
其他輔料
丁香、砂仁、桂皮、陳皮皆為辛溫芳香之品,有溫中降逆、化溼健脾的功效。黨參、紅棗則益氣養血、滋補強身。
全方以養胃補虛的豬肚、雞肉二味「血肉有情」之品為主,胡椒、丁香、陳皮等溫中散寒的芳香理氣藥為輔,佐以益氣養血的黨參、紅棗,具有溫中補虛、散寒止痛、降逆止瀉的功效。
材料
取土雞1隻、豬肚1隻、胡椒料15~20克、黨參20克、丁香10克、砂仁10克、去核紅棗5個、陳皮半片,桂皮、香菜適量。
做法
土雞宰殺後去內臟,衝洗乾淨;豬肚浸泡半小時左右,用粗鹽反覆擦洗去除黏液,再用米醋搓洗一下去掉異味並衝淨;
把整隻土雞和胡椒、丁香、砂仁、陳皮、桂皮一起包進豬肚裡,接口處用粗線或牙籤紮緊。
黨參、紅棗和包好的豬肚一起放進砂鍋裡,加入冷水沒過豬肚,大火滾30分鐘後轉小火煮1小時,待豬肚軟熟、微黃後撈出,湯調味。
豬肚、雞肉切塊,喝湯食肉,每周可食用1~2次。
豬肚為內臟,不宜多食,特別是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要控制量。該方性偏溫燥,有咽喉腫痛、牙齦紅腫等症狀的陰虛火旺者忌食。
脾胃虛寒的同時伴口乾口渴、大便秘結者,可在湯中加入沙參、玉竹各20克,或加入玉米段同煮,以養陰生津、緩和辛燥。
吃著美味的豬肚包雞
喝著暖暖的湯
想想真是很幸福了
今晚就趕緊試試吧~
來源:人民健康網、廣東最生活、佛山市中醫院、廣東衛生信息
編輯:佛山新聞網
了解更多三水新聞資訊,您還可以關注@三水發布微博,或下載「南方+」手機app並關注三水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