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雞蛋是怎樣徵服人類餐桌的?
荷包蛋元氣滿滿 ↑
水波蛋溫柔治癒 ↑
炒蛋蓬鬆鮮嫩 ↑
當然,還有今天的主角——水煮蛋,用緊緻嫩滑的口感、金黃色的流心和滿滿的營養,穩居雞蛋界第一的寶座。
發吃君為吃貨們總結了3個雞蛋吃法排行榜,你會發現,不管在哪個榜單裡,「水煮蛋」都能排名第一。
「有益心臟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
第二名:水煮荷包蛋
第三名:蛋花湯和蒸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攤雞蛋
第六名:炒雞蛋
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調溫度低、蛋黃中的膽固醇也未被氧化,是對心臟最有益的吃法;
注意,第五名的攤雞蛋是指用少量的油,小火煎成的蛋餅,因此蛋黃中的膽固醇氧化不多。
「蛋白質最好消化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
第二名:煎荷包蛋和攤雞蛋
第三名:炒雞蛋
第四名:蒸雞蛋
第五名:生雞蛋
有研究顯示,水煮蛋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9.7%,幾乎能全部被人體吸收利用;從第二名到第五名,蛋白質消化率逐漸降低。
「維生素保存排行榜」
第一名:帶殼水煮蛋
第二名:蒸蛋
第三名:水煮荷包蛋
第四名:煎荷包蛋
第五名:攤雞蛋
第六名:炒雞蛋
水煮蛋加熱溫度低,營養全面保留;從第二名到第五名,維生素的種類和含量都在逐漸損失。
很多人都覺得能煮出蛋黃嫩滑、蛋白又好剝的蛋是一門「玄學」,其實只要掌握2個秘訣,就能煮出一隻彈潤的水煮蛋。
美國《烹飪之光》雜誌為吃貨們介紹了水煮蛋的正確打開方式:
涼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3分鐘,停火後再浸泡5分鐘。
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白也最容易消化。
圓潤水煮蛋的2個秘訣:
1.別用沸水煮蛋
首先,沸騰的水會讓雞蛋在鍋裡四下翻滾,很容易把蛋殼撞碎,甚至蛋白都露出來。
其次,雞蛋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並不需要很高的溫度,通常60℃—87℃就可以,而如果用沸水煮,蛋白的口感可能會變得很老。
所以煮蛋的時候,應該開蓋,讓水微微冒泡,而不是沸騰。
2.煮的時間要短,煮後要冷卻
蛋白全熟、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鐘,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8分鐘就可以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把雞蛋從鍋裡拿出來後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餘溫會讓蛋繼續加熱而變老。▲
本期美食智囊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範志紅
編輯:徐秋秋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天天發吃」(微信號:tiantianfachi)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如何讓吃更美好?
請移步「天天發吃」翻牌子
(ID:tiantianfachi)