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菜溫胃散寒、健脾暖中,三水人最愛!快學起來

2021-02-22 三水發布


重要提醒

想第一時間收到發布君的權威消息和福利,可以設置「置頂」哦:點擊上方「三水發布」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公眾號」,出現小星星或「已置頂」就ok啦~

廣東人記憶裡會有這麼一道菜,暖胃又暖心,你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這道「豬肚包雞」!你吃過沒?

數九嚴冬,從室外回到家中,如果能吃上一道溫胃散寒、健脾暖中的豬肚包雞,就會感覺寒氣漸消。這道藥膳非常適合脾胃虛寒、體虛怕冷者食用,具體症狀常表現為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四肢不溫、大便稀溏、容易五更瀉等。

豬肚

中醫取豬肚「以形補形」之功,其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虛損、健脾胃的作用,尤其適合胃脘冷痛、得溫則舒、遇寒痛甚,中氣不足、洩瀉下痢的脾胃虛寒者食用。

雞肉

雞肉味甘性溫,能溫中健脾、益氣養血、補五臟虛損。胡椒辛熱,歸胃、大腸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芳香走竄,可增進食慾。

其他輔料

丁香、砂仁、桂皮、陳皮皆為辛溫芳香之品,有溫中降逆、化溼健脾的功效。黨參、紅棗則益氣養血、滋補強身。

全方以養胃補虛的豬肚、雞肉二味「血肉有情」之品為主,胡椒、丁香、陳皮等溫中散寒的芳香理氣藥為輔,佐以益氣養血的黨參、紅棗,具有溫中補虛、散寒止痛、降逆止瀉的功效。

材料

取土雞1隻、豬肚1隻、胡椒料15~20克、黨參20克、丁香10克、砂仁10克、去核紅棗5個、陳皮半片,桂皮、香菜適量。

做法

土雞宰殺後去內臟,衝洗乾淨;豬肚浸泡半小時左右,用粗鹽反覆擦洗去除黏液,再用米醋搓洗一下去掉異味並衝淨;

把整隻土雞和胡椒、丁香、砂仁、陳皮、桂皮一起包進豬肚裡,接口處用粗線或牙籤紮緊。

黨參、紅棗和包好的豬肚一起放進砂鍋裡,加入冷水沒過豬肚,大火滾30分鐘後轉小火煮1小時,待豬肚軟熟、微黃後撈出,湯調味。

豬肚、雞肉切塊,喝湯食肉,每周可食用1~2次。

豬肚為內臟,不宜多食,特別是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要控制量。該方性偏溫燥,有咽喉腫痛、牙齦紅腫等症狀的陰虛火旺者忌食。

脾胃虛寒的同時伴口乾口渴、大便秘結者,可在湯中加入沙參、玉竹各20克,或加入玉米段同煮,以養陰生津、緩和辛燥。

吃著美味的豬肚包雞

喝著暖暖的湯

想想真是很幸福了

今晚就趕緊試試吧~

來源:人民健康網、廣東最生活、佛山市中醫院、廣東衛生信息

編輯:佛山新聞網

了解更多三水新聞資訊,您還可以關注@三水發布微博,或下載「南方+」手機app並關注三水頻道。

相關焦點

  • 胃脹:常常胃痛難忍,中醫教你幾招,溫中散寒健脾益胃
    3.鍛鍊身體健脾胃蹲馬步對於促進胃腸蠕動非常有益,還可以強化下半身肌力。建議選擇溫和的鍛鍊方式,不宜劇烈運動。4.按摩腹部溫灸肚臍、上、中、下脘穴(臍上5、4、2橫指),可健脾益胃,改善脾胃虛寒。6. 中藥治療原則以溫中散寒、通絡止疼為要,臨床常用附子理中湯、小建中丸、黃芪健中湯等。
  • 胃脹:脾虛溼氣重及痰溼體質,常用這六味中藥,健脾祛溼又和胃!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出現晨起喉嚨有痰,油光滿面,頭髮也比較油膩,出汗黏膩,易長痘痘,易犯困,嗜睡,昏睡不醒,精神狀態不佳,頭身困重
  • 解析:「健脾理中散」究竟是個什麼藥?
    後來,我看這產品效果好,價格又不高,推薦給別人使用,別人也說效果好,我就又存了兩件,想要以後常用,用作保健預防,你看行不行?隔多少天用一次合適?這一連串的話說得太快,一時想不起來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便問到:哪個藥?叫什麼名字?是中藥嗎?茆老闆說:是中藥,拌料的,一噸料10袋,什麼名字我也叫不上來,一會兒我去看看。又仔細想了想,問:是不是健脾理中散?
  • 健脾小清粥,適合秋天的晚餐!
    功效:煮熟後的白蘿蔔性平,可消食、下氣、化痰、解渴、利尿,歸脾、胃、肺、大腸經,一個白蘿蔔滋養四個臟腑,玉米可以調中開胃,利尿消腫,兩者搭配熬粥,可以健脾助消化。備註:如果孩子有過吃玉米腹瀉的情況,就不要加玉米;小寶寶的咀嚼力不行,也不要吃玉米粒,容易被噎著。
  • 胡椒豬肚煲就好這一口,大寒暖胃又暖心
    喝點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或者溫補類湯餚進行調理。\胡椒豬肚煲\冬季人們經常容易受寒,這道菜溫中健脾、驅寒散痛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適合體虛的人食補。這道湯煲成以後呈現牛奶般的乳白色,不僅濃厚暖心具有不一般的飲食藥療效果,而且還非常美味,可以作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
  • 胃倉穴: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胃倉,屬足太陽膀胱經。胃,胃腑也。倉,存貯聚散之所也。胃倉名意指胃腑的溼熱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本穴物質為來自於胃腑的溼熱陽氣,至本穴後,因受人體重力場的作用,溼重而熱的陽氣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溼熱陽氣屯留於本穴之中,故名。
  • 『精選美食』| 豬肚包雞 溫胃健脾
    將整隻雞塞進豬肚共煮,溫中益氣、補虛填精,有益五臟。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固護脾胃 健脾利溼:「茯苓薏米淮山湯」
    功 效: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主 治: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2、薏米:其營養價值豐富且兼具藥理作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腫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
  • 【中科立健】胃不好要學會「挑食」
    此外,糙米、小米、大黃米等全穀食材都很養胃。如果熬粥,還可以放入蓮子、山藥乾等,再加點棗肉和桂圓肉,既有營養價值,對胃又非常好。  蔬菜:少吃苦味的  胃不好的人,可以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暖胃的蔬菜品種,比如南瓜,其中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能夠保護胃部不受刺激;胡蘿蔔,能夠增強脾胃抵抗力;甘藍,不僅能抵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降低病變機率。  但苦味蔬菜,如苦瓜、萵苣、苦菊等,大多性寒,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
  • 胃脹:胃不好的人 睡前謹記 這1做 2喝 3不吃 堅持1個月 胃更健康
    而氣血和津液中有臟腑器官功能活動的基本物質,因此胃部接受的五穀,對於維持身體的生命活動,提高抗病能力,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胃不好的人,常會出現飯後噁心、脹氣、胃痛的症狀,長期如此會影響機體正常運轉,睡前謹記這1做,2喝,3不吃,堅持1個月,有助於養生,也會保護胃更健康。
  • 掌心捂肚臍:讓脾胃暖起來,告別小肚腩!
    很多人都是因為脾胃寒涼才會有小肚腩,讓身體暖起來就好了。脾胃不需要脂肪去保持溫暖,自然窈窕好身材。掌心捂肚臍這個簡單的動作,沒事就做,可以讓脾胃暖起來。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掌心有勞宮穴,肚臍有神闕穴!這就是我們身體上的小太陽呀!勞宮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
  • 專家說 胃不好吃什麼養胃呢?
    如果人體在進食過涼的食物或者過度勞累,胃就會疼的更加嚴重,用暖寶捂一會就會緩解。中醫講到冬季是最適合「養藏」,因為身體能夠保存足夠的熱量和養分,因此冬季養胃是最好的時機。那麼,胃不好吃什麼養胃呢?中火煲兩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開胃、祛風散寒、溫中止痛的作用。
  • 提醒大家:肝鬱犯胃,日久化溼化熱,難以解決?必須分6種情況來對應調理
    聽別人說我這像是肝氣犯胃,請問,肝氣犯胃的症狀是什麼呢?這樣的問題總會經常遇到,借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講解下何謂:肝鬱犯胃,怎麼解決?肝氣犯胃又名肝胃不和證、肝胃氣滯證。是肝失疏洩,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現的證候。
  • 勸告大家:胃不好多吃這菜,比小米粥更養胃,隔三差五吃,胃越來越健康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因為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胃病,胃病很難受,稍微吃點難消化的食物,胃就脹著,特別難受。胃病要靠養,吃藥也會沒用的,所以平時我們要注意保護好胃,胃好了,食物消化了,才能吸收營養。
  • 冬季健脾胃的「四大名補」,大家不要錯過了......
    花生——消脂護心 花生被譽為「素中之葷」其因美味而且不可忽視的藥用和保健價值一直在食物界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維道穴:利水消腫、調經止帶、健脾和胃
    來源:經絡穴位圖解(jingluo365)       維道穴,足少陽膽經
  • 胃食管反流:8年病史,服藥緩解,停藥復發,怎麼辦?
    這意味著,粉絲們需要重新關注我們的新公眾號,點擊☛ 「新公眾號,歡迎關注」,即可跳轉新公眾號啦!主訴有8年胃食管反流病病史,曾在數地中央級及省市區級醫院診治,服用中西藥雖能減輕症狀,但停藥後又復發,近因症狀加重而前來診治。
  • 生薑和它一起煮,補氣養血、溫中散寒、關節炎不再犯!讓您暖一冬!
    立冬喝姜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的功效。冬季氣溫低,導致血管收縮慢,血液回流弱。女性們更容易體寒氣虛,手腳冰涼血液循環流通差。因此,立冬後喝一杯香濃的姜棗茶是最適合的。姜棗茶有助於催進血液循環,喝後讓面部紅潤有光澤不怕凍。
  • 今日秒殺 |祛溼+健脾+養血的:人參茯苓膏
    ,最關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祛溼&健脾了。如果自身暖一些,陽氣充足一些,能自己化掉,怕的是虛寒的人,遇到這種溼,陽氣不夠,就像全身裹著半乾的抹巾,會很難受的。這種氣候浸淫久了,人體也容易寒溼、困頓、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